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愛吃飯干著急?3個飲食訓練方法,養育省心寶寶

2020-09-10 薔薇媽媽育兒記

&34;,我像往常一樣,叫家人來吃飯,還沒等我開口呢,我家的小傢伙就自己跑去洗手,拿碗,然後就乖乖地坐在桌子上等開飯了。

來我家吃飯的同事讚嘆不已:&34;

聽了這話,我不禁回憶起兩年前的事:其實我家孩子也不是天生就那麼聽話,每次吃飯,追著孩子餵、生怕他吃不夠,長不好身體,一餐吃下來像打仗、大人生氣小孩哭……。這場景,恐怕很多爸媽都不陌生吧?孩子不愛吃飯干著急,而且有很多家庭,到現在每天都要上演這齣戲。

孩子不好好吃飯的原因

1,食物的味道太複雜或者太寡淡

孩子還小,可能接受能力不是那麼好,而且孩子早期的夥食是牛奶。如果餵養的飯菜味道太重,那麼孩子可能會比較不習慣,從而就不太願意吃飯。

日積月累下來,會對吃飯這件事產生排斥情緒。同理,如果食物太寡淡,孩子就會覺得:吃飯還沒有喝牛奶好呢!就更加依賴牛奶和副食品,從而更抗拒吃飯本身了。

2,孩子飯前吃了太多零食

還有些孩子不吃飯不為別的,就是因為肚子已經飽了。有時候,父母回家想好好休息、享受一下,就會買很多零食放在家裡。有些孩子比較貪吃,吃起零食來沒有節制,就會把自己活生生給撐飽了

我國人大的心理學教授周濂說過:&34;今天我想把這句話改一改:&34;只要孩子飯前吃了大量零食,無論我們再怎麼叫,他也不會有胃口的。

所以如果有條件的話,最好把零食放在自己房間,或者是孩子拿不到的地方,這樣可以限制他吃零食的頻率,以及食量。

3,飯桌規矩多,孩子心理壓力大

一般我們都希望孩子可以坐在飯桌上乖乖吃飯、不亂動。但是孩子往往正好相反,不僅坐不住,還很愛直接上手。

誠然我們應該訓練孩子遵守餐桌禮儀,但首先應該對他包容一些,讓孩子愛上吃飯、願意主動吃飯。等孩子長大一點,再來要求餐桌禮儀,要相信孩子不笨,以後一定能夠學懂這些禮儀的。

乾淨清潔的禮儀可以慢慢培養,畢竟小孩吃飯動作仍未成熟!不過,坐餐椅吃飯的習慣還是要堅持哦。

讓孩子靜下心來好好吃飯的3個飲食訓練方法

1)&34;,視覺影響心情

隨著孩子年齡增長,他會開始喜歡色彩繽紛的東西。等他稍大點,我們就可以開始讓飯菜的搭配變得更有色彩。儘量讓每一餐都有3種以上的顏色分布(當然,如果工作太忙,可以適當減少)。

比如我們可以大量使用暖色系(紅、黃、橙)的食物,加點彩椒、胡蘿蔔,不僅營養豐富,還能讓這道菜的觀感豐富一些,孩子看到五顏六色的飯菜,很容易以為是好吃的&34;,這時候只需要配合一些引導,孩子就會心甘情願地好好吃飯啦。

2)活用食材特性,提升孩子食慾

有些孩子平常的活力較差,胃腸不適,所以容易挑三揀四,什麼都不愛吃。用柴、軟質的食材做菜、煮湯,不但有營養及好入口,同時因為這些食材富含纖維,腸胃道也比較好消化,可以由內到外促進孩子食慾。

另外,我們也可利用少量的水果搭配飯菜。這樣孩子每次吃飯就會先看到顏色豔麗的水果,而不是每次先看到綠色的蔬菜,然後產生&34;的想法,來催眠自己。

3)以身作則,孩子面前絕不挑食

多鼓勵、多變化、多放下手頭上的工作,陪著孩子吃(全家人一起飲食),也是讓孩子不挑食很重要的關鍵。

德國兒童心理學家做過一個研究,如果孩子第一次見到就挑食的食物,要是經過心理引導,再嘗試5-6次後,孩子才可以開始慢慢接受。

所以,我們可以帶著孩子吃不喜歡的東西,如果孩子現在還不能接受,就過一陣子再試試,千萬別破壞孩子用餐的體驗。

寫到最後

父母在吃飯這件事上給孩子壓力,不難理解。但仔細想想,我們想孩子好好吃飯,難道不是因為想他補充多點營養嗎?那麼只要孩子能達到最後的目標,我們應該適當放鬆吃飯的要求。

