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向前 記者 魏馮
5月23日11時30分,四川瀘州市江陽區一處建築工地,61歲的黃賢華放下手頭工作,準備去工地食堂吃飯。
雙鬢花白,滿臉皺紋,運動褲上沾滿泥漿,這名地地道道的農民工,幾年前曾是當地遠近聞名的包工頭。
黃賢華是瀘州市瀘縣得勝鎮東皇殿村村民,16歲成為泥瓦匠。之後幾十年來,一直在這個行當裡摸爬滾打,他當過項目經理,幹過包工頭。由於誠實守信,從不拖欠工錢,黃賢華漸漸有了名氣,高峰時期,老家出來跟著他幹活的有近百人。
2012年,黃賢華在四川綿陽一個工地幹活時,遭遇開發商「跑路」,墊進去的40萬元保證金沒拿回來不說,還欠下工人工資23萬多元。
「黃師傅,我家裡買米買油都很惱火」「我家裡還有娃娃要上學,老人要看病」……個別工人隔三岔差五電話催,黃賢華心急如焚。
「工人是我帶出來的,我不能虧欠他們,我要負責到底!」黃賢華四處找錢。「抵押娃的房子吧。」思量再三,黃賢華的決定讓老伴和女兒瞠目結舌。但看到父親整夜整夜睡不著,天天念著要還工人工資,女兒心軟了,用自家房產抵押貸款33萬元。
付了工人工資,結清了部分工程機械、材料欠款,黃賢華背上了60多萬元的債。為了還債,黃賢華先後前往雲南昆明、貴州畢節等地,一個工地一個工地找活幹。2018年,黃賢華還清銀行貸款,但還有20多萬元的外債沒還。
如今,黃賢華在瀘州市江陽區一處建築工地做外牆保溫工程。下雨休息,晴天幹活,每天掙200多元。由於每天工作十來個小時,黃賢華落下了腰病,「再苦再累,也要咬牙堅持,必須儘快把欠的錢還完。」
記者手記
這種擔當值得點讚
為他人的「不守信」買單,是勇敢還是傻?抵押房子,拉女兒「下水」,是「自私」還是「無私」?
記者有很多疑問,但黃賢華總是同一個答案,「工人是我帶出來的,我得對他們負責。」
他講不出多少大道理,卻一口咬定「負責到底」,這種擔當值得點讚。
黃賢華很普通,談不上多麼偉大。但也正是這樣一個又一個的普通人,用自己的言行守住了社會誠信的底線。我們希望這樣的「黃賢華」多一點,能有更多人勇於擔當、誠實守信。同時,我們又希望這樣的「黃賢華」少一點,守信的企業和人更多一些。
來源:四川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