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教養的孩子必備的15條禮儀,你家孩子做到了嗎?

2020-08-15 孩子教育吧

有教養的孩子一說話就贏了,同時也是面向未來最好的名片,你家孩子做到了嗎



1:讓孩子真正認識「愛」的含義,並且懂得如何正確的去表達。

  • 例:懂得孝敬自己的父母,從內心去尊重長輩,以及平等互助,友善的對待他人。

2:讓孩子懂得並擁有感恩之心,

  • 例:當孩子收到別人禮物時,要懂得說謝謝,並作出反饋,我很喜歡這個禮物等,不要讓對方覺得是客套,而是真正發自內心的喜歡。

3:對於別人的承諾,不管大小都要守信。

  • 例:當孩子借了別人的文具,說好什麼時候歸還就什麼時候歸還,特殊情況需要跟別人要解釋清楚,不要別人不問自己也就不管了,學會從小建立真誠和守信。


4:屬於自己的事情自己去做:

  • 從小讓孩子養成獨立的行為,不要什麼事情都喜歡去麻煩別人,或求助別人,更不要去強人所難。

5:樹立良好的時間觀念;

  • 生活中不管任何事情,提前10分鐘,去做好準備,就不會出現慌亂出錯或遲到等現象,同時也有助於讓自己提前整理心情,進入工作狀態。

6:讓孩子學會謙卑,能主動發現別人的優點。

  • 生活中讓孩子學會遇到比自己優秀的人時;能由衷地讚美別人,並且擁有謙卑之心能報有向別人學習的心態。

7:學會讓孩子懂得傾聽,即使有反對意見的時候。

  • 對於他人不同的觀點,亦或當別人指出自己的不足的時候,能夠虛心接受他人的意見,懷抱謙卑之心,及時糾錯。


8:教會孩子學會付出,學會給予。

  • 學會教孩子主動付出,未必是勞作,也未必是金錢,它可以是一個善意的微笑,可以是一個肯定的眼神,讓孩子明白人際交往是需要互換的也,給與永遠比索取更讓人快樂。

9:遇事不慌張,先找問題解決方法,而不是抱怨。

  • 教會孩子正確處理問題的態度和能力,讓孩子變得智慧而不是迷茫頹廢。從小事教會孩子辯證思維,當遇到大事,難事的時候;就不容易被擊垮了。

10:學會讓孩子禮貌的面對他人;

  • 這裡的他人不管是父母,長輩,同學,亦或路邊的清潔工阿姨,告訴他,人格的平等,只是崗位分工不同而已,不管將來他步入任何崗位都能做到不卑不亢,禮貌待人。

11:學會主動樂於助人,擁有積極陽光的心態。

  • 對於身邊所有的人和事情,能力所能及的都去幫助做,這樣不僅能收穫更多的人脈,同時幫助別人的同時也能帶給自己成就感,增加了生活的歷練。


12:生活中學會把控適當的邊界感。

  • 即使再好的朋友,或父母親人,朋友都需保持適度的邊界感,把他人推的太遠;會被他人感覺到陌生感;太近了會不經意傷害到他人,亦或傷害到自己,做到親而有間,密而有疏即可。

13:學會尊重,合而不同;

  • 允許並接納有不同的意見,不隨便議論是非;或評價他人,畢竟每個人的認知水平都是不同的,學會接納和尊重,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標誌。

14:學會尊重別人的隱私,不窺探也不洩露。

  • 遇到朋友向你傾訴隱私,要學會幫助別人保守秘密,但遇到別人不願意說的隱私話題也不要去咄咄逼人,打破砂鍋問到底,這會讓人反感和不悅。

15: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

  • 不管在家或外面吃飯,都要杜絕浪費,可以注重用餐的「質」;但不可浪費吃不完的「量」繼承優秀的中華傳統美德。

(育兒的道路感恩有你,歡迎留言你的觀點)

