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沒開離職證明被告上法庭,敗訴賠償15萬!可別小瞧了這張紙

2021-01-08 聽訟網

又是一年年底,很多打工人可能又考慮起了換工作的問題,在數十年的職場生涯中,工作變更並不稀奇,無論是自己跳槽到更好的平臺、還是被其它公司看中挖走,都是想要得到更好的發展。不過不管你經歷的是哪一種情形,都有著必不可少的一個步驟——離職手續。按照相關規定,正式員工離職大多需要提前一個月提交申請,以便於工作交接,這其中的手續大同小異,以至於一張似乎可有可無的證明文件常常被忽略。

那就是今天我們要聊到的離職證明,可別小瞧了這張紙,有公司因為沒開離職證明被告上法庭,最後被判賠償15萬。為什麼會造成這種後果?來看一下案件經過:

張三工作一年後想跳槽,向公司提交了辭職申請,但被公司以他任職期間部分工程款還沒收回拒絕。不想與原單位多做糾纏的張三直接申請了勞動仲裁,要求公司與他解除合同並出具解除合同證明書,仲裁委支持了他的訴求,要求公司與之解除勞動關係,同時應開具離職證明。

公司不服上訴,但張三理由材料等準備充分,法院支持了仲裁委的仲裁結果。公司也只能履行判決與張三解除勞動關係,按理說張三離職後就完事了,沒人想到幾個月後張三再次申請了勞動仲裁,要求公司賠償因為沒開離職證明導致他無法就業帶來的一系列工作損失。

公司自然不樂意,這起官司一直打到了市中級法院。法院審理認為,張三與被告公司於上一年12月解除,公司沒有給他再就業所需要的離職證明,以至於張三今年無法入職工作,根據張三提供的新用人單位的《錄用通知書》來看,期間確實承受了一筆不小的工資損失。而勞動者能夠證明因用人單位的過錯致其無法重新就業並發生實際損失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綜上,法院認定張三承受工作損失的時間為八個月,判令被告公司賠償其損失155000元。

雖然本案只是個例,很多人估計也沒有遇到過這種沒有離職證明就不讓入職的情況,但是我國相關規定中確實要求,企業要在職工離職後依法合規地出具離職證明,這張紙可能帶來的紛爭最主要的就是上述案例中出現的,因為沒有證明無法入職新單位;這時如果想像張三一樣維權,需要準備好新單位的錄用通知以及因為沒有離職證明被拒絕入職的一些書面材料。

事實上,用人單位在入職手續中要求提交「離職證明」是很正常的,一方面它能確保勞動者已經離職;一方面也能以此了解勞動者在前一單位的工作狀況,畢竟面試是比較主觀的一個判斷,前單位給出的證明相對客觀,而且少數勞動者因過失、違反規章制度等離職的情況,可能也會體現在離職證明上。

