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寒窗,多數人不知的辛酸:一個來自農村的博士的心路歷程

2020-09-03 文以傳道

相比往年,今年的尤為特殊,一方面是因為新冠狀疫情,另一方面是我博士順利通過答辯,取得了博士學位證書,成為了畢業生。

作為一名來自農村的孩子,還是一名 90 後,在三十而立之前我總算讀完博士給放出來了,如果用一句形象的話的來描述我的狀態的話,大概就像冬季裡荒原上行走的飢餓孤狼終於看到了食物的影子,就是這種感覺



稀裡糊塗的走出農村

作為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村孩子,在大學之前我的經歷和很多人一樣,在我們父母親的殷切期盼和教導下,努力學習,爭取考上一個好的大學。

至於為啥這麼做,考上了會怎麼樣,考不上又會怎麼樣,沒有人告訴過我,也沒有人提及這些問題,我自己也從來沒有去想這些問題,也許潛意識裡覺得別人都這樣做所以我也要這樣做。

就這樣跟著別人順著時間的洪流一擁而上,終於考上了一個還算不錯的大學(有時候無知也是幸福的)。

在大學選專業的時候,我和我爸拿著報考的志願書埋頭苦讀卻依然一頭霧水,各種奇奇怪怪的專業名稱第一次衝擊到我,這些亂七八糟的都是些啥啊......

唯一能給我參考的可能就是村子附近的一座化工廠了,每次走到那裡看到工人們進進出出,光鮮亮麗(其實就是職業裝而已),感覺在裡面做工人應該挺好,不用像種地一樣天天風吹日曬的。



於是我就這樣愉快的選擇了我的專業「化學工程與工藝」,光看名字就能感覺到撲面而來的藝術感和使命感,感覺很高大上,這就是我當時的切身體會。

我家人對我的決定也深表贊同,每每回想到就這麼兒戲的決定了我以後十年,甚至一輩子的路,我仍感覺很吃驚,也很無奈,大環境如此,徒之奈何。

周圍十裡八村的都是農村人,誰也不懂這個,偶爾幾個出去的也是甚少回來,沒有參考啊,就在這樣的一個背景下我稀裡糊塗的走出了村莊,開始了自己的路。

曾經的你是否也有這樣的經歷呢,那時候我們應該還是不迷茫的,更不會恐慌,畢竟我們周圍很多同齡人在一起,我們無差別的學著同樣的知識,做著同樣的事,自得其樂,並幻想著未來的美好生活。



疲於奔命且毫無規劃的大學生活

真正的迷茫應該是從大學時候開始的,大學生活很精彩,大城市果然很繁華啊,第一次出遠門的我十分的激動。

不過沒等嘚瑟幾天我就發現學校課程實在是又多又難,高中裡的那一套學習方法完全不頂用啊,周圍的環境也不像以前一樣。

該怎樣應對大學生活我一無所知,就這樣我生搬硬套,疲於奔命,還是高中的老一套,上課 - 自習 - 預習 - 上課,開啟了無限循環。

等到大學畢業的時候我才恍然發現,我這幾年都是幹了些啥啊,除了手裡一摞的獎學金小本本,其他一無所獲。該有的學習實踐和實習都沒有,加上本專業在學校本就是弱勢學科,找工作毫無優勢,畢業就是失業啊,沒辦法,看大家都考研,我也去,我成績好肯定比他們更有優勢(無知者無畏也~)。



信心百倍的我因為沒調理好身體出現了意外,撞到頭破血流,鎩羽而歸,無奈調劑到西部的一所學校,從此遠離了家鄉,被迫開始了長途奔波。

由此變為天涯淪落人,從此妹子是路人,順利入坑,開始了我的科研搬磚生活

現在回想起來,那段時間應該是我最迷茫、最無助的時候吧,畢業季的到來讓我們仿佛一下子湧入到一片大草原上,隨著周圍的同學各自散去,逐漸的沒有了同行者,我們變得孤單,變得無助,也變得迷茫了。

