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課9月份進一年級新生課堂,這些書能幫你激發孩子的科學興趣

2020-12-12 寶寶知道

作者:寶寶知道 壹父母

「 壹姐兒說 」

上周的親子共讀榜單,我們主要推薦了一些經典故事系列。

比如,能勾起80後回憶的《巴巴爸爸》系列,以及沈石溪的激情動物系列等。

這周,壹姐兒聽說了一個重磅新聞, 從今年9月份開始,科學課將正式進入千萬小學新生的課堂。

之前,教育部也明確將科學課,列為和語文、數學同等重要的基礎性學科。

未來,一個不懂科學、缺乏科學思維的人,將與文盲無異。

所以,這周,我們的親子共讀榜單,給大家推薦了不少經典的 科普百科類 書目。

無論是閱讀,還是學習科學知識,激發孩子的興趣才是根本。

這些書如果採用得當的方式與孩子共讀,就非常容易能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以及對科學的探索欲。

父母們,趕緊行動起來吧~

「 大動物,小動物 」

親子共讀指數: ★★★★

作者

提埃裡拉瓦爾·揚庫文(法)

出版社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5年版)

適宜年齡

3-6歲(科普百科)

大大的、小小的,有足的、有角的,光溜溜的、毛茸茸的......253 只形形色色的動物,在5幅折頁畫卷裡玩起了捉迷藏,你能找到它們嗎?

「長長的動物小百科」,描繪了多姿多彩的動物世界。來吧,讓我們玩一場動物尋找大冒險!

「 薦語 」

《大動物,小動物》是法國著名出版社瑟伊(Seuil)的人氣兒童科普系列之一。

它將動物認知與視覺發現遊戲巧妙地結合,通過精美的手繪圖和好玩的翻翻折頁畫卷,引導孩子認識7大類別、250餘種可愛的動物。

想要充分滿足兒童的藝術審美和探索欲望,增加知識存儲量,這本書相當合適。

「 親子共讀Tips 」

① 作者背景

提埃裡拉瓦爾(Thierry Laval)生於1968年巴黎近郊,現居法國吉倫特省,是著名的童書作者兼插畫師。

長長的小百科系列是他執筆作品中人氣最高的一個系列。

② 共讀要點

讓孩子愛上神奇的動物世界,引導孩子的探索欲和求知慾。

③ 壹起玩

和孩子一起分別畫出你和他最愛的動物,並以這個動物為主角,互相講一個故事。如果能運用上書裡的知識,那就更棒了。

「 地球通史 」

親子共讀指數: ★★★★★

克里斯多福 · 勞埃德(英)

派屈克 · 斯基普沃斯(英)

江蘇鳳凰少年兒童出版社

(2016年版)

7-14歲(科普百科)

《地球通史》包含宇宙史、自然史、科技史、農業史、政治史、經濟史、宗教史、曆法史、音樂史、戰爭史、文學史、醫學史、建築史,等等。

打破學科壁壘、以發散式的思維導圖方式,將137億年中地球上發生的一切,盡顯在2.4米長的時間圖譜中。

通過提供宏大的歷史敘事時間圖譜,引發兒童自身的好奇心,進行自發探索,將所學的所有知識點聯繫起來去建立自己獨立的學習系統。

這本書由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倫敦科學博物館、莎士比亞出生地基金會、英國機械工程師學會聯合出品。

曾獲英國《泰晤士報》、《每日電訊報》整版推薦,是牛津文學節、美國薩拉索塔藝術節、劍橋科技藝術節熱門展示系列。

① 作者故事

作者之一克里斯多福,是世界歷史作家、演說家、教育家,非常擅長用大的故事背景和時間線將知識串聯起來。

他的互動工作坊開設在英國皇家學院、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倫敦科學博物館、牛津文學節,劍橋科技藝術節、英國機械工程師學會、東京大學、京東電視臺等等,受到聽眾的熱烈歡迎。

