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丹心,晚清北洋水師軍服

2020-12-22 戰爭事典

展現了北洋水師軍官制服的經典照片:「致遠」艦軍官與北洋水師總教習琅威理在艦上的合影。前排居中雙手相握站立者為艦長鄧世昌。


就在中國的海防近代化緩慢推進的時候,海軍建設小有成績的日本在1874年悍然出兵侵入中國臺灣,挑起臺灣事件,使得清王朝朝野上下深受刺激,產生日本將成是中國永久大患的判斷。臺灣事件平息之後,清政府中央立即組織相關省份的將軍、督撫就中國海防建設的方略進行政策大討論,史稱第一次海防大籌議。事後明確了由南、北洋通商大臣分別籌建海軍的戰略,其中尤以事關京畿防禦的北洋為重點,由此事實上宣告了由船政水師派出軍艦分防各地的海上力量一體化模式的終結,南、北洋海軍分防時代到來。

第一次海防大籌議後,直隸總督、北洋通商大臣李鴻章受命主管北洋海防建設,與當時已經擁有南洋輪船水師、船政水師乃至廣東輪船水師的南洋地區相比,北洋地區的近代化海軍建設的基礎可謂是一張白紙。李鴻章本人及其幕僚中也罕有對海軍事物熟悉者,以至於北洋的海軍籌建工作在很長時間裡處於進展緩慢的摸索狀態。初期重點主要在加強陸上的海防軍隊,之後才逐漸觸及海上武裝的設立,直到1882年才初步建立起了北洋水師,奠定了創辦北洋海軍的基礎。

作為晚清最重要的政治家,李鴻章在近代中國海軍建設和制服徽章發展上均發揮了重要作用

就在北洋水師成立的1882年,《北洋水師號衣圖說》經北洋大臣李鴻章批准頒行,這是迄今所知的中國第一部關於海軍軍服的成文制度,在中國軍服制度史上意義重大。根據《北洋水師號衣圖說》中的設定可知,北洋水師的軍服共分為官弁號衣,洋槍隊號衣,水手、升火、匠、役號衣等三大類。

北洋水師的官弁號衣是軍官、水師學堂學生乃至士官長的軍服,四季都是通體石青色(即藍色),上衣的樣式和船政水師的軍官制服一樣,也是對襟的短褂。為方便艦上活動起見,《圖說》中特別強調了號衣應收腰,袖口寬為6寸(20.4釐米) 等細節要求。北洋水師的軍官服上衣在肩頸、衣襟、袖口、下擺等處有黑色帶如意雲頭圖案的絨布鑲邊,在鑲邊外緣縫有黑色的窄輪廓線裝飾。衣服的扣子是中國傳統的一字扣式樣,但紐扣沒有用盤扣,而是採用了西式的金屬扣。按照《圖說》的規定,軍官服面料春秋季用線綢,夏季用寶莎,冬季為呢子。


北洋水師軍官服的軍褲和上衣同色、同料,鞋子則為中式的薄底戰靴,軍服所配的軍帽分為兩種,一是與船政水師軍官暖帽樣式接近的禮帽,主要是在上岸活動以及禮儀場合戴用,也是四季使用,只不過帽牆的材料按季節不同變換,「以絨、紗、毛各邊按時換戴」,其樣式在《北洋水師號衣圖說》中有文字直接說明是參考了船政水師的軍官帽。北洋水師另外一種軍官帽則是在軍艦上以及日常使用的便帽,根據季節不同分為三類,春、秋兩季戴黑色的小帽(後演變為帽子本身與軍服同色,帽牆鑲一圈黑色邊),即民間俗稱的「瓜皮帽」,材質為單片氈布,帽頂則按照軍官的品級鑲嵌與頂戴顏色、材質相符的頂珠。夏季的便帽是歐式的寬簷草帽,帽頂橫截面為圓形,帽簷寬約5寸(17釐米),根據一些歷史照片顯示,在具體戴用時為了不遮擋視線,北洋水師官兵習慣將草帽的帽簷向上翻起,形成了類似現代美國海軍「狗盆帽」的造型。軍官冬季的便帽為中國民間常用的窩頭帽,形如窩頭,戴用時可以將耳朵包裹,也可以將擋住耳朵的部分向上折起,類似後來西方的防寒帽。