想要了解更多法律常識、免費諮詢律師,歡迎在百度APP搜索「聽訟法律諮詢小程序」。

相關焦點

  • 因沒開離職證明致新單位不予錄用 公司被判賠償
    ­  沒開離職證明 公司被判賠償­  曾女士離職後,因原單位一直未開具離職證明,導致新單位不予錄用。為此,她起訴原單位要求賠償損失。北京晨報記者昨天獲悉,通州法院依法判令曾女士獲賠8000元。­  曾女士曾入職一家公司擔任研發類崗位。過了半年試用期後,她覺得公司的制度和工作環境和預想不太一樣,就決定離開。
  • 年末的一張離職證明,卻讓公司賠償15萬!你還在小看離職證明嗎?
    這句話主要是說,一個軍隊的番號在那裡,但是番號裡面的士兵卻從來不是固定的。當然,也有人用這句話來形容職場,一個公司設立在那裡,永遠是這個公司。但是公司裡的員工,卻一直在變動。對於職場上的員工來說,不斷更替,很常見。
  • 公司拒開離職證明被判賠償2.4萬元
    事實上,如果用人單位由此導致勞動者不能順利領取失業保險金或者入職新單位,這些損失需要用人單位予以賠償。今年38歲的賈瑩(化名)就因原單位拒絕開具離職證明,導致其無法入職新單位。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她將原單位告上法庭,要求賠償工資損失24000元,以及無法申領失業金等經濟損失。
  • 公司不給開離職證明,注意!你該這樣操作!
    因為楊建邦無法提供離職證明,所以該公司決定不再錄用楊建邦。楊建邦表示自己曾經數次要求原來的單位給自己開具離職證明,但是都遭到了拒絕,為此,楊建邦將原來單位連鎖酒店訴至法院,要求他賠償自己因此遭受的損失11萬餘元。
  • 單位不給開離職證明?獲賠15萬!三個離職關鍵點,不知道就麻煩了
    因為單位不給開具離職證明,導致王林8個月未能就業。在勞動仲裁未決後,王林一紙訴訟將公司告上法庭。法院判決:由公司支付因「未提供再就業所需的解除合同證明」,而導致王某無法再就業的經濟損失15萬元。通過這個證明,新單位可以了解求職者的情況,與上家公司是否已經解除勞動關係,是否存在勞動糾紛等,才可以放心錄用。《勞動合同法》第五十條也明確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
  • 不開離職證明一走了之?別讓它攔住你的求職新路
    別讓離職證明攔住求職新路  在北京工作的王強斌最近遇到一件煩心事,因上家公司一直不出具離職證明,下家新公司遲遲未能錄用他。這讓王強斌產生了「乾脆不要離職證明,一走了之」的想法。  《工人日報》記者採訪發現,和王強斌一樣,被卡在一張離職證明上的人不少。
  • 公司幫熟人開收入證明辦信用卡 不料被告上法庭
    幫開收入證明 公司遭告上法庭一家廣告公司給別人開出月工資15000元的收入證明,結果被對方告了,喊賠3萬元經濟補償金。老闆否認對方是公司員工,開收入證明是方便對方辦銀行信用卡,純屬幫忙。法官也覺得蹊蹺,既然是公司員工,為何她不清楚公司有幾個人,分別叫什麼名字。
  • 勞動者不知道開離職證明? 別讓它攔住你的求職新路
    別讓離職證明攔住求職新路在北京工作的王強斌最近遇到一件煩心事,因上家公司一直不出具離職證明,下家新公司遲遲未能錄用他。這讓王強斌產生了「乾脆不要離職證明,一走了之」的想法。《工人日報》記者採訪發現,和王強斌一樣,被卡在一張離職證明上的人不少。
  • 因不開離職證明,法院判公司賠員工64萬!
    2017年2月15日,婷婷向大連銀行成都分行提交《離職申請審批表》,因個人原因申請離職。大連銀行成都分行人力資源部負責人於2017年2月17日在離職申請審批表上簽字。2017年2月27日,大連銀行成都分行免去婷婷高新支行行長職務。
  • 不開離職證明,法院判公司賠了員工64萬!
    2017年2月15日,楊思燕向銀行提交《離職申請審批表》,因個人原因申請離職。 銀行人力資源部負責人於2017年2月17日在離職申請審批表上簽字。2017年2月27日,銀行發布《職務任免的通知》,免去楊思燕職務。楊思燕於2017年3月21日將其保管的保險柜備用密碼鑰匙、檔案櫃備用密碼鑰匙等物品進行了交接,楊思燕及交接人在登記簿上簽字。
  • 用人單位拒開離職證明,賠償損失64萬!(附離職證明模板)
    按照法律解釋的文義解釋方法,上述規定就用人單位承擔未出具離職證明的賠償責任設定了三個條件:(1)用人單位未向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關係的勞動者出具離職證明;(2)勞動者存在實際的損失;(3)勞動者的實際損失與用人單位未出具離職證明的行為之間存在因果關係。
