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最後一個節氣「大暑」4首古詩詞,時光荏苒,悠然自得

2020-12-15 天天一首古詩詞

今年的夏天,因為多雨,仿佛沒有感受到太陽的炙熱,就快要過完了。

大暑,是夏天的最後一個節氣,過了「大暑」下一個節氣是「立秋」!雖然說還有秋老虎,還要熱幾天,但也不會熱過「三伏天」的大暑了。

時間真是過得太快了。仿佛春暖花開才是昨天的事,轉眼就要進入到秋季了,真是不敢相信啊。

這不僅是來自現代的我們的感慨,在古詩詞當中,更有很多文人墨客,揮毫潑墨,寫下對轉瞬即逝的時光的嘆息。

《六月十八日夜大暑》宋代:司馬光老柳蜩螗噪,荒庭熠燿流。人情正苦暑,物怎已驚秋。月下濯寒水,風前梳白頭。如何夜半客,束帶謁公侯。

宋代的文學家司馬光,就是那個小時候賊聰明,知道砸缸救夥伴的司馬光,大暑的夜裡寫下這首詩:

那棵老柳樹上的知了在不知疲倦地叫著,空曠的庭院裡,螢火蟲在一閃一閃地發著光。

人還在煩惱這悶熱的天氣,萬物早已經發現秋天就快要來了!

月光下,水面反射著冷冷的光,在風中,我披散著頭髮,任它隨風飛揚。

怎奈半夜突然來了緊急公文,沒辦法,我又穿好衣服,系好腰帶,接待來人。

《西江月》時在天長,正當大暑,歸山後,恰值元朝:尹志平九夏天長暑熱,三秋山後清涼。一川禾黍正蒼蒼。了見西成有望。論甚天涯海角,盡他關外山荒。目前無事即仙鄉。且恁隨緣豁暢。

對,你沒有看錯,這個尹志平就是金庸小說當中的那個道士。他出去玩了一天,回山之後,回憶起白天看到的景色,寫下這首《西江月》

夏天的白天太長了,也太熱了,還是到了秋天,山裡面涼快。山坡上的禾苗正鬱鬱蔥蔥,看樣子,今年應該是個大豐收。

說什麼天涯海角,也不要去管其他地方還有荒山。現在眼前沒什麼煩惱就已經和神仙一樣快樂了。所以,一切就順其自然、快快樂樂地吧。

編者:這首詞雖然沒有大的境界,但卻也說明了想要心情好,別去煩惱其他,任時光荏苒,我自悠然自得。

《大暑水閣聽晉卿家昭華吹笛》宋代:黃庭堅蘄竹能吟水底龍,玉人應在月明中。何時為洗秋空熱,散作霜天落葉風。

宋代詩人黃庭堅聽到了美妙的笛音,他形容說:

那個竹子做的笛子竟然能發出龍吟之聲,想像一下,這吹笛之人應該是月亮中的仙子吧。

等到秋天落葉紛飛的時候,再來吹一曲吧,應該能使得「秋老虎」也變得清涼了。

《暑旱苦熱》 宋代:王令 清風無力屠得熱,落日著翅飛上山。人固已懼江海竭,天豈不惜河漢幹?崑崙之高有積雪,蓬萊之遠常遺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遊其間?

王令是宋代的老師,王安石對他的文章大加推崇,因為他的文章當中的大愛。而這首《暑旱苦熱》也是如此。

天氣太熱了,風吹過來,卻也沒有帶來清涼。太陽快下山的時候,我就像是插著翅膀,飛快地登上了山頂。

人都再害怕這麼熱,會不會江海都被曬乾了。老天怎麼可能不擔心這樣呢?

不要害怕,崑崙山上有千年的積雪,而遠遠地蓬萊仙境也常有寒冰。

只是啊,我沒辦法把這些寒冰提下來送給天下的百姓,我自己又怎麼忍心獨自去享受清涼呢?