北洋水師官弁號衣圖示


北洋水師軍官服的上衣樣式和船政水師軍官服相仿,其具有革命性的設計變化出現在袖口上,前者的袖口設定了類似西方海軍軍服上的袖章,具體的做法是將袖口黑色鑲邊外的黑色窄輪廓線釘綴出3個相連的如意紋輪廓線,再在如意紋輪廓內用金色線、銀色線以盤絲繡工藝盤結出不同的袖章圖案。有別於西方海軍的袖章主要用於區分軍官軍銜等級的功能設定,北洋水師軍官服的袖章是依據軍官所任職務而設計不同圖案,屬於區別職務的標識,這種同形不同意的區別,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現代人民解放軍海軍胸前佩戴的級別資歷章與西方海軍勳略的區別。北洋水師的軍官袖章從最高階的北洋水師統領、督操、營務處、管帶向下一直到水師學堂的見習學生等,各職務均有相應的圖案設置。袖章圖案的樣式廣泛採用了中國傳統的裝飾圖案,多為與相關職務形意相貼切者,或是帶有吉祥寓意者,例如統領是圓形的古「壽」字,管帶是長形的古「壽」字,文案是「筆錠」,醫生是「福壽」、槍炮軍官是「瓶升三戟」、帆纜軍官是中國結圖案等等。

北洋水師的水兵服裝總體上和船政水師的水兵服很相似,上衣和軍褲同色、同料,春秋用藍色布,冬季用石青色(略淺的藍色)呢子,夏季用白布,上衣是對襟短褂式樣,在肩頸、袖口和衣襟的上半部分有藍布鑲邊,其中衣襟上的鑲邊下緣做成劍頭形。與軍服配套,北洋水師的水兵春秋冬三季用黑色頭巾裹頭,將髮辮包裹其中,頭巾上無字,夏季戴頂部截面為方形的西式有簷草帽,帽牆上和西方海軍一樣,釘有黑布飄帶一條,據推測上面以金線繡有水兵所在艦船的名稱,如「北洋兵船定遠」等。戴草帽時為防髮辮有礙操作,常有將辮子在腦後盤成一個髮髻的做法。北洋水師的水兵服沒有如同船政水師軍服那樣在胸前和後背鑲嵌補子,而是在兩邊衣領上各用金線繡「北洋某船」 文字,諸如「北洋定遠」。

北洋水師洋槍隊號衣圖示


除此之外,北洋水師水兵服上也出現了中國傳統軍服向西式軍服改進的特點,水兵服的兩臂上設定了明顯模仿自西方海軍的臂章,其圖案用黃羽毛刺繡而成,與軍官服上的袖章設置和西方海軍有所區別不同,北洋水師水兵服臂章的設置理念與西方海軍完全一樣,即區分水兵的不同專業部門和等級。從最高等的水手頭,到屬於專業技術兵的木匠、鐵匠,再到最低階的練勇,均有設定,臂章圖案的設計饒有趣味,除了在西方海軍常見的海軍錨、橫道等元素外,出現了大量將西方海軍同行的設計以中國人的理解重新變通的有趣圖案,諸如魚雷兵的臂章圖案是大鯉魚,管燈的臂章圖案是燈籠等,都是非常經典的中西交融式設計。另外,北洋水師除水兵、工匠外,軍中還有名為夫役的不在編雜役人員,主要承擔搬運、燒鍋爐等雜務,也穿用水兵服,區別在於夫役的軍服上沒有臂章,顯示其非正式的水兵的身份。

