理論物理學中尚有疑問的五個大問題

2020-12-15 靚仔講知識

哈嘍大家好,這裡是靚仔講知識,關注我,每天都會用心給大家分享有趣事件,感謝您的收看!

在2006年出版的頗具爭議性的著作《物理學的麻煩:弦理論的興起、科學的衰落以及下一步的發展》中,理論物理學家李·斯莫林指出了「理論物理學中的五個大問題」。

問題1:量子引力問題

量子引力理論是理論物理研究的成果,既包括廣義相對論又包括粒子物理學的標準模型的理論。目前,這兩個理論描述了不同的自然尺度,並且試圖探索其重疊的尺度,而這些尺度所產生的結果並不十分重要,例如引力(或時空曲率)會變得無限大。物理學家們畢竟從未見過真正無限的自然,他們也不想看到。

問題2:量子力學的基本問題

了解量子物理學的一個問題是,它所涉及的物理基礎是什麼。量子力學中有很多種解釋:哥本哈根解釋,休·埃弗雷特二世有爭議的多世界解釋,甚至還有更多具有爭議性的解釋,不如參與性的人擇原理。在這些解釋中出現的問題是關於量子波函數崩潰的真實原因。

多數研究量子場論的現代物理學家不再把這些解釋與問題聯繫起來。對很多人來說,退相干原理就是通過解釋與環境的相互作用而導致量子坍塌。而且,物理學家能夠解出方程式,進行實驗,並在實踐物理時,並不需要解決在基礎水平上所發生的實際問題,因此,大多數物理學家並不想研究這些奇怪的問題。

問題3:粒子和力的統一

物理學的基本力有四種,而粒子物理學的標準模型只包含其中三種力(電磁力,強核,弱核)。重力不在標準模型中考慮。把這四種力統一為一個統一的場論,創建一個理論體系,是理論物理學的一個重要目標。因為粒子物理學的標準模型是量子場論,所以任何統一都必須包含引力,這就意味著問題3和問題1之間是有聯繫的。

此外,粒子物理學的標準模型中有許多不同的粒子——總共有18個基本粒子。很多物理學家認為,基本的自然理論應該有某種方式去統一這些粒子,所以要用更基礎的術語來描述它們。舉例來說,在這些方法中定義得最清楚的弦理論預言,所有粒子都是能量絲或弦的不同振動模式。

問題4:調諧問題

理論物理模型是一種數學框架,需要設定預測參數。對於粒子物理的標準模型,參數用18個粒子來表示,也就是說,參數是通過觀測來測量的。

但有些物理學家認為,該理論的基本物理原理應該是獨立於測量的。過去,統一場論曾引起過極大的興趣,也引發了愛因斯坦的著名問題:「上帝在創造宇宙時有沒有任何選擇?」宇宙的屬性在本質上決定了宇宙的形態?這是因為如果形式不同,這些屬性就無效了。

根據不同的物理參數、原始能量狀態等等,這一問題的答案似乎強烈地傾向於這樣一個觀點,即我們的宇宙只是其中可能的一個。這樣的話,問題就變成了為什麼我們的宇宙有這樣精細的屬性來允許生命存在。這就是所謂的「微調問題」,它促使一些物理學家轉向了人類學原理來進行解釋,這就要求我們的宇宙具有它所具有的特性,因為如果它是不同的特性,我們在這裡就不會提出這個問題。

問題5:宇宙奧秘問題

宇宙仍然有許多神秘之處,但是最讓物理學家煩惱的是暗物質和暗能量。這類物質和能量是被其重力作用所探測,但無法直接觀察到,因此物理學家們仍在努力弄清它們是什麼。然而,有些物理學家已經提出了對這些引力影響的代替解釋,這種解釋並不要求新的物質和能量形式,但這些代替對大多數物理學家來說是不受歡迎的。

今天的「靚仔講知識」就到這裡了,想要了解更多的有趣事件,關注我,讓大家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味,你的點讚、分享、收藏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我們明天見~~