相關焦點

  • 孩子十歲前要學會的25條教養禮儀,你家孩子會了嗎
    家庭教育對一個孩子的成長是多麼的重要。什麼樣的家庭就能教育出什麼樣的孩子。家庭教養是直接體現在孩子的行為上的,每一位家長的生活習慣、行為準則都直接影響著孩子。因此,家長不管做什麼事,說什麼話,都要注意分寸,別讓你的教養毀了孩子的一生。
  • 你要教會孩子的32條教養禮儀(值得收藏)
    剛剛出生的孩子就是一張「白紙」,在家庭、社會、學校等的影響下,有了相應的變化,也讓孩子具有自己的個性,這就是成長。有人說,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教養禮儀最重要,它告訴孩子如何待人接物,他讓孩子從小學會與人交往。而這些,正是一個人將來走向社會的必備技能。教養禮儀有許多,孩子是很難一下子全部掌握並運用於實踐的。
  • 教導孩子的32條教養禮儀,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的言傳身教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家庭的小天使,但如何讓他成長為一名合格的社會成員,教養禮儀必不可少!否則,「養不教,父之過」,父母要承擔很大責任。下面這32條教養禮儀是人民日報的倡議,建議家長和老師都學習一下,讓孩子在學習生活中更有教養!
  • 人民日報:32條禮儀,讓孩子更有教養
    孩子的教養反映出家長的教育,好的教育會讓孩子更有教養。不少的家長會嚴格重視孩子的教養,出門撞到人一定要說聲對不起,不能太調皮影響到其他人,一定要學會尊重其他人。學習固然重要,但是教養卻是檢驗一個人最重要的標準。自私自利的人在社會也不會受歡迎,所以,家長一定要重視孩子的教養,從小就灌輸更多的禮儀文化。在和家長談論孩子的成長問題時,總是會發現很多人並不是很重視孩子的禮儀問題。其實,孩子的禮儀刻畫出是自己父母的模樣。沒有教養的樣子,很醜。
  • 人民日報教給孩子的32條教養禮儀,越早知道越好
    來源 | 人民日報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性,但要成長為合格的社會成員,必須學習如何成為一個有教養的人,教養決定了孩子的一生的前程。培養孩子的教養不僅需要學校教育的努力,更需要家庭教育的薰陶,需要家長的悉心引導。一個孩子的教養高低,是父母家庭教育成功與否的集中體現。下面是要教會孩子的32條教養禮儀。請老師轉給學生家長,通過學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讓孩子在接下來的學習生活中更有教養。
  • 教養! 孩子十歲前要學會的25條規矩,看看你家孩子做到了麼?
    教養是家庭教育的綜合體現,決定著孩子一生的行程。一個孩子的教養,是父母家庭教育成功與否的集中體現。以下是體現教養的25條禮儀,來驗收一下,看看你家的教育成果究竟怎麼樣吧。1、問別人話的時候先說「請問」。2、別人給了自己什麼東西,要說「謝謝」。
  • 人民日報:這32條教養禮儀越早教會孩子越好,家長快快收藏
    首先父母就要教孩子禮儀用語、鞠躬和餐桌禮儀等問題進行指導,同時還會手把手的教孩子一些必須學會的行為規範。古語有云:「國尚禮則國昌,家尚禮則家大,身尚禮則身修,下面是要教會孩子的32條教養禮儀媽媽直接從孩子他爸手裡搶過了遙控器?是吧,孩子這是跟大人學的!在寶寶3-6歲時,他想要的不過是向爸爸媽媽靠攏。因此,父母要從樹立榜樣做起,這永遠是說比做來得容易。但這的確是一個最直接的方法——想擁有一個有禮貌的好寶寶?那麼就做一個有禮貌的人吧。
  • 人民日報:這32條教養禮儀越早教會孩子越好,家長快收藏
    首先父母就要教孩子禮儀用語、鞠躬和餐桌禮儀等問題進行指導,同時還會手把手的教孩子一些必須學會的行為規範。古語有云:「國尚禮則國昌,家尚禮則家大,身尚禮則身修,心尚禮則心泰下面是要教會孩子的32條教養禮儀
  • 這3個餐桌惡習,你家孩子有嗎?10個餐桌禮儀,孩子學會更受歡迎
    ——梁實秋《圓桌與筷子》別小看餐桌禮儀,它可能讓別人對你家孩子贊口不絕,也有可能讓別人對你家孩子頻頻搖頭。,這種教養的養成是父母留給孩子最有價值的資產,並且是永恆的。當你帶孩子外出聚餐時,孩子吃的是飯,別人讚賞的是家長的教育、家庭的良好風氣。培養孩子餐桌上的禮儀,意味著幫助孩子矯正猥瑣的、散漫的習慣,養成得體有度的成功者的習慣。
  • 細微之處見教養,孩子應該注意的那些禮儀
    在公共場合,在親友聚會當中,我們常常聽到對孩子們的評頭論足:「這孩子真有禮貌!真懂事!」「這孩子怎麼這麼沒禮貌?沒大沒小的。」「這孩子怎麼這麼沒有眼力見兒?」所謂教養和禮儀,常常是由他人來評判的。在父母的眼中,自己的孩子永遠都是最好的,當孩子在別人家做客是爬上爬下,父母會說「小孩子就是好動。」當孩子在餐館裡大嚷大叫,面對旁人的不滿,家長會為孩子開脫:「孩子還小。」