今天分享的這4首古詩詞,各有角度和風格。你更喜歡哪首呢?歡迎你留言給我。

感謝品讀,你的留言和點讚對我很重要。

相關焦點

  • 我們將在今日迎來夏天的最後一個節氣:大暑
    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太陽位於黃經120度。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的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氣溫最高,雨水最多。民間有「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的諺語。大暑相對小暑,更加炎熱。古書說:「大暑,乃炎熱之極也。」我國古代把大暑分為三候,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腐草為螢。每一候大約5天。
  • 大暑是24節氣 夏天最熱的三伏天
    作者 趙建林 【1】今年的夏天確實很熱。特別是大暑前後幾天裡,滾燙的季節,有無法躲閃,從早到晚一直都是火辣的氛圍。今年的大暑終於要把最酷熱的天氣推上高潮時始。【2】大暑是24節氣裡,夏天最後一個最熱的節氣。《二十四節氣解》裡說:「大暑,乃炎熱之極也」。也正是農民田間裡的莊稼、山坡上的植被,在那瀰漫溼氣的蒸發下,出日拔萃。
  • 夏天猝不及防地來啦!24節氣之立夏,5首立夏古詩詞,唯美又文藝
    我們今天和大家分享5首立夏古詩詞,一起來感受唯美又文藝的夏天吧!《立夏日南風大作二首其一》宋代:項安世堤邊樹子最無情,恰則春歸第一程。舞向南風渾不住,葉間羞損舊啼鶯。立夏大約是在陽曆的5月5或5月6日,但陰曆的日子卻不固定,很巧的是,宋朝的司馬光寫詩的這年立夏是農曆4月13,而2020年立夏也是農曆4月13。《四月十三日立夏呈安這》宋代:司馬光留春春不住,昨夜的然歸。
  • 【一字一節氣】大暑丨不經歷酷暑,怎能納清涼
    大暑,農曆二十四節氣的第十二個,夏天的最後一個節氣。正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氣溫最高,農作物生長最快,各種氣象災害也最為頻繁。作為一個氣溫類節氣,大暑期間是一年中最緊張、最艱苦的收穫季節。
  • 舌尖上的大暑節氣:為何要吃荔枝、「喝暑羊」?
    相對於小暑,大暑時節會更加炎熱。  這段時間的民間習俗有不少與「消暑」有關,在飲食上,一些地方還有「喝暑羊」的習慣。大暑也是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之後天氣便要慢慢向秋天過渡。  大暑,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  「大暑三秋近,林鐘九夏移。」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2個節氣,也是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
  • 二十四節氣大暑圖片大全手繪,小清新大暑手繪插畫圖片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大暑啦,大暑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日,也是預示著一年中最熱的時候要到來了,古人說:「大暑乃炎熱之極也」,相信大家應該能理解這個「極」的含義。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二十四節氣大暑手繪插畫圖片大全,一起來感受下插畫世界裡的唯美大暑吧!
  • 二十四節氣·大暑 | 八類人群易中暑多發,大暑點養生?
    荷花盛 蟬聲鳴 大暑至 夏正濃大暑二十四節氣,是人們關於時節輪迴、鬥轉星移的獨特智慧,是古人棲居於山川自然的偉大創造。始於立春,終於大寒,依時而農,依時而食,依時而醫。
  • 大暑是什麼意思啊 2018大暑節氣過後過後幾天涼快一點
    明天5時00分,大暑至。太陽達到黃經120度 ,「小暑不算熱,大暑正伏天」,大暑時節常「極端的熱」,晴朗時酷熱難耐,陰雨時悶得難受 ,大暑當心中暑:主動喝水,出汗多可適當喝點鹽水;切莫貪涼,飲食清淡易消化。可是很多人不知道大暑是什麼意思,還有隨著大暑的到來天氣還會熱多久,小編為您整理了有關大暑節氣的相關內容。
  • 二十四節氣-大暑·公立/陽曆7月22日-24日
    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是夏天的最後一個節氣。每年公曆/陽曆7月22-24日之間為大暑。"暑"是炎熱的意思,大暑,指炎熱之極。大暑相對小暑,更加炎熱,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溼熱交蒸"在此時到達頂點。大暑氣候特徵:高溫酷熱、雷暴頻繁、颱風。
  • 節氣|大暑·三伏之中伏
    【大暑】二十四節氣之一,是夏季最後一個節氣。公曆7月22—24日交節。大暑,指炎熱之極。大暑相對小暑,更加炎熱,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段,「溼熱交蒸」在此時到達頂點。大暑·習俗喝伏茶因為在大暑這個節氣,天氣炎熱,人處於這種環境下,很容易出現中暑或者上火的症狀,所以有人就會在路邊擺攤煮一些茶水,供過路的人群飲用,這樣可以緩解預防中暑,長此以往,在大暑喝伏茶就成為了一種習俗流傳了下來。