相關焦點

  • 物理學中的基本常數有多基本?
    在現有的物理體系中,光速以及其他幾十個所謂的宇宙基本常數一樣,它們都是物理學家理解宇宙的關鍵。這些常數甚至還能被用於定義度量單位,比如米、秒以及千克。然而,對於為什麼基本常數必須是常數的問題,物理學界還沒有達成共識。
  • 理論物理學並不是胡說八道!
    但它也充滿了你可能沒聽說過的絕妙想法,比如坂田模型,彩色理論,穩態模型,等離子宇宙學。今天,我們有非常流行的理論,但沒有任何證據:超對稱、大統一、弦理論和多元宇宙。由於這一領域的結構,陷入一種諂媚的想法,專注於這些主題往往是成功的。另一方面,選擇其他話題就意味著要單幹。「美」或「自然」的概念長期以來一直是物理學的指導原則,並將我們引向這一點。
  • 物理學在設定和解決問題中實現超越
    「兩朵烏雲」指明了經典物理學的「兩個危機」,經典物理學大廈沒有因為危機的爆發而轟然倒下,20世紀的一批傑出物理學家在解決兩個危機的過程中開創了現代物理學的新天地。德國物理學家普朗克否定了麥克斯韋—波爾茲曼的能量均分學說,創立了從19世紀初開始影響至今的量子為學,量子科技的強大威力遠超由經典物理派生的科技成果。
  • 理論物理學的發展前景與矛盾
    以前冷言就說過很多次理論物理學的發展與現在可用科技已經有了很大的脫軌,就是理論物理學方面的理論發展很快,但是實際能夠運用東西卻很落後。就比如冷言昨天說到的曲率飛船,曲率飛船的論文最早是在1994年發布的。(曲率飛船這個概念在理論物理學界是很早之前就有的,大家可以看一些上個世紀的特攝劇會發現那裡也用到了曲率飛船的理論。發布論文必須要有充足的理論依據,但是概念產生可以很早。)
  • 弦理論是物理學還是哲學?
    弦理論是物理學還是哲學?弦理論是物理學還是哲學,這取決於一樣至關重要的東西——你是否掌握高等數學!如果你表示看不懂微積分,沒聽過黎曼幾何,那麼弦理論對於你來說,是哲學、八卦、或者神學都無所謂;除此之外,有高等數學作為工具,你當然不會再問出這個問題。
  • 讓人疑慮的物理學七大經典問題!
    讓人疑慮的物理學七大經典問題!什麼是量子力學?什麼是弦理論?什麼是奇點?覺得頭疼就往下看~帶你走進物理學,的那些令人迷惑的理論。相對論關於時空和引力的基本理論相對論是關於時空和引力的基本理論,主要由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創立,依據研究的對象不同分為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
  • 物理學不僅有科學問題,還有哲學問題?
    有一位物理系的學生,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與研究科學哲學的同學聊天時,被問了幾個關於物理學的問題,他雖然讀了這麼多年物理系,還是不知道怎麼向對方解釋,而且有些問題自己也沒把握答不上來,正如他所遇到的問題,何為「存在」?
  • 物理學中18個最大的未解難題
    相反每一個新發現似乎都打開了一個更大的潘多拉盒子,甚至更深奧的物理問題,這些是我們對所有最深刻的開放問題的選擇。在裡面你會了解平行宇宙,為什麼時間似乎只在一個方向移動,為什麼我們不理解混亂?下面就跟隨【博科園】一起了解物理學中18個最大的未解難題TOP1、什麼是暗能量?
  • 物理學理論的本質是什麼?
    科學家並非對宇宙中的一切做出無端的臆想,他們會根據實際做出合理的假設,並通過實驗加以證實。科學是關於事實,而非關於信不信存在的問題。 物理學理論的本質是數學框架
  • 十個問題帶你認識粒子物理學
    一些物理學家認為,在更高的能量下——遠遠超越了我們目前在實驗所能達到的能量——強核力、弱核力和電磁力會統一成一個「大統一」的力。這樣的一個理論被稱為「大統一理論」(GUT)。有許多物理學家也經常隨意地使用「基本力」和「基本相互作用」。
  • 懸而未決的物理學問題
    adbpr=15428397&adbid=633345100534280192&adbpl=tw),率先指出目前物理學上 9 個亟待釐清的奧秘問題,並以潘朵菈的盒子(Pandora’s Box)形容之。