1882年版《北洋水師號衣圖說》中,與軍官服、水兵服並列的另一類軍服是洋槍隊服,即海軍陸戰隊制服。海軍陸戰隊是軍艦上唯一被允許持有輕武器的士兵,負責維持、糾察艦內秩序,戰時則充當狙擊手、突擊隊,以及上岸作戰的登陸步兵。北洋水師設立海軍陸戰隊是中國近代軍事制度發展史上的一大創舉,其士兵多為安徽籍,艦上的相關主管官員稱為巡查。按照《圖說》規定,洋槍隊的制服用紫紅色呢子製作,其上衣和軍官服的式樣幾乎完全一樣,顯示了洋槍隊作為監視者在軍艦上有別於普通士兵的獨特地位。洋槍隊軍服上衣的肩頸、袖口、衣襟、下擺也有帶如意紋裝飾的黑絨鑲邊,鑲邊外釘隨型的黑色裝飾線一道。洋槍隊軍服上衣的領口和水兵服一樣用金線繡有所屬軍艦的名稱,軍服上沒有袖章、臂章等其他識別符號。除上衣外,《圖說》未就洋槍隊的軍帽、軍靴等做出明確規定,推測與軍官服所用式樣一致。

「致遠」艦水兵在後主炮附近的合影,所穿著的是白色的夏季制服,但是頭上裹著的是頭巾


北洋水師某艘軍艦的水兵合影,身著的也是白色夏季制服,頭上戴的則是草帽。北洋水師水兵頭戴草帽的照片,在現代曾一度被國人多有揶揄,認為草帽是中國傳統落後的象徵物,由此表明北洋水師雖然擁有了先進的歐式軍艦,但在思想上還停留在落後狀態,殊不知草帽在那個時代實際是非常洋氣的舶來品,恰恰象徵著國際化


如果以頒布的時間為標準來判斷,《北洋水師號衣圖說》中所載的軍服式樣應該是從1882年開始使用,然而根據一些記載,早在1880年北洋海防派遣官兵前往英國接收訂造的「超勇」、「揚威」號巡洋艦時,就可能穿著使用了這種軍服。1880年12月6日, 時任北洋海防督操的丁汝昌率官兵200餘人由天津出發,前往英國接收「超勇」、「揚威」2艦,接艦部隊首先抵達上海休整,根據記載,在上海期間該部隊花費5000銀圓重新定做了軍服和旗幟。鑑於此行是中國海軍首次登上世界舞臺,將與當時世界第一的英國海軍進行交流,極有可能是考慮到觀瞻,北洋海防在沿用的船政水師式軍服基礎上,臨時增添了諸如袖章、臂章等國際化的元素,創製出了新式海軍服供接艦部隊穿用,日後這種軍服設計得到普及,在1882年正式以規章形式明確了下來。1886年,北洋水師再度派出接艦部隊赴歐洲接艦,此行留下的一些珍貴照片中,明確地表明當時的北洋水師已經廣泛使用1882版軍服了。

作為海軍軍服的重要配飾,軍官的佩劍是必不可少之物,但是《圖說》對此只有模糊的規定,稱軍官著號衣時必須「束帶佩刀」,即系劍帶、掛佩劍, 但是對佩劍的樣式並沒有作明確的說明。根據幾張北洋水師軍官在英國拍攝的著軍服照片看,北洋水師的佩劍是完全西式化的產物,其型制模仿英國海軍佩劍,木製劍鞘外覆黑皮,劍鞘兩端及中部有鏨花銅件包裹,劍鞘上有兩個掛鈎點,可與劍帶上的兩條垂帶連接,佩劍本身也是帶有可摺疊護手的西式劍,入鞘後可以將劍柄上的護手向下摺疊與劍鞘上的鎖扣相連,類似保險裝置,和英國海軍佩劍劍柄採用獅首裝飾略有區別的是,北洋水師佩劍劍柄是龍首裝飾,不過龍首造型也頗西式,遠看起來和獅首較難區分。與佩劍配套,北洋水師軍官佩劍上也系有劍穗,完全是英國海軍所用的形式。從佩劍的這些特點推斷,北洋水師的軍官佩劍極有可能是在英國或歐洲國家直接訂製的。


