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古代,人們利用各種植物都是從研究它的用途開始的,在人們覺得首先是看能不能吃,要是能吃就最好了,要是不能吃就看看有沒有可以當藥材來用。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國古代有很多的藥典書籍,來記錄各種的植物作用。這給後人很大的一個借鑑,只需要在前人的基礎上再去探究它。不過有時候,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植物的作用就會發生變化,今天咱們就來說這麼一種山中的野草,曾是好藥材,10元一斤,如今人們常當盆景用,可惜了。
它就是白芍,它是一種生長在海拔1500-2000米山地、溪谷和山坡上的一種草質的植物,雖然如此,但是如今人們卻把它廣泛的種植在城市裡,有當盆景來種植的,也有當綠植種植在景區裡的,還有的人們專門種植它當作切花做鮮花用的,在如今看來,它就是一種景觀植物,花朵有點像月季、又有點像牡丹,各種顏色的都有,人們也是在不斷的發現和探索中創新著它的品種。
可是白芍在我國的古代,人們採挖它,可不是用來當作藥材的,那古代的時候,人們更多的是關心植物的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而這白芍的根就是人們主要需要的東西,它的根有點類似於山藥,是一種很好的中藥材,有養血調經、斂陰止汗、柔肝止痛等作用,曾經有一段時間,白芍根這種中藥材在市場上也受到熱捧,也被炒過,不過如今隨著人們種植的白芍的數量越來越多,價值也慢慢趨於合理,如今一斤10元左右。
不過非常可惜的是,如今很多人種植它,就是為了觀賞,甚至一些當作藥材種植的農戶,也專門在開花的季節開放自己的種植地方,供人們來觀賞,在每年的春季,當各種顏色的白芍開放的時候,確實能吸引很多人來觀賞,不過人們更多的只是知道它是一種非常漂亮的花朵,卻不知道的是它是一個很不錯的藥材,確實非常的可惜。這可是古代的人們辛苦研究的成果,所以也請您在觀賞白芍花朵的時候,了解下它的其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