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沁平院士:「VR+AI」將深刻影響未來教育

2020-09-03 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

來源: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8月24日電(孫競)隨著網際網路、5G、虛擬實境、人工智慧等技術的迅猛發展和組合創新,人類教育邁進「智能時代」的重要當口。由北京師範大學主辦的2020全球智慧教育大會20日至22日舉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沁平通過視頻致辭,並接受了人民網記者的遠程採訪。

趙沁平院士指出,作為智慧教育重要的支持技術,虛擬實境技術具有沉浸感、交互性、構想性和智能化的特徵,其對現有技術的顛覆性將催生新的教育教學方法和模式。

談到「虛擬實境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時,趙沁平院士表示,教育是虛擬實境技術非常重要的應用領域。VR可以實現任何設想的教育教學環境,使學習者沉浸式體驗學習對象和教學過程。

趙沁平院士介紹,VR和AI技術有著天然的關係,並呈現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發展趨勢,從而有力地催生類人助教,促進高階的探究式、自適應學習,拓展智慧教育場景應用,推動智慧教育的不斷發展與深化。

「我個人認為,VR+AI有可能成為終極性的教育技術,將對未來教育產生深刻的影響。」 趙沁平院士說。

在談到「智能技術與教學之間的關係」時,趙沁平院士強調,虛擬實境、人工智慧等只是技術,實現的是教學輔助,不可能、也不應該完全取代教師教學。教育的主體部分「傳道、授業、解惑」,以及批判、創新思維的培養,核心內容是需要人對人,而不是機器對人完成的。

他建議,要加強人工智慧、虛擬實境等應用於教育教學的相關研究,關注人工智慧和虛擬實境環境對學生身心的影響和對社會的影響。希望教育、人文社科領域的專家與科技界人士攜手合作,研究「人工智慧、虛擬實境+教育」,共同推動智慧教育的發展,培養面向未來的創新性人才。

