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過境」美國有重大突破?島內諷刺「格局太小,不算突破」

2020-12-12 環球網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蔡英文過境美國有重大突破」,在臺灣當局領導人蔡英文12日抵達美國西海岸數小時後,一些島內媒體就忍不住歡呼「美臺關係」的深化。蔡英文今年的出訪比較頻繁,而這次出訪中南美洲是最受關注的一次,因為她要在美國「臺灣旅行法」通過後首次過境美國。在中美貿易戰和兩岸對抗不斷升溫的背景下,蔡英文的行程裡多了一些刻意的安排,比如參觀裡根圖書館等。這在一些分析眼中儼然成為臺「外交大突破」——蔡英文以臺當局領導人的身份參觀美國聯邦機構。然而有島內評論稱,以裡根圖書館在美國聯邦機構中的「邊邊角角的地位」,這最多只能算是一次「擦邊球的突破」。

蔡英文這次中南美之行定名為「同慶之旅」,主要行程包括出席巴拉圭總統就職典禮、訪問中美洲的貝里斯。其實,這趟行程的重點是過境美國:去程過境洛杉磯,回程於19日停留休斯敦,預計20日晚間返臺,總計9天8夜。

據臺「中央社」報導,當地時間12日中午12時25分,蔡英文抵達洛杉磯,美國在臺協會(AIT)主席莫健和臺駐美代表高碩泰到機場接機。下飛機後,蔡英文立即走訪洛杉磯華僑文教服務中心,並與旅美第二代臺灣青年座談,晚間出席僑餐,包括莫健、美國聯邦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羅艾斯、美國聯邦眾議員趙美心與薛曼等同場出席。蔡英文一行13日的行程包括與美國友人早餐、參訪裡根圖書館及出席第二屆臺美電影節回顧展等,13日晚離開洛杉磯。

「蔡英文這一次過境美國洛杉磯,有重大突破」,臺灣「華視」13日報導稱,這一次,美方不限制隨團媒體的新聞採訪,行程大公開,在美國當地隨時可以播出,突破以往離境時才能播出的限制。另外,蔡英文在參訪裡根圖書館時發表談話,也是不同於以往的突破。

臺灣《聯合報》稱,蔡英文前往「僑委會」位於洛杉磯的「華僑文教服務中心」,是臺領導人在美國期間首次獲準前往臺駐外機構;而前往裡根圖書館,是造訪美國聯邦機構,也意味著臺美關係的再升級。

這些外界都看不明白的小動作真的算是突破嗎?島內對此也有爭議。《聯合報》稱,有學者樂觀表示,以往沒有發生,發生了就是突破。但臺灣駐美前代表沈呂巡則認為,包括前往臺駐外機構、參訪美國聯邦機構等,這些事的格局太小,不算什麼突破。他認為,與其觀察所謂的「突破」,更應該關心「總統」過境時是否有當地州長和市長親自接待。

臺灣「中央社」援引專家的分析認為,裡根圖書館雖屬於美國聯邦政府管轄的機構,卻不是聯邦政府機關,因此讓蔡英文參觀裡根圖書館只是一個「經過縝密協調和計算、理性而適當」的小進展。臺灣政治大學研究員湯紹成認為,蔡英文過境只是在美國西部,而沒有到美東,畢竟美東才是美國的政治中心,能見到更多美國政府核心人士。所以這次美方的安排仍是在有理性、有分寸的範圍內給予蔡英文一些禮遇。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孫衛赤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雷蕾】

