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學習好,不做家務也行?堅持做這件事的孩子,成績普遍優秀

2020-11-17 檸檬讀書育兒


今天看書的時候看到作者寫了這樣一件事:女兒面臨升學,壓力比較大,但是她堅持讓女兒每天吃完飯一起收拾碗筷。

有一天女兒過來跟她說:「媽媽,我最近學習比較忙,能不能暫時不做家務了?」

她對女兒說:「不差這十幾二十分鐘,和大家一起收拾完再去忙學習。」

洗碗很重要嗎?作者在書中這樣描述:任何照顧自己的生活技能都很重要,更重要的是,這些一起分工完成的家事代表家人同心協力、相互體貼的情感。


愛做家務的孩子更優秀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對全國2萬多名家長和2萬名小學生進行的家庭教育狀態調查中表明,在孩子專門負責一兩項家務活的家庭裡,子女成績優秀的比例為86. 92%,而認為「只要學習好,做不做家務也行」的家庭中,子女成績優秀的比例僅為3. 17%。

哈佛大學學者曾經對456名孩子做了長達二十多年的跟蹤研究,得出一個驚人的結論:愛幹家務的孩子和不愛幹家務的孩子,成年之後的就業率為15: 1,前者收入比後者高 20%, 而且婚姻更幸福;同時,犯罪率是1: 10。愛做家務的孩子,連心理疾病的患病率都比較低。

讓孩子做家務還有一個特別重要的意義,那就是幫助孩子不脫離家庭互助的軌道之外,同時也能讓孩子明白人人需要一種平衡的生活。

不能因為用功讀書,其他事情就由別人代勞。不親近生活瑣事的人,會失去對生活的情感,也會減損體會快樂的能力。


做家務是好事,但不能「利誘」孩子

之前聽鄰居說自己兒子最近特別喜歡打掃衛生,問她咋回事(曾聽她說過孩子被奶奶慣壞了,啥活都不願意幹),原來是打掃一次房間給五塊錢,所以孩子非常積極。

這是非常錯誤的做法。當孩子開始做家務,是為了得到幾塊錢零花錢或者其他物質獎勵,這其實已經背離了家長的初衷(養成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責任意識),隨著時間推移,最後會演變成孩子認為他付出勞動大人就得付錢,一旦沒有獎勵,孩子將會不願意做任何家務。

物質獎勵不會讓孩子真正地愛上做家務或者認為家務活是責任,並主動、自覺地承擔自己能力之內的家務活,只有不斷保持對做家務的興趣,認為這是自己的責任,孩子才能有做家務的內驅力。

當然,最好也不要用權威壓迫孩子去做家務,這種方式可能會有暫時的效果,但是從長遠看,一定會讓孩子厭惡做家務這件事。


如何讓孩子「愛上」做家務

1、別做「包辦式」家長

孩子天生有幫大人做事的意識,我家女兒一歲多最喜歡的玩具是掃把,每天都要拿著大掃把學著奶奶的樣子掃地,雖然沒有章法,但是我們也不去制止她,看她掃的吃力會過去和她一起把果皮掃到簸箕裡,再倒進垃圾桶。

我們老家有句俗話叫:「勤快媽媽養懶孩子。」意思就是大人太勤快把活都幹完了,孩子沒啥可好幹,久而久之就懶惰了。

老人經常說:「那麼小的孩子能幹嘛,就是搗亂,我一會就能幹完的活,讓她一折騰,越幫越忙。」

我想說如果大人不教,孩子就一直不會,養不成良好的習慣,最後受苦的也是孩子。何不從小開始培養,當小小的孩子拿起掃把亂劃的時候收起那句:「別添亂,快放下」,換成:「寶貝來,媽媽和你一起打掃衛生。」


2、合作和責任

現代實踐派兒童心理學的奠基人魯道夫·德雷克斯曾說:「父母要讓孩子懂得,合作不是妥協和服從,而是要跟大家一起和諧地朝著共同的目標努力。家務活就是鍛鍊孩子合作和責任的好辦法。

家務活是所有家庭成員的,大家要分工合作。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則,如果孩子沒有完成份內的事,不要多次提醒或懲罰,由家中其他完成家務活的人諮詢孩子為什麼沒有完成,來自全家的壓力與引導,孩子肯定會跟著家人一起合作,完成自己的任務。

只有全家合作起來,孩子更容易受到身邊人的感染,感覺到做家務人人有責任,並樂此不疲投入進來。


3、多正面、具體的鼓勵

這裡的鼓勵不是物質獎勵,而是具體到事情的表揚,比如:「寶寶今天做了某某事,細節做得很好,期待寶寶下次更好的表現。」

其實大部分孩子天生很喜歡幫助人,幫助他人時孩子會得到成就感。因此,適度放手讓孩子參與到日常的家庭事物,讓孩子幫助大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多肯定孩子的幫忙,不僅能收穫一個好幫手,而且對孩子動手能力、合作與責任心、生活習慣的培養也大有好處。

end

作者簡介:lemon青檸檬,喜歡讀書,樂於分享婚姻育兒、情感心理相關內容。人生目標是每一個今天都比昨天優秀一點點。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關注我哦~


