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瀾:最有效的教育就是讓孩子看到父母如何做人

2020-09-19 濟寧教育大小事


楊瀾,既是一名資深傳媒人,也是一雙兒女的母親,她的智慧和練達,不僅體現在成功的事業上,更反映在對子女的養育上。她說:「做父母並非易事,身教比言傳更有說服力,別把勁兒都使在孩子身上,如果自己充實、快樂,有責任感,有情緒管理能力,孩子會模仿你的。」


最重要的是讓孩子看到父母如何做人


作為一名職業女性,我也曾困惑於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每次收拾行李準備出差時,就覺得做了一件特別對不起孩子的事。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我覺得對一個孩子而言,更重要的是看到母親和父親如此享受自己的工作,享受自己的人生,他們如此的充實,見到這麼大的世界,帶回來這麼有趣的故事,而且他們能夠在孩子遇到困惑的時候給予一些指導。你怎樣去做人,你的態度、你的行為孩子都會盡收眼底。


我詢問了很多在職業上很有成就的媽媽,發現她們中很多人的孩子都成長得很好,這給了我信心和答案。孩子到了一定的階段,需要跟他最親近的人進行思想的碰撞和交流。當孩子的思辨能力開始產生時,他更需要一個有實力的夥伴,而這個時候如果父母僅僅滿足於常常「賴」在他們身邊,卻不能給他們思想的養料,孩子們會感到不滿意。


兒子已經16歲了,開始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看到社會上一些不良現象時,也有自己的批判思想,這時候,他非常渴望一個同樣有獨立精神和批判思想的母親跟他對話,此時如果只是一天到晚圍著他問「你到底要吃紅燒肉還是燒帶魚呢」肯定不行。


無論是常年在外忙碌的父親,還是能夠多花時間陪孩子的母親,最重要的是讓孩子看到你是一個充分享受人生的人,尤其是作為一名母親,首先應該過非常充實和快樂的生活,讓孩子們知道:這樣的人生是可以做到的。


夫妻吵架在所難免,如何減少這種爭吵對孩子的傷害?


有一次,我跟先生發生了非常激烈的衝突,把孩子嚇著了。情緒稍微穩定後,我倆都意識到剛才自己做了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我們來到孩子的房間,單腿跪在地上,用完全平視的角度跟孩子說:「爸爸媽媽剛才做了一件非常錯誤的事,我們在你面前那樣爭吵,而且用了很不雅的語言,我們想跟你說,大人有的時候也會做出一些很愚蠢的事情,比如剛才我們做的事情就很愚蠢,我們倆真誠地向你道歉。請你原諒我們。第一,爸爸媽媽彼此之間還是相愛的;第二,我們不想讓你受到任何的驚嚇和傷害。」


提醒為人父母者,要儘量在孩子面前控制自己的情緒。社會上存在著一些焦慮的媽媽,有的甚至會對孩子歇斯底裡地咆哮。這是「一個非常糟糕的示範」,這樣的母親讓自己非常負面的東西完全不加節制地宣洩出來,雖然可能會在當時把孩子暫時壓制下去,但孩子將來也會用同樣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無論是對朋友、同事,還是對待自己的孩子,可能都會陷入一種潛意識的習慣當中。這是一種非常可怕的「遺傳」。


面對網絡和電視,選擇相信孩子


現在的孩子是電子化的一代,電視和網絡對於他們猶如空氣一樣不可或缺。但與此同時,電子化也造成了諸如網癮少年等問題,作為家長,如何把控孩子在電視和網絡方面的使用?


鼓勵孩子讀書、旅行,體驗各種各樣的社會活動。但孩子比較小的時候,都喜歡看「喜羊羊」,攔著孩子們不是辦法,於是我就坐在旁邊陪著孩子們看,有一天,孩子說:「媽媽,你實在太幼稚了,我實在沒辦法再陪你看這個了。」——孩子在電視中找不到太多適合自己看的節目,不再喜歡坐在電視機前了。


我並不認同為了減少孩子和電子產品的接觸,就讓家裡的電視、電腦等產品全部消失,人為地進行隔絕。這會極大地影響孩子在班裡的社交。這樣做的結果是,當班裡的孩子都在說他們熱衷於看的某一個卡通片和一個遊戲的時候,孩子只能無話可說。


隨著孩子們步入學校,和網絡的接觸越來越多,學校幾乎所有的功課都要在網上完成,他們還經常通過網絡看一些喜歡的卡通片、電影,跟同學聊天。看到孩子一直坐在電腦前面,我也開始慌張,但我明白,如果經常問孩子到底在做什麼,是對孩子的不信任。