國內藏家收藏的北洋水師軍官佩劍實物,其龍首的造型頗為獨特


從這兩位北洋水師軍官的照片上,可以較為清楚地看到佩劍的式樣


本文摘自《號角》1-9平裝合集版


相關焦點

  • 北洋水師到底當時有多腐敗?
    驚人的記錄,足以證明北洋水師將士卓越的戰鬥素質。換句話說,只有一支廉潔高效且管理嚴格的軍隊,才能打造如此強大的戰鬥能力。以這實錘的戰果說,受盡「髒水」的北洋水師,卻是腐敗成風的晚清軍界,難得的「良心」。
  • 珍貴老照片:晚清北洋水師戰艦圖鑑
    鎮遠號,定遠號姊妹艦,產於德國,北洋水師主力戰列艦,有東洋第一堅艦之稱。甲午海戰不幸觸礁受傷後被日軍俘獲,編入日本海軍,退役後其錨被放在公園示眾,1947年其錨等物件被國府收回,一雪前恥。定遠號,鎮遠號姊妹艦,同產於德國,北洋水師主力戰列艦,1885年10月服役,歷經黃海、威海等海戰,甲午海戰時擊毀了日軍第九號魚雷艇,受重傷後被自沉(一說自行炸毀),其殘骸被日方打撈回國,遺物現存於日本福岡定遠館。致遠號,產於英國,北洋水師穹甲巡洋艦,1887年7月服役,為清北洋水師主力艦中速度最快之艦。甲午海戰彈盡糧絕管帶鄧世昌決定與日艦同歸於盡後不幸被魚雷擊沉。
  • 甲午海戰中重創北洋水師的吉野號本來是要賣給北洋水師的
    此役北洋水師失利,共損失5艘戰艦,日本聯合艦隊多艘戰艦重創,但未沉一艦。北洋艦隊自此退入威海衛,使黃海制海權落入日本聯合艦隊之手,對甲午戰爭的後期戰局具有決定性影響。甲午戰爭已經過去100多年,導致戰爭的原因有世界西方各國在經過文藝復興、工業革命後的迅速崛起深刻影響了日本的外部原因,也有晚清政府的腐敗、閉關鎖國的內部原因。很多歷史學家和學者都有深入研究。但也有一些事情不被廣為人知:一:甲午戰前,日本艦隊突然在仁川集結,海軍提督丁汝昌急電總理衙門,要求立即封鎖仁川港。
  • 北洋水師的覆亡,誰才是千古罪人?
    12月17日,是中國第一艘國產航母服役的高光時刻,也是北洋水師在131年前於山東威海衛成立的歷史時間。山東威海,目睹了晚清海軍在歷史煙雲中的榮辱浮沉,也見證了一支水師全軍覆沒的悲劇。銘記歷史,是為了勵志奮進!
  • 北洋水師巨炮對準長崎港,揚言要蕩平日本島——晚清的工業化成果
    全球化在這個時代已經開始在世界各個國蔓延開來,晚清政府也被裹挾在全球化的浪潮中風雨飄搖。原本工業化是可以成為晚清政府遮風避雨的利器,但由於自身的局限、發展的滯後,再一次被世界甩在身後。三、耀武揚威光緒十二年,1886年,中國工業化進行了二十五年了。
  • 歷史的印跡|威海水師學堂,晚清海防教育的歷史見證
    威海水師學堂晚清海防教育的歷史見證作者:畢禮霞為了培養近代海軍人才,我國於18世紀晚期創建了許多水師學堂,諸如福州水師學堂而威海水師學堂是其中唯一一處有跡可循的水師學堂。中國第一支近代化海軍北洋海軍成軍後,李鴻章認為,「水師學堂之設,實為海軍切要之圖,僅天津一堂,諸材無多,恐難敷用」,於是奏請在威海再建一處水師學堂,以便就近學習駕駛、魚雷、槍炮技術,為北洋艦隊培養後續力量。
  • 北洋水師軍歌,消失了120年的中國海軍軍歌!
    重現失傳百年的北洋水師軍歌:「寶祚延庥萬國歡,景星拱極五雲端。海波澄碧春輝麗,旌節花間集鳳鸞。」四句話,28個字,就是120年前北洋海軍將士們傳唱的軍歌再次現世。  在消失了120年後,北洋海軍的軍歌重新奏響。  由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出品、組織拍攝,歷時2年完成的北洋海軍歷史紀錄片《北洋海軍興亡史》將於29日在央視播出,劇中將透露很多新史料發現。其中一項比較特別的是,就是這首從歷史中復活的北洋海軍軍歌。  中國海軍史研究會會長陳悅說,這首軍歌自甲午戰敗後,就在中國的歷史中被湮沒了。