相關焦點

  • 人工智慧如何助力未來教育?四位院士共繪新藍圖
    20日至22日,在北京師範大學主辦的2020全球智慧教育大會上,趙沁平、鄔賀銓、張軍、王耀南四位院士,以各自專業在教育場景中的應用出發,從不同維度共話智慧教育未來,並就相關問題接受了人民網記者的採訪。趙沁平院士:人工智慧不應完全取代教師教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沁平表示,作為智慧教育重要的支持技術,虛擬實境VR技術以計算機技術為核心,結合其他相關科學技術,致力於生成一個與現實世界在視、聽、觸覺等方面高度近似的數位化環境,人們可以通過一些設備與數位化環境進行交互,產生親臨現實世界的體驗。
  • 四院士勾勒「人工智慧與未來教育」藍圖
    在人類教育邁進「智能時代」的重要當口,探索智能技術如何助力教育公平與人的個性化成長,既是科技界和教育界肩負的時代使命,也是全人類共同面對的重大問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2020年8月20日—22日,在北京師範大學主辦的「2020全球智慧教育大會」上,趙沁平、鄔賀銓、張軍、王耀南四位中國工程院院士,結合虛擬實境、5G、智聯網和人工智慧等技術在教育場景中的應用,從不同維度共話智慧教育未來。
  • 「2020全球智慧教育大會」召開 聚焦未來教育主要趨勢
    北京師範大學智慧學習研究院院長黃榮懷表示,該計劃旨在研究未來教育的主要問題和趨勢,探索信息技術與教育融合的解決方案,以確保包容和公平的優質教育,為所有人提供終身學習的機會。據介紹,該項目將持續五年或更長時間,秘書處設在北京師範大學智慧學習研究院。
  • 2020全球智慧教育大會在京召開 聚焦人工智慧與未來教育
    北京時間8月20日,「2020全球智慧教育大會」在北京開幕。會議圍繞人工智慧對未來教育的影響和挑戰等前沿議題展開深入研討。首日,中國工程院趙沁平院士、鄔賀銓院士、張軍院士,國務院研究室原主任魏禮群教授, 北京師範大學校長董奇教授,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委會秘書長秦昌威,科技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副主任袁建湘,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原助理總幹事Getachew Engida、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未來學習及創新團隊負責人(「教育的未來」旗艦項目牽頭人)Sobhi Tawil、教育信息技術研究所所長展濤、非洲國際能力建設研究所所長Yumiko
  • 「教育未來,因AI而能」 2020全球人工智慧與教育大數據大會召開
    教育部原副部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沁平,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會長、歐美同學會副會長、教育部原副部長劉利民,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顧明遠,教育部科學技術司司長雷朝滋,北京師範大學校長董奇、副校長陳麗,中央電化教育館黨委副書記李萍、副館長楊非,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輪值總裁吳曉如,以及教育部相關司局領導等嘉賓出席了開幕式。
  • AI將給教育帶來巨變,但學校和老師的價值不可替代
    今天,以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風起雲湧,正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學習方式,將人類從簡單的腦力勞動中解放出來,推動人類社會迎來人機協同、跨界融合、共創分享的智能時代。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強大衝擊下,積極推進人工智慧與教育深度融合,主要舉措包括:一是優化人工智慧教育科技創新體系。
  • 今日起,有關AI/AR/VR/MR的知識你一定要知道
    ai 首先,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慧的簡稱。它將計算機生成的虛擬物體或關於真實物體的非幾何信息疊加到真實世界的場景之上,實現了對真實世界的增強。比如,用戶戴著AR眼鏡,當他看到真實世界中的一家餐廳,眼鏡會馬上顯示這家餐廳的特點、價格等信息。
  • 2020全球人工智慧與教育大數據大會舉行,共話智能時代教育未來
    教育部原副部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沁平,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會長、歐美同學會副會長、教育部原副部長劉利民,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等嘉賓出席了開幕式。400餘位來自全國各地的教育行業資深管理者、一線教育工作者,以及教育科技行業人士出席會議,在線直播實時觀看人次超過640萬。
  • VR科普教育:VR究竟是什麼?及其在未來的作用?
    及其產品在未來的作用?我們要知道在現在的時候,科技的不斷先進發展,現在大部分人和行業都會應用到VR產品,那麼它究竟是什麼呢?作用主要在哪一塊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帶著這些問題來看看。vr體驗館VR是Virtual Reality縮寫,中文意思就是虛擬實境。
  • 王浚院士來呂梁
    副校長王雲鵬,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浚(籍貫孝義長興村)、趙沁平,中國科學院院士鄭志明,學校黨政辦公室、機關黨委、後勤保障處、校友聯絡發展處、團委、校醫院、繼續教育學院、實驗學校負責人,計算機學院、經濟管理學院、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化學學院有關專家學者,和來自全國各地的校友企業家一行50人一同調研。呂梁市委常委、中陽縣委書記喬曉峰,縣長田安平陪同調研。
  • 「3E教育」理念引領未來教育發展
    大會採用線上+線下融合的方式進行,圍繞「人工智慧與未來教育」的主題展開研討,並設置多個專題論壇。會議邀請了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沁平、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中國工程院院士張軍,以及全球知名專家學者、國際組織代表、政府部門負責人、一線教育工作者和企業界人士,圍繞多個熱點和焦點議題展開深入交流。
  • 2020中國計算機教育大會(CECC2020)在廈門舉行
    圖片:2020中國計算機教育大會(CECC2020)現場大會邀請了圖靈獎獲得者John Hopcroft教授,以及趙沁平、張堯學、吳建平、沈昌祥、高文、吾守爾·斯拉木、管曉宏、廖湘科、王懷民等計算機領域的院士,聯合來自學術界和企業界的多位知名學者帶來權威的報告和前沿趨勢熱點,共同圍繞處於新變局、新技術、新機遇中的中國計算機教育展開深入的交流,探討計算機教育發展創新的思路和舉措
  • 教育未來 因A.I.而能 | 2020全球人工智慧與教育大數據大會在京召開
    點擊視頻了解會議現場情況教育部原副部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沁平,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會長、歐美同學會副會長、教育部原副部長劉利民,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顧明遠,教育部科學技術司司長雷朝滋,北京師範大學校長董奇、副校長陳麗,中央電化教育館黨委副書記李萍、副館長楊非,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輪值副總裁吳曉如,以及教育部相關司局領導等嘉賓出席了開幕式
  • 教育未來 因A.I.而能——2020全球人工智慧與教育大數據大會在京召開
    在「教育未來、因A.I.而能」主題論壇上,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顧明遠先生作了題為《教育迎接後疫情時代的挑戰》的主題報告。顧先生就後疫情時代,未來教育的走向,學校和老師如何應對做出了闡述。
  • 愛爾蘭VR教育公司為美國大學提供虛擬教室
    VR教育內容研發公司immersive vr education與美國維吉尼亞州的謝南門大學建立了合作關係。我們將與獲得AR / VR設計科學學位的大學合作,推動VR教育計劃的發展。該公司此前一直在進行VR教育內容的研發,研發了體驗阿波羅11號登陸月球的《Apollo 11 VR》和體驗鐵達尼號的《Titanic VR》等教育內容。2018年3月,作為vr企業進行首次ipo(首次公開募股)。在此次合作之中值得關注的是該公司的虛擬教室平臺《Engage》。
  • 「AI改變未來」——未來教育2020峰會在武漢召開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譚明猛 通訊員劉龍騰 熊利兵)12月11日,由武漢市江夏區人民政府、華中師範大學、騰訊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AI改變未來」——未來教育2020峰會在武漢東湖國際會議中心召開。活動現場。
  • 【熱門】新鄉vr安全教育中心
    新鄉vr安全教育中心M的應用對「智慧工地」建設顯得尤為重要,傳統建築行業屬於勞動密集型產業,粗放式的使工地的勞動力、材料、機械設備的利用都存在著的浪費。展區介紹:項目開工後,在現場使用智能實景建模技術建立實景模型,模型含任意點詳細的位置信息,直接在模型上進行土方量計算、測量、面積計算等,勘測到的數據會反饋到我們的智慧工地雲平臺,人員將現場與模型進行對比和現場校正,確保零誤差。
  • 非營利組織Athar正在為約旦青年開展VR就業教育
    她開始探索使用VR為年輕人預覽各種角色的想法,這樣他們就可以看到未來的發展方向,了解他們在不同行業中發揮的作用,並且通常有助於(更好地)了解他們的未來。Hussen說,當她長大成人時,她想成為一名醫生,但對遊戲的熱情 - 她仍然記得在Atari遊戲機上玩Mario - 最終將她轉向技術和與孩子一起工作的願望,並幫助他們實現夢想。Athar在阿拉伯語中的意思是「影響」; 這就是Nada希望通過創造一個年輕人可以自由夢想的安全和包容的空間來實現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