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婆媳關係磨合難了摩擦多了

2020-12-14 搜狐網

  張聰沛本報記者鄒慧穎/文

  婆媳過招一 「嬌妻」與「母后」愛誰多一點?

  「娶了一個媳婦,就等於死了個兒」,雖然這話有它的偏頗之處,但大多數婆婆還是信以為真,以至於談「媳」色變。於是,雙方均帶著對「小皇帝」的深情厚愛,把婆媳關係再度推向水火不容的地步。近日,記者在哈市一家心理診所看到這樣一個記錄:某獨生子電話諮詢,其母五十出頭,由於某些特殊原因,決定婚後暫時和父母同住。然而,在他新婚之夜,原本一向非常通情達理的母親,突然變得有些情緒暴躁、蠻橫無理,居然為一丁點兒小事和父親大吵大鬧。新媳婦是獨生女,哪裡受得了這氣。這一夜,「母后」大發雷霆,「嬌妻」淚流滿面,「皇帝」左右為難……新婚如此,可想而知她們今後的婆媳關係會怎樣。

  採訪中,婆婆和兒媳婦紛紛講述了對「情敵」的看法。當婆婆兩年、52歲的張阿姨說:「兒子從小就和我關係好,都長成二十出頭的小夥子時,見到我還特別親,經常摟著我的脖子攙著我的胳膊媽媽長媽媽短的。我就這麼一個兒子,二十多年我把全部的愛都傾注到他身上。孰料,一結婚讓兒媳婦拐的,兒子和我的親熱勁兒沒了不說,每天長到丈母娘家,想見他一面都難!兒媳婦好不容易回來一次,可是一旦回來卻一言不發如坐針氈!」

  結婚兩年的王女士說:「我就討厭老公總在婆婆面前撒嬌,拿肉麻當有趣!再說,婆婆每天總是在我面前嘮叨,『兒子愛吃這個,我幫你洗衣服呀……』不停地打電話幹涉我們的生活。為了避開婆婆的絮叨,讓老公多些陽剛,少些孩子氣,我就不回婆婆家。曾經我還和老公約定,回我家10趟我陪他回一次家!」結婚半年的趙女士也說:「是呀,我就覺得如果老公總在婆婆的呵護下生活,根本不能給我安全感!他怎麼能撐起一個家呢?」

  專家點評:互相尊重起碼應該「說得過去」

  多數母親都會把兒子看成是自己的私有財產,兒子一旦邁進婚姻的殿堂,母親的心情特別失落,獨生子的母親則會感覺好像失去了自己唯一的財產。在這種情況下,母親自然會對兒媳婦產生或多或少的牴觸情緒。然而,從小嬌生慣養的獨生女素來唯我獨尊,哪能受得了氣,雙方自然產生莫名其妙的對抗,甚至互相挑剔。

  專家建議,兒媳婦首先應該放下自己的偏見去認識婆婆,把婆婆當親人看,沒事常回家看看!而婆婆為了自己的兒子,就應該對兒媳婦好些。互相認同後,要互相尊重,彼此視若親人,時刻提醒自己婆媳之間要「說得過去」。

  婆媳過招二 「嬌氣」與「絮叨」各有各的理?

  「雙獨」婚姻往往易導致夫妻雙方生活能力差。這時,婆婆看到嬌氣的兒媳婦自然難以放心,一旦插手孩子的生活,雙方不可避免地要頻繁過招。

  張小姐,25歲,事業單位科員,新婚不久。她告訴記者,「我一聽到電話鈴或門鈴聲,就毛骨悚然,這都是婆婆的過分關心給我做下的「病根」。我們新婚之夜,婆婆就送了份意外的禮物。晚上9時,電話鈴聲格外刺耳,是婆婆囑咐我們關好水電煤氣,不要睡得太晚。更讓人不可理喻的是,從此婆婆幾乎天天兩遍電話,早上提醒穿什麼,晚上囑咐蓋被子。」汪女士說:「我結婚兩年了,婆婆幾乎天天來幫我們打掃衛生,我覺得自己雖然從身體上被解放了,但是精神上卻上了一把沉重的鎖頭!」至於兒媳婦不要孩子等做法,更會激活婆婆的話匣子,在婆婆的眼裡這就是不負責任!

