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微處方】孩子年齡越大,和家長交流越少,關係也開始疏遠,這怎麼辦?

2021-03-01 中小學班主任

微話題13:

孩子年齡越大,和家長交流越少,關係也開始疏遠,這怎麼辦?

1.孩子覺得不被父母理解。現在的00後,因為和媒體網絡有較多接觸,在見識、思維上都很個性自我。經常會和父母說我想怎麼怎麼樣,而我們父母大多是70、80後,無法理解孩子稀奇古怪的想法,正常都會回復「你個小屁孩整天想什麼呢?別做白日夢,你當務之急是把學習搞好」,如此一來,孩子有想法也不願意多說了。所以我們家長也要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了解孩子的心裡動態,積極向上的想法我們多支持鼓勵,不切實際的我們加以分析引導。                                   

2. 父母的期望值過高。我們動不動就和孩子說「你要努力學習,我們的希望都在你身上,爸媽這麼辛苦地掙錢供你讀書,你別辜負我們」,長此以往,孩子覺得自己承載的是一家人的幸福大任,無形中背起了一座大山,在這種壓力下,孩子往往選擇逃避,不願面對父母。這是孩子在拒絕承受壓力。我們父母應該讓孩子知道家庭、社會中的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責任,學習是你自己的事,你必須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3.孩子覺得與父母地位不平等。憑什麼父母在家就可以看電視玩手機?憑什麼你們做錯事還可以理直氣壯?隨著孩子知識、經驗以及獲得解決問題的渠道的增多,孩子的獨立性提高了,對父母的依賴程度相應降低了,甚至覺得父母好多地方不如自己了。比如前幾天,孩子問我有關二次函數的問題,說實話,當時真蒙了,又不好意思說不會,敷衍著說等會兒幫你解答,轉臉網上找答案去了。其實孩子都看在眼裡了。這時我們父母要在觀念上降到與孩子平等平視的位置,去除身份上的居高臨下,收起許多的自以為是,虛心向孩子學習,和孩子一起進步。沒有平等就沒有親子之間的坦率、愉快的交流。

 4.孩子覺得父母太過嘮叨。孩子經常抱怨「老爸老媽你們好煩哦」,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覺得自己長大了,有能力面對解決一些問題了,可父母不停地念叨,對他們就是不信任,於是孩子索性不開口,消極抵抗父母的嘮叨。這時我們家長要學會信任和放手,可以開口,但是必須簡潔平和地表達。

