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飲食是爸媽們最關心的事情,一到吃飯的時候父母們就非常苦惱,追了好久才能吃一點點,但是在給寶寶喝奶的時候就會喝很多,不管怎麼樣,光吃飯不喝奶是不行的,寶寶愛喝奶不愛吃飯,怎麼辦?如何可以提高寶寶的食慾?
兒科醫生曾經說過:寶寶不愛吃飯,有可能寶寶是覺得吃飯這件事對於他來說很無趣,這時候寶媽們就要先明白,寶寶們不吃飯的原因是什麼,可能是由於寶寶想要有主動權,而大人們害怕弄髒,而一味的餵給寶寶吃,會讓寶寶覺得無趣。也有可能是一些媽媽們想儘快的給寶寶們建立很好的飲食習慣,給寶寶吃的食物很清淡,自己卻吃得很豐富,使得母乳味道充足,寶寶自然就愛喝奶不愛吃飯了。可以試一下以下三個方法,讓寶寶變的愛吃飯。
第一個方法: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想提高寶寶的食慾,首先要勾起寶寶對食物的注意力,當寶寶在吃飯的時候,注意力容易分散是很正常的,吃飯時環境比較吵,或者電視在播放,又或者家裡長輩與孩子說話,這都會干擾寶寶對食物的注意力。
這個時候可以改善下寶寶吃飯的環境,在一個比較寧靜的環境中,寶寶會更想吃飯,同時寶寶吃的食物也應該準備的色彩豐富一點,這樣寶寶會覺得眼前一亮,或者準備動物形狀的麵團等,如果食材還是不能集中孩子的注意力,可以給孩子買一些可愛的餐具,卡通的餐盤等等,愛上餐具了,就自然喜歡上吃飯了。
第二個方法:飯前控制零食
家中如果有長輩喜歡在快吃飯的時候,給寶寶吃一些零食、糖果,結果到吃飯的時候肚子都被零食撐滿了,當然就沒有食慾,如果孩子一定要吃零食的話,可以和孩子說,吃多少飯就給他吃零食,這樣可以鼓勵寶寶吃飯,寶寶會覺得吃飯後可以得到獎勵,食慾也會增加。
第三個方法:在吃飯的時候應該避免罵孩子
在吃飯期間,如果寶寶做錯一些事情,有些家長就會責怪寶寶,但是父母們得了解在責怪孩子之後,孩子會在心理上對自己正在做的事情產生牴觸心理,會認為是自己吃飯了才會被罵,從而會厭倦或者害怕飲食,因此在吃飯的時候應該鼓勵寶寶吃飯,而不是嫌棄寶寶吃飯速度慢或者容易弄髒。
有一些寶寶在吃飯的時候喜歡用手抓,不喜歡用餐具,這個習慣需要調整嗎?
寶寶們一般是通過觸覺來探索物品的,用手抓飯也是一樣的,它會記得米飯是黏黏的軟軟的,如果寶寶吃飯一直用手抓,那麼可能是平時對於觸覺的需求沒有被滿足,從而一直想要抓東西,可以給寶寶準備麵團或者黏土,以滿足寶寶對觸覺的需求。
在進食的時候,家長們要幫助寶寶認識到哪些食物可以用手抓,哪些不可以,在孩子想用手抓飯的時候,告訴他不可以,得用湯勺,並把飯替換成米餅等,時間長了孩子就會記得,什麼得用手抓,什麼得用湯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