另一位作者克里斯多福,畢業於劍橋歷史系,擔任多年《泰晤士報》科技版資深評論員。

他還著有《世界通史》、《影響世界的100 個物種》等知名暢銷書,他的書被翻譯成15 種語言,銷售50 萬餘冊。

帶孩子領略知識之美,更重要的是,幫孩子在宏大的歷史敘事時間圖譜,以及廣博的知識中,建立起自己的知識體系。

和孩子一起自製「探險地圖」,按照歷史的時間線索,設置「知識站」,玩互問互答的通關遊戲。

「 蜻蜓眼 」

曹文軒

10-14歲(兒童文學)

絲綢商的兒子杜梅溪在法國馬賽偶遇了法國女子奧莎妮,兩人一見鍾情,相愛、結合,並生下了四個兒女。

二戰期間,上海淪陷,杜梅溪攜法國妻子回到上海接下了父親的生意,從此,奧莎妮在上海定居下來,再也沒有回到法國。

時光流逝,奧莎妮從少女到老婦,漸漸融入了中國的生活······

小說以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為主要時代背景,以奧莎妮的小孫女阿梅的成長為主要故事線索,並以這個孩子的視角,勾勒了在那個特殊的年月中,一家人相扶相幫、相濡以沫的動人情景。

在小說中,我們看到主人公曆經磨難卻始終保留在人性深處裡的那一份溫暖與優雅。

這本書是曹文軒在獲得國際安徒生獎後出版的首部長篇小說,是對「中國故事,人類主題」的完美呈現。

曹文軒,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

曾獲中國安徒生獎、中國作協全國優秀兒童兒童文學獎、宋慶齡文學獎金獎、冰心文學大獎、國家圖書獎、輸出版權優秀圖書獎、中國電影華表獎、德黑蘭國際電影節「金蝴蝶」獎、北京市文學藝術獎等重要獎項40餘種。

2016年獲得國際安徒生獎,是首位獲得該獎項的中國作家。

讓孩子通過故事,了解那個特殊的時代,並從故事中感受到一家人相濡以沫的情感是如此彌足珍貴。

給孩子講講自己小時候的故事,讓孩子了解不一樣的時代,更增進親子間的親密和理解。

「 父與子全集 」

(德國)埃 · 奧 · 卜勞恩

吉林攝影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 (2010年)

7-12歲(漫畫)

父與子,實際上就是作者卡勞恩與兒子克裡斯蒂安父子間的真實寫照。

作品中一個個生動幽默的小故事,都是來自於漫畫家在生活中的真實感受。一幅幅小巧精湛的畫面,閃爍著智慧之光,無言地流瀉出純真的赤子之情與融融天倫之樂。

連環漫畫《父與子》以感動世界的父子真情,暢銷世界的不朽傑作,風靡全球70年,是教育部推薦小學生必讀書。

本書原為黑白漫畫,此次出版進行了專業著色,使之更具有視覺效果,對讀者更具有吸引力。

埃·奧·卜勞恩,原名埃裡希·奧塞爾(Erich Ohser),是德國著名的漫畫家、藝術巨匠。

他於1903年3月18日生於德國福格蘭特山區阿爾多夫附近的翁特蓋滕格林村,童年時遷居卜勞恩市。

他少年時代學過鉗工,後來在萊比錫繪畫藝術學院學習,曾給一些報刊雜誌作過畫和插圖。納粹掌權後,卜勞恩被萬惡的法西斯判處死刑,他的政治漫畫被禁止發表。

卜勞恩的藝術生涯雖然短暫,但成就卓著,他在《父與子》中所塑造的善良、正直、寬容的藝術形象,深深地打動了千百萬讀者的心,被人們譽為德國幽默的象徵。

讓孩子感受生活的智慧和幽默,以及親子間的溫情。

和爸爸一起表演《父與子》小劇場,還可以補充你們自己的「親子生活劇本」。

「 學會愛自己 」

( 全3輯 )

珊蒂·克雷文 茱蒂·柏斯瑪 佩特拉·敏特爾(德)

安德烈·烏斯塔科夫(德)

