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有五色逼宮,逼宮的人,勾臉。
白逼宮是《逍遙津》,又叫《搜詔、逼宮》,取材於《三國演義》。早年,此劇前半部有張遼大戰逍遙津的情節,所以叫《逍遙津》,現在這個情節刪掉了。
故事情節:漢,曹操專權,漢獻帝修密詔,欲聯繫伏後之父付完除曹。宦官穆順送密詔,不料被曹搜出,穆順被殺。曹操進宮逼迫漢獻帝交出付後,華歆將伏後搜出,伏後被殺,華歆又助曹操鴆殺漢獻帝的兩個皇子。
《逍遙津》原是老生的傳統戲,很多名家都演過。時慧寶、麒麟童、孟小冬等名家都有唱片傳世。最著名的是高慶奎先生擅演此劇,高先生也有唱片傳世。此劇成為高派代表劇目。李宗義、李和曾先生,此劇都很有特色,但三人風格不同。畢竟每個人的嗓音條件都不完全一樣。高先生,能唱老生、花臉、老旦等,嗓音極好,高、亮、寬、脆。那個時代,老生風格都以高亢、洪亮為基調,劉鴻聲先生也是高亢(劉先生比高先生大14歲)。李宗義先生的演唱,高亢不失厚重,古樸典雅;李和曾先生的演唱,有自己俏、帥的特點,有「疙瘩腔兒」。
此劇中,曹操勾白臉。
曹操
紅逼宮是《廢曹芳》,就是《九伐中原》的一折,下面是《鐵籠山》。
故事情節:司馬師專權,魏主曹芳與張皇后之父張緝、太常夏候玄、中書令李豐密議,暗修血詔,準備聯繫姜維、夏候霸除司馬師 。司馬師得知,搜出血詔,殺張緝、夏候玄、李豐三人。又殺張後,廢曹芳。
司馬師勾紅通天柱,郝壽臣先生擅長此劇。
司馬師
黑逼宮是《慶陽圖》,劇情我在介紹《大探二》中介紹過,不再贅述。李剛勾黑十字門,逼周赧王;
藍逼宮是《打金磚》。
故事情節:東漢,姚期之子姚剛,打死太師郭榮,姚期綁子上殿請罪。劉秀念姚期有功,赦姚剛死罪,將他發配。郭妃灌醉劉秀,假傳聖旨將姚期斬首。馬武闖宮,逼劉秀赦免姚期,為時已晚,姚期被斬。劉秀遷怒一班老臣不來保本,斬眾老臣。馬武闖宮,劉秀閉門不出。馬武用金磚擊頭而亡。劉秀悔恨,殺郭妃,往太廟祭奠,見眾老臣鬼魂,身亡。
這是老生應工的戲,李少春先生、譚元壽先生,都擅演此劇。劇中馬武勾藍臉。
馬武
黃逼宮,講的是楊廣問病、逼宮、弒楊堅的故事。楊廣勾黃三塊瓦。
《罵楊廣》之楊廣
地方戲中,如崑曲、秦腔、蒲州梆子等, 黃逼宮也有說是《鐵冠圖》和《掘地見母》的。
《鐵冠圖》很著名,戲曲愛好者不能不知道這戲。《鐵冠圖》講的是闖王李自成造反,崇禎皇帝失國的故事。清末有小說《鐵冠圖忠烈全傳》。講朱元璋向鐵冠道人張子華問國運,鐵冠道人畫了三張圖,說如果圖上畫的出現了,明朝國運就盡了。最後一張是畫了十八個小孩。「十八子」就是「李」,暗示李自成出現,明朝亡國。鐵冠道人畫的圖,所以叫《鐵冠圖》。1927年,「傳」字輩崑曲演員在上海演出全本《鐵冠圖》。有《探山》、《營哄》、《捉闖》、《借餉》、《對刀》、《步戰》、《拜懇》、《別母》、《亂箭》、《撞鐘》、《分宮》、《守門》、《殺監》、《刺虎》共十四折。梅蘭芳先生訪美,拍的有聲電影就是《刺虎》,韓世昌先生也拍了《刺虎》的無聲電影片段。譚鑫培、餘叔巖先生也都演《別母亂箭》,京韻大鼓劉寶全先生的電影,拍的也是《別母亂箭》,可見當時之流行。
《鐵冠圖》裡有李闖王逼宮的情節,闖王勾黃臉。
《掘地見母》取材於《左傳》。講的是:鄭莊公的母親武姜,因生莊公時是難產,所以不喜歡他,偏心小兒子共叔段,唆使共叔段起兵,結果共叔段失敗,自殺。鄭莊公對母親不滿,說:「不及黃泉,無相見也。」後來,大臣穎考叔幫助莊公母子和解,「闕地及泉,隧而相見。」
《掘地見母》又叫《孝感天》,老旦戲,劇中的小生、青衣,都很吃功力。高慶奎先生擅演此劇,久負盛名。陳德霖先生、姜妙香先生、高慶奎先生都有唱片傳世。李鳴巖老師、於萬增老師,有此劇錄像。
劇中的鄭莊公勾黃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