@丁梅紅

相關焦點

  • 孩子漸漸不喜歡與父母交流,疏遠父母,下一步可能是關係破裂
    很多父母都覺得孩子與自己是最親密的人所以感情也是非常要好的,那麼多天總是會給孩子越來越多的愛,孩子想要什麼父母也會盡力的去滿足孩子的要求,但是近期有一件事情困擾著很多的家長,許多家長都在向我反映說孩子與自己的關係變得越來越不好了,家長們認為自己仍舊做著以前的那種事情,在生活上也沒有什麼大的變化,可是孩子的心理卻發生了變化,不管怎麼樣兩者的關係就是變得不好了起來。
  • 家長跟青春期的孩子關係越來越疏遠,是因為你還沒掌握這6點
    很多家長覺得這會不會有點小題大做,不就是在家放了個悠長假期,開心都來不及,怎麼還會焦慮呢,而且焦慮也應該是父母,孩子有什麼好擔心的。 會這麼想的家長,可能在日常生活中,就容易忽略了孩子感受,或者把孩子面對的一些問題,看得太輕了。
  • 為啥孩子越長大和媽媽越疏遠?這4種媽媽,自己種的因卻渾然不知
    今日話題:為何有些孩子長大了反而卻和媽媽疏遠了?很多家長會抱怨自己的孩子是越是長大越有主意,父母的話基本都聽不進去,而且父母平時對孩子的教導,在孩子看來都是沒用的嘮叨。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會越來的和父母疏遠,甚至不願意和父母說話了。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有些父母會有這樣的感覺呢?一般來說是因為這些原因,家長們要自省一下。
  • 孩子長大後逐漸跟媽媽疏遠,別怪孩子了,都是家長的「因果關係」
    家長們,尤其是經常陪伴孩子的媽媽們,心裡會很不平衡,自己花費了那麼多心思,用老一點兒的話形容,就是「一把屎一把尿」地將孩子拉扯大,等孩子自己成熟了,就不想聽媽媽的話,還逐漸疏遠媽媽了。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隨著其年齡的增長,自我意識會越來越濃。有些時候,家長和孩子站立的角度不一樣,對待同樣的問題,看法就會不同。
  • 孩子青春期逐漸疏遠父母,該怎麼辦?
    孩子假期熬夜、睡到中午12點、還不吃飯 怎麼說都不聽,經常大吵一架 ,該怎麼辦? 家長與孩子的感情和以前相比 是否已經發生變化
  • 家庭教育最失敗的地方就是,父母和孩子到最後成為最親密的陌生人
    家庭教育最失敗的地方就是,父母和孩子到最後成為最親密的陌生人 父母和孩子是如何的關係,其實應該這麼說:父母是孩子前半生唯一的觀眾,孩子是父母后半生唯一的關注。我不想錯過你的後半生,也請你一起見證我是前半生。
  • 親子關係越來越疏遠 家長應多疏導
    孩子現在跟我們父母的關係越來越疏遠,見到我們都沒有什麼話想說,而且經常為小事發生衝突。這不前幾天,我嫌他作業寫得慢說了他兩句,他就跟我橫上了,我都不知道怎麼辦了?進一步發現不但身體不是「我的」,就連個性原來也是父母、老師和別人造就的,他們便想與原來的「我」決裂,要求擺脫束縛,完全獨立,從原先的一切依賴中掙脫出來,獲得真正的自我。這位孩子的行為就已鮮明表現出獨立意識增強後,想擺脫父母的約束,希望過成人的生活等情形。他希望儘快擺脫父母的約束,但年齡使這個想法不可能立即實現。
  • 管得越嚴娃越疏遠,家長不妨了解「魚缸法則」,給孩子自由空間
    許多家長反饋自己對於孩子的管教方式,孩子難以接受和信服。總是管的越嚴,孩子對父母越發疏遠。寶媽小優的兒子魚魚在開學後成績就大幅下降,班主任還打來了家訪電話,告訴小優對於孩子學習情況要予以重視。於是小優就對兒子進行了更加嚴格的管教。
  • 「正向教養」家庭教育工作坊開課 讓家長學會與孩子「正向」交流
    同時,武侯區特殊教育資源中心也長期開展「家長工作坊」,幫助家長學習了解與子女相處的方式。用陽光積極的態度與子女交流「我的孩子在9歲前也是大家眼中的乖乖兒,家長也很有成就感。現在才明白以前的兒子為了『乖』,虛假地做給我看。9歲的叛逆暴露出了親子關係的問題。
  • 孩子越大越和父母日漸疏遠?專家指出,多是因為這3種原因
    好在孩子現在還願意和我聊聊他們真實的想法,讓我可以亡羊補牢。其實身邊有好多家庭都普遍存在這樣的問題:孩子越長越大,卻和父母的關係日漸疏遠,共同語言也日漸減少。曾有人把這些情況歸納於是「青春期」碰撞了「更年期」,所以才會彼此難以相互理解。
  • 孩子大了拒絕和家長溝通,該怎麼辦?丨心悅信箱
    【編者按】在家庭教育的過程中,如何與孩子溝通是一門藝術,尤其面對青春期的孩子,稍有不慎就會讓親子關係跌入冰點。今天「心悅信箱」和大家分享的案例正是關於親子溝通的內容。當孩子對父母愛答不理,要如何走進他的內心呢?陪伴一個生命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有困惑和問題,如果您也想得到專業的解答,心悅信箱歡迎您的來信。