  • 公司不開離職證明?一招讓公司賠到破產
    許多離職員工不懂法,以為辦離職證明是在讓公司幫忙,所以費盡心思討好公司,想方設法求公司給自己一張離職證明。為員工辦理離職證明是公司的法定義務公司為員工辦理離職證明是法定業務,在勞動法中有非常明確的規定,公司不能以任何理由拒絕給員工辦理,這是法理,不是情理。員工可以申請勞動仲裁。
  • 女員工翻譯失誤致損失33萬 公司向其索賠敗訴
    因模具不合格,一家玩具公司眼睜睜地丟失芬蘭客戶的一筆大訂單,遂遷怒於負責外貿跟單的女職工阿萍,斥責其英語水平低,翻譯錯誤導致公司損失33萬元。公司遂把女職工阿萍告上法院,索賠33萬元。近日,花都區法院對這起案件作出宣判,原告玩具公司敗訴。
  • 企業未開離職證明,員工獲64萬賠償!弄清這3點完美規避法律責任
    這之前也經常做HR的群友來諮詢我,說他們公司有這樣的規章制度,員工沒有辦理交接手續的,就不給他離職證明,也不給他支付經濟補償金以及其他的工資報酬。那麼大家想一想,這樣的規定有沒有效呢?那如果說這個規章制度是無效的,那麼對於這些員工自離的,違反規章制度的,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或者說還有欠公司錢的這類員工,那要怎麼處理呢?那難道就沒有辦法去規制他們嗎?那我們說當然是有辦法的。但是首先,這個離職證明是必須要出的。
  • 公司不開離職證明,員工獲賠15萬!還在小看離職證明嗎?
    然而即使法院作出了判決,銀行卻依然沒有給小龍出具離職證明,於是小龍再次申請勞動仲裁,要求銀行賠償因不開離職證明所造成無法就業的工資損失,官司也一直打到了中級法院。由於銀行開具離職證明導致小龍無法入職新公司,導致小龍沒有收入,所以人民法院當然是支持小龍的要求的,最後人民法院按照小龍在解除勞動合同籤的十二個月平均工資來算賠償數額。
  • 拒開離職證明的單位,都必須賠償員工經濟損失
    文/UC資訊 生活很多單位為了避免不必要的糾紛和風險,通常會要求準備入職的員工提供上一家公司出具的《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證明》,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離職證明,可以說如果勞動者在入職新公司的時候沒能提供離職證明的,那很有可能就會失去這份工作。
  • 用人單位拒開離職證明 勞動者能要求賠償嗎? | 普法周刊
    離職前,她曾經是北京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2017年底,趙雪遞交了離職申請,但卻因為工作交接等問題與原公司產生了糾紛,公司拒絕為其發放離職證明,而這也導致了趙雪無法入職新公司,造成一系列損失。趙雪在法庭上提出,因為公司未出具離職證明,應賠償自己343.2萬元損失,法院最終判決公司應支付賠償金10萬元。
  • 離職證明可有可無?
    最近,很多公司的HR來問小編,一些入職沒多久的新人離職了,公司是否要開具離職證明?小編在這裡統一回覆:一定要開具證明!這是用人單位的法定義務!可有些企業卻因為種種理由,就是不給員工開這份證明,實際上這樣做的後果很嚴重!一旦出現問題,HR免不了又要背鍋!沒給員工開離職證明,公司賠了5萬!
  • 普法丨用人單位拒開離職證明 勞動者能要求賠償嗎?
    離職前,她曾經是北京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2017年底,趙雪遞交了離職申請,但卻因為工作交接等問題與原公司產生了糾紛,公司拒絕為其發放離職證明,而這也導致了趙雪無法入職新公司,造成一系列損失。趙雪在法庭上提出,因為公司未出具離職證明,應賠償自己343.2萬元損失,法院最終判決公司應支付賠償金10萬元。
  • 【以案說法】:公司遲開離職證明,需要賠償!附:離職證明4大問
    但在實踐中,涉及「離職證明」常因以下四個問題,導致離職員工和用人單位發生糾紛——1、遲開離職證明的,用人單位是否需要承擔賠償責任?2、出具給員工的離職證明上是否可寫明「嚴重違反用人單位規章制度」?3、出具給員工的離職證明上是否可寫明「與用人單位存在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