  面對兒媳婦的埋怨,婆婆也傾訴了苦衷。「我是想不管,但是他們也不讓人放心呀!滿地是髒衣服,襪子不穿到沒有都不洗,用過的碗放到長毛都不刷一下……好端端的家造得跟『豬窩』一樣!」當婆婆兩年的張阿姨說:「更讓人哭笑不得的是,兒媳婦每天早上刷牙後牙缸都不刷淨,常常留有牙膏等汙漬,我說過她,可是她既不生氣也不上火,就是惡習不改!最後沒辦法,我只有天天給她刷牙缸。除此之外,我這個兒媳婦到現在為止從未下過廚房,連方便麵都不會煮!都說不用我們老人管,可是不管行嗎?」

  李阿姨,56歲,當婆婆4年。她說,「不是做婆婆的愛講究兒媳,這些年輕人也過於嬌氣。不僅不會做家務,就連上下班都必須我兒子接送。有時我兒子晚上加班回來晚,我家老頭就到樓下接兒媳婦。我們家兒媳婦已經進門4年了,不管晚上幾點下班,回家一定要有人接,否則堅決不上樓,一說她就回答兩個字『害怕』!說實在的,誰願意幹涉他們的生活?但是你說,一個連樓都不敢自己上的嬌小姐,生活自理能力顯而易見。不僅僅是這些,她花起錢來嚇死人,買件破絨衣,居然花了800多元。」

  專家點評:各退一步緩解婆媳緊張

  小兩口都是獨生子女,生活能力差,不會幹家務活。突然面對一個家庭,多數可能連上街買菜都不會,因此勢必會導致婆婆的過多參與,由此也會產生許多摩擦,而矛盾的焦點幾乎全部集中到婆媳之間。從家中刁蠻任性的獨生女到為人妻,她們通常表現出不會過日子,生活中存在浪費、奢侈等習慣,而婆婆此時卻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堆積久了,婆婆自然會產生怨言。因此,雙方只有各退一步,方能化幹戈為玉帛。

  婆媳過招三 「媽媽」與「奶奶」「太子」誰來管?

  不要孩子婆媳相處難,可有了孩子婆媳關係更緊張。第三代子女的出生,往往成為婆媳關係惡化的分水嶺。為了照顧孩子,很多本來單過的小兩口會與公婆同居,而同居以後三代同堂的隱患也隨之而來。獨生子女夫婦自身獨立意識很強而且崇尚個性化,婆婆們一般難以接受孫輩人所接受的獨立鍛鍊和教育,導致孫輩「教育權」的爭端。趙女士,30歲,科員,結婚4年。她說:「我剛有孩子時,什麼都不懂,連抱寶寶都不懂得用什麼姿勢抱,不知道女兒究竟為什麼哭個不停。我覺得天要塌下來了……正因為如此,女兒的窩就從我們自己家轉移到了奶奶家。一晃快三年了,我要是批評女兒一句,婆婆的臉上立即『晴轉多雲』。索性我也不管了,順其自然發展吧,反正現在孩子還小。不過,聽我們也是獨生子女的同事說,她們的孩子在家更受『寵』,婆婆不讓給孩子安排太多的學習任務,整天就知道哄著孩子打撲克。看到同事家的現狀,我也就看到了自己的明天,我真擔心以後孩子長大了怎麼辦?」