如果我們讓孩子吃飯時感到負擔,他就會覺得零食更誘人,反而會消弭孩子吃飯的&34;。

如果只教孩子如何&34;,而不是如何&34;,孩子長大也可能只顧著吃,而不注意吃的體驗,這對孩子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也是有負面影響的。

所以,我們一定要科學、合理地引導孩子,讓孩子打從內心裡接受&34;這個事物,養育出省心的寶寶。

我是@薔薇媽媽,兩個寶貝的媽媽,善於記錄和反思生活中的育兒經歷,分享實用的乾貨助力你科學育兒,另外配圖均來源網絡,若有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繫我刪除喲。

相關焦點

  • 掏心窩分享:養育孩子22個月的實戰經驗
    養育孩子22個半月了,這期間學習了很多育兒知識,同時把育兒知識應用到養育孩子中,並在實踐中不斷總結,越來越發現養育孩子是一件痛並快樂的事情,只是痛是短暫的而快樂則是恆久彌遠的。但是很少有寶寶能逃過肚子脹氣的苦惱。這期間寶寶很容易脹氣,肚子不舒服,會哭,此時,很多不明所以然的寶媽,會認為孩子哭鬧是生理需求,即:餓了。可能會給寶寶餵奶,事實上這樣只會產生惡性循環。越餵越脹,孩子越不舒服。此時寶媽需要學習一些緩解寶寶脹氣的方法。此方法,是我家寶寶小海豚出生42天去醫院複查,我花錢跟著醫生學習的。排氣操。
  • 寶寶愛喝奶不愛吃飯,怎麼辦?如何提高食慾?醫生:試試3個方法
    寶寶的飲食是爸媽們最關心的事情,一到吃飯的時候父母們就非常苦惱,追了好久才能吃一點點,但是在給寶寶喝奶的時候就會喝很多,不管怎麼樣,光吃飯不喝奶是不行的,寶寶愛喝奶不愛吃飯,怎麼辦?如何可以提高寶寶的食慾?
  • 寶寶不愛吃飯咋辦?這五個小妙招,或許能讓寶寶愛上吃飯
    3、沒有給寶寶養成按時吃飯的好習慣很多家長可能比較忙,不能夠嚴格按照一日三餐的早中晚三個時間段就餐,通常都是什麼時候不太忙了,隨便做點飯趕緊吃完,而孩子的飲食作息也跟隨父母,是很不規律的。而且寶寶飲食不規律對於胃部的傷害是比較大的,容易造成胃病,因此,大人因為忙,自己可以不按點吃飯,但是孩子必須按點吃飯、養成習慣後。即便家長很忙顧不上孩子,孩子也會到了飯點就主動吃飯,好習慣一旦養成,家長真的可以省心不少。
  • 寶寶吃飯到處跑?育兒師教你訓練寶寶自己吃飯,帶孩子省心多了
    前幾天去朋友家吃飯,看到他家兒子吃飯的時候到處亂跑,我朋友也是很頭疼這個事情。於是我就向我做育兒師的朋友請教了一下,看關於孩子吃飯到處跑這個問題如何解決?育兒師給了我很多個建議,我們下面一起來看看吧!寶寶吃飯到處跑的原因一、飯菜不合口。
  • 4-18個月寶寶「自主進食訓練時間軸」,幫你收穫一個吃飯省心的寶寶
    文|福林媽咪 帶孩子和老人一起吃飯的時候,真的是很多話想說又不能說。 上次我有跟各位寶媽講過帶果果跟我公婆吃飯的事兒。 婆婆非要餵果果吃飯,果果不想吃,婆婆就說果果不愛吃飯。
  • 孩子不適應在幼兒園吃飯怎麼辦?5個技巧讓寶寶養成好的飲食習慣
    孩子的營養健康是每個父母都非常關注的問題,但是有些孩子在幼兒園不愛吃飯又偏食,不僅身材偏瘦,還會造成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孩子不愛吃飯的行為表現在哪些方面呢?★ 喝水、喝奶,但不喜歡吃飯、吃水果,因為寶寶只習慣吃流食和軟食,不喜歡咀嚼。★ 喜歡吃米飯,但是排斥某些蔬菜、肉類。
