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銜接】致大班家長的一封信

2021-02-19 學前雲教研

親愛的大班家長朋友:您好!

大班幼兒還有幾個月就要升入小學了,家長如何幫助居家的孩子做好入學前的各項準備?我園將推送幼小銜接居家指導方案,通過網絡與家長互動為您提供指導。今天就讓我們來聊一聊關於「幼小銜接」,孩子們在家可以準備些什麼~

幼小銜接是什麼?

幼小銜接就是提前學習小學的知識嗎?

當然不是。

由於外在環境、教育內容、學習時間、學習方式等因素的不同,註定了幼兒園和小學之間的不同。孩子需要做好心理、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的準備來適應完全不同的小學生活。

家長們最想知道的,想必就是幼兒園與小學在學習及生活上有什麼不同吧,先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和幼兒園相比,比較大的變化是每班孩子數量增多,教師數量減少,一些簡單的事情必須孩子自己去做,這就要求孩子具備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作為爸爸媽媽,我們可以在家這樣做:


(1)在日常生活中重視培養孩子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自理能力,逐漸減少父母或其他成人的照顧。

例如:教給孩子有關學校生活的常規知識,培養孩子愛護和整理書包、課本、文具和玩具;學會使用剪刀、鉛筆刀、橡皮和其他工具,會削鉛筆等。


(2)要求孩子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學會簡單的勞動技能。

例如:會開關門窗,掃地、抹桌椅,在活動、遊戲或開飯前後,拿出或放回餐具、玩具、用具、圖書和其他用具等。

(3)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在學習生活中,要注意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例如:明白一分鐘、十分鐘、半個小時等時間段有多長,可以做哪些事情。有意識地安排孩子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一些事情,比如上廁所、喝水等。培養孩子珍惜時間的好品質。

(4)合理安排一日生活。

 例如:進入小學後,就沒有午睡時間了,在這個學期中幼兒園及家庭都應適當減少孩子的午睡時間,以此來適應小學的節奏。

良好的日常行為習慣的培養非常重要,就象蓋高樓大廈一樣,如果地基打不好,高樓是蓋不好的,從小培養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其一生的影響都很大,不可忽視和放鬆。

(1)養成良好的坐姿習慣。

良好的坐姿顯示出一個人的精神狀態和個人修養,而且良好的坐姿對自己的身體也有益處。

(2)做好課前準備工作。

例如:養成做事有準備的習慣,從課前準備工作開始培養。爸爸媽媽可以在進行學習活動前,給孩子十分鐘的準備時間,讓孩子做喝水、上廁所等準備工作,當學習活動開始後,就需要要求孩子專注及投入。

(3)養成有禮貌的習慣。

  例如:碰到長輩、老師要主動上前問好,碰到同學要主動打招呼。在公共汽車上碰到老人、孕婦要主動讓坐,學會說「請、謝謝、對不起」等文明禮貌用語。在家中與孩子交流時,需要關注到孩子的文明用語。

(4)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

講衛生是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座城市、一個國家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體現。特殊時期,我們更應該向孩子傳遞衛生習慣的重要性,勤洗手、不輕易用手碰鼻子眼睛、不吃不乾淨的東西,發現了及時糾正。

(1)良好的傾聽習慣。

擁有良好的傾聽習慣不僅能促進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還應是孩子所具有的一項重要的學習習慣。


(2)正確的讀寫姿勢。

讀寫姿勢要正確,身體坐正書放平,一寸、一尺 和一拳,三個「一」字要牢記。眼離書本一尺遠,胸離桌邊 有一拳,在讀書寫字的過程中,寶貝們的坐姿、握筆姿勢可要規範哦!