  面對兒媳的疑惑,李阿姨反駁到:「我的小孫子出生後,兒媳婦簡直被手無寸鐵的她『殺』得手足無措。無奈,我乾脆接過孫子的管理權,剛滿月,兒媳婦就給孫子斷了奶,孩子徹底入住我家。可是孩子一天天長大了,她又想拿回管理權,每天給不到4歲的孫子時間安排得滿滿的。這麼小的孩子又學英語又學口才,晚上還要學習遊泳。最慘的時候,我一周都見不到孫子一面。都以為老了可以享受天倫之樂,可是反而見不到孫子了,以前的付出也都沒得到任何回報,這種劇烈的反差,讓我心裡空蕩蕩的!」

  專家點評:提倡獨生子女結合自身教育子女

  在第三代的子女教育問題上,婆婆和兒媳的矛盾更是猶如針尖對麥芒。第一代獨生子女大部分接受了相當程度的教育,有較強的自省能力,他們普遍感受到,上一代人對他們的教育過於寵愛,過分重視智商教育而忽視了情商教育,忽視了自主自立能力的培養。因此,他們可能會結合針對自己的成長經歷,不僅注重撫養,更重視智商與情商的平衡發展,注重價值觀、態度和社會規範的傳遞與教導。

  「婆媳關係」並非洪水猛獸,無論發生了什麼,都沒有對錯,也無須追究對與錯———假如婆婆能把媳婦當自己的女兒看,不要有「人家的姑娘」的分別心,以對待自己的兒女的心態和她相處;假如兒媳把婆婆視作自己的母親那樣照顧,儘可能的去體諒老人的性格或其他不足,當和婆婆有矛盾時,千萬別犯和婆婆「爭老公」的「低級錯誤」;假如兒子能學會「和稀泥」,化解「婆媳關係」天然的敏感因素……

  新聞背景

  婆媳關係八成不和

  據新華社近日報導,天津市一項對千戶的最新調查顯示:有78%的已婚獨生子女小家庭覺得「婆媳關係」很難處。調查統計顯示,對老人的精神贍養、教育子女、兩代人生活方式和觀念的差異,成為一些獨生子女家庭婆媳關係難處的三大主因。來自哈爾濱市婦聯的消息說,雖然哈爾濱未做類似調查,但顯然存在類似情況。

  「婆媳親,全家和。」婆媳關係可以說是中國家庭內部人際關係中的一個傳統難題。隨著上世紀80年代出生的第一代獨生子女步入結婚組建小家庭高峰期,儘管目前婆媳受教育程度和素質均比以前高,婆媳同住的比例比以前低,但是依然有相當部分的已婚獨生子女覺得「婆媳關係」很難處。在如今經濟依存度低和婆媳相互尊重的條件下,為何還會造成近八成的「婆媳不和」呢?針對這一問題,連日來,記者走訪了哈市各級婦聯、社區等部門,與「獨生子」的媳婦和母親零距離接觸,傾聽她們的苦衷與無奈,進一步了解「嬌公主」與「皇太后」的心理爭奪戰。與此同時,記者採訪了中國婚姻家庭研究會常務理事、黑龍江省婚姻家庭研究所研究員張一兵,為緩解婆媳關係量體裁衣。