閱讀更多內容請參見今日出版的《環球時報》或下載登錄新版「環球TIME」客戶端。

相關焦點

  • 蔡英文以擦邊球的方式「過境」美國只是虛張聲勢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蔡英文過境美國有重大突破」,在臺灣當局領導人蔡英文12日抵達美國西海岸數小時後,一些島內媒體就忍不住歡呼「美臺關係」的深化。蔡英文今年的出訪比較頻繁,而這次出訪中南美洲是最受關注的一次,因為她要在美國「臺灣旅行法」通過後首次過境美國。
  • 島內媒體:「過境」美國,蔡英文居心叵測 美方包藏禍心
    臺當局把此次出訪行程搞得「噱頭十足」,不斷向隨行媒體爆料各種「禮遇和突破」,而島內網民卻譏笑稱,蔡英文所謂的這些禮遇不過是美方給予「棋子和凱子」的「安慰獎」罷了,更何況在蔡英文明年選舉前景不妙的情勢下,「想想看,斷頭飯是不是要更豐盛些?」
  • 蔡英文過境美國有突破?美專家不認同:美國仍堅持一中
    據香港中評社8月15日報導,蔡英文過境洛杉磯視察僑教中心;參觀裡根圖書館並公開發表講話;媒體可即時公開報導,被臺灣方面視為此次過境的三項重大突破。兩位曾在「美國在臺協會」(AIT)任職的美國權威臺海問題專家承認,蔡英文此次受到了良好待遇,但他們並不認為這是一種大突破。
  • 蔡英文「過境外交」求突破卻弄巧反拙
    由於這是美國頒布《臺灣旅行法》之後,蔡英文首次以領導人身份過境美國,因而她在過境的過程中,是否獲得華府的特別禮遇,是否能夠與過去歷任臺灣地區領導人相比獲得較大幅度的「突破」,就成為各方面觀察關注的重點。實際上,蔡英文在啟程時聲稱她希望此行能向世界傳達三個重要訊息,其中第二個就是要堅定地走向世界,拓展 「外交空間」,因而對美國在這次過境安排上給予相當的方便及禮遇表達感謝。
  • 蔡英文「過境」美國時將訪問NASA 臺媒沾沾自喜:首個進入官方機構...
    臺媒將此視為蔡英文「出訪」的一大突破,然而,臺灣網民並不認同,諷刺說:「又是一個可以買票進去的『聯邦機構』」。 首入美官方機構的臺領導人 「中央社」報導稱,蔡英文於本月12日到20日展開「同慶之旅」,出訪「友邦」巴拉圭和貝裡斯,共計9天8夜,此行去程「過境」美國洛杉磯,回程「過境」休斯敦。
  • 蔡英文「過境」美國有突破?民進黨的自嗨病真的不輕
    "華廣網14日發表署名雁默的評論文章說,蔡英文每次「過境」美國,總是令人心累,媒體充斥了那些在「過境」細節上找「突破」跡象的自嗨訊息,而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都還是耗費了龐大的資源「喬」出來的,可不便宜。這一切投入都是為了臺美「建交」嗎?不是。為了籤署「共同防禦條約」嗎?不是。為了建立新的「臺美經濟橋梁」嗎?不是。
  • 社評:蔡英文過境紐約當美國的提線木偶
    不過蔡英文在紐約從事活動更加不受限制,她的計劃中甚至包括了在臺灣駐紐約辦事處會見臺「邦交國」駐聯合國常任代表。臺灣綠營輿論紛紛標榜這是臺「重大外交突破」。臺灣地區領導人經常往加勒比地區「邦交國」跑,但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心裡真正瞄著的是過境美國。
  • 綠媒稱蔡英文在美國與臺灣隨行記者茶敘是「突破」,被諷「精神勝利...
    【環球網報導 見習記者 尹豔輝】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出訪」加勒比海所謂「友邦」,並將兩次「過境」美國。有綠營媒體聲稱,蔡會首度與臺灣隨行記者在美國茶敘,還說這被視為是所謂「突破」。對此,有網友笑稱是「阿Q精神勝利法」,還有網友質疑,為什麼要花那麼多錢去美國開島內記者會?
  • 為巴結美國 蔡英文承諾做的這件事引島內群情激憤
    果然,「過境」美國的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沒有空著手去。  上周六(10月28日),蔡英文啟程訪問位於太平洋的三個臺灣「邦交國」。首站「過境」夏威夷時,她表示,未來臺灣防務預算每年將至少增長2%,甚至可能動用「特別預算」進行重大軍購。
  • 臺媒稱蔡英文又要「外訪」還想過境紐約,臺網友:別傻了
    對此報導,蔡辦以及臺「外交部」稱是媒體臆測,島內網友則諷刺稱「別傻了」,也有島內學者認為,就算蔡英文能過境紐約,對其2020選舉拼連任的「加分」也不大。蔡英文已辭去民進黨主席職務(圖片來源:臺媒)臺媒1月19日報導稱,民進黨在去年「九合一」選舉中大敗,加上「獨派」逼宮,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2020連任之路布滿荊棘。
