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人工繁殖12種瀕危鸚鵡(組圖)

2021-01-15 搜狐網
圖為綠翅金剛鸚鵡。

  莊小龍攝

  記者日前從位於廣東廣州番禺鍾村鎮的廣東省科學院華南瀕危動物研究所的科研基地——鸚鵡養殖中心獲悉,該中心已成功人工繁殖了太陽鸚鵡、猩紅吸蜜鸚鵡、綠翅金剛鸚鵡等12種瀕危鸚鵡。其中紅領綠鸚鵡是廣東原生鳥類,已被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野外已難覓其蹤。

  珍稀鸚鵡同籠生活

  記者來到了鸚鵡養殖中心。還未進園,就聽到鳥鳴聲聲,進得園中,只見來自世界各地、五顏六色的鸚鵡上下翻飛,相互嬉鬧。因為都是人工繁殖,一出生就生活在一起,所以各種鸚鵡都能和諧相處,而不像動物園需將不同品種的鸚鵡隔離。

  養殖中心的負責人陳仕焯告訴記者,養殖場努力嘗試「半野生」的飼養方法,希望生來溫順、親近人類的鸚鵡有一天能回歸自然。

  鸚鵡不愧是「世界上最聰明的鳥」,很多鸚鵡都「自學成長」,不僅會學貓狗叫,還會說「hello」、模仿電話鈴聲。一種已經人工繁殖成功的非洲灰鸚鵡見飼養員老是餵養其他鸚鵡,生氣地將裝食物的盤子打翻在地以示抗議。

  繁殖絕招招招有效

  「我們的養殖方法跟傳統的人工養殖方法不一樣。」陳仕焯說,如果是在自然環境下,鸚鵡不僅產蛋有限,即使小鸚鵡出生,母鸚鵡因嫌餵養過於艱辛,會殺掉其中一些小鸚鵡。小鸚鵡即使不被殺掉,因食物非常有限,弱小的鸚鵡搶不到食物,也會被活活餓死。最終能活下來的往往是最強大的,也是唯一的。

  而養殖中心的人工養殖方法則有許多「絕招」。為人工繁殖鸚鵡成功,他們用「偷蛋刺激繁殖」、「異母哺育法」、「一夫兩妻法」等多種方法讓鸚鵡們多產蛋、提高孵化率和養殖率。

  「鸚鵡有補蛋性。」陳仕焯告訴記者,如果是自然繁殖,一隻鸚鵡一般每年產蛋2隻。但採用人工繁殖,通過「偷」蛋刺激雌性鸚鵡的母性,其產蛋量會成倍增加。所生產的蛋被「偷」走後,鸚鵡媽媽會自覺再生產「補給蛋」以繼續孵蛋,繁衍後代。更神奇的是,鸚鵡媽媽如果發現所下的蛋被動過,也不會去孵化,而是另外下蛋孵化。「只要有吃的,營養足夠,氣溫合適,鸚鵡就能產蛋。利用鸚鵡的母性,用偷蛋的方法加以刺激,最多的一年能產20隻蛋。」

  在「成鳥房」,一對對「夫妻」住在特製的愛巢裡。在一個鳥窩裡,記者看到生活著3隻太陽鸚鵡,備感奇怪。對此,陳仕焯解釋說,他們正在嘗試讓鳥兒「一夫兩妻」,讓雌鳥爭寵,以提高下蛋率。

  自配營養液提高成功率

  「有這麼多蛋,不一定有這麼多鳥。不過,採用人工養殖,情況就有了很大改善。」陳仕焯介紹,雌鸚鵡產蛋後,孵蛋器就取代雌鸚鵡負擔起孵化後代的責任。初生鸚鵡體質虛弱,每3小時便要餵食一次。儘管人工繁殖提高了鸚鵡的孵化率和存活率,但也有弊端。鸚鵡母鳥消化液含有特殊的抗體和營養,是人造食糧難以取代的。所以,人工繁殖的鸚鵡,健康狀況一般比不上野生的。

  為餵養這些鸚鵡寶寶,陳仕焯發明了「獨家」營養液,還發明了「異母哺育法」,從而讓含有特殊的抗體和營養的母鳥消化液進入到鸚鵡寶寶的身體。

  (據《廣州日報》報導)