相關焦點

  • 如何理解孩子做家務這件事
    01前言:現在很多家長都是為了孩子能夠專心學習,家務活全部都是由家長包攬的,父母的出發點雖然都是為了孩子好,但是不做家務活的孩子和做家務活的孩子相比,不但在責任心、行為習慣、智力水平等方面相對落後,而且不做家務活的孩子學習成績優秀的反而很少。
  • 哈佛大學75年研究:孩子從小做不做家務,對其學習成績影響巨大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的任務就是學習,家務這種小事並不需要孩子操心,只要把學習成績搞好就行了。「應該做些家務」的家庭中,有86.92%的孩子成績優秀;而認為「只要學習好,做不做家務都行」的家庭中,只有3.17%的孩子成績優秀。
  • 父母帶著孩子做6件事,堅持10年,孩子會更優秀
    教育孩子,尤其是在孩子小的時候,其實都是潛移默化的過程,真正改變孩子的並不是說教,而是幫孩子養成的習慣,這是長期潛在的影響。下面這六件小事,看起來是小事,但實際上如果帶著孩子堅持十年,孩子會比你想像中的優秀的多!
  • 做家務的孩子成績好?原來做家務還有這些好處,快讓孩子動起來吧
    生孩子之前,只有我和老公兩個人生活,只要平時稍加注意,並且每個周末進行一次大掃除,家裡倒不至於有多髒,但是自從娃出生,這種&34;行為就再也不能有了。為了孩子的安全和健康,家裡的衛生情況成了重中之重,除了每天一小掃之外,周末還會全家一起大掃除,剛開始寶寶只要在床上躺著就行,但是隨著他一天天長大,家裡的每一個角落都有他的身影,做家務成為了我最頭疼的事情。
  • 神童13歲上大學20歲被勸退:做家務和不做家務孩子有什麼區別
    並埋怨道:這麼小的孩子,哪裡會做這個,受傷了可怎麼好?你不心疼兒子,我還心疼孫子呢?阿敏雖然也擔心孩子,但嘴上不服軟,跟婆婆據理力爭「做家務的好處」,認為這次只是自己疏忽了瓷碗易碎,沒有考慮周全而已。不服氣的阿敏在群裡跟大家說這件事,讓我們來給她評評理。說實話,果媽是支持從小讓孩子做家務活的,至於怎麼做,做些什麼,則要根據孩子的年齡,保證勞動強度是適合孩子現階段的身體發展。
  • 班主任溫馨提醒:每天堅持做這4件事,孩子長大會更優秀
    作為家長肯定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長大成才,未來有出息又優秀,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但是有了培養的意識又該如何行動呢?班主任溫馨提醒:每天堅持做這4件事,孩子長大會更優秀。1、做家務我們不得不承認,作為家長我們給予孩子的愛實在太多,從小到大都不忍讓他們體驗真實的社會生活
  • 常做家務的孩子更優秀,如何讓孩子愛上做家務
    曾經也有家長認為,孩子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做家務是大人的事,不應該讓孩子來做。 而且很多家長也覺得,孩子做家務耽誤學習時間不說,他做完一遍之後我要花2倍的時間重新做一次,只會幫倒忙。 可多個研究數據,狠狠地打了那些家長的臉。
  • 孩子從3歲開始,就應該做家務?做家務的孩子成績優秀概率高27倍?
    還列出了各種調查研究數據:  哈佛大學一項長達20年的研究表明,愛做家務的孩子跟不愛做家務的相比,就業率為15∶1,收入比後者高20%,而且婚姻更幸福。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對全國2萬個小學生家庭進行的調查顯示,孩子做家務的家庭比不做家務的家庭,孩子成績優秀的比例高了27倍。  孩子做家務跟成績、就業、婚姻都掛鈎?家長們半信半疑。
  • 原來做家務好處這麼多?好的家庭教育,從捨得讓孩子做家務開始
    談及孩子做家務這件事時,中國家長普遍認為做家務是父母的事,孩子是不需要參與的。他們的說詞通常是「做家務是大人的事,孩子好好學習就行了。」哈佛大學學者曾做過一項長達二十多年的跟蹤研究,結論驚人:愛做家務的孩子和不愛做家務的孩子,成年後的就業率為15∶1,犯罪率為1∶10。
  • 每天早起一小時,家長讓孩子堅持做這四件事,娃會變得越來越優秀
    只要每天早起一小時,爸媽堅持對孩子做這5件事,相信在幾年後,孩子肯定會變化驚人!1早起朗讀課文,練習口才卡耐基說,一個人的成功15%歸結於他的專業知識,還有85%歸結於他表達思想,領導他人,喚起他人工作熱情的能力。
  • 孩子不做家務,專心學習就會更優秀嗎?
    出於疼愛,很多父母捨不得讓孩子幹一點家務活。媽媽們還認為做家務是大人的事情,孩子好好讀書就可以了。,專心學習就會更優秀嗎?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對全國2萬名小學生家庭進行調查表明:經常做家務的孩子,與不做家務的孩子相比,學習成績優秀的比例提高了27倍。美國哈佛大學一項長達20年的研究表明,愛做家務的孩子,與不愛做家務的相比,就業率為15:1,收入比後者高20%,而且婚姻更幸福。
