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光遠:每一次房價上漲或者下跌 都缺乏一個正確的解釋

2021-01-10 手機鳳凰網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世界經濟陷入停擺。這是一場史無前例的全球危機,全球經濟正面臨著需求供給雙重衝擊,任何經濟體都難以獨善其身。值此變局關鍵時刻,鳳凰網財經聯合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以「全球經濟與政策選擇」為主題,邀請政商學企界嘉賓通過線上形式解析全球經濟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將如何改變世界格局?疫情後房地產市場如何發展?民建中央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評論員馬光遠在鳳凰連線中分享了他認為的後疫情時代中國房地產的基本邏輯。談到最近深圳房價上漲的熱點,馬光遠表示,從中國房地產發展的基本邏輯來看,今年上半年一二線城市的房價會反彈,不管有沒有疫情,深圳房價的上漲都很正常。到現在為止,每一次房價上漲或者下跌,都缺乏一個正確的解釋,中國房地產市場化二十年了,居然講不清楚,這非常不正常。為什麼出現這種情況?主要還是因為大家對房地產、對房價本身在中國經濟、中國城鎮化過程中究竟起著什麼樣的作用搞不清楚。

馬光遠強調,房地產在中國經濟中非常重要,他認為房地產是中國經濟真正的晴雨表,房地產投資佔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房地產對中國經濟的直接貢獻和間接貢獻都非常大。在疫情對中國經濟造成嚴重衝擊的情況下,中國經濟想穩住,房地產穩住很重要。因為房地產涉及五六十個上下遊的產業都是實體經濟,包括裝修等,大量人員的就業都來自房地產的拉動。

馬光遠提出觀點,房地產在中國作為支柱產業的地位一百年都不會改變。馬光遠拿美國進行比較,表示房地產在美國也一直是支柱產業,因此他認為把中國經濟的很多問題推到房地產身上缺乏基本的邏輯。

那麼疫情下,房地產時代如何發展?馬光遠表示,新冠疫情對中國房地產衝擊非常大,很多城市房地產市場出現了零成交,引發了大量城市調整房地產政策,這種變化下,中國房地產市場的長期政策仍是「房住不炒」,但目前更重要的是保證健康平穩。馬光遠認為,這種邏輯下,下一步房地產政策會明顯放開,二線城市會適當調整,三線城市明顯鬆動,四線及以下城市沒必要堅持。

馬光遠判斷,這場疫情沒有改變中國房地產發展的邏輯,中國房地產雖變了但不意味著沒有機會。如果要穩定中國經濟,房地產可以抓住中國城鎮化的抓手,這是走出危機的最好選擇。因此,疫情本身對中國房地產無論是交易、市場格局還是未來發展的影響,都是短期的。

以下為發言實錄:

嘉賓介紹:

馬光遠:民建中央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評論員

各位聽眾大家好,我是馬光遠,今天我想就疫情後房地產的發展,包括現在有關房地產的熱點,跟大家做一點交流。最近在疫情全球蔓延的情況下,深圳房價突然出現了一波大漲,大家都很詫異,究竟怎麼來看中國房地產。到今天為止,中國房地產市場化已有二十年,有很多基本的問題沒有搞清楚,所以今天我想借這個機會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些基本的看法,關於房地產下一步怎麼發展,我把這個叫做後疫情時代中國房地產的基本邏輯。

首先,深圳房價的上漲很正常。在2019年年底,按照中國房地產發展的基本邏輯,今年上半年一二線城市房價會反彈,這是一個基本的判斷。也就是如果沒有疫情,這種反彈本身是很正常的。但是深圳房價上漲以後,有很多人對這種上漲給出了很多解讀,從輿論本身來看,大家認為是不正常的。但我想告訴大家,深圳房價的反彈非常正常。

為什麼講非常正常?因為深圳房價其實從2016年年底以後就沒有怎麼漲過,表現非常平穩,表現非常正常。經過兩年左右的調整以後在2019年的下半年,深圳房價實際已出現了上漲的勢頭。到了今天,這種上漲仍然很正常,但是不要把這種上漲跟豪宅秒光等相提並論。在正常的情況下,這種上漲很正常,當然豪宅的需求在深圳一直存在。現在很多人對深圳房地產到今天為止的種種表現不理解,並且把這種上漲推說為中小企業的房地經營貸流入房地產,導致炒起來。但如果大家不看好房地產,認為房價會下跌、房地產本身撐不住,那麼誰會進去?到現在為止,每一次房價上漲或者下跌,都缺乏一個正確的解釋,中國房地產市場化二十年了,居然講不清楚,這非常不正常。