  • 龍旗凋零:大清海軍「北洋水師」是怎麼輸掉甲午大海戰的?
    在我們很多人印象中,晚清政府腐敗無能,軍隊不堪一擊,列強一恐嚇,就籤訂條約、割地賠款。其實,大清也有風光的時候,洋務運動後李鴻章組建的「北洋水師」,戰鬥力在世界上名列第九,亞洲第一。北洋艦隊陣容北洋水師的火炮比較老舊,重炮裝備在船頭位置為主,以雁形陣出擊,靠「定遠」、「鎮遠」兩艦以重型鐵甲艦打頭衝陣,其餘軍艦在兩翼,但航速較日軍慢。中午12點50分,北洋水師旗艦「定遠」號,打響了黃海海戰的第一炮,但未命中敵艦。隨後,日軍旗艦「松島」向北洋水師開炮射擊。
  • [真實甲午]醇親王與北洋水師的第一次親密接觸
    央廣網北京8月19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在北京和臺北故宮博物院,分別保存著「醇王閱師圖卷」和「渤澥乘風圖」,這兩幅圖記載的就是晚清唯一一次親王巡閱北洋海防的現場情況。  海軍衙門幾乎全體高級官員陪同。在一眾隨從中,有一個人身份十分特殊,他就是李蓮英。清朝祖制規定,太監無故不得出京。
  • 甲午海戰北洋水師戰敗的真實原因:或是清軍槍彈不配套
    最終的結局我們都知道,李鴻章的得意之作——北洋水師戰敗。然而對其失敗的原因分析,直至今日,依然眾說紛紜。我們不得不承認,打仗是個技術活,雖然當時的大環境不利於清朝政府,但是技術層面的缺陷是致命的。大家最熟悉的北洋水師的炮彈裡摻沙子的故事,除了引發對軍火質量和軍火採購者的懷疑之外,其實也涉及到一個軍事裝備的技術問題。早在當時,甲午戰爭前後,就已經有清朝人從技術角度分析戰爭。
  • 福建水師覆滅的教訓,為何到了北洋水師會重演?
    「水師」一詞在我國歷史上由來已久,周昭王大軍討伐楚王有水師,三國時的赤壁之戰有水師,宋朝圍剿梁山有水師,中日甲午戰爭還有水師。只不過,雖然「水師」的稱號一致,但後滿清時代的北洋水師和前面歷代的水師相比,已經有了「質」的突變,在北洋水師身上,已經隱約可以看到近代海軍的雛形。
  • 北洋水師最先進的定遠鐵甲艦,在當時世界是什麼樣的存在
    1885年10月29日,清朝北洋水師迎來了兩艘「巨無霸」軍艦。一艘是定遠號鐵甲艦,一艘是鎮遠號鐵甲艦。它們都屬於定遠級戰列艦,為一級軍艦。北洋水師將定遠號鐵甲艦定為旗艦,懸掛大清龍旗和艦隊司令的將旗。原來,1874年牡丹社事件發生以後,清朝看到了現代海軍在國防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決定派遣直隸總督、北洋通商大臣李鴻章組建北洋水師。李鴻章最初從英國購買了6艘「蚊子船」和2艘巡洋艦超勇號和揚威號,但「蚊子船」不具備遠洋作戰能力,巡洋艦也無法作為北洋水師的主力軍艦使用,便產生了購買更強大的戰列艦的想法。
  • 今天,北洋水師大沽船塢140歲!
    重陽節剛過濱海新區有位滄桑的「老人」迎來140歲生日2020年10月28日北洋水師大沽船塢建塢140周年今天小窗兒替你去探望這位「耄耋老人」北洋水師大沽船塢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秋日暖陽,滿地金黃。這位老人就住在海河下遊南岸的天津船廠內,門口紅底金字「北洋水師大沽船塢遺址」被青松環抱,斑駁的字跡就像是老人臉上的皺紋,寫滿了歲月。大沽船塢對於外人,也許只是歷史書中的片段,但對於塘沽人,卻是割捨不掉的情結。 走進大院,被保安人員攔下,想要近距離接觸這位「老人」並不容易。
  • 如果這名英國籍副提督不負氣離職,北洋水師不會全軍覆沒