  • 3歲前這樣養育孩子,3歲後省心100倍!父母:早點看到該多好
    1、需要特別注意孩子的各種敏感期三歲之前孩子有很多個敏感期,不同的敏感期,家長需要採用不同的方法應對敏感期對孩子進行訓練,在某一個敏感期內,如果某一種技能能夠被訓練得很好,那麼孩子日後的發展就會非常迅速,各種能力的提高也會非常明顯。所以家長要針對不同的敏感期,採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內容。
  • 4-18個月寶寶「自主進食訓練時間軸」,幫你收穫吃飯省心的娃
    上次我有跟各位寶媽講過帶果果跟我公婆吃飯的事兒。婆婆非要餵果果吃飯,果果不想吃,婆婆就說果果不愛吃飯。當時不好直接提出來,後來過了幾天,果果自己吃飯的時候,我就錄了個小視頻發在了家庭群裡,婆婆感嘆,這不吃得挺好的嘛。
  • 寶寶不愛吃飯還吐飯怎麼辦?試試這3個方法,讓寶寶主動愛上吃飯
    表姐家的孩子11個月了,吃飯總是讓大人頭疼。不僅吃得少,還特別挑。如果媽媽餵的東西不愛吃,比如魚蓉、豬肝粉拌的稀飯,就直接吐出來,可愁壞了表姐。前兩天找我聊天的時候,表姐就說到這個事。我跟她分析了一下,寶寶不愛吃飯、挑食,甚至厭食,一般是由以下這3條原因導致的:
  • 還在因為孩子不愛吃飯而苦惱?這6招可以幫你
    養育孩子的路上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而孩子的吃飯的問題是我們最關注的問題之一。 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為什麼孩子喜歡不愛吃飯? 孩子不愛吃飯我們該怎麼辦?3.邊吃邊玩寶寶在不好好的吃飯的時候,身體的各個器官功能發育還不是很完善,胃腸道也比較弱,無法對食物進行完美的消化吸收,容易出現積食,所以就造成了孩子不愛吃飯的情況。
  • 如何養育一個安靜省心的孩子?
    如果你是因這個標題而打開這篇文章,並且想在文章中搜索信息看如何養育一個安靜省心的孩子,那麼,很遺憾,你進錯地方了。這篇文章不是教你如何養育一個安靜省心的孩子,而是帶你發現:你可能正在絞盡腦汁,甚至是已經採取了各種方法和策略,你現在所做的一切努力正在把你的孩子塑造成一個安靜省心的孩子。首先,我們來思考第一個問題:你為什麼這麼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安靜省心?
  • 怎麼對付不愛吃飯的寶寶,家長這樣做,不打不罵讓寶寶愛上吃飯
    而且還特別挑食,蕾蕾非常擔心孩子這種飲食習慣會影響成長和身體健康,但是三十六計用盡也沒有找到一招可以降伏這個小傢伙。苦惱的不知道怎麼辦,也開始反省自己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強制家人不許給孩子餵飯,不吃就餓著,但是最後都以失敗告終,小公主仍然是那個矜貴傲嬌的小公主,姥姥和奶奶也依然端著飯碗跟在後邊餵食。
  • 夏天,這3類寶寶最讓家長「不省心」,愛生病的寶寶都有這些通病
    、拉個肚子,不是這裡不舒服,就是哪裡有問題,讓家長們焦頭爛額,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其實觀察後發現,這些愛生病的寶寶似乎都有這樣一些通病:吃不好、睡不好等等,盤點這3種不讓家長省心的寶寶。對孩子而言,年齡越小,體內含水量就越大,剛出生的小嬰兒體內含水量達到85%,孩子體內含水量大約為70%左右,由於寶寶的體表面積比成人要大,分泌汗液相對比成人要多,而且排洩次數也比較多,消耗的水分比大人多很多,加上寶寶代謝旺盛,如果平時寶寶喝水少,補水不及時,體內就容易缺水,出現愛生病的情況。