為什麼出現這種情況?主要還是因為大家對房地產、對房價本身在中國經濟、中國城鎮化過程中究竟起著什麼樣的作用搞不清楚,有幾個觀點重申一下。

房地產在中國作為支柱產業的地位一百年都不會改變

第一點,大家一定要記住房地產很重要,房地產在中國經濟中非常重要。我一直認為房地產是中國經濟真正的晴雨表,房地產投資佔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對中國經濟的直接貢獻和間接貢獻都非常大。比如說當下,在疫情對中國經濟造成嚴重衝擊的情況下,中國經濟要穩住,房地產的穩住很重要,房地產涉及的五六十個上下遊的產業都是實體經濟,包括裝修,大量人員的就業都來自房地產的拉動。這個時候一旦房地產出問題,中國經濟要想穩住那是不可能的。房地產本身作為中國的支柱產業,現在大家都不講了,但是不管講不講,房地產作為支柱產業的地位不會改變。我甚至提出一個觀點,叫房地產在中國作為支柱產業的地位一百年都不會改變。大家可以看一下美國,今天為止,房地產在美國一直是支柱產業,房地產在美國細分行業裡邊不是第一就是第二。所以有些人把中國經濟的很多問題推到房地產身上缺乏基本邏輯。

有些人認為中國沒有創新是因為房地產導致,其實中國經濟真正創新活力最強的二十年就是過去二十年,房地產領域的創新無處不在,房地產拉動相關行業的創新是中國創新最有活力的地方。比如家電、裝修、智能家居等,這些行業的創新讓你嘆為觀止。

中國在房地產市場化以前有沒有創新?乏善可陳。現在真正具有活力的領域,包括大數據、網際網路、物聯網等,應用得最好的領域在房地產領域,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所以不要人為地去貶低房地產的作用,不要人為地去否定房地產作為支柱產業的地位,也不要把中國經濟的很多問題推給房地產。大家應該實事求是地、理智地、理性地來看待房地產在中國經濟中的地位。這一點特別重要,其實是有很多人情緒化的、發洩性的,把很多問題推到房地產身上。當然房地產本身的發展肯定有很多問題,包括土地市場、土地壟斷、監管、開發商與地方政府之間關係、一些城市房價過高等問題。但是,房地產不管怎麼樣都是支柱產業,在過去二十年的發展過程中,對中國經濟非常重要。

房地產作為中國最好的投資品時代結束

第二點,房地產跟過去不一樣。我這幾年一直在講一個概念,叫房地產大變局,也就是房地產周期性地出現了一個變化,這種大變局對老百姓來講最重要的是什麼?就是房地產作為中國最好的投資品的時代結束。當然提房地產的大變局是和中國經濟、中國自身的大變局緊密相關的。2018年高層提出百年未有大變局這個概念以後,其實每個行業都應該研究大變局與這個行業的關係。在下一個周期裡面,不要說中國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就是全球都面臨這種巨大的,從政治、到金融、到科技、到產業,甚至思想等各個層面的大變局,房地產的大變局是這場大變局裡一個重要表現。今天提到中國房地產跟過去二十年不一樣的時候,大家一定要跳出房地產來看這場大變局。當然,房地產自身也在變化,過去二十年面臨著住房市場短缺、房地產市場短缺的問題,現在情況改變了,房子基本夠了。過去把房地產作為經濟增長的重要的著力點、經濟增長的工具,每次經濟出問題,房地產都要承擔非常重要的救經濟的作用,現在變了,房地產慢慢地回歸到民生功能、社會功能,房地產政策從一個經濟政策正在轉向社會政策和民生政策,包括下一步房地產怎麼做,都不一樣。

我過去一直講房地產的二十年大周期,很多人不重視,全球房地產市場、大的國家房地產市場的周期差不多都是十八到二十年的周期,比如美國房地產十八到二十年總要經歷一次調整,這個調整非常明顯,在美國過去一百年的歷史上看得非常明顯,加拿大也是。中國房地產現在正經歷一個大變局,也差不多到了二十年,從1998年到現在為止二十年的時間,中國房地產走入了一個跟過去完全不一樣的階段。

如何來判斷中國房地產下一步的發展,為什麼跟過去不一樣?為什麼說中國房地產已經不是最好的投資品,原因很簡單,六個原因:

第一,中國經濟高增長結束了;第二,人民幣的單邊升值結束了,這一點很重要;第三,M2的高增長結束了;第四,中國的人口紅利結束了,「嬰兒潮」結束了;第五,國際資本對中國房地產市場慢慢地不看好,過去中國房地產市場一個推動力量就是國際資本;最後一個,老百姓的錢花得差不多了,到現在為止,中國老百姓把大量的財富放在房地產市場,包括大量的負債也來自房地產。所以這六個因素決定了中國房地產作為最好投資品的時代結束了,中國房價大漲的歷史結束了。現在把中國大量的調控取消掉,房價會不會出現大漲?不會出現大漲,為什麼?因為房地產的基本面決定了這種大漲的推力已經不存在。

新冠疫情會不會改變中國房地產運行的基本邏輯

第三點,這次新冠疫情會不會改變中國房地產運行的基本邏輯,這是大家非常關注的。比如在過去二十年中國房地產表現特別堅挺,不斷有人預測中國房地產要崩盤,中國房地產要出問題,但是最終都沒有出問題,房價不斷地上漲,有些上漲超過了很多人的想像。這樣的上漲什麼時候結束?有人認為這次疫情本身可能導致中國房地產的上漲趨勢就此終結,有人甚至說全世界有兩個最大的泡沫,一個是美國的股市,一個是中國的房地產。當然這樣的說法我本人肯定不贊同的,有人說你看美國股市崩了,下一個崩的就是中國房地產。其實研究房地產從嚴肅的學術邏輯去講,經濟學、包括房地產的一系列理論,是沒法判斷房地產本身有沒有泡沫、有多大的泡沫,也沒法判斷房地產泡沫什麼時候破滅。這場新冠疫情對中國房地產的衝擊肯定非常大,特別在二月份的時候,中國很多城市房地產市場出現了零成交。當然這是一個特殊的情況,房地產的投資在一到二月份下滑了16個以上的百分點,三月份收窄,房地產的交易也是大幅度的滑坡,房地產的銷售額下滑了35個百分點,銷售面積下滑了39個百分點,到了三月份收窄。

很多人看到這種情況以後認為房地產可能面臨非常大的危險,中國目前為止有一百左右的城市都在調整房地產政策。大量的調整沒有引發大家的關注,有一些調整政策一出來以後引發反響又收回了,收回的很多政策都是違背「房住不炒」的政策。這種變化下怎麼去看房地產?大家應該注意到,4月17日的時候,中央政治局會議重提「房住不炒」,很多人把這理解為中國房地產政策繼續加碼的一個標誌。我認為這種解讀是完全錯誤的,「房住不炒」本身在這個時候重提是講堅持房子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但是後面還有更重要的一句話,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平穩發展,也就是說目前最重要的是什麼?是健康平穩。

「房住不炒」這是一個長期政策,永遠都不會改變,以後哪怕是房地產自身出現了真正的調整,「房住不炒」也永遠不會改變,因為這是下一個周期裡房地產的靈魂,政策不可能重新回到鼓勵大家以很低的程度去炒房子,任何時候都不容許,但是現在重提,更重要的是講房地產不能出問題,健康平穩很重要。

所以我認為4月17日中央政治局的會議重提「房住不炒」,更重要的不是繼續打壓房地產,而是講房地產市場的平穩。我認為下一步整個房地產政策會明顯放開,二線會適當調整,因為過去過於嚴格,特別在2019年,房地產調控的政策到了一個極致,一年出臺接近600項政策,除掉節假日,幾乎每天出臺兩個政策來調控。到了今天為止,整個房地產市場變了,沒有必要那麼嚴格,只要不違背「房住不炒」,一些政策可以適當地進行調整,我認為三線會明顯鬆動,四線及以下沒有必要還堅持一些房地產調控的政策。所以當下來看,房地產一定要回到長效機制的建設。

政策不是說越嚴越好,不是說把房地產打死打趴下。比如像有些人期待的中國房價掉一半,如果說現在人為的導致房價掉一半的話,那是一個災難性的結果,中國居民百分之七八十的錢都在房子身上,如果掉一半,不要說銀行的問題,就等於老百姓過去幾十年沒幹活,這是一個基本問題。