  • 超弦理論 物理學最深邃的理論 外行也能看懂
    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突破——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在根本上是有衝突的
  • 理論物理學中最大的未解之謎:為什麼引力如此微弱
    如果你曾有機會讀過Lisa Randall寫的一本精彩的書,會發現其中有很多內容都是關於這個難題,而這個難題我認為是理論物理學中最大的未解決的問題,即級列問題。圖片來源:維基百科共用用戶Zhitelew,粒子質量的標準模型粒子。
  • 談書說人之一:《理論物理學教程》是怎樣寫成的?
    期間編輯部屢屢催我在《物理》開個專欄,講點物理學家軼事典故,我均以譯書繁忙為由推脫。去年年底,譯書工作全部結束,編輯部重提此事,盛情難卻,只好勉強答應下來。無奈此時我已八十有一,記憶力和寫作效率大不如前,經與編輯部商量,開一個名為《談書說人》專欄,講一點我所感興趣的物理學書籍和物理學家的故事,兩個月刊登一篇。但願讀者在閱讀嚴肅科學文章之餘,能從我講的這些陳年舊事中感到若干樂趣,目的也就算達到了。
  • 楊振寧為理論物理學做出了哪些成就?
    這主要是因為楊振寧的主要貢獻都在理論物理學領域,而且很多人接觸到的物理學都是牛頓理論,對他們來說量子力學和相對論也僅僅是一個名詞,你要問具體都說了啥,其實絕大多數人是回答不上來的。而楊振寧所做出的成就其實要遠比相對論和量子力學要艱深許多,因此,就更少知道他做了什麼。
  • 理論計算機在物理學和經濟學領域的重要作用
    過去,證明(推導)與實驗是科學發現中最重要的兩個方式,現在計算已經越來越成為科學發現的第三個重要途徑。計算機科學不僅作為工具為其他學科提供支持,而且它與其他學科的交叉在更深刻、更本質的意義上影響著計算機學科與其他學科基本觀念的發展。計算機理論一般都處在這個交叉的前沿。比如有一個論斷是「NP完全理論是計算機科學對於其他學科最重要的智力輸出」。
  • 朗道和慄弗席茲的《理論物理學教程》|展卷
    至此,這套幾乎涵蓋了理論物理學的方方面面的、被簡稱為「朗道十卷」的世界著名物理學教材終於全部翻譯為中文並出版了,前後共耗時62年。這套書從精闢獨到的視角、一以貫之的原則出發,精心地選擇材料、細緻地歸納梳理,簡潔而又細緻地闡述了理論物理學的各個分支,把它們納入物理學的統一框架裡。自出版以來,這套教程受到了廣泛的好評,被翻譯為多國語言,中文是第七個完整翻譯全套教程的語言。
  • 為什麼弦理論/M理論是萬物理論的主要候選者?
    在物理學中,弦理論是一個理論框架,在這個理論框架中,粒子物理學中的點狀粒子被稱為弦的一維物體所取代。它描述了這些字符串如何在空間中傳播並相互作用。在比弦尺度大的距離尺度上,弦看起來就像一個普通的粒子,它的質量、電荷和其他性質都是由弦的振動狀態決定的。在弦理論中,弦的許多振動狀態之一對應著重子,一個帶有重力的量子力學粒子。因此弦理論是量子引力理論。
  • 馮端:漫談物理學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在馮端先生看來,由於物理世界的層次化諸層次之間既可能存在耦合,又可能出現脫耦,因而大量粒子所構成的複雜體系中所湧現的各種層展性質就不能簡單地還原成個別粒子所服從的規律。因此他從物理學歷史發展的角度,窺測未來的前景,並表示了物理學有光明的未來。如今,20年過去了,正如馮端先生的預想,物理學正在急速地發展中,而且有更多的未知問題在等著我們。
  • 解答熱力學與統計物理學三大古老問題,彌補統計物理學局限性
    [1]「統計物理學正好彌補了熱力學的這個缺點,解釋了漲落現象……但統計物理學也有它的局限性.由於統計物理學中對物質的分子結構模型所作的簡化假設只是實際的近似代表,所以理論的結果與實際不能完全符合。」[1]迄今為止,熱力學與統計物理學仍然存在著熟視無睹的三大古老問題:1.「在實際應用中,如果需要較高的精度,即使在較低壓強下範德瓦爾斯方程也不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