青島出版社(2016年)

3-10歲

(情緒管理和安全教育)

這套書可以讓孩子通過故事學會:

保護自己 ——遠離性侵、誘拐,注意安全;

正確地認識自己 ——肯定自己的優點,接受自己的缺點,做更好的自己;

會與人相處 ——拒絕校園暴力,更好地融入集體;

會管理自己 ——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懂得管理欲望,養成良好習慣。

對那些離開父母的視線、進入校園學習的孩子們來說,這是一套非常有幫助的教科書。

其中,《不要隨便摸我!》曾被全美各地的家長和老師用來教導孩子如何避免受到性侵害的傷害,並在1999年獲得了「班傑明.富蘭克林親子教養類獎」等許多大獎。

珊蒂·克雷文,國際知名的藝術家。從十幾歲開始便已經是一位成功的插畫家,因為在《不要隨便摸我!》這本圖畫書中創造出那些古靈精怪、像小精靈般的人物而廣為人知。

佩特拉·敏特爾,是德國教育學碩士,熱衷於寫作,擅長兒童安全及成長心理等題材。

安德烈·烏斯塔科夫,居住在俄羅斯,在俄羅斯已經非常有名氣,專為兒童創作舞臺劇、電視劇本和歌曲。

「學會愛自己」是這套書要教會孩子們的,而「學會愛孩子」則是每一位成年人可以從這套書中懂得的道理。

每本書裡都提供了「寫給家長的話」或者建議頁,可以讓家長和孩子得到更加實用和專業的建議指導。

和孩子玩「情境扮演」遊戲,通過遊戲給孩子做出明確的示範,究竟該怎麼樣自我保護和拒絕傷害。

「 地下水下 」

亞歷山德拉米熱林斯卡(波)

丹尼爾米熱林斯基(波)

烏蘭 譯

貴州人民出版社(2015年)

3-10歲(手繪百科繪本)

這是一本全手繪的精裝百科繪本,但翻開的形式很特別,每一個對頁都展示了一個橫切面,來介紹「地下」和「水下」的世界。

在「地下」世界,你會越走越深,從腳下的土壤一直走到地心。

你會發現很多生活在地下深處的奇特生物、紮根在沙漠之下的植物深根和隱藏在地下的管道和電纜、還能發現陸地上的施氏無畏龍,以及世界上最深的科拉鑽井和庫魯伯亞拉洞穴……

在「水下」世界,你會越遊越深,從陽光照射的珊瑚礁到海洋最深的黑暗之處,你會看見生活在淡水和海水中的不同魚類,以及海面下的巨大海洞。

你也可以看見人類為了探索海底世界設計的各式潛水服和潛艇,「乘坐」阿爾文號潛水器參觀鐵達尼號的殘骸,以及神秘的海底熱泉和迷失之城,跟隨卡梅隆在數萬米深的馬裡亞納海溝探秘……

本書用剝洋蔥的方式,多角度、多層面地呈現了難得一見的地下和水下世界,精彩紛呈,趣味十足,給孩子一個觀察世界的全新視角。

各式各樣的潛水服、早期和現代的潛艇、探秘鐵達尼號、深入馬裡亞納海溝等,都能極大地引起孩子們的閱讀興趣。

和古生物學家一起,發掘出施氏無畏龍化石,復原陸地上巨型恐龍的外形;和洞穴探險家一起,不斷深入庫魯伯亞拉洞穴,刷新世界超深洞穴的紀錄。這些都能很好地滿足孩子的好奇心。