何去何從?!無從得知,第一次產生了畢業季的恐慌。



悲催且無助的碩士生活

從沒出過遠門的我,連續坐二十多個小時的火車去學校,第一次感覺中國真大啊,中國人真多啊(火車上人太多啦,特別是經過河南的時候,像公交車一樣那麼擁擠)。

不過堅持加堅持,總算到地方了,度過焦慮的畢業季,迎來了盼望已久的研究生生活(主要是不去不行啊,別地方又去不了,硬著頭皮上了)。

每每回想起這段經歷我總是很難釋懷,那時候沒怎麼出過遠門,見識有限,被現實逼迫著一步步往前走,但自己摸黑走路怎麼能夠順利上岸呢,入坑那是早晚的事,可惜那會也沒有公共號推文章給我借鑑,選導師做課題寫論文什麼的都是一頭霧水,不知為何物,反正老師說啥就是啥唄(現在想想,我真是個聽話的好孩紙~)。

在大師姐的帶領下將實驗室的各種雜活都熟練了之後,我才發現情況似乎有點不對啊,我處的這個坑貌似是深不見底啊(莫名的焦慮感又開始出現了)。



樓上某某同學當初複試進來的時候是最後一名,聽說今年都拿獎啦呢,真讓人羨慕嫉妒恨啊,怎麼會這麼厲害了啊。一番調查之後我才發現,實驗室還是隔壁家的好啊。更過分的是,聽說居然還有導師給幫寫論文的,學生只需做實驗就能輕鬆收穫大獎!

聽到這些似真似假的消息,我簡直要哭暈在廁所,咱當年可是複試第一名進來的呢,怎麼會淪落至此...... 但我再算算自己的論文啥時候能出,結果連影子都沒有,欲哭無淚啊。

實驗室情況簡單來講就是要啥啥沒有,能借到的就算自己的,自由放養外加自生自養,做實驗各憑本事,只要每次組會有數據匯報就好。

那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啊,不過我本是凡人啊,這是典型的想讓馬兒跑,卻不給草的操作模式,總是借來借去的,實在讓人受不了。

終於,在文獻的大力支持下我的理論分析能力有了飛躍式的提升,就是一個簡單的實驗數據我也能給它分析出個花來,就這樣我生拉硬湊拼、強取豪奪,生生湊成出了我的第一篇 SCI,一番摧殘之後總算投出去了,各種心酸不再多說。

現在看看那篇文章,我只想好好感謝那個雜誌社收留了我的文章,讓我可以順利畢業。



出現轉機的博士生活

雖然碩士三年很艱苦,啥也沒搞成(主要是沒藥品,沒儀器,我又沒超能力,怪我嘍),不過經過惡劣環境的考驗(有機合成實驗室,沒休息室共混的那種,那味道~那噪音~你想想吧),還有各種報帳、採購、帶小弟等雜活的歷練,我的實驗室生存能力有了極大的提升(如何在啥都沒有的情況下搞科研?我很有經驗哦)。

以前對我來說不可能的事變的一切皆有可能

我以前對讀博是從未奢望過的,那對我來說太難了,可以說我碩士畢業前都沒有考慮過繼續讀博的可能,一心早點畢業賺錢去,畢竟那時候相比村子裡的同齡人我已經明顯落後了。

但三年的時間足以改變很多很多,事情的發展再次出現了轉折,當我再次面臨畢業季,而且找工作又失利之後(本專業依舊是學校弱勢學科,都沒有幾個單位過來招人,怪我嘍)。

此時的我雖然依然迷茫,不知何時才能衣錦還鄉,但我已不再恐懼,我決定還是直接繼續讀博去吧,還有什麼地方能比我現在的實驗室更惡劣的,要求更嚴格的(那時候除了睡覺吃飯,差不多都在實驗室呆著),絕對沒有啦,這已經是極限啦,對此我深信不疑。