中國房地產未來要發展可以抓住城鎮化的抓手

那怎麼樣來確保平穩健康,我的總體判斷是,這場疫情沒有改變中國房地產發展的邏輯,中國房地產變了,但不意味著中國房地產沒有機會,中國城鎮化的路徑沒有結束,中國房地產未來要發展的話,真正的要穩定中國經濟,那麼可以抓住城鎮化這個抓手,這是中國走出危機的一個最好選擇。

城鎮化沒有結束,對於中國而言,真正的抓手也只剩下城鎮化,其他都是小修小補,比如市場化的建設、工業化的發展、人口紅利,基本都結束了,現在唯一可以加速的就是城鎮化。那麼在整個城鎮化的過程中,房地產仍然是不可能邊緣化的一個產業,所以圍繞這一點,中國房地產的發展不會因為這場疫情的改變而改變。城鎮化的路徑也是非常清晰的,城鎮化未來發展提出要建一批國家中心城市,要搞十大城市群,提出了三個千年國家大計。現在關於城鎮化發展的路徑,基本已經列出來了,那麼下一步就是如何去做,比如十大城市群如何建設。疫情本身對中國房地產的影響是短期的,無論是交易、市場格局還是未來發展的影響,都是短期的,一定要認真的實事求是的看未來中國房地產發展的基本規律。

未來的基本判斷是這樣的,就是不管有沒有疫情,中國房地產正式告別進入到新的周期;疫情不會改變房地產市場發展的基本邏輯,中國的城鎮化沒有結束,未來房地產發展的基本邏輯就是大城市化,人口向城市群集中;疫情讓城市的分化加劇,有些城市發展越來越好,有些可能真的走上沒落的道路,所以城市的擴張和城市的收縮會同步進行,以後大城市中心城市城市群的重要性會顯著提升,買哪個城市的房子都會賺錢的時代結束了。

結論就是中國房地產正式進入大城市時代,我覺得這場疫情本身其實可以促進中國房地產市場更加健康的發展,推動房地產的頂層設計方面加快步伐。要確保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健康平穩發展,依靠過去的調控、行政化的舉措,已經不符合這個市場的發展、長效機制的建設。