最後,我跟孩子們達成了一個「交易」:從眼睛的保護、身體的發育、頸椎的成長以及學習等各個方面考慮,星期一到星期五不上網看無用的東西,不玩遊戲;星期五晚上、星期六和星期天每天只玩一個小時。孩子同意了。


既然談好了,就充分尊重他們的選擇。看到孩子待在電腦前,雖然心裡很想知道他在幹什麼,但我就跟自己說:「不要問他,他一定在做作業。」我選擇相信。


我坦言自己也犯過錯誤


兒子5歲的時候,曾逼他練鋼琴。鋼琴老師問兒子:你為什麼要學習鋼琴呢?兒子回答:是媽媽讓我學的。


在學琴的4年中,兒子痛苦,我也不愉悅,「為學琴衝他歇斯底裡地叫喊過」。終於有一天,兒子說:「媽媽,我想把鋼琴砸了」,我意識到兒子是真的不喜歡彈鋼琴,於是終止了兒子的學琴生涯。


女兒卻喜歡彈鋼琴。由此感嘆,哪怕是同樣的父母、同樣的家庭,每個孩子也不盡相同,孩子的天性真的有神秘之處,必須要對此敬畏。


「男孩窮養女孩富養」的根本是財富觀


近年來,「男孩窮養女孩富養」的說法在不少爸媽中盛行,這種說法認為,只有窮養男孩,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將來他才可擔當大任;只有富養女孩,在物質上開闊其視野,在精神上豐富其思想,將來她才能見識廣,有主見,一生幸福。


其實,對男孩太嚴苛了會讓他習慣順從權威,男孩從小過分窮養也可能讓他變得惟利是圖。


有一些人在成年以後走上歧途,恰恰是因為他們小的時候過於貧窮,以至於有錢高於一切從小在他思想裡扎了根,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可以不擇手段。同樣,有的家庭經濟條件非常優越,把女兒嬌寵到傲慢、無知的程度,殊不知,溺愛只能讓女孩長大後嬌縱無禮,「誰願意娶這樣的女孩進門?」


不管父母是窮還是富,孩子將來都要自己經營人生。因此,父母要讓孩子學會從小把錢、情感、價值、精神能夠放在一個相對合理的位置上。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給他們灌輸一個理念:18歲以後,媽媽把大學的學費都交齊了,你們就自己過日子了。


接受了這樣的理念,孩子們正確的財富觀自然就會慢慢培養起來。


暑假的時候,兒子去博物館實習,跟工人們一起拆木箱、釘釘子、做記錄,因為是高中生,博物館並不給他付工錢。中午在外面吃飯,班上有一些同學吃比薩,還有一些同學甚至吃更貴的壽司等,但兒子覺得自己還沒有掙錢,就買一個5元的三明治吃了。回來以後,我對兒子的行為大加表揚。我跟兒子說,你要算算,假設你剛剛大學畢業每個月可以掙多少錢,如果一頓午飯就花40元,意味著你根本養不活自己。


「窮養、富養,歸根到底是一個財富價值觀的問題。」不論男孩還是女孩,最關鍵的是要培養正確的價值觀、財富觀。而過分糾結於窮養、富養問題,「往往是父母自己過於看重金錢的結果」。


別把勁都使在孩子身上,讓自己充實快樂富足,身教重於言傳!