幾番周折之後,終於我的博士導師收留了我,很感謝他,雖然生活上從沒給我們發過太多勞務費什麼的,但實驗室不太貴的藥品耗材啥的,用到就可以買,這種感覺就像貧農一下子步入了小康,讓一路走來風塵僕僕的我,有了些許的安慰(真的是窮怕了,最怕遇見摳門的老闆)。

雖然導師依然是放養型的,但這三年我過的很快樂,我再也不用為了一點點差價和藥品商討價還價啦,也不用小心翼翼的貨比三家再猶猶豫豫啦,有了更多的時間去思考我的課題和論文。

雖然導師不怎麼管事,每次課題都是我自編自導加自演,但是我還是樂在其中,已經很滿足了,碩士三年經歷的種種不順最終化為了我博士時的動力,讓我清楚的知道了如何才能順利畢業,所做的一切都向這個目標靠攏。

據個人經驗總結:有實驗就有數據,有數據就能寫成論文,有論文就能畢業,這個循環是很好理解的,所以多做實驗吧,量變引起質變

像是飄蕩的孤舟,只要保證船不漏(健康的身體很重要),一直努力往前劃總能到達終點的,努力奔跑的孩紙,疫情也不能阻止你順利畢業。



寫在我的最後一次畢業季

博士生涯走完,再次站在畢業季的這個路口上,回望一路走來的腳印,農村的背景給了我很大的困擾,讓我很缺乏安全感,容易焦慮,也曾產生過嚴重的自我懷疑,甚至是嚴重懷疑。

和同齡人之間越來越大的差異性特徵也讓我回家的時候都很少出門,別人的孩紙都成家立業了,我這樣一直堅持著往前走到底有沒有用,是不是對的啊,父母的各種不理解怎麼溝通,種種思緒縈繞在我腦海。



可能是年齡大了的原因,人也就自然而然會想的比較多了,也懂得回憶過去,好好規劃未來啦。畢業季的迷茫和恐慌曾困擾了我很久,也擔驚受怕了很久,不過總算是走完了。

其實吧,在這個時候我才恍然明白了讀書的意義所在,明白了大人對孩子苦口婆心的講,要好好讀書的根本原因:對一個沒有任何背景的農村孩紙來說,讀書可能是成長的最快捷方式。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所謂的選擇也無所謂對與錯,適合自己的就好,選一個走下去,無論它是好是壞,都會沉澱下來成為我們人生的一種閱歷,讓我們變得更有韌性,更能認清自己,在下一個路口、下一個機遇前便有了更充足的準備。