對於即將離開幼兒園進入小學的孩子來說,這是他們人生的一個轉折點,他們由事事依賴父母逐漸過渡到事事獨立完成,所適應的以遊戲為主要形式的活動改變為學習為主要形式的活動,課後要預習、複習功課或做作業。因此,幼兒入學前一定要具備一定的心理準備。

(1)對小學生活感興趣

激發孩子上小學的熱情。千萬不要用「這麼簡單都不會,進入小學怎麼辦?」「上了小學就要吃苦頭」等話來嚇唬孩子,這將讓孩子感受到學校的壓力,而是要說一些欣賞與鼓勵的話,如:「你真的長大了」「你越來越像小學生了」這樣,會讓孩子覺得上小學很光榮,很自豪。會讓孩子對小學生活充滿嚮往,積極的情緒會幫助孩子克服很多問題。爸爸媽媽在家和孩子們多聊聊關於小學的事,了解孩子們心中對小學的嚮往。同時和孩子談一談自己對上小學的困惑及擔心,幫助孩子收集一些資料來解決疑惑。

(2)和哥哥姐姐聊一聊

 雖然出不了門,但是我們可以和上小學的哥哥姐姐視頻聊天,採訪一下哥哥妹妹們,向他們問一些關於小學各個方面的問題也是了解小學生活不錯的方式哦!


(3)查閱小學的各種設施及環境

寶貝們對小學一定十分好奇吧,是不是很想去小學參觀一下呢?「宅」家的日子同樣也可以參觀到小學哦,請爸爸媽媽上網為寶貝們收集一些小學的照片,我們來一個「雲參觀」。參觀結束後,更可以用畫筆記錄下你心目中的小學哦!

希望這些小策略對您培養孩子良好習慣能有所幫助,  讓我們共同攜手,家園共育,引導孩子們養成良好的習慣,為進入小學學習打好基礎。讓我們同孩子們一起加油!

以您舉手之勞,普及科學保教。

        謝謝您的關注。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公眾號,請長按上面的二維碼添加關注,並請推薦給您的同事同學和朋友們。中國學前教育的發展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普及科學保教的理念與方法。學前雲教研將為大家持續推送實用的教研資源。