① 故事背景

作者亞歷山德拉米熱林斯卡和丹尼爾米熱林斯基二人為夫妻,1982年出生,2007年畢業于波蘭華沙藝術學院。

他們於2010年獲得「博洛尼亞國際兒童書展插畫獎」提名,以及「國際兒童讀物聯盟榮譽獎」(IBBY)提名。

譯者烏蘭,是波蘭文學博士、格但斯克大學文學院中文系主任,榮獲波蘭文化和民族遺產部頒發的波蘭文化貢獻獎。

滿足孩子的好奇心,激發孩子對世界和自然的探索欲和求知慾,父母需要做好被一大波問題包圍的準備,實在不了解的,可以和孩子一起查資料,順道教會孩子具體怎麼做。

帶孩子參觀博物館或是地質公園,和孩子一起親眼看看書裡的世界,哪怕只是萬分之一,也能激起孩子的無限興趣。

「 給孩子講宇宙 」

李淼 王爽

湖南科技出版社

中南博集天卷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2017年)

7-10歲(科普百科)

幾千年來,人類從未停止探索自己棲居的世界和望見的星空。

從用太陽光測算地球周長,到用電磁波證實宇宙起源;從根據月食推測地球形狀,到用標準燭光測量天體距離……

淼叔用生動有趣的故事,將我們帶回一代代偉大天才的思考現場,開啟非同一般的科學思維。

這是頂尖物理學家、暢銷科普作家李淼教授「給孩子的物理學」系列第二本。

在帶孩子了解前沿的量子力學之後,淼叔帶我們望向遙遠的星空,探索奇妙的宇宙。

書中也配有藝術插畫和珍貴宇宙圖片,小讀者們能張開想像的翅膀,遙想神秘又迷人的宇宙,驚嘆於造物的神奇和人類永無止境的求知慾。

用有趣的講述,讓小朋友們帶著未知與好奇,同歷史上的科學天才們一起認真思考、靈感迸發、得到解答,開啟非同一般的科學思維。

李淼,中山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研究院院長及籌建人,198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天體物理專業,1984年獲中國科技大學理學碩士學位。

1989年,李淼赴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玻爾研究所學習,1990年獲哲學博士學位,並先後在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布朗大學任研究助理教授,1996年在芝加哥大學費米研究所任高級研究助理。

1999年,李淼回國,任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開啟孩子非一般的科學思維,放飛孩子的想像力,啟發孩子對科學的興趣。

帶孩子參觀天文館,一起用天文望眼鏡觀測星象。

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 —— 朱熹(宋)