  • 跟著夏天節氣學,20首小學必背古詩讓你玩個夠
    可喜的是小學必背的75首古詩詞大部分都還屬於比較直觀形象、淺顯易懂的古詩詞,而且絕大部分的古詩詞都能夠和我們的節氣生活相關。如果能夠讓孩子在節氣的環境下學習相應的古詩詞,便能最大程度的置身於古詩的詩情畫意之下,便更能夠體會詩人當時的情感流露和志趣格調。這樣,背古詩就好玩多了。
  • 中國24節氣|大暑 · 杜勝蘇書法
    大暑二十四節氣之一,是夏季最後一個節氣。鬥指丙;太陽黃經為120°;公曆7月22—24日交節。「暑」是炎熱的意思,大暑,指炎熱之極。大暑相對小暑,更加炎熱,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溼熱交蒸」在此時到達頂點。
  • 大暑!桑拿天還遠嗎
    7月22日16時37分我們迎來大暑節氣一年中最熱熱熱熱熱的時候也要開始了夏天中的夏天來了>大暑是24節氣中第12個節氣,也是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緊隨其後的就是立秋了。常言道「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大暑節氣,大連市區常年的平均氣溫為24.7℃,歷史上氣溫的最高紀錄也是在這期間誕生的,平均相對溼度84.6%為全年最高。
  • 大暑節氣謹防中暑
    7月22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大暑節氣,是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俗話說「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廣大城鄉群眾要注意防暑降溫,謹防中暑。從醫學角度講,中暑是指在高溫環境下人體體溫調節功能紊亂而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和循環系統障礙為主要表現的急性疾病。
  • 大暑節氣已至,三伏天來襲,飲茶解暑千萬別這麼盲幹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1》傳統二十四節氣裡,大暑有三候。對於大暑的節氣特點,東漢劉熙的《釋名》解釋得很到位,「暑是煮,火氣在下,驕陽在上,燻蒸其中,最為溼熱。」大暑,再加上三伏天,苦夏漫漫,高溫酷熱是近段時間來的天氣主題。高溫、悶熱、潮溼的溽暑時節,哪怕是靜坐在室內,也會感覺到非常的悶和熱。
  • 大暑是入伏嗎?大暑節氣和三伏天有什麼關係及區別不同
    《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7月23日5時零分,「大暑」節氣將正式登場。專家提示,此時節是一年裡最熱的時候,公眾在飲食起居上,宜多喝水常食粥,晚睡早起適當午睡,祛除暑熱待秋來。今年的大暑處於初伏,那麼大暑就等於入伏概念嗎?大暑和三伏天有什麼區別呢?  》》大暑時間幾月幾日?
  • 描寫小寒節氣的古詩詞句有哪些?匯總小寒節氣古詩詞15首
    在古代,許多文人墨客將自己的文採揮灑至詩詞中,寫出了一首首小寒節氣生動情感的詩詞。下面就請大家跟隨小編,讓我們一起感受小寒文化的韻味吧。下面就是整理的小寒節氣古詩詞賞析。》》》推薦閱讀:2020年小寒節氣有哪些習俗?
  • 大暑:願你尋一處清涼,安然度長夏!(寫得真好)
    今天是2020年7月22日,庚子年六月初二,時為大暑,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有言:「大暑,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大暑期間,高溫酷熱、雷暴頻繁,雨量充沛,是萬物生長的時節。 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入了伏的夏天,時光似乎變得漫長,好在有強大的降雨量給生活帶來一絲喘息的機會。防暑防汛的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尋得一處清涼,安然度過炙熱的長夏。
  • 「夜鶯啼綠柳,皓月醒長空」二十四節氣之小滿,5首古詩詞
    今天和大家分享5首我認為很美的「小滿」古詩詞,寫的都是初夏的景色。即便是我們不用看著節氣耕種,但在這些美妙的詩詞中,暫且停一停,歇一歇吧!歐陽修的這首詩倒是晴空萬裡,即便是夜裡,也是朗月當空。雖然已經入夜了,但黃鶯鳥藏在濃密的柳樹蔭裡,婉轉的啼叫著。我抬頭看,一輪明月掛在當空。我最喜歡在初夏的時候,看田壟間的麥子,它們迎著風,仿佛在笑話那些早早凋謝的落花。
  • 今日大暑!2020大暑具體時間幾時幾分?大暑習俗由來盤點 大暑飲食...
    今日大暑!熱浪滾滾、萬物蒸煮,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到了。今天16時37分,迎來大暑節氣。「暑」是炎熱的意思,大暑,指炎熱之極。大暑相對小暑,更加炎熱,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溼熱交蒸」在此時到達頂點。大暑氣候特徵是高溫酷熱,雷暴、颱風頻繁。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氣溫最高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