在這個特殊的畢業季,我也將繼續遠航,惟願諸君不忘初心,勵志前行

來源:」生物學霸「微信公眾號, 作者 燕賽賽

相關焦點

  • 一個「同性戀」的心路歷程,一個「愛滋病」大學生的心聲
    人生錯綜複雜,每個人都必須走自己的路。生活中沒有自助手冊,沒有公式,沒有現成的答案,某個人的正確之路,對另一個人卻可能是錯誤的。——《少有人走的路》近日,有幸在知乎上看到,中國教育電視臺主持人仁傑的《一名愛滋病大學生自述》採訪視頻。短短30分鐘的視頻,我看到一個同性戀大學生的心路歷程;一個愛滋病大學生的心聲。
  • 一個博士學姐的心路歷程和肺腑之言
    一個博士學姐的心路歷程和肺腑之言來自小木蟲論壇的zmxin▼距離博士畢業答辯過去已經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時至今日回想起來一直以來覺得博士畢業都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事情,我不敢相信我竟然做到了。或者說,在我心中博士學位是神聖的,不敢把它和自己掛鈎。五年來,每天期待地就是能夠順利,那個紅色的終點讓我望眼欲穿。當終於闖過紅線,瞬間不知所措,喜怒哀樂都不存在了。整個人反而是空空噹噹的。曾經想像中的狂喜都不曾出現。整個人愈加地平靜。
  • 臺灣「博士雞排」的心路歷程
    但一說「博士雞排」,很多人就會聯想到2013年鴻海董事長郭臺銘在媒體上說的那個人——到政大法律系、政大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博士班卻去賣雞排,根本是「浪費教育資源」「應該課人才浪費稅」。這篇文章就是博士雞排宋耿郎寫的,這位博士生雞排店老闆,娓娓道來他不寫博士論文卻去賣雞排的心路歷程。
  • 人到五十歲,這四個心路歷程,是人生的必經之路,你有嗎?
    如果你到了五十歲,還能夠豪氣幹雲,躊躇滿志,就是自不量力,甚至就是自己的一個笑話,五十歲的人大多數都已經有自知之明,變得成熟沉穩,也會對自己的人生能夠有更現實的認知和打算。人到五十歲,更多的是對生活的一份責任和擔當,人到五十歲,正在經歷人生中最重要的四個心路歷程,原因很尷尬,很扎心,很無奈。
  • 80份「心靈故事」講述大學生的「心路歷程」
    80份「心靈故事」講述大學生的「心路歷程」 2013-05-27 15:45:12   來源:淮河晨刊
  • 一個女人由愛到不愛的心路歷程
    一個女人由愛到不愛的心路歷程,其實並不遙遠,有時候只是一瞬間一剎那,只是經歷了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就讓一個女人從愛到不愛。這似乎就是所謂的「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一個女人從愛到不愛,或許只是一瞬間的事情,但在這之前必然是經過了漫長的積累,和無限的失望,才會讓她霎時心如死灰。
  • 博中校友陳茜茜考上清華大學博士研究生,重回母校談求學心路歷程
    夏天,對於博中而言,是一個充滿喜悅的季節。高考成績的揭曉,考生錄取通知書的如約而至,都讓博中人品嘗到收穫的甜美滋味。今年,不僅有眾多博中學子考取了理想中的大學,還有一些畢業多年的博中校友更上一層樓,進入更高的學府深造更高的學位。
  • 一個出軌女人的心路歷程
    一個出軌女人的心路歷程。 在出軌事件曝光之後,男人多數選擇回歸家庭,女人可能多數會選擇放棄家庭,然而女人放棄家庭,通過婚外情尋找的真愛,往往都是假象,當女人清醒過來,只會留下滿身傷痕。
  • 巨蟹座吵架後的心路歷程
    巨蟹是一個很「奶思」的星座,「奶思」通俗一點講就是懂事,體貼,善解人意……這裡大家自行腦補一些褒義詞,我就不說了。他們不會輕易生氣,也不喜歡跟人吵架,能退讓,能遷就的事一定不會跟人起爭執,這樣的巨蟹,如果真的吵架了,心裡該有多難受啊? 1. 巨蟹吵完架不會生氣很久,很快他們就會自我檢討,就算沒錯,也能覺得自己做得不好。
  • 廣西博白縣中學女學霸校友考上清華大學博士,回博中暢談心路歷程
    夏天,對於廣西博白縣中學而言,是一個充滿喜悅的季節。高考成績的揭曉,考生錄取通知書的如約而至,都讓博中人品嘗到收穫的甜美滋味。就比如,原就讀於博白縣中學1003班的陳茜茜同學,今年考上了清華大學博士研究生。近日,陳茜茜回到母校博白縣中學,暢談自己求學生涯的心路歷程。