相關焦點

  • 楊瀾:最有效的教育是讓孩子看到父母如何做人
    「做父母並非易事,身教比言傳更有說服力,別把勁兒都使在孩子身上,如果自己充實、快樂,有責任感,有情緒管理能力,孩子會模仿你的。」 今天,我們就來聽聽楊瀾的育兒經。楊瀾,作為一名資深傳媒人,我們在螢屏上可以感覺到她的智慧和幹練,其實,她作為一雙兒女的母親,同樣非常稱職。
  • 做好父母,別把勁兒都使在孩子身上
    1最重要的是讓孩子看到父母如何做人有些職場媽媽愧疚於沒有時間陪孩子,這種心態常常也會影響孩子,真正形成親子隔閡。父母如何做人,孩子也會有樣學樣。但是再如何生氣,父母也切忌在孩子面前發洩。楊瀾和丈夫曾經在孩子面前發生過激烈的吵架,把孩子嚇到了。
  • 楊瀾對兒女的4個期望,太經典了!你家孩子做到了嗎?
    楊瀾有這樣一個原則,無論孩子們今後去哪兒,做什麼,他們是中國人這點是絕不   能變的,所以必須要讓優秀的中華民族文化滲透進他們的血液裡……楊瀾選擇讓孩子上公立學校還有一個「私心」,就是想讓孩子接觸到最真實的生活,也生活在最接近社會現實的環境中,這樣的成長環境對孩子才是真實可靠和有益的。
  • 工作忙沒時間陪孩子?看看楊瀾的教育方式,成高質量陪伴的榜樣
    現在的父母工作越來越忙,陪伴孩子的時間也越來越少。這是家長認為陪伴孩子,只不過是和孩子共處一個房間而已,但實際上這樣的陪伴並沒有太大的用處。楊瀾作為一名主持人,是許多人都熟知的,她不僅美貌與知識並存,對於教育孩子的理念也非常的成功。
  • 楊瀾精彩演講:一個媽媽最大的成功,就是學會放手,允許孩子犯錯
    著名主持人、媒體人楊瀾曾經在一次演講中說:「一個媽媽的成功就是讓你的孩子成功的離開你。媽媽最終要放手,最終要讓他走向自己的世界,成就他自己的人生,這正是母愛最偉大的地方。但是真正如何去愛?如何以適當的方式,適合我們孩子的方式去愛?卻是每一個母親就需要很好的去學習的!讓孩子學會付出楊瀾說,在自己小的時候,媽媽就會讓自己打掃衛生,不僅僅是自己家的,而是自己住的樓層那一層的衛生。楊瀾的媽媽說,力所能及,與人方面,何必斤斤計較。
  • 楊瀾:我從不要求孩子做神童,對孩子只有四個期望
    在許多情況下,父母與孩子最自然的關係就是如何使自己變得更好。楊瀾也希望孩子們能有更多的藝術影響力,於是他安排他們從小就學彈鋼琴。沒想到,在同一個家庭裡,兒子和女兒的處境大不相同:兒子變得不耐煩經過不到一年的學習並退休;儘管他的兄弟有「壞榜樣」,但女兒從一開始就迷戀它。鋼琴之後,我會每天要求更多的演奏和更多的練習,而不會受到其他人的敦促。
  • 楊瀾再爆料教育秘籍:主動道歉的父母,贏得了孩子的心
    然而,在教育問題上,有見識的父母往往不會羞於承認自己的不足,這樣的效果似乎更好。正是楊瀾的這些話,孩子才慢慢平靜下來,接受了父母的道歉。我小時候父母就是這樣管教我的,所以我也用這樣的辦法來對待你們。希望你們記住,將來不要用這樣的方法對待你們自己的孩子。」從此聞一多再也沒打孩子了,幾個孩子知道了父親的苦處,也更理解了父親的追求。
  • 楊瀾精彩演講:一個媽媽最大的成功,就是學會放手,允許孩子犯錯
    著名主持人、媒體人楊瀾曾經在一次演講中說:「一個媽媽的成功就是讓你的孩子成功的離開你。媽媽最終要放手,最終要讓他走向自己的世界,成就他自己的人生,這正是母愛最偉大的地方。所以你的孩子是誰的?其實,他是他自己的。他只是經過我們帶到這個世界,但他並不是被我們佔有或是擁有的。」
  • 如何做一個好母親?楊瀾抖音直播講解:成為酷媽為孩子樹立榜樣
    母親如何平衡工作和家庭,如何成為好的母親?這是每一位媽媽尤其是新手媽媽擔憂的問題。近日,資深媒體人、天下女人研習社創始人楊瀾在抖音直播講解「如何做一個好媽媽」這個話題,解答了眾多媽媽的疑惑。作為一名母親,幸福不是依賴別人的給予,甚至不是依賴孩子的成就,而是來自母親自己的內心。當母親能夠成就一個更好的自己時,那麼也可以更好地去履行做妻子、母親、女兒的責任。針對教育好孩子的方法,楊瀾在直播中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她介紹,每一位媽媽都是和孩子最親近的人,所以通常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首先會反抗媽媽,特別是女孩子。
  • 都知道做人重要,父母要如何引導孩子學會做人?
    「做人」的內容是寬泛的,所有涉及人格發展的因素都構成「做人」的內容。要嚴格劃定出做人教育的確切內容是有一定難度的,作為家長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引導孩子學會做人。孩子來到世界,原本是充滿了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但這種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往往在家長的成人世界的經驗中被理解為各種各樣的危險。於是,我們的家長更多的是替代孩子,「寧可自己多苦一點,也不能讓孩子受罪」「可憐天下父母心」。然而,正是家長這種良好的願望害了孩子,使孩子喪失了自己發展的機會和能力。
  • 楊瀾氣質出眾,為何兒子女兒差別大?父母基因如何影響孩子的相貌