  • 寶寶不愛吃飯怎麼辦?6個好方法可幫寶寶調理脾胃,從此胃口大開
    如果寶寶不愛吃飯,他的身體就會缺少微量元素和營養物質,就會導致寶寶的身體變得虛弱,從而使病毒更容易入侵他的身體,讓寶寶患上疾病。下面就來講一下寶寶不愛吃飯應該怎麼做吧。寶寶不愛吃飯,有哪些調理方法呢?一、適量的母乳餵養如果寶寶吃母乳過多,是會導致他不愛吃飯的。
  • 寶寶不愛吃飯,多半是錯過了「自主進食黃金期」,爸媽這樣把握
    編輯:邱寫寫  飲食是第一生產力,寶寶吃得香,才能長得壯,但飲食也是個大問題,小傢伙們從母乳過渡到輔食上來,中間多少會遇到點絆子。  寶媽們常常看別人家娃吃嘛嘛香,輪到自己家的熊孩子,卻是咋餵也不好使,為啥寶寶不愛吃飯呢?可能是媽媽們錯過了「自主進食黃金期」。
  • 孩子不愛吃飯需要追著餵,大多與家人嬌慣有關,幾種好方法早知道
    家有一個不愛吃飯的寶寶,對於父母或者照顧的家人來說,著實是一件令人頭疼的事情,對於這些飯渣寶寶,照顧的人心累,對於孩子的生長發育也是極為不利的。這樣的例子在我們周邊真心是非常的多。案例隔壁單元家的寶寶如今2歲多了,孩子聰明可愛,平時喜歡到處走,奶奶每天跟著倒是也省心,但是唯一有一點讓人很操心就是不好好吃飯。奶奶照顧孩子很長一段時間了,孩子媽媽雖然感激老人的付出,但是出去的時候玩,發現自家娃與別人家的寶寶比矮了那麼一截,而且體重遲遲不漲。
  • 2-3歲的寶寶怎麼養?心理、吃飯、遊戲、繪本、管教方法全解析!
    今天咱們從心理、吃飯、管教方法、注意事項這幾個方面來說說2-3歲的孩子怎麼養。01一會兒省心一會兒操心,是規律有的媽媽問,我孩子兩歲半前挺乖挺省心的,怎麼兩歲半以後變得執拗、愛發脾氣,和我對著幹呢?因為,孩子的成長規律是:剛剛經歷了一段平穩時期,下面就是一段動蕩時期。穩定和波動交替出現,就像螺旋一樣上升。平穩期就省心好帶,看看下圖,由兩歲半到三歲時,由於對穩定的狀態突破,問題頻發。
  • 如何讓0-3歲寶寶好好吃飯(下)2-3歲寶寶飲食建議
    ,每次只吃一點點;喜歡喝奶,卻不愛吃飯;嘴裡含著飯菜邊吃邊玩,哄半天吃一口,把吃飯當遊戲;吃飯不專心,喜歡邊看電視邊吃飯,不看就不肯吃;吃飯時磨磨蹭蹭、挑三揀四,吃不香;0~3歲是飲食習慣培養的重要時期,寶寶的吃飯問題令很多爸爸媽媽頭疼不已,難道他們真的不愛吃飯嗎?
  • 科學育兒,這六個方面你都做到了嗎?2.5~3歲幼兒的養育方法科普
    這一篇,跟大家講講2.5歲~3歲幼兒的養育技能,促進寶寶健康快樂的成長。3歲左右的孩子20顆乳牙已基本出齊,口腔運動能力和咀嚼功能也得到進一步加強,能咬得動較大塊的食物。自我服務技能也日趨完善,會自己吃飯、喝湯且不會弄得一片狼藉。因此,在菜餚的製作上,父母可以較之前略微省心一些,食物不必再切得很繃,剁得很碎,可切成小片或小丁等,讓孩子充分運用口腔肌肉和牙齒的力量來咬碎、研磨食物。
  • 寶寶原來吃飯很多,現在不愛吃飯,是為什麼
    民以食為天,人活著就要吃飯,吃飯才能活著,孩子生下來天生就會吮吸媽媽的母乳,這是人類一種獲取食物的本能。現在孩子的吃飯問題就是家裡所有人的天,吃的太多擔心積食,吃的太少擔心餓,對於寶寶吃飯這件事我們投入了過多的關注,甚至過多的幹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