  • 蔡英文欲「過境」美國拼連任 島內轟:別回來了!
    對此,不少島內網友怒轟「別回來了」,更有不少島內人士認為,蔡英文的「美國牌」並不會奏效。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蔡英文預計7月份到中美洲出訪聖露西亞、聖文森及格瑞那丁、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聯邦,行程約10天9夜。除了鞏固與所謂「友邦」的關係,蔡英文當局還想要藉此機會,打著出訪的旗號「過境」美國。
  • 挑戰「過境華盛頓」?蔡英文:知道很多人「期待」
    此前陳水扁任內出訪兩次過境紐約,馬英九任內也曾過境紐約一次。不過,蔡英文這次野心很大,企圖過境華盛頓,「製造更多臺美關係的各種突破,加強她拼外交、顧主權的形象」。《聯合報》稱,蔡英文此行去程會過境美國東岸,回程應是在美國中部,過境美國的天數會比以往更多,「至於外界矚目的東岸是否包含華府,目前行程未確定,有待確認」。
  • 蔡英文起飛準備「過境」美國 將遭遇陸空兩路反「臺獨」抗議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12日下午啟程出訪「友邦」,途中將「過境」美國洛杉磯、休斯敦。不過大陸僑胞和國民黨人士已做好準備,不僅會在蔡英文所住酒店抗議,更租用了飛機,將在天上展示「一個中國」條幅。
  • 蔡英文過境美國謀「突破」臺灣恐陷險境
    美國國務院上周批准高達22億美元的對臺軍售案,美方在蔡英文即將過境美國出訪加勒比海前夕,刻意藉此營造華府支持臺灣維持必要的防衛性武器,並宣傳美臺軍事互動,在國民黨初選民調即將公布之際,川普政府支持蔡英文連任已愈趨公開化。
  • 蔡英文要「過境」美國洛杉磯,「一個中國」正在等她
    蔡英文又要「出國」了,這次她還將帶著她的大管家「總統府秘書長」陳菊同行,但兩人又非「全程同行」,當蔡英文去程「過境美國」時陳菊將留在美國境內「宣慰僑胞」,兩人各自結束行程後再在休斯敦匯合一同回臺灣,民進黨將這一安排稱作「分進合擊,出國拼外交
  • 蔡英文買巨額美國武器 臺媒:為「過境」甘當敗家子
    島內媒體質疑,蔡英文花大價錢「對美軍購」的目的,是在「過境」美國時取得更好待遇,為此不惜大搞敗家「外交」。臺媒近日報導,在美國五角大樓表態批准對臺出售巨額武器裝備後,民進黨當局藉此大刷存在感。從蔡辦、防務部門、外事部門、再到蔡英文本人接連向美國表示「由衷感謝」。臺外事部門還高調宣稱,蔡英文將訪問加勒比海地區4個「友邦」,往返途中都將在美國「過境」兩晚,刷新了「最長過境美國」紀錄。
  • 「臺獨」的核心價值就是「騙」 蔡英文選前過境演繹「詐欺之旅」
    可能是沒鬧清眼前的蔡英文正在大力推行「去中國化」,本周「小英」過境洛杉磯的僑界宴會上,「美國在臺協會(AIT)」執行主席莫健(James F. Moriarty)一上臺,就來了句《論語》中的「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 蔡英文「過境」美國:外銷「臺獨」,破壞兩岸關係
    華廣網7月18日發表上海臺灣研究會研究員周忠菲的評論文章指出,近日,蔡英文「出訪」臺灣在加勒比的所謂「邦交國」,並從美國獲得「來回過境」四天的待遇。島內一些媒體和智庫就此發表評論,認為蔡英文此行目的是為了顯示民進黨將繼續「拼外交」。
  • 臺專家批蔡英文:為「過境美國」買武器,向美交保護費
    【環球網報導 見習記者 尹豔輝】在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即將「出訪」加勒比海所謂「邦交國」並將「過境」美國前夕,美國國務院批准了總計約22億美元(約合151億元人民幣)的對臺軍售案。但有島內專家質疑,蔡英文主要目標是為了在「過境」美國時取得更好的待遇來拉抬選情,為此她不惜花大錢買了一堆用途不大的武器當成交給美國的保護費,搞出「敗家外交」。
  • 臺當局吹噓蔡英文在美禮遇獲「突破」 臺媒直言規格未超前任
    臺當局把此次出訪行程搞得「噱頭十足」,不斷向隨行媒體爆料各種「禮遇和突破」,而島內網民卻譏笑稱,蔡英文所謂的這些禮遇不過是美方給予「棋子和凱子」的「安慰獎」罷了,更何況在蔡英文明年選舉前景不妙的情勢下,「想想看,斷頭飯是不是要更豐盛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