相關焦點

  • 人工養殖=野生?出售41隻家養鸚鵡未報批,天津養殖場主獲刑10年
    按照相關部門要求,2018年10月,胥家忠以妻子萬忠花的名義,成立萬生鸚鵡養殖場並辦理了工商營業執照,經營範圍載明:「鸚鵡養殖(依法須經批准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活動)」。2018年12月,萬生鸚鵡養殖場因符合鸚鵡養殖條件,向主管部門申請養殖9種二類保護鸚鵡,最終獲得批准。
  • 臺灣研究人員成功人工繁殖特有瀕危淡水魚
    新華社臺北12月12日電(記者傅雙琪、吳濟海)臺灣海洋科技博物館與民間團隊合作成功人工繁殖了臺灣原生淡水魚「巴氏銀鮈」第一代幼苗。由於棲息地受到河川汙染、外來種入侵及築路築壩等工程破壞的影響,該魚種生存空間受到極大的威脅,2017年公布的《臺灣淡水魚類紅皮書目錄》將「巴氏銀鮈」列為極度瀕危。「巴氏銀鮈」屬於下層近底棲魚類,喜好棲息於溪流下遊地區的緩流區,有水生植物群集的水體為主,主要以底棲無脊椎動物及有機碎屑為食。
  • 鸚鵡不能隨便養,小夥家養一對小太陽鸚鵡被抓,買賣飼養都違法!
    分布於玻利維亞和巴西,是列入華盛頓公約《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二,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目前,劉某松因涉嫌非法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已被刑事拘留,涉案鸚鵡已被有關部門收容。縣局將繼續加大對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的打擊力度,最大限度地擠壓違法犯罪分子活動空間,全力維護社會大局穩定。看到了這個定責估計第3種可能性比較大,這一位絕對是一位新手鳥友,絕對不是專門鳥販子,現在小太陽一對也就500塊錢,冒這麼大的風險才掙多少錢呀。
  • 販賣2隻自家飼養鸚鵡,廣東一男子被罰3000元獲刑5年
    「紅星新聞」微信公號5月5日消息,5月4日21時53分,名為「80後養鸚鵡獲刑案」的微博網友發出了一條信息:【千古奇冤】只因養鸚鵡,我丈夫王鵬就被廣東深圳寶安法院判刑5年,已向@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 提起上訴。
  • 非法買賣鸚鵡犯罪警示錄(四)
    然而其大多數物種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和《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法公約》附錄一、附錄二,系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對於收購、運輸、出售鸚鵡行為,國家野生動物保護法有明確行政許可規定。近年來,很多養殖、買賣鸚鵡者或因不懂法律、或因利益利益驅動,從事了非法馴養繁殖和買賣鸚鵡行為,因此觸犯法律,鋃鐺入獄,教訓極其沉痛。
  • 壹現場|「江西鸚鵡案」二審今宣判 邱國榮改判緩刑
    邱國榮在江西省貴溪市紅石廣場開了一家水族店,2018年4月底,他從南昌市東湖區萬某某經營的花鳥店買走了8隻鸚鵡和4隻鷯哥。2018年5月,公安機關接群眾匿名舉報,在邱國榮經營的水族館查獲鳥類75隻,經鑑定,其中16隻畫眉、4隻鷯哥、8隻費氏情侶鸚鵡均屬於《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II中的保護動物。警方以涉嫌非法購買、銷售瀕危野生動物將邱國榮帶走。
  • 男子出售41隻家養鸚鵡獲刑10年 兒子:這不是冤枉嗎
    按照相關部門要求,2018年10月,胥家忠以妻子萬忠花的名義,成立萬生鸚鵡養殖場並辦理了工商營業執照,經營範圍載明:「鸚鵡養殖(依法須經批准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活動)」。2018年12月,萬生鸚鵡養殖場因符合鸚鵡養殖條件,向主管部門申請養殖9種二類保護鸚鵡,最終獲得批准。
  • 深圳「鸚鵡案」二審開庭 辯護律師為上訴人做無罪辯護
    事發後,警方還從王鵬家查獲45隻鸚鵡,經鑑定分別是35隻小太陽鸚鵡(人工變異種)、9隻和尚鸚鵡、1隻非洲灰鸚鵡,均在《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俗稱《華盛頓公約》附錄二中。深圳市寶安區人民法院認為,雖然本案所涉的鸚鵡為人工馴養,亦屬於法律規定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
  • 論光照對種鳥鸚鵡繁殖的影響
    雖然這樣說,並不意味著鸚鵡不需要陽光的照射,就像絕大多數的有機體一樣,鸚鵡也需要陽光才能生存下來並繁衍生息,也就是說光照對鸚鵡繁殖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鸚鵡體內維生素的合成、機體的成長、體內激素的再生產和大腦的化學反應都受光的影響。必須注意的是,室內的人工照明和自然光(陽光)差距很大,前者無法滿足機體生長的需要。普通白熾燈發出的光線幾乎沒有紫外線並且缺少綠光。
  • 浙江12種重點珍稀瀕危野生動物,你見過幾種?快來看看→
    浙江有29個重點珍稀瀕危物種(類),其中植物17種(類)、動物12種(類),自《浙江省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搶救保護工程行動方案(2017—2020年)》實施以來,種群數量得到擴大,物種瀕危程度得到有效緩解,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拯救保護取得突破性進展