相關焦點

  • 幼小銜接,快樂成長——長興縣開發區中心幼兒園大班幼小銜接家長會活動
    幼小銜接是幼兒園與小學兩個教育階段平穩過渡的重要教育過程,也是幼兒在其學習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一個重大的轉折期。因此,為了幫助家長們更好地做好幼小銜接工作,幫助孩子們順利地進入到小學。長興縣開發區中心幼兒園於2020年9月15日順利召開了大班線上家長會。
  • 家園攜手,做好幼小銜接——一實幼大班年級組幼小銜接講座
    【通訊員:周昉】為了讓家長正確認識幼小銜接工作的重要性,緩解家長幼升小焦慮,引導家長有效幫助孩子做好入學準備,使其順利步入小學生活。近期一實幼大班年級組特聘請了徐州市公園巷小學,擁有二十多年班主任工作經驗,徐州市優秀教師,徐州市勞模關群老師針對大班家長作了「如何做好幼小銜接」的專題講座。
  • 大班家長新困境:幼小銜接在園時間變短,家庭版幼小銜接該怎麼做
    一些家長很關心幼兒園和幼小銜接機構的開園時間,孩子在家這個超長的假期裡,隨著一些行業的復工,爸爸媽媽沒有過多的時間陪伴孩子都把孩子送回了老家,在老家的孩子真的是解放天性,與天地為友,什麼也不學了,畢業班的家長真的是著急,想讓孩子上學,畢竟孩子在幼兒園的作息是規律的,在幼兒園老師會系統地涉及幼小銜接知識與能力,孩子可以有一個好的狀態上小學,但是遲遲不開園,家長們知識與能力也不足,擔心上小學一年級會跟不上
  • 寶寶幼小銜接心裡苦?專家:家長也要幼小銜接
    9月,剛進入大班的軒軒的生活發生了一些小變化。在這之前,他最大的苦惱只是媽媽總要求他多喝水、不許剩飯,還有中午要睡覺。如今,他感受到了些許不一樣的壓力:每天要學寫兩個字,學拼音,還要做算術題。在幼小銜接階段,軒軒並不是一個人。因為擔心孩子一上小學就掉隊,不少家長把起跑線設在了幼兒園大班甚至更早。
  • 家長苦惱孩子幼小銜接 到底該上大班還是學前班?
    該選擇以戶外活動、遊戲為主的大班教育,還是選擇更注重知識學習的學前班教育?如何讓孩子順利完成幼小銜接?對於這個問題,不少家長紛紛在網上發帖留言,表達自己難以抉擇的苦惱。   【現象觀察】   「幼升小」考試壓力大,   直接上學前班成部分家長首選   王女士的女兒要升幼兒園大班了。女兒讀中班時,和女兒同班的十幾個同學轉為讀一年制的學前班,以應付一年後的幼升小考試。而王女士堅持想讓孩子讀大班。「每天送孩子時,那些還留在幼兒園的家長就在一起念叨人家孩子上學前班了,我們會不會輸在起跑點?」對此王女士一臉煩惱。
  • 國泰幼兒園幼小銜接家長講座
    國泰幼兒園幼小銜接家長講座 國泰幼兒園
  • 告誡大班家長,不要誤把「幼小銜接」當成提前學習小學知識
    今年,疫情讓各個地方無法正常開學,家長急了,特別是面臨升學壓力的家長,在這裡 告誡大班家長,雖然急,但也千萬不要把幼小銜接誤認為是提前學習小學知識,在家給孩子惡補小學知識,這樣不但對孩子沒有好處,反倒還會害了孩子,那如何做才能把幼小銜接做到實處呢,下面我們一起來談一談:
  • 幼兒園大班教學日記:幼小銜接問題的應對策略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日記>正文幼兒園大班教學日記:幼小銜接問題的應對策略 2012-10-26 10:51 來源:eol
  • 致家長|如何做好幼小銜接-入學核心能力
    所以一般從孩子上大班開始,媽媽們就盤算著怎麼能讓孩子更好的適應小學生活,幼小銜接到底應該做什麼、怎麼做,該不該送孩子去幼小銜接班……誤區二:幼小銜接就是大班的事兒正確的認識:幼小銜接,不是一個能夠臨時突擊的短暫過程,而是需要從幼兒園階段開始,一直持續到小學一年級全學年的長期過程。父母對於幼小銜接的認識、態度和行為,將決定孩子入學後在很多方面的表現。
  • 調整大班作息助幼小銜接 青島設新生入學適應月(圖)
    昨天,教育部在我市啟動2016全國學前教育宣傳月,給出了權威的結論:幼兒園三年就是為孩子上小學做準備,家長沒必要花大價錢把孩子送到社會上的幼小銜接機構。針對家長的焦慮,市教育局將從今年調整幼兒園大班作息時間,為孩子升學做準備。  綠色幼兒園獲聯合國點讚  昨天上午,2016年全國學前教育宣傳月啟動儀式在黃島區第一幼兒園舉行,今年宣傳月的主題是「幼小協同,科學銜接」。
  • 快心算對幼小銜接的影響,家長必看
    可是當寶貝你入學之後才發現,身邊的很多孩子從大班就開始上孔樂幼小銜接課程。認識幾百個字,會小學算數,會拼音甚至已經知道上課的紀律和考試是什麼,而我們的寶貝晨晨這方面還是空白,曾經自豪的他也很失落。是媽媽我的責任,是我沒有做好功課,平時只光顧課外興趣,以為可以憑藉一技之長和同學拉開差距,沒想到卻忽略了九年義務教育的根本——學習。
  • 大班的小朋友即將升入小學了,如何做好幼小銜接?家長應該這樣做