我就跟大家分享這麼多,感謝各位的收聽。

專題:多位省部級領導和學者齊聚鳳凰 共話經濟新態勢

相關焦點

  • 經濟學家馬光遠:千萬不要相信房價永不下跌的神話,房價在下跌!
    很多人都抱怨說房價沒有下跌,其實房價真的下跌了。武漢、鄭州、石家莊、北京、青島等等城市的房價在今年都出現明顯下跌,甚至這些城市的郊區樓盤房價還降低了不少。
  • 物價都在上漲的時代,房價有什麼理由下跌?
    俗話說:成本決定售價,房價自然也不例外。土地價格,材料及建築成本,包括人工成本都是計算在房價上面的,而現在土地價格還在不斷上升,這必然會使房價上漲。那麼房價到底會不會下跌?物價都在上漲的時代,房價有什麼理由下跌?現如今,磚頭算它7毛錢一塊,未來還可能還會漲到8毛、9毛,但是它會降到5毛、4毛一塊嗎?工人工資是200多一天,也不會降到150塊、100塊一天,這還沒算其他的建築成本,既然成本都這麼高,如果你還在想著房價會降,馬上首付都付不起了!
  • 馬光遠:或刺破房地產泡沫
    一座城市房價想持續上漲,主要靠什麼?人!城市人口基數和增速,是衡量一座城市房地產市場發展潛力的重要參考指標。 雖然,人口紅利已經漸漸消退;但是,房價似乎並沒有出現因之下跌。相反,近十年來我國房價依然保持較快上漲速度,而且今年全國房價甚至首次突破了10000元。
  • ...買房清楚了下跌已成定局?炒房客「棄房斷供」,欲拉回房價減少損失
    一平米房子下跌一百元,一套一百平的房子就下跌了一萬元。而且很多時候,房價的波動都還是比較大的,由於房子現在的價格並不便宜,因此房子有一點點風吹草動,都牽動著很多人的心。老百姓現在最關注的事情就是自己的收入,再就是房子的漲跌了。很多剛需住房想要買房子,都關注著房價,希望房子能夠保持穩定,或者下跌一點,這樣自己可能就有機會買房了。
  • 馬光遠:十四五是最合適的時機
    從2016年到現在,樓市調控政策雖然從沒有出現放鬆的跡象,但市場上的房價卻被依舊保持著上漲趨勢。例如前不久社科院的數據就顯示,截止到2020年11月全國平均房價就依舊突破了萬元大關,同比上漲7.9%。面對居高不下的房價大部分購房者都希望房價能夠出現下跌,而現在事實卻證明樓市調控政策並不能讓房價出現下跌,至少不能讓房價出現整體性的下跌。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所有期待房價下跌的人都把最後的希望寄託了房產稅這一政策上,而巧合的是前段時間財政部高層明確對房產稅做出回復,這讓不少人看到房產稅出臺的可能。那麼問題是房產稅到底會在什麼時候出臺。
  • 上海房價下跌,北京、深圳、廣州房價上漲,一線城市房價出爐
    #房價#本周,北京、深圳和廣州的二手房掛牌價上漲,只有上海的二手房的掛牌價下跌了。其中,北京二手房掛牌價本周上漲39元,深圳二手房掛牌價本周上漲223元,廣州二手房掛牌價本周上漲112元,上海二手房掛牌價本周下跌29元。從本月4個一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數據來看,我們能理解為什麼如此多的專家現在對加強房地產市場監管如此重視。因為現在這四個一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已經在蠢蠢欲動了。
  • 我國房價下跌的三個時間段,現在是第三次房價下跌的時間段
    中國房價三次大幅下跌的時間段。#第一次房價暴跌是在2008年,當時正值全球經濟危機,全國各地都出現了房價暴跌。第二次是在2014年,房價從杭州開始下跌,最後蔓延到全國範圍內。第三次是2017年下半年。事實上,自2017年下半年以來,許多城市的房價都出現了下跌。例如,北京周邊的房地產市場,房價基本上都下降了一半。例如,自2017年以來,天津的房價平均每平方米下降了5000元。
  • 上海、北京房價下跌,深圳、廣州房價上漲,11月一線城市房價出爐
    2020年11月第三周全國一線城市樓市數據出爐,本周四個一線城市裡面,兩個二手房掛牌價上漲,兩個二手房掛牌價下跌。從這周的數據來看,深圳、廣州的二手房掛牌價漲幅比較大,尤其是廣州,二手房掛牌價直接上漲了200多,而深圳這周二手房掛牌價也漲幅比較大,這主要還是得益於這兩個地方的炒房客比較活躍,尤其是深圳炒房客,哪怕現在深圳二手房成交量已經跌至冰點,但是這幫深圳炒房客還是不拋棄不放棄,二手房炒不成了那就去研究怎麼打新。深圳房價不下跌的話,深圳樓市的炒房氛圍就無法被壓下來。
  • 合肥、鄭州房價上漲,武漢、長沙房價下跌,最新中部城市房價出爐
    #房價#本周,中部地區的六個城市中有兩個城市的二手房價格上漲,有四個城市的二手房價格下跌。其中,合肥市二手房價格大幅上漲,成為中部地區六大城市中最活躍的城市。從本周中部地區城市的房地產市場數據來看,中部地區城市的樓市是典型的強者越強,弱者越弱。二手房成交量強勁的合肥的二手房上市價格持續上漲,且是大幅上漲,且南昌樓市相對弱勢,太原房地產市場沒有好轉,仍然疲軟。
  • 馬光遠:2019年大中城市房價處在停漲狀態,房價下調20%問題不大
    其實大城市房價也是可以下跌的中國房地產市場這些年一直都在上演著所謂的「神話」,在供給端「地王」頻頻出現,開發商的投資規模不斷擴大,房價水平也是屢創新高,而這都是因為我們的房地產市場存在著巨大的利潤空間,越來越多的炒房者開始蜂擁而至,使得我們的房地產市場變得越來越不合理
