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4 16: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顧亮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 收錄於話題#口腔科1個
人老了
不中用了
老掉牙了
「老掉牙」儼然成為了衰老過時的代名詞,但其實「老」和「掉牙」並不是親兄弟,雖然有的老人一顆牙都不剩,但也有七八十歲的老人一顆牙都沒掉!親愛的讀者,你有沒有想過這是為什麼呢?
掉牙的「罪魁禍首」就是牙周炎
牙周炎也叫牙周病,是牙齒周圍的牙齦、牙槽骨的慢性炎症。它會使牙的支柱——牙槽骨慢慢吸收變形,導致牙齒鬆動,最終脫落。牙周炎的病因在於牙頸部和牙齦之間的牙菌斑和牙結石。它們是食物殘渣和口腔中的細菌混合體,如果不及時清理乾淨,它們會刺激牙齦產生炎症反應,繼而損害牙槽骨。
那麼,聰明的讀者會說了,「我每天刷牙,甚至每次吃完東西都刷牙,怎麼還是得牙周炎呢?」其實,即使在姿勢完全正確的情況下,刷牙也只能清理牙冠部分即牙齦上方的菌斑,對於牙齒之間的間隙和牙齦下方的菌斑是無能為力的。
醫生,怎麼知道自己得沒得牙周炎呢?
別急!下面我們就介紹一下牙周炎的症狀:
(1)牙齦出血
如果齦緣、齦乳頭和附著齦腫脹,刷牙容易出血的話,那麼就存在牙齦炎了。牙齦炎是牙周炎的早期階段。
(2)牙周袋形成
牙齦與牙根之間的溝叫齦溝。健康的齦溝大約2mm深,如果齦溝加深超過3mm,形成袋狀的結構,叫做牙周袋。牙周袋形成是牙周炎的標誌。
(3)牙周袋炎症
當機體抵抗力降低、牙周袋滲液引流不暢時,可形成牙周膿腫。此時牙齦發紅腫脹,表面光亮;牙齒鬆動度增加,伴有局部劇烈疼痛。同時,患者可有體溫升高、全身不適,頜下淋巴結腫大症狀。後期膿腫破潰後,輕按牙齦可見溢膿。牙周膿腫可導致牙周組織破壞加重,牙周袋變深。
(4)牙齒鬆動
牙槽骨損害加重時,支持牙齒力量不足,會出現牙齒鬆動、移位,最終導致脫落。
不同於齲齒損害的只是個別或數個牙齒,牙周炎對於口腔健康和人體健康的破壞卻是系統性的。正因為如此,牙周炎才被醫學界稱為繼腫瘤、心腦血管疾病之後,威脅人類健康的第三大「殺手」。
我們怎麼才能有效地預防牙周炎呢?
Tips
保護牙齒吃嘛嘛香
NO.1 早晚正確刷牙!
刷上排牙齒時,將刷毛朝上與牙齒呈 45度角;刷下排牙時,將刷毛朝下與牙齒呈45度角。斜45度才能把牙齦和牙頸部之間的菌斑有效清除乾淨。刷牙時,將刷毛向牙齦處輕壓,每個牙面都要刷,每次刷牙最少兩分鐘,每天至少刷牙兩次。
NO.2 使用牙線和牙縫刷
掌握牙線和牙縫刷的用法,可以有效地控制牙鄰面的牙菌斑。
NO.3 定期洗牙
即使每天很認真地刷牙,也會有部分殘存菌斑鈣化成牙結石。牙結石尤其是齦下結石難以自行去除,因此至少每三到六個月需要去口腔科醫師那裡洗一次牙,通過齦上清潔或者齦下刮治的方法去除菌斑和牙結石。
NO.4 牙周手術
當以上方法都無法幫你清除牙周袋深部的感染的時候,就需要施以牙周手術達到更進一步的清潔。
翻瓣清創手術是牙周病最常見的手術方式,牙周專科醫師會在局部麻醉下把患者病變的牙肉翻開,刮除牙根表面的炎症組織,之後進行縫合。在某些情況下,清創後還會置入骨粉、再生膜、再生基質等材料,可以促進牙槽骨的修復,這就是牙周再生手術。
NO.5 拔牙
當牙周炎導致牙周組織破壞太嚴重,即使通過上述牙周手術都無法達到保留牙齒的目的,這時應該把整顆牙齒拔除,避免進一步破壞周圍牙槽組織。
牙周炎並非是老年人專屬,所有年齡的人群都是牙周炎的易感人群。孕婦、菸民、糖尿病患者和牙列不齊者尤其需要注意自己的牙周狀況。
一旦確診為牙周炎,最好和牙周專科醫師一起制定治療計劃,定期治療;平時通過刷牙、牙線和牙縫刷做好牙菌斑控制,才不會年紀輕輕就開始掉牙,更不會在老年的時候哀嘆「老掉牙」啦!
● 團隊介紹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口腔科牙周專科長期堅持牙周疾病的規範化系統治療,診療各類牙齒鬆動,牙齦出血、增生、退縮問題,獲得了良好的效果,保留了患者的天然牙,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治療技術達國內先進水平。
● 門診預約
原標題:《「老掉牙」?不是人老了就要掉牙,牙齒鬆動的病根是牙周炎》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