相關焦點

  • 婆媳關係也在「更新」,新型婆媳相處方式一出,雙方更和諧了
    婆媳關係從古至今,都是一個十分難解決的問題,一個男人把兩個素不相識的、相差很多年紀的女人聯繫起來,並且她們都認為這個男人應該是向著自己的,這樣難免會有一些小摩擦。婆婆和兒媳之間能好好相處,是一家人都喜聞樂見的事情,經過上千年的磨合之後,不少的婆媳也經營出了屬於她們這個人群的相處模式。
  • 婆媳關係被譽為中國最難處理的關係,婆媳之間到底該如何相處呢
    婆媳關係,被譽為中國最難處理的關係,中國的婆媳矛盾在上千年的歷史上一直未曾變過,多少人為之心煩意亂。而如今,現實社會中,提起婆媳,多數人想到的都是婆媳之間不可跨越的鴻溝,但其實對於90後的婆媳關係來說,不做敵人也不做母女,這種模式值得不少人學習。那麼婆媳關係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 只要做到這幾點,婆媳關係也能夠親如母女
    婆媳關係在我國一直是一個解不開的難題,從封建時代婆婆對兒媳的壓迫,到現代社會兒媳對婆婆的冷漠,一老一少兩個女人就是這麼的難以湊合。 生物學家說這是因為沒有血緣關係;感情學家說這是因為婆媳是男人兩邊的情敵。婆婆和媳婦都會問同樣掉水裡先救哪一個的問題。
  • 婆媳關係會出現「矛盾」的3個根源
    婆媳矛盾,在各種家庭矛盾當中,一直都是首當其衝的。不少的女人,都因為婆媳關係而頭疼。不少的男人,也因為夾在其中,而感覺到厭煩。 其實婆媳之間存在矛盾,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跟自己的父母會有矛盾,跟戀人會有矛盾,跟朋友會有矛盾。
  • 50歲阿姨的心裡話:伺候過月子,我才知道為什麼婆媳關係難相處
    但是,有一次她端著雞湯走到兒媳房門口,聽見兒媳正跟兒子撒嬌抱怨:「你說,你媽才五十多歲就不上班了,這不明擺著等咱們養嗎?還有,她也不老,腦子怎麼那麼不好使,很多事說了幾遍還是做錯,飯菜做得難吃,衣服也洗不乾淨,還不如保姆做得好呢。」聽完兒媳這番話,張阿姨瞬間扎心了,手裡的一碗熱雞湯差點掉在地上。
  • 如何處理好婆媳之間的矛盾和摩擦?(深度好文)
    談起如何才能處理好婆媳之間的矛盾和摩擦,這個話題對大家來說都將面臨著或多或少的困擾,那麼,在婆媳相處共同生活中,如何才能處理好婆媳之間的矛盾和摩擦呢?即下來,虞戀莎為朋友們分享一些如何處理婆媳矛盾,如何處理婆媳之間的矛盾,如何處理好婆媳之間的摩擦,如何才能處理好婆媳之間的矛盾和摩擦等相關方面的心得體會,供朋友們參考。1.如何處理好婆媳之間的矛盾,首先要樹立一種尊重老人的思維格局,畢竟老公的媽媽含辛茹苦地把孩子養大,也付出了自己一生的心血,作為一個聰明的媳婦更應該懂得「百善孝為先」的智慧。
  • 因為婆媳關係,我想離婚了:婆媳相處五個訣竅,有效規避矛盾
    時間一長,心裡的不平衡感越來越重,婆媳之間不斷出現摩擦。她覺得自己的婚姻生活在慢慢走向盡頭。02我們說人與人的相處,要真心換真心,但婆媳相處,除了真心,還要一點智慧。要不然方法不對,努力白費。我們都知道,婆媳問題,歸根結底是夫妻問題,一般都是一個家裡,老公不作為造成的,如果老公能明確了老婆在家庭中的地位,那麼婆媳矛盾也會好得多。所以在和婆婆相處時,我們要讓老公參與進來,不能讓他隔山觀虎鬥。那麼,我們如何在婆媳相處中有效地避免矛盾?五個訣竅供你參考。
  • 「新型婆媳關係」盛行,婆媳關係融洽,丈夫在中間也舒服自在