  • 【權威觀點】馬光遠:經濟學家要始終牢記「經世濟民」
    世界上所有的經濟學都要考慮政治問題,中國經濟過去四十年為什麼發展這麼好,按照主流的新古典理論是解釋不清楚的,因為中國政府對經濟領域有很多幹預,而且,並非所有的幹預都是對市場的傷害,有一些幹預推動了市場力量的發揮。現代經濟學難以解釋中國經濟,這也說明經濟學還很年輕,經濟學不過是兩三百年,但人類經濟已經五六千年了,所以到今天為止,經濟學還有很多地方跟經濟現實不相符,還不能完全稱之為科學。
  • 房價迎來新的轉折點,未來房價還會大漲嗎?經濟學家一針見血
    報告顯示,11月份中國房地產測評中心監控的288個主要城市中,共有138個城市一手房價格指數環比出現上漲,108個城市一手房價格指數環比下跌,42個城市一手房價格指數與上月持平。房價上漲城市不足半數,房價下跌城市比上月增加8個城市。
  • 房價就像大白菜?這次下跌是為了下次上漲做準備
    就像馬雲說的一樣房價如蔥!沒有買房的逗盼著下跌,買了房的盼著上漲。那麼2020年房子會成為白菜價嗎?我們要明白房子價格構成要素,房價構成主要有開發商拿地成本,還有建築成本,還有房產營銷成本構成。我們可以發現這幾年拿地成本越來越高,地王出現很多。另外建築材料和人工成本也在繼續上漲。受這次事情影響,建築材料成本還會增加!同時開發商渠道成本也比以前多了很多!
  • 【金三樓市】這些城市房價還在上漲,專家:樓市下跌階段還沒到來
    數據呈現以下幾個特點:第一,房價環比上漲的城市減少,而持平城市數量開始增加,下跌城市數量也開始增加。。根據統計局所公布的數據,1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指數顯示,環比上漲的城市有52個;而到2月份,環比上漲的城市有44個。15個熱點城市中,僅有天津環比上漲0.01%,鄭州和成都環比持平,其餘城市均出現環比下降。第二,一二三線城市的走勢產生分歧。
  • 房價下降,真的遙不可及?潘石屹提出建議,國家老幹部表示支持
    到2020年上半年,全國共有38個縣城的房價超過每平方米一萬元。#相比之下,2020年前三個季度,全國人均可支配收入才達到了23781元,這說明工資的增長根本剛不上房價上漲的速度。這還不包括小產權房、共有產權房、安置房,如果都算在內的話,家庭住房足夠滿足人口居住的需求了。既然國內住房已經足夠,為什麼住房價格還不下降呢?同樣,企業家曹德旺也提出了類似的觀點,他在一次採訪中表示,多年來,我們建造了太多的房屋,這不僅是浪費,而且還推高了價格。
  • 樓市分化,專家談房價如「盲人摸象」,來看看他們摸到了什麼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現在的樓市中出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各位房地產相關的專家們,基於同樣的樓市表現,站在不同的角度,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結果。用民間常用的一句話,就是「公說公有理婆說理也長」。 為了更能清晰的見證專家觀點,我們從這一事件的起因說起。
  • 是房價要下跌嗎?你怎麼看呢?
    房地產市場非常的重要,房子對每一個人每個家庭也是非常重要的必需品。所以很多朋友都特別喜歡關注我國的房地產市場,關注房價的走勢,關注樓市的漲跌。那麼在樓市裡面你聽過哪些最大的謊言呢?你相信了嗎?配圖1,房價會下跌,而且還會暴跌。你知道嗎?從1998年我國成立了商品房過後,房價就一直在上漲,但在這期間每年都有很多人群呼籲房價下跌,而且相信房價會暴跌。
  • 遠洋諶祖元:房價下跌了 實體經濟才會受益
    在博鰲房地產論壇的地產精英、博鰲論劍的環節,對於「控制房地產幾個上漲」的表述,遠洋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執行總裁諶祖元先生表示,其實在去年下半年,這個政策在局部地區已經實行了,就是不準房價上漲,主要在一線城市和重點二線城市。
  • 連續6年「神預測」中國房價的社科院,又對2021年房價進行了預測
    對於社科院的預測,其實都是根據中國經濟的發展和房地產行業的增長速度來大概預測的,如果沒有特殊情況,一般社科院對第二年房價的預測都不會出現多大誤差。但是像2016年和2020年的房價走勢都是因為有特殊情況,所以預測結果和實際房價上漲幅度會有不小的偏差。但是縱觀2014年以來社科院對房價的預測都可以看出,社科院一直都預測房價上漲,從來就沒有預測房價下跌過。
  • 物價11年來首次下跌「二師兄」記頭功,房價跟進下跌就在眼前?
    2020年1月份達到5.4%的高點後開始回落,2020年6、7月份受南方洪災等影響出現小幅反彈,但隨後再次下跌,並相繼跌破2%、1%關口,直至出現負值。而值得一提的是,上一次CPI同比下降情形,最早還要追溯到2009年10月。2020年10月份CPI同比上漲0.5%,還維持在正區間,為何11月份CPI同比會由漲轉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