  • 一個內向的人,不會和同事交流相處,和別人關係疏遠該怎麼辦?
    一個內向的人,不會和同事交流相處,和別人關係疏遠該怎麼辦呢?有句話很有哲理:有問題不怕,怕的是你明明知道自己有問題,卻不去謀求改變。我們將這句話改成:內向不怕,怕的是你知道自己內向,卻不去有所改變。你很內向,不會和同事相處,別人很討厭你,這是三件事情,他們之間有的有必然的因果聯繫,有的沒有必然的因果聯繫。首先要正確看待職場人際關係。縱橫職場靠的是實力。是否在職場上受歡迎更多的取決於你的工作創造多少價值。一個內向但工作認真負責的人,一定比每天和別人勾肩搭背,一幹正經事就拖團隊後腿的人,受歡迎得多。
  • 孩子越陪越疏遠?教你4招增進親子關係
    現在的媽媽如同超人一般,既要在工作中叱吒風雲、獨當一面,又要在家庭生活中給孩子帶來最好的教育和陪伴。但是,由於工作的忙碌,不能時常陪伴在孩子左右,給予孩子溫馨的親子時光,怎麼辦?調查顯示:除去孩子睡覺的時間以外,70% 以上的家長每天和孩子待在一起的時間僅有 4 個小時。而這 4 個小時中,有 40% 的時間家長都在機械地陪伴孩子,顧著自己玩手機或電腦遊戲, 30% 的時間裡家長在輔導孩子學習。
  • 孩子和家長變疏遠?這幾個表現就是"徵兆",家長要提前知道
    導語: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是任何人都不能替代的,家長會發現,越是年齡小的孩子越是喜歡粘著自己的父母。但是隨著他們年齡的增長,他們有了屬於自己小夥伴,與父母之間的關係反而越來越陌生。這時候家長再想要與他們親近反而成為一件很困難的事情,這究竟是因為什麼?
  • 親子關係疏遠,沒話說?學會這5招,或能走進孩子的心
    那家長如何才能處理好和孩子之間的關係,從而走進孩子的內心呢?一、家長和孩子間的現狀孩子小時候家長都會認為他們很可愛,還會圍在父母身邊。當孩子長大後,父母就會發現孩子和自己越來越疏遠了。很多家長都處理不好和自己的孩子之間的關係,和孩子之間有代溝。
  • 孩子從小和父母分開關係疏遠?缺失親情,祖輩成為代理家長問題多
    小西以為孩子是因為爸爸不在家陪他鬧彆扭,就走到明明身邊想要陪孩子一起搭積木,可是明明卻把積木搬到房間裡關上門自己玩,既不願意讓小西陪他玩,也不願意和小西交流。這讓小西感到很驚訝,她不知道是不是自己行為上有什麼錯誤讓孩子不高興,從而對自己疏遠,於是她打電話給孩子姥姥尋求幫助。
  • 為什麼孩子長大卻和媽媽疏遠了?是這幾種媽媽為自己種下的「因」
    最近很多父母都在抱怨,為什麼自己把孩子養大而孩子卻漸漸和自己疏遠了,尤其是孩子和媽媽的關係變化得更加明顯,從小時候喜歡撲在媽媽懷裡、和媽媽說悄悄話,到現在越來越不想和媽媽溝通。很多家長都覺得是因為孩子越長大越叛逆了,但實際上媽媽對孩子的影響也是佔了很大一部分原因的。
  • 家庭教育失敗的典型:孩子是「乖寶寶」,卻和爸媽「無話可說」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現代中的孩子好像越隨著時代的發展而開始與父母的代溝越變越大,而家庭教育最失敗的典型就是:孩子是"乖寶寶",雖然他or她很聽話,但是卻和父母的溝通變少了,甚至是"無話可說"。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代溝為何會越變越大?
  • 越「無能」的爸爸,越喜歡說這幾句話,孩子長大後難有出息
    導讀:越「無能」的爸爸,越喜歡說這幾句話,孩子長大後難有出息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越「無能」的爸爸,越喜歡說這幾句話,孩子長大後難有出息!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沉迷玩手機怎麼辦?家長學會這4招讓遠離玩手機的3大危害!
    很多家長為孩子沉迷玩手機而頭疼,家長都知道孩子長期沉迷玩手機不利影響是多方面的。3、嚴重影響親子關係孩子和父母的交流越來越少,關係會變得疏遠,孩子脾氣越來越大,聽不進家長的意見。孩子沉迷玩手機怎麼辦?家長學會這幾招讓孩子不玩手機!1、家長以身作則很多家長喜歡玩手機,在家一天到晚抱著手機,不和孩子交流,孩子會學習家長的習慣,也養成喜歡玩手機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