  • 為什麼要讓孩子做家務?
    為什麼要讓孩子做家務?這或許是很棒的答案「孩子太小,做什麼家務!」「孩子做不好,還不如自己做。」「做家務是大人的事,孩子好好讀書就行了!」說起做家務,很多父母往往認為離孩子很遠,家務活當然是家長的事情,孩子只要成績好就行了。但是,這樣真的好嗎?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就不會做家務,將來他如何獨立生活?
  • 愛做家務的娃更優秀?引導孩子快樂做家務,讓未來變得更幸福
    文\悠悠編輯\悠悠有研究表明,做家務的孩子比不做家務的孩子更優秀,更幸福。可以看出現在越來越多的國家是非常重視培養小孩做家務的這一項技能。不過中國的父母們對於小孩做家務的這件事情,好像還不是很重視。很多時候父母可能只希望自己的小孩能夠快樂的成長,並且學習成績優異,很多事情父母都是幫小孩去做的。有的父母甚至覺得只要自己小孩的學習成績好,其他方面不會都沒有問題。其實這是一個非常錯誤的觀點。
  • 會做家務的孩子更優秀
    現在的孩子是家裡的一塊寶,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出於對孩子的疼愛,很多父母都不捨得讓孩子幹一點家務活,即使孩子強烈要求想幫忙做一些事情,可是父母往往都會把他們趕走,讓他們去學習或者玩手機,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再苦不能苦孩子,孩子只要學習好」已成為很多父母的共識。可是孩子不做家務專心學習就會更優秀嗎?
  • 想讓孩子成績好,一定要堅持為孩子做這件事
    《朗讀手冊》這本書告訴我們:朗讀是引導孩子自己想要閱讀的催化劑,同時朗讀也豐富了孩子的聽力理解,從而提供了獨立閱讀的基礎。一項對15萬四年級學生的全球調查顯示,父母「經常」在家為孩子朗讀的學生比那些父母只是「偶爾」為它們朗讀的學生,成績要高出30分。這表示家長為孩子朗讀的次數越多,孩子聽到的單詞就越多(孩子能夠理解的也就越多),這樣孩子才更有可能將閱讀和每日愉悅的體驗聯繫起來。
  • 愛做家務的孩子很難不優秀,因為他們有挽起袖子開幹的心態
    愛做家務的孩子很難不優秀,因為他們有挽起袖子開幹的心態原創 媽媽沒時間 在你們家,你會讓孩子做家務嗎?儘管我們知道,做家務能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讓他懂得感恩,但大部分家長還是不會讓孩子做家務。一來,孩子做得又慢又差,等於是在幫倒忙。
  • 教孩子堅持做4件事,未來他一定會感激你,現在看還不晚
    教育孩子是一門學問,是一門值得所有家長認真對待的學問。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師,父母的教育往往決定了孩子的未來。因此,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父母一定要教會孩子以下這4件事,孩子將來一定會感激你。如果在孩子成績過得去的基礎上,讓他們學一點符合身體特長的技能,適當多參加一些體育比賽,這將能夠最大限度地拓展他們的心智稟賦,孩子會終身受益無窮。
  • 哈佛研究:從小做家務和不做家務的孩子,長大區別才明顯
    有位媽媽說,年輕時我選學習,因此在我家大寶出生13年間,誇張點的說,我連一個碗都沒讓她碰過,真正地十指不沾陽春水讓她長大。當時覺得,孩子最重要的就是學習,做家務什麼的我跟老公來就行,更何況她是我的第一個孩子,自然養育的更加精心。
  • 愛做家務的孩子長大後更優秀,假期實踐起來(附家務年齡對照清單)
    可是,孩子不做家務專心學習,真的就會更優秀嗎?一些家長不願讓家務佔用孩子的學習時間,認為孩子的學習比做家務更重要,但教孩子做家務其實是一門必修課。「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你願意擠,總還是有的。」時間不是讓孩子不做家務的理由,但可惜的是,不讓孩子做家務依舊是很多父母表達愛的一種方式。要知道,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從小做家務的孩子更有才幹,對生活充滿自信,具有更強的人際交往能力。
  • 哈佛大學發現,好父母讓孩子從小就做這件事!
    你替孩子走的路,到最後都成了他踩的坑。2我有個朋友一直定居美國,對於孩子做家務這件事她十分看重,現在她的女兒已經完全可以自己動手處理自己的事情,雖然她只有5歲。我曾經十分困惑她是怎麼做到不僅讓年僅5歲的女兒能輕鬆處理好自己份內的事情,還可以欣喜若然的幫助別人做家務。朋友對我的困惑表示愕然:這很奇怪嗎,她已經5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