    大班的小朋友即將告別美好的幼兒園,步入小學的校園。幼小銜接有哪些注意事項,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做好入學前的準備?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幼小銜接」這個話題。眾所周知,幼兒園和小學是完全不同的,校園環境、教育內容、課程設置、學習時間與方式等等都有很大差別。家長應提前幫助孩子,在心理、生活習慣、學習方式及學習能力等方面做好準備,來迎接即將到來的小學生活。
  • 幼小銜接—諾亞舟嘉興慶安幼兒園大班組家庭教育講座活
    【家長學校】陪孩子一起幼小銜接——諾亞舟嘉興慶安幼兒園大班組家庭教育講座活動家長學校2020陪孩子一起幼小銜接幼小銜接是幼兒園和小學教育兩個教育階段平穩過渡的教育過程這個階段也是處於人類整個邏輯思維形成和使用過程中所要經歷的三次環境轉換的第二次轉換期,幼小銜接意義重大。幼小銜接不當,孩子會出現身體、心理、社會適應性等三方面問題。為了讓家長正確認識幼小銜接工作、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為順利入學做好準備。12月10日,諾亞舟嘉興慶安幼兒園大班組邀請了嘉興市實驗小學心理健康專職教師沈碩文老師開展了大班組家長講座活動。
  • 幼兒園與小學同上繪本課,幼小銜接拒絕大班「空巢化」
    楚天都市報5月13日訊(記者賀俊 通訊員胡蘊芬 王小威)怎樣做好幼小銜接?什麼樣的課堂更能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今天上午,江岸區「幼小銜接活動暨繪本教學研究展示活動」在育才漢口小學進行,幼兒園與小學的孩子們同上繪本課,交流幼小銜接的教學新的,近200名來自該區公辦園的園長及年輕教師進行了現場觀摩。「這個巨人漂亮嗎?」
  • 幼小銜接班成家長群新熱點
    近日,記者了解到,許多教輔機構紛紛推出了幼小銜接項目「為孩子們能更好地步入校園生活做準備」。  調適心情迎入學  「從幼兒園進入小學學習,是幼兒成長中的一個重要轉折。為了更好地做好幼兒與小學入學銜接工作,滿足孩子對小學生活的探知願望,幫助他們更全面、直觀地了解小學,以積極的心態迎接小學生活,我園近幾年都組織了本園大班畢業班的小朋友去附近的小學實地參觀。」近日,贛州某民辦幼兒園的負責人王女士告訴記者,讓孩子們近距離地感受小學生的學習生活,只是該園幼小銜接的一部分內容。
  • 大班期末家長會|是時候談談班裡的幼小銜接工作了
    大班面臨的重要問題就是幼小銜接問題,那麼如何才能讓幼兒更加順利的銜接?以下是我們工作中的幾點摸索、創新,與大家分享:幼兒園與小學課間活動環節存在很大差異,通過加強對課間休息和自由活動的引導,讓幼兒學會自主安排和管理自己的課餘時間。如:1、幼兒以小記者的身份去「採訪」哥哥、姐姐,並進行參觀,了解小學生的課間十分鐘都做些什麼。
  • 幼小銜接常見的誤區是什麼?
    這這時候家長的所作所為是非常關鍵的,家長一定要認識到,孩子開始上學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沒有必要過度緊張。作為家長,應該幫孩子調整作息時間、學習和生活習慣,要創造環境讓孩子認識到,上學是一件輕鬆愉快的事。家長們自用自己理解的方式進行幼小銜接的時候,有時候不免會步入幼小銜接的誤區,那。幼小銜接常見的誤區有哪些?家長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 跑偏的幼小銜接教育 都是家長盲目跟風惹的禍?
    「別人家孩子都提前學小學的東西,我可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看著別的家長說得煞有其事,你焦慮嗎?暑期將至,許多上大班孩子的家長又開始忙活著為孩子準備上「幼小銜接」類課程了,那麼,為什麼要上幼小銜接,這些所謂的銜接班課程上的是什麼內容?幼小銜接究竟應該如何銜接呢?
  • 幼小銜接:孩子要上小學,送給大家15套大班數學習題,列印練習
    幼小銜接:孩子要上小學,送給大家15套大班數學習題,趕快給孩子收藏列印練習。很多幼兒園大班的小朋友即將結束自己的幼兒園生涯,正是踏入小學的大門,很多家長會糾結要不要給孩子報一個幼小銜接班,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到了一年級學習起來更加輕鬆。
  • 「宅家」如何做好幼小銜接?濟南一幼兒園給「焦慮」家長支招兒
    &nbsp&nbsp&nbsp&nbsp大眾網·海報新聞濟南4月26日訊(記者 陳洋洋)近日,全國多地中小學陸續開學,許多幼兒園大班的孩子們也將面臨升入小學。疫情期間,「宅家」的孩子們應如何做好幼小銜接準備成為家長關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