    婆媳關係,這個一聽讓讓人覺得頭大的詞彙,現在在一些家庭的磨合下,誕生了一種新型的婆媳關係,可以很大程度地避免矛盾,非常值得大家借鑑學習。安安與老公在結婚前就商議好了,結婚後他們要自己買一處房子,不與婆婆住在一起,但是選的房子也不要離婆婆家太遠,這樣才方便平時探視婆婆。
  • 為什麼婆媳關係這麼難相處?要怎麼處理婆媳關係?
    在我國婆媳關係一直是最難解決的問題。尊老愛幼是我們的傳統美德,也正是這種觀念的灌輸,婆媳關係就更加難相處了。丈夫愚孝,無條件支持自己的母親,讓妻子受委屈,長此以往很多的家庭矛盾由此產生。為什麼我國的婆媳關係這麼難相處?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被「愛」的名義捆綁在一起生活,兩代人被硬生生拉扯進這所謂的「愛」中,實際上沒有界限感的、強制的愛,往往滋生控制和索取,只會發酵出恨。這時夾在中間的兒子再做事拎不清,家庭的氣氛就更加的緊張,家裡也就更容易產生爭吵。
  • 中國婆媳關係難相處的根源是什麼?
    縱觀古今中外,婆媳關係總是硝煙瀰漫,狼煙四起,成為亙古難題。但是,中國婆媳關係難相處的問題尤為凸顯,困擾了無數的家庭,是很多夫妻關係的隱痛,成為了婚姻最大的隱患。那麼中國婆媳關係難相處的根源是什麼呢?如何破此困局呢?
  • 為什麼中國的婆媳難相處?歸根結底,還是和婆婆有很大關係
    自古以來,婆媳關係就有著極高的話題度,但同時也是一個非常難解的話題,很多人用「天敵」來形容 婆媳關係。對於很多人來說,婆媳就是兩個女人相互看不上眼,又不得不在一起相處,整天為了自己心裡的小九九而算計或者是爭吵。不論是以前還是現在,婆媳關係都是一個難題,很多家庭都會出現婆媳矛盾,而婆媳之間的矛盾也影響著一個家庭之間的和諧。
  • 婆媳不和,只出現於中國嗎?為什麼外國婆媳關係沒有那麼多呢?
    在國內婆媳關係,不僅在農村欲演欲烈,在城市裡婆媳關係也是鬧得家庭不睦,這個問題始終解不開。這種矛盾世世代代都在流傳,什麼時候才能制止。我們來看一下國內的矛盾和外國的家庭關係是怎樣處理的吧?外國家庭之二:這是一對情侶結婚前和父母住過一段時間,雖然關係很不錯,但結婚後他們立馬就搬離了父母住的地方,離父母遠遠的過自己的兩人生活,他們既不幹涉老人的生活,老人也不在幹涉他們年輕人的生活,雙方非常自在。年輕夫妻說:「我們的新家離婆婆的家有三個多小時的路程」婆婆要是上來的話,也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到達。
  • 天下最難處理的是婆媳關係,第二難處理的就是妯娌關係
    三個女人一臺戲,除去母女關係,如果是關係更近一點,比如婆媳、妯娌等,二個女人就是一臺戲,並且都是主角。時間一過千年,各種矛盾都在變化,唯有婆媳和妯娌矛盾在傳承,在沿襲,並且沒有消亡的痕跡。婆媳矛盾由於太經典,堪稱天下最難處理的關係,一個男人如果能把婆媳關係處理好,就是一個合格的兒子和丈夫。妯娌之間的關係可稱天下第二難處理的關係,只不過由於計劃生育的實施,一個家庭兩個兒子的現象少了,這種矛盾才沒有像婆媳關係那樣敏感和廣泛。可是在以前,由於多子多福的傳統觀念影響,一個家庭的興旺與否就看兒子多還是少,兒子多了,妯娌關係就突顯出來了。如果父母在一碗水端不平,家裡就會更熱鬧。
  • 婆媳關係中,最忌諱的8句話,你是不是也踩過雷?