    ,也包括孩子會攜帶父母身上的一些遺傳病。如果父母膚色都比較暗淡,黑皮膚的話,那麼生出來的孩子也是膚色較深;如果父母雙方膚色不一致,孩子大有可能會居於中間的一個膚色,黃色或者暗黃色。,下巴遺傳是顯性遺傳,通常極易受父母基因的影響,孩子的下巴長成什麼樣,大多都和父母的下巴模樣有關。
  • 松鼠Ai五周年,創始人慄浩洋對話代言人楊瀾:築夢個性化教育,全面推動教育升級
    在楊瀾看來,松鼠Ai所使用的「AI智適應教育」,就是顛覆傳統教育模式的一種千人千面的解決方案。 「智適應」,也就是AI人工智慧與「自適應」學習理念的結合。在傳統教育中,老師是課堂的主角,智適應則讓孩子成為主角;傳統教育讓孩子去適應老師的教學內容和節奏,智適應讓教學內容因孩子而不同。這會真正讓個性化教育成為可能。
  • 楊瀾:父母的言傳身教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01最重要的是讓孩子看到父母如何做人作為一名職業女性,我也曾困惑於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每次收拾行李準備出差時,就覺得做了一件特別對不起孩子的事。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我覺得對一個孩子而言,更重要的是看到母親和父親如此享受自己的工作,享受自己的人生,他們如此的充實,見到這麼大的世界,帶回來這麼有趣的故事,而且他們能夠在孩子遇到困惑的時候給予一些指導。你怎樣去做人,你的態度、你的行為孩子都會盡收眼底。
  • 松鼠Ai創始人慄浩洋對話著名媒體人楊瀾:AI教育的勢能與改變
    在楊瀾看來,松鼠Ai所使用的「AI智適應教育」,就是顛覆傳統教育模式的一種千人千面的解決方案。 「智適應」,也就是AI人工智慧與「自適應」學習理念的結合。在傳統教育中,老師是課堂的主角,智適應則讓孩子成為主角;傳統教育讓孩子去適應老師的教學內容和節奏,智適應讓教學內容因孩子而不同。這會真正讓個性化教育成為可能。
  • 父母最重要的事業,就是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父母是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無論貧窮與富貴。無論高貴還是平淡。你都得面對一個問題,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自己孩子的一切交給老師,是家長極其不負責任的表現。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永遠是你最重要的事業。  2、老師給不了你孩子良好的習慣  麻將桌旁、電視機前長大的孩子肯定和愛看書的家長教育出來的孩子,差別很大。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家長邊看電視邊督促孩子認真讀書時,收到的往往是強烈的逆反心理。
  • 父母應該如何教育好孩子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開始越來越重視知識,重視教育,尤其是孩子的教育,已經成為了每位家長的第一要務。所以如何教育好孩子是做父母的最關心,也是最頭痛的問題。那麼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如何教育好孩子呢?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首先應該要考慮教育孩子的本質是什麼?
  • 楊瀾2019北外開學典禮演講,分享如何學外語
    02持之以恆看了幾遍楊瀾的演講視頻之後,最令我震撼的一句話,就是「直到今天我仍然堅持每天半小時的法語自學」。不要說是學一門外語,就是每天堅持看半個小時的休閒書籍,都不是一件易事。這不能不讓人想起那句名言:這個世界上最恐怖的事,就是比你優秀的人比你還努力。說到楊瀾,苗爸又想起一個北外牛人,她就是北外教授、英國諾丁漢大學博士、北外網絡教育學院院長曹文,今年她的兒子如願以償上了英國劍橋大學之後,她也去了劍橋大學,繼續深造。
  • 父母最大的失敗,是沒有教會孩子做人
    如果再不教他如何做人,到了二三十歲,你猜他會變成什麼樣?有一個人,也許就是他長大的樣子。深圳,一個廖姓公務員,也是名校碩士畢業。他從小學習好,是全家的驕傲。後來一路順遂,去深圳做了公務員,結婚生子。有了孩子後,父母從老家趕來照顧。
  • 父母最大的失敗,是沒教會孩子做人
    如果再不教他如何做人,到了二三十歲,你猜他會變成什麼樣?有一個人,也許就是他長大的樣子。深圳,一個廖姓公務員,也是名校碩士畢業。一位教育專家說得很到位:其實是家教出了問題。只重學習,不教做人,最後就是這樣的惡果。後來這個公務員在各方壓力下,專門發了一封道歉信,深深反省和自責。隨後也痛哭流涕地給父母下跪道歉。
  • 孫儷教孩子刷牙獲高贊:最有效的教育,是父母「不講理」
    導讀:孫儷教孩子刷牙獲高贊:最有效的教育,是父母「不講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