- 版權聲明 -

壹父母所有原創內容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 投稿郵箱 -

love@yifumu.com.cn

關注寶寶知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小學科學課怎麼教更科學?讓不一樣的科學課走進課堂
    小學科學課老師是科學教育起跑線上的實踐者,「如何培養孩子的探究能力和科學思維?」、「什麼樣的科學內容更適合孩子們學習」,成為了每一位小學科學課老師首要解決的課題。內含《奇幻科學城》從全年600個實驗中甄選的60個科學實驗視頻,超過50位國內外科學家,通過節目裡生動有趣的科學實驗,為全國小學科學課老師提供教學輔助,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培養他們愛科學的興趣和志向。  據悉,截至目前已有來自18個省市自治區、785所小學、共計1421位小學科學課教師參與本次活動。
  • 這是一套能真正激發孩子「動手做科學」興趣的圖畫書!
    然而在科學課上的奧吉卻是最自信的,不論是上課回答問題還是課後的合作動手小實驗,總是能驚豔全校師生。記得一次課後的科學作業,奧吉和傑克想做的是水果發電。如果換做是中國的幼兒園、小學課後作業,應該會是讓家長做一個燈籠、風箏或者ppt之類的吧。這不禁讓人想到中西方的教育差距,尤其是孩子們的科學實驗動手實操能力。
  • 英國初中的科學課培養孩子哪些能力,科學思維如何提升?
    從英國國家統一的KS3教學大綱National Curriculum中,我們可以看出,開設科學課的目的是讓學生能夠:01拓展科學知識,通過具體學科,包括生物,化學和物理,加深對學生的概念理解02通過不同的科學調查實驗,加深學生對自然,科學過程、科學方法的理解幫孩子更好的了解周圍的世界03有足夠的科學知識,能明白科學對於現在及未來的用途和意義
  • 溫州科學師資夠不夠? 小學新生喜歡科學課嗎?
    記者從溫州市教研院獲悉,目前,由省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60萬冊《中醫藥與健康》教材正在加急刊印,不久將出現課堂上。  與此同時,從本學期開始,科學課與語文、數學一樣,從小學一年級就開設,成為一門基礎性課程。  一門課程學得好不好,師資是關鍵。新增的科學課和中醫課都急需更多的科學老師,那麼溫州的科學師資夠不夠?
  • 小學低年級科學課怎樣上更「科學」?
    天津市河東區第二實驗小學科學教師王紅在給學生上科學課。資料圖片小學科學新課標——《小學科學課程標準》已實施一學年。從2017年9月開始,小學從一、二年級開設科學課,這標誌著小學科學課程進入一個躍升發展的全新階段。
  • 激發孩子探索世界的好奇心,科學啟蒙也要趁早,你做對了嗎?
    2017年9月1日秋季開學起,全國小學一年級新生的課表上,出現了一門全新的必修課程——《科學》。這門課程將影響一千餘萬即將進入小學一年級的新生,相信這一變化,將成為我國科學教育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裡程碑。
  • 北京臺灣兩地教師課堂競技玩科學 科學課才生動
    科學課怎麼上才有趣?怎麼讓學生愛上科學課?3月5日,臺灣高雄市國民教育輔導團的校長、教師代表走進北京市海澱區中關村第一小學。兩地教師分別通過科學觀摩課,展示了各自科學教育的理念和先進做法,展示出海峽兩岸不同的教學風格和教師的個人魅力。
  • 合肥新生開設科學課學校設置科學實驗室 一年級語文大變臉
    》》》推薦閱讀:今秋開學合肥小學一年級將增設科學課 每周不少於1課時另外,從今年秋季起,全國小學一年級新生的課表上將出現一門全新的必修課程——《科學》。昨天,記者探訪臨泉路第二小學,該校今年在新生中首開科學課,並專門設置「科學實驗室」讓新生們體驗科學樂趣。
  • 讓繪本教學融入小學科學課堂
    有了這樣的經驗,學生在分離大米與鐵屑時,沒操作就知道是藉助磁鐵能既快又方便地把大米和鐵屑分離開來。同時藉助直觀形象的課件,把學生原本無意的活動引向有意的活動,拓展了學生思索的空間,使學生找到了更多分離混合物既快又好的策略,激發了他們的發散性思維,提高了他們對科學活動的興趣。(一)課前引領布置,運用繪本教學結合學生的原認知,建構理論課堂學習。
  • 小學一年級新增科學課,怎麼上才「科學」?
    關鍵:保護孩子好奇心 培養科學態度「認識空氣」「水沸騰現象的觀察」「西瓜蟲有耳朵嗎?」……在教育部今年下發的《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中,這些來自生活的科學現象,都成為生動的教學案例。新課標要求學生學會通過多種方法尋找證據,運用創造性思維和邏輯推理解決問題,倡導探究式學習。「學校能從一年級開設科學課,我太支持了。」