    作者 | 情感窩窩村世紀難題:婆媳關係。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尤其是在婆媳關係這方面,幾乎是所有人男人的都戳心的事。今天小編就整理出了,最常說卻最忌諱的8句話。首先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習慣和作息,媳婦畢竟不在這個家長大,難免和對方父母有需要磨合的地方。可能有的人上班太累,習慣性一個星期收拾一次家。如果和婆婆住在一起,那婆婆看家裡沒人收拾,只得她來收拾。這樣婆婆自然就覺得媳婦太懶了,什麼都不做,全事她在做。這句話,讓媳婦聽到就很委屈了,矛盾就不可避免了。
  • 最美好的婆媳關係
    婆媳關係乃是家庭和睦的關鍵。那麼,婆媳關係相處時應該向哪個方向努力好呢?很多婆婆在娶進新媳婦時,一般會說「我一定把兒媳當成自己的親閨女待」。而兒媳呢,常常會說,「我一定把婆婆當親媽媽待」。然而,很多婆媳說了,卻做不到。為什麼做不到呢?難道她們說這話是虛情假意嗎?不是,都是發自真心的。然而,做起來就不是那麼回事兒了。因為每家每戶每人,待親閨女和親媽的方式是不一樣的,親母女之間也會發生誤會甚至出現摩擦,非親母女的婆媳怎麼能按照親母女相處之道就能和睦相處呢?
  • 婆媳關係難處理嗎?五招看高情商媳婦
    自古以來,婆媳關係是最難處理的關係。婆媳關係難處理。我也是作為女兒來這裡的,因為我結婚了,我跟著老公去了一個新的家庭生活。面對新的人際關係,一定有很多不適應。生活習慣是最重要的。如果你想處理婆媳關係,不能只靠一方,你需要在很多方面努力。我的一個兄弟去年結婚了。我沒聽他談過婆媳不和的事。每次我去他家吃飯,婆媳倆比他們的母女更親密,即使洗盤子的時候,他們也都在忙著洗。有一次我們談到聊天,他告訴我們奧秘。他說,之前婆媳關係並沒有那麼難處理,他說,各種各樣的節日,無論大小,都被當作例子。
  • 家庭矛盾的重心永遠是婆媳關係,而比婆媳關係更不好相處的是這種
    算算自從她年初結婚之後,我們便沒再見過面,一是我家裡有兩個孩子平時太忙,二是她新婚之後忙著融入新家庭,自然就聯繫的少了。這次大概真的是遇到讓她煩心的事情,所以才特意打電話約了一起放鬆一下,順便傾訴一下心中的不快。
  • 人之初性本善,婆媳關係卻是天敵?這樣相處,婆媳互相不吃虧!
    文/武當女客世界上最難處理的人際關係之一便是婆媳關係。婆婆永遠比不了親媽,媳婦永遠不是親女兒。因此,婆媳之間的關係就成了女性朋友的千古難題。處理好婆媳關係的家庭,基本上都能幸福美滿。處理不好婆媳關係的家庭,最後大多支離破碎。
  • 奶奶看孫子,累在其次,關鍵是婆媳相處難免起摩擦,那該怎麼辦?
    獲得了推薦量1892,閱讀量206,這個數據是我從3月5號開始寫小文,36篇文章中數據最高的,這就讓我琢磨了,這篇文章我沒有引經據典,沒有掉書袋,沒有運用心理學知識,卻獲得這麼多關注,可能因為是剛剛發生的真實事件,從動筆到寫成不到40分鐘一起呵成,寫起來很快,接著我又回顧了一下其他文章數據,發現只要文章題目涉及到婆媳關係就有比較高的閱讀量和推薦量,思量一下,說起隔代養育,咱拋開姥姥幫帶
  • 怎樣改善婆媳關係?試試「雙調」法
    從古至今,要說什麼家庭問題最難解決,大家可能都會不約而同地想到婆媳關係,說到家中什麼人最難處,大家定會異口同聲說是「婆媳」,這似乎已成為一種社會共識,同時也是困擾一些家庭的主要矛盾,令人非常頭疼和棘手,儘管如此,卻是許多家庭無法迴避必須面對之事,為此大家都在想方設法探究和尋求解決婆媳難處的良策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