  • 孩子有無教養,吃一頓飯便知!七個餐桌禮儀,你家孩子中了幾個?
    因此,經常發生一些大人不願意和一些帶孩子的人一桌就餐。因此,餐桌禮儀的作用可見一斑。這也就是為什麼人們說想要看看一個人有沒有教養,一起吃頓飯就知道了。別以為孩子小,就不用培養這樣的禮儀。特別是在有長輩一起相聚的圓桌上。如果一個小孩兒一直扒拉著菜餚,或者把飯吐的滿地都是,甚至直接起身去夠離著他最遠的一些東西,把衣袖劃到路過的飯菜裡。
  • 有教養的孩子是怎樣養成的?
    「教養」是一個比較抽象的詞,那麼什麼樣的孩子才能被稱為有「教養」;而怎樣的孩子又會被我們稱為「熊孩子」,也就是沒「教養」的代名詞呢?這樣的孩子就讓人體會到了人性頑劣,像是未經教化的原始人一樣,不懂公共道德,對孩子以後的成長極為不利。所以我們作為家長,有義務、有責任讓我們的孩子變成一個有「教養」的孩子。那麼,怎樣才能教育出「知書達理」的好孩子呢?
  • 教養,成就人的一生!一個孩子「有教養」的15個表現!
    有教養的孩子,都自帶「氣場」。一個人的教養,其實就是他靈魂的樣子。孩子的教養,更是折射出父母的修養。有教養的孩子,都自帶氣場。同齡人佩服他,長輩喜歡他。從小有教養的孩子,一生的運氣都不會太差,因為「教養」就是最好的護航員。有的父母為孩子打下了「金山銀山」,但孩子或傲慢無禮,或懶散成性,早晚有一天,定會「坐吃山空」。有的父母,平凡無奇,但讓最珍貴的「教養」,在孩子心裡紮根、生長,終有一日,孩子的人生定會「枝繁葉茂」。
  • 餐桌禮儀最體現孩子的教養
    很多人都說在餐桌上最能體驗一個人的教養。還有人說想了解一個人就吃一頓飯……今天專門分享我們家的餐桌禮儀。今天的十條是家長孩子們必須遵守的。第八十一條:餐廳裡的轉盤不許當玩具亂轉,吃飯時轉的要慢,有其他人夾菜的時候不許轉,要等別人夾完以後再轉。現在親戚朋友請客吃飯機會非常多,家長也經常帶著孩子們一起赴宴。
  • 明星家那些餐桌規矩:孩子禮儀教養培養的好壞,一頓飯就能看出來
    用餐禮儀,在我們平常生活中可以說是息息相關的,但同時它也是最容易被家長忽略的一種禮儀規範。有一次和一個朋友吃飯,他家孩子剛坐下就立馬把自己喜歡吃的菜放到自己的面前,一整個盤子都歸了他,媽媽卻不以為然。很多時候我們都很關注孩子平時的營養,反而忽略了孩子在飯桌上的教養。前段時間看了一檔綜藝節目《童言有計》,節目中應採兒和她兒子Jasper也有參加。
  • 人民日報:這32條教養禮儀,越早教會孩子越好(家長收藏好)
    人民日報也曾發布過要求家長一定要教會孩子的32條禮儀,家長一定要知道,並且一定要執行下去。別等孩子長大了才想起來要修剪他!,但是正是這點滴小事決定了孩子是不是一個有教養、情商高的好孩子。「總覺得孩子小,捨不得,結果等到孩子到了青春期,叛逆心理最強的時候想起來管教了,孩子很難聽得進去。」如何管教?1、從小立規矩應採兒的兒子Jasper是被網友公認的有教養、有溫度的一個小紳士、小暖男。
  • 飯桌上見教養,想培養孩子的餐桌禮儀?父母需做到這三點
    一個小孩子有沒有教養最容易在平常生活的細節中體現出來,而用餐時的細節又是最容易被發現的。小孩子吃飯時的種種表現不僅體現出他的生活習慣,更體現出家庭教育的優劣。人們總喜歡與有教養的人相處,養成良好的餐桌禮儀不僅能夠得到別人的認可,也會在潛移默化之中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思想品德
  • 有教養的孩子,來自有教養的家庭,這是關鍵因素
    一個有教養的孩子,不僅在生活中處處體現著禮貌和修養,而且能夠在很多事情上處理得當。同樣一件事情,有教養的孩子會讓周圍人覺得很懂事,而沒有教養的孩子總是「橫衝直撞」「目無規矩」,被人們稱呼為「熊孩子」。教養,對一個孩子來說非常重要,是孩子後天發展必備的好習慣之一。前段時間,在網絡上看到一則新聞事件。
  • 孩子刮蹭私家車,留下字條引網友熱議:你有教養的樣子真美
    當網友看到了這條消息之後,紛紛為這個孩子點點讚:這才是父母最高級的炫富啊,你有教養的樣子真美。的確,我們滿足了孩子多少物質需求,這都沒有辦法改變孩子的內心。而真正的炫富,炫耀的都是內在美,就像是這個孩子一樣,分分鐘就把自己的教養暴露的一覽無餘。
  • 看美國父母是怎樣教出有教養、有禮貌的孩子內附禮儀教養書單
    或許你在朋友圈讀過這樣的文章《窮養富養都不如教養》《沒人告訴你,你家孩子沒有教養》《孩子,我允許你沒出息,但是不許你沒教養》……是的,孩子的教養,體現的是父母的格局。身為父母,給孩子留下幾套學區房,不如教給孩子立足於社會的規則――教養。米粒媽碎碎念昨晚,米粒媽寫稿寫到2點半,今兒早上6點就被米粒捏鼻子、揪耳朵、在床上蹦蹦跳跳地弄醒了。我現在非!常!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