  • 臨沂中小學迎"部編"教材 重點培養科學興趣
    記者現場詢問了幾位小學一年級的學生,他們基本都認識新版教材第一課中的「天、地、人」三個字,小學新生們紛紛表示,這些字他們早就認識了,平時也經常從繪本和電視中見到這些字。  「我覺得新版教材識字在前,拼音在後這點更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沂州實驗學校一年級語文高級教師徐玲說,由熟悉的語言帶出拼音的學習,使之相輔相成、相互促進,這樣更有益於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 小學科學課到底有多重要,再不重視起來,你將要為「科學」買單!
    來杭州之前,完全沒想到科學課在南方竟然如同語數英般存在在小學初中孩子們的課堂裡。它的重要,在某種程度上甚至超過了這些年非常狂熱的英語。它將地理、物理、化學和生物相結合,給到孩子們的是一個新奇而豐富的大自然。
  • 【開學季】科學課回歸一年級課堂!80後家長們,還記得小學有一門課...
    今年秋季新學期起全國小學一年級新生的課表上出現了一門新的必修課程科學課你會用一些簡單的工具、材料做小實驗嗎?對於剛從幼兒園畢業的「小萌新」來說,除了要儘量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還要面臨這個挑戰!班裡有一位同學突發奇想,用新華字典加了一片白菜葉,結果書都臭了……要說印象最深的那就是養蠶課了。記得一年級的自然課,老師突然說課堂教學加分作業是,養蠶!聽到這個,教室裡像炸開了鍋,同學們關注不在於是否加分,而且在互相打聽哪裡有賣蠶的。老師會根據大家的養蠶進度,講解相關的知識點,大家都會聽得格外認真,恨不得天天都有自然課。
  • 一個專業老師的總結:將計算機科學納入科學課的意義
    一些使用指南直接將NGSS和K-12計算機科學框架、新的CSTA計算機科學標準進行了重疊,以展現兩者的關係,見下圖。所以,如果你也想要實施NGSS,可以考慮在科學課中加入計算機科學。分析數據分析數據是計算機科學的一個重要課題。
  • 科學課堂上,這樣會讓孩子們更感興趣
    科學素質的形成是長期的,創造學習科學良好的條件和環境,對教學趣味設計,讓課堂更加生動有趣,使學生在學習中體驗科學的魅力和樂趣,從而培養學生的探索樂趣、良好的思維習慣和初步的科學實踐能力,這些良好的習慣都會使一個學生終身受益。科學課如果從內容上,語言上有趣一些,學生就會感受到科學課堂的樂趣,學習科學就是一種樂在其中的有趣活動。
  • 賽先生科學課寒假班,4天帶孩子探索科學,馳騁宇宙!
    孩子看到神奇的現象,和孩子自己親手創造出神奇的現象,無法相比。前者會激發孩子的興趣,但是後者會徹底點燃孩子的熱情,並持續下去。想像一下,你的孩子在杯子裡先倒入一種液體,再倒入一種液體,然後看著泡沫……你能想像他驚訝地睜大眼睛,開心到手舞足蹈的樣子嗎?於是,他們就想要持續地創建更多。這就是點燃。
  • 北京小學科學課是這樣玩起來的
    從今年9月1日開始,小學一二年級每周原則安排不少於1課時科學課程。新學期開始,小學科學課如何開始?北京晨報記者深入小學課堂,調查科學課落實情況。北京市東城區分司廳小學遠程天文攝影課程助學生探索星空天象觀測、天文學研究、星體拍攝、網際網路望遠鏡……這些聽上去在大人的世界裡都遙遠而高深的概念如今卻早已進入了小學的課堂。
  • 探訪青創賽|激發孩子科學興趣,做好這些身邊小事就可以!
    01怎麼利用身邊的事物引發孩子的科學興趣?1我喜歡利用身邊的事物引發孩子的科學興趣。一個塑料盒,一根筷子、一點小蘇打、一盒牛奶……任何事物,只要學生感興趣的,有探討價值的,我們都非常歡迎。一、魔術引入。如把水變沒了的魔術,聲音去哪兒的魔術等,這些都會讓孩子們無比好奇,非常想探究;二、實驗探究。
  • 9本分齡科學書為孩子打下理科基礎
    今天為大家推薦9本分齡科學書,讓孩子學好科學,再也不怕理科。這些書極大地滿足了孩子的求知慾與探索興趣。尤其是第一套書《以科學之名破壞這本書》,這本書可供孩子自由拆解,再讓孩子根據科學原理進行組裝。以科學之名破壞這本書讓孩子能將這些原理和生活中那些息息相關的事物。
  • 9本分齡科學書為孩子打下理科基礎
    今天為大家推薦9本分齡科學書,讓孩子學好科學,再也不怕理科。這些書極大地滿足了孩子的求知慾與探索興趣。尤其是第一套書《以科學之名破壞這本書》,這本書可供孩子自由拆解,再讓孩子根據科學原理進行組裝。以科學之名破壞這本書讓孩子能將這些原理和生活中那些息息相關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