  • 改讀音和假博士,十年寒窗回頭看,成績好的人全面潰敗!
    今年有幾件事都是讓成績好的人感慨連連的。翟博士這個假博士熱鬧了半個月,撥出蘿蔔帶出泥,明明人家成績不好,寫不出論文,可是不知用了什麼手段,硬是換到了博士名頭加身。今天剛打開新聞,又看到一則讓成績好的人無地自容的消息,某博士不讓別人加塞,被打成癱瘓,對方甩了三萬塊錢揚長而去,而這個博士身殘志堅,堅持在病床上完成了博士流程。
  • 一個抑鬱症患者的心路歷程6
    我知道導致抑鬱情緒的原因有很多種,治療方法也不能千篇一律,可我還是想把自己近期的努力總結一下,那怕只幫助了一個抑鬱症患者,我也會開心的。首先要堅持吃藥。我是今年一月份開始每天早飯後吃一片喜普妙,到了六月份因老公生病,忙於照顧老公後就給自己停了藥。到8月份時發現自己每天只想躺在床上、望著天花板想怎麼才能死的體面些之類。
  • 《暖暖,請多指教》:一段有關愛情的心路歷程
    每部作品當中,往往都有屬於它們自身的人物心路歷程。這些歷程的演繹,很多時候透露出人物角色的性格、品質以及成長等。它們,通常是值得我們觀眾去回味的。王巖執導、梁靖康以及李凱馨等主演的都市甜美暖劇《暖暖,請多指教》,就是那樣一部演繹了有關人物角色那份愛情世界裡心路歷程的影視作品。
  • 男人的洗澡心路歷程
    今天刷某某蝦小視頻,看到一個外國小姐姐的洗頭心路歷程,覺得有點意思,不如和大家分享一下中國直男們的洗澡心路歷程吧。首先來說,男人們不愛洗澡,幾乎是一種標杆。比如那一條內褲穿兩個禮拜的「傳說」,之所以在傳說上打引號,那是因為半個月算什麼,一條內褲穿一個學期的室友每個學校都會有。
  • Moodmill:心路歷程的記錄網站
    Moodmill是一個記錄心情的web2.0網站,它將心情分成了五個等級:Excited :D  Happy :)  Hmm… :|  Low spirit :(  Bad mood :#。
  • 女教師因壓力大患抑鬱症 痊癒後公布心路歷程
    從網上看到『@走飯』自殺事件後,我便想把自己的經歷公布於眾,呼籲更多的人關注受抑鬱症困擾的人。他們真的很痛苦!」昨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天津女教師劉野表示,她在網上發布了萬餘字的心路歷程,一度引發眾人關注。很多有抑鬱症傾向或正在遭受抑鬱症折磨的網友,看了她的故事後深受鼓勵。
  • 考研上岸心路歷程
    自從考研初試結束後,我就一直想要寫一篇自己的考研心路歷程,但一直都沒有提筆。後來初試成績出來後,得知自己順利通過了南京大學的分數線後,便開始忙複試的事情。直到複試結束,自己成功地被南京大學錄取後,才有時間,才有心情想要寫寫自己的考研經歷,來記錄一下自己考研路上的辛酸苦辣,也希望能給正在準備考研的學弟學妹們提供一些幫助。
  • 《我思故我道》:思想者的心路歷程(附視頻)
    薦書視頻《我思故我道》:思想者的心路歷程文 | 府建明在如今琳琅滿目的人物自傳中,趙敦華先生的這本自傳算得上別具一格。他自己起的副題是「我的思想自傳」,說明他並不想對自己生平做流水帳式的描述,而是力圖把自己學術生涯中的種種感受和思考反映出來。這是符合趙敦華作為哲學家的身份和個性的。
  • 老師用21幅PPT總結2020年度工作,幽默、辛酸,令人動容
    做了孩子王的老師工作又是怎樣的一個狀況呢?估計與絕大多數網友想像的大相逕庭,落差太大,原來眼中「穩定、輕鬆,還有超長寒暑假期」的教師工作是如此辛苦。近日,某教師用21幅PPT插圖總結了2020年度的工作,幽默風趣的文字裡夾雜著為人師的辛酸,辛酸中也透露出與孩子一起成長的幸福。
  • 為啥「十年寒窗」不值得驕傲?丁真憑帥氣進國企,大學生還在奮鬥
    這是出自劉祁《歸潛志》的一句話,用來形容那個年代讀書人壯志未酬,十年努力只等待科舉中考的心路歷程。而現代我們也多用「十年寒窗苦讀」來形容應試教育下學生們承受的壓力,經過十年寒窗苦讀,一朝考上大學,聽上去是一個非常勵志、振奮人心、跌宕起伏的過程,其實不然,當今社會下「十年寒窗苦讀」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再正常不過的事了。為什麼說「十年寒窗苦讀」並不值得炫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