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去朋友家吃飯,看到他家兒子吃飯的時候到處亂跑,我朋友也是很頭疼這個事情。於是我就向我做育兒師的朋友請教了一下,看關於孩子吃飯到處跑這個問題如何解決?育兒師給了我很多個建議,我們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一、飯菜不合口。
如果孩子在吃飯過程中到處跑,而平常的時候這種現象又不多見,很可能是孩子不喜歡今天飯菜。因為大人的口味和小孩子的口味是不同的,很多大人愛吃的小孩子是不愛吃的,口味很挑。這也是由於寶寶的味覺正在發育階段,所以可以嘗試改變花樣引導寶寶吃飯。
二、強迫餵食產生恐懼
如果大家發現寶寶不愛吃飯,要去尋找根本的原因,而不要拼命的去強制要求寶寶吃飯。如果寶寶因為強迫餵食產生了心裡恐懼,那麼就會覺得吃飯是一件很痛苦很討厭的事情,能不吃就不會吃。這種情況長此以往,會導致孩子出現情緒不穩定,影響營養吸收或產生腸胃健康等問題。
三、邊吃邊玩影響進食
在孩子開始吃飯的時候,可能家長覺得讓孩子邊吃邊玩兒,可以加快吃飯速度。事實並不是這樣的,因為一旦孩子養成吃飯可以玩的的習慣,會讓她因為想要玩,所以吃的慢吃的久。從而導致惡性循環,吃飯所需的時間越來越長。另外,這樣也會增加孩子進食的危險性,比如出現被食物噎到、嗆到、甚至窒息等情況。
一、儘早讓孩子學會自己吃飯
一般寶寶八個月大左右進入爬行階段,手腳發育會比較成熟有力。如果發現寶寶能夠將手裡的物品快速而且精準的放進嘴裡的時候,就可以考慮讓寶寶自己學習吃飯,練習用湯勺將食物送到嘴裡。
二、固定場所吃飯
在寶寶四個月到六個月大的時候,除了喝也要開始嘗試攝取食品。這時候家長可以為寶寶準備一個專屬的座位,讓寶寶從小就養成在固定的位置吃飯的習慣,這樣可以減少寶寶吃飯到處亂跑的現象。
三、參與餐前準備
當然了,不是讓寶寶去做飯的哦!而是嘗試讓寶寶自己拿碗筷、湯勺,然後在吃飯之前排隊洗手。這樣可以讓寶寶在潛意識裡意識到吃飯時間到,從而養成吃飯前的準備習慣。
四、訓練寶寶自己吃飯
爸媽絕對要避免為寶寶的習慣。在寶寶1歲之後就可以進行適度的訓練,引導寶寶自己吃飯。這樣不僅能夠培養他的自理能力,還有助於鍛鍊手部肌肉以及身體平衡的發展。
我相信每個寶寶都是家裡的天使,我們要通過合適的培養方法去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絕對不要一味的兇孩子,當然也不能縱容寶寶。想要寶寶養成固定吃飯的好習慣,除了以上幾點之外,還要特別注意一點就是,千萬不要給寶寶講條件。寶寶是很聰明的,如果講條件的話,會使寶寶養成因為想要得到某些東西,而故意不吃飯的壞習慣。
好了,今天的建議就分享到這裡了!
覺得有用的話,順便給珍姐點個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