    由於陸軍出身的提督丁汝昌不懂海戰,實際上琅威理肩負起北洋海軍日常訓練的全部事宜。他治軍嚴明,辦事勤勉,在艦隊官兵中灌輸英國海軍的條令,風紀嚴肅。琅威理對北洋海軍的操練傾注了大量心血,表現出很強的職業操守和責任感。而丁汝昌本人也認為:「洋員之在水師最得實益者,琅總查為第一」。此時的北洋海軍是亞洲第一強大的海軍,在世界上也能排在前五名,可謂是兵強馬壯。
  • 長崎事件——北洋水師一次將日本海軍扼殺於搖籃的絕佳機會
    長崎事件本是北洋水師一次可以將日本海軍扼殺於搖籃的絕佳機會,卻被清政府白白地浪費了,更要命的是為幾年後的中日甲午海戰,北洋水師的慘敗埋下了禍根,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1886年,北洋水師對日本長崎進行訪問,實則進行艦隊補給和維修,這一次北洋水師出動了定遠、鎮遠等鐵甲艦,北洋水師勢力雄厚。當北洋水師停靠長崎碼頭的時候,日本人充滿了驚嘆、羨慕和憤恨等複雜情緒。當北洋水師靠岸後,船上的水兵到岸上登岸購物,因糾紛與日本警察發生了嚴重的鬥毆事件,並且上岸的北洋士兵損失慘重,且被日本警察關押,這樣事態就變大了。
  • 甲午戰爭中北洋水師沉沒戰艦致遠艦將重建(圖)
    北洋水師的出現,使中國有機會採用近代化的教育、體制和技術,使近代化改革走上現實軌道。  「每個犧牲都是不朽的」這句話,對北洋水師來說,應該是最貼切的形容。  在北京的頤和園「昆明湖水師學堂」荒蕪的庭院中,有著一條線型優美的明輪汽船,這就是慈禧的專用汽輪永和號。
  • 140年北洋水師大沽船塢遺址啟動修繕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著140年歷史的北洋水師大沽船塢遺址,即是歷史的珍貴實物見證。進入新時代,對這一遺址的保護修繕工作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近日,有著整140年歷史的北洋水師大沽船塢遺址正式開啟修繕工程。這座誕生於清末洋務運動,繼起於福建馬尾船政、上海江南船塢的中國近代第三所造船廠,得到搶救性保護。
  • 北洋水師定遠艦重歸威海港 將作為軍艦博物館開放
    「定遠」號荊楚網 楚天都市報濟南消息4月16日10時10分,中國清代北洋水師的旗艦「定遠」號複製紀念艦,升起滿旗靠停威海港。「定遠」號複製紀念艦從榮成俚島船廠啟航後,首先到達了當年「定遠」號自沉的劉公島附近水域,主辦方舉行了隆重的祭奠儀式,一面北洋海軍「定遠」回歸紀念銅牌被沉入當年的自沉處,群眾將鮮花和粽子拋入海中,慰藉110年前甲午海戰中為國捐軀的北洋水兵。隨後,「定遠」號複製紀念艦在兩艘拖輪的牽引下,緩緩靠泊於威海港公園碼頭,鳴響一分鐘汽笛,以警示勿忘國恥。
  • 甲午海戰:北洋水師致遠艦曾射擊直至沉沒(圖)
    靖遠號  媽祖廟裡的船模  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曾親率部屬到威海衛的媽祖廟參拜,並將北洋水師各艦的模型供置於此。有趣的是這些美輪美奐的船模吸引了外國來客,群起訂購,無意中為威海當地增加了製造船模這一獨特的文化產業。
  • 日本海軍為何能打敗北洋水師?是李鴻章誤國?還是慈禧罪孽深重
    1888年,北洋水師成立,朝廷每年給李鴻章130萬兩白銀,用來維持北洋海軍的日常運轉。另外,慈禧還專門撥了300萬兩,用來建設旅順海軍基地,140萬兩用來購買定遠號。甲午戰爭之前,李鴻章的北洋水師世界排名在前十位(由於標準不一,所以具體排位有所不同,但最差是第九)。但結果呢?1895年日軍攻佔威海衛,北洋海軍全軍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