  • 非法買賣鸚鵡犯罪警示錄(五)
    然而其大多數物種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和《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法公約》附錄一、附錄二,系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對於收購、運輸、出售鸚鵡行為,國家野生動物保護法有明確行政許可規定。近年來,很多養殖、買賣鸚鵡者或因不懂法律、或因利益利益驅動,從事了非法馴養繁殖和買賣鸚鵡行為,因此觸犯法律,鋃鐺入獄,教訓極其沉痛。
  • 「江西鸚鵡案」二審改判緩刑 被告方:將申請撤銷判決
    鄭曉靜進一步解釋說,邱國榮一方將向最高法申請不予核准,撤銷原判,「希望在他的判決核准期間,最高法能夠出臺相關司法解釋」,明確人工馴養瀕危野生動物是否適用野生動物保護法。「江西鸚鵡案」二審判決書末頁。 受訪者供圖水族館老闆買鸚鵡,被控買賣野生動物新京報記者從邱國榮的兒子處了解到,2016年10月,邱國榮在家鄉江西貴溪紅石廣場附近開設國榮水族館。
  • 鸚鵡不可亂買賣,飼養不慎或觸刑
    (光明網)鸚鵡因具有豔麗的可愛外形及善言的奇特技能為人們所欣賞喜愛,但這種鸚形目鳥類已屬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而受到國際保護。按照有關國際公約和我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目前除「桃臉牡丹」、「虎皮」、「雞尾」這三個鸚鵡品種外,其他品種的鸚鵡(包括馴養繁殖)均屬於我國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非法買賣將面臨法律追究。
  • 壹現場丨販賣祖傳繁育鸚鵡 飼養者一審獲刑10年後上訴
    經有關部門鑑定,其中涉及的41隻綠頰錐尾鸚鵡(又稱鳳梨小太陽鸚鵡)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每隻價值1萬元……飼養者胥家忠一審因非法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被判有期徒刑10年,購買42隻鸚鵡後進行轉賣的李延增犯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被判有期徒刑10年6個月。另一人畢建光因將一隻和尚鸚鵡(又稱灰胸鸚哥)出售給李延增,被判有期徒刑1年,緩刑1年。
  • 大學生網購鸚鵡售賣被判6年,而強姦犯學生僅僅處以留校察看處分
    韓某龍的辯護律師肖明靜對記者稱,案發時韓某龍是一名大四學生, 他不知道收購、出售鸚鵡違法,不具備主觀故意,且有證據證明涉案鸚鵡為人工繁殖馴養,即便構成違法,依照同類判例,一審也量刑過重。收購27隻鸚鵡販賣2隻大學生獲刑6年事發前,22歲的韓某龍是雲南昆明某大學大四學生。
  • 聰明小夥子在家飼養鸚鵡,靠這些「小太陽鸚鵡」,年入幾十萬
    如果你對鸚鵡的繁殖沒有任何興趣,只是單純喜歡鸚鵡的外表,以及鸚鵡說話能力與遊戲互動,你可以飼養一隻作為自己的玩伴,但要想成為一名養殖戶就要面對鳥舍繁瑣的事情。事實上,養殖鸚鵡可以讓你變得「富有」,也可以讓你焦頭爛額。以下是一位養殖戶和我分享他飼養小太陽鸚鵡,所需的成本和可能的收入。
  • 廣東汕頭網購珍稀鸚鵡、陸龜者被判刑
    新華社廣州11月5日電(記者毛一竹)近日,廣東省汕頭市龍湖區人民法院對外通報了數宗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的刑事案件,其中兩起案件的被告人通過網絡渠道購買珍貴品種的鸚鵡、陸龜等野生動物而被定罪判刑。據通報,2019年7月,被告人陳某通過微信以4000多元的價格在網上購得1隻小葵花鸚鵡和1隻黃冠亞馬遜鸚鵡,飼養在其公司辦公室觀賞。2020年4月23日,陳某被汕頭市公安局森林分局民警抓獲。經鑑定,小葵花鸚鵡、黃冠亞馬遜鸚鵡都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法院以非法收購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判處被告人陳某有期徒刑7個月,並處罰金8000元。
  • 廈門破獲走私瀕危野生鸚鵡蛋案 孵化最高可賣20萬
    廈門破獲走私瀕危野生鸚鵡蛋案 孵化最高可賣20萬 原標題: 經查,該案犯罪團夥多次採用隨身攜帶方式走私進境鸚鵡蛋共近300顆。  據廈門海關介紹,2016年12月2日,一臺灣籍當事人蕭某某乘坐「新金龍「客輪從廈門五通碼頭進境,選擇無申報通道通關,廈門海關關員從其隨身攜帶的黑色背包內查獲72顆疑似鸚鵡蛋,並移交該關緝私部門立案偵查。
  • 賣鸚鵡,犯法?
    9月11日上午,蘭陵縣人民檢察院提起的蘭陵縣首例非法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損害公益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在蘭陵縣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吸密鸚鵡、小太陽鸚鵡各2隻,並通過培育繁殖,養殖了另外19隻小太陽鸚鵡。
  • 迷人才危險——是什麼驅動了鸚鵡偷獵的危機
    鸚鵡國際與區域性貿易特徵 多彩的羽毛和模仿人類語言的學舌技能,使鸚鵡在寵物交易中備受追捧,並因此導致了至少259種鸚鵡被國際貿易,近幾十年內就涉及數百萬隻個體[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