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婆媳關係,不僅在農村欲演欲烈,在城市裡婆媳關係也是鬧得家庭不睦,這個問題始終解不開。這種矛盾世世代代都在流傳,什麼時候才能制止。我們來看一下國內的矛盾和外國的家庭關係是怎樣處理的吧?
外國家庭之一:這是一個兩個孩子的家庭,都已經成家立業,孩子們結婚的時候都搬出去住。所以家裡只剩下了兩位老人,他們在享受著晚年生活,對子女的事情也不過於幹涉。就連他們的孫子孫女出生,他們表示祝賀了一下,沒有停留便回來。兒子媳婦也沒有挽留父母,讓其幫忙照顧子女。他們只會在節假日或特定的日子帶著孩子和老人團聚,一塊兒聚餐或者度假。
外國家庭之二:這是一對情侶結婚前和父母住過一段時間,雖然關係很不錯,但結婚後他們立馬就搬離了父母住的地方,離父母遠遠的過自己的兩人生活,他們既不幹涉老人的生活,老人也不在幹涉他們年輕人的生活,雙方非常自在。年輕夫妻說:「我們的新家離婆婆的家有三個多小時的路程」婆婆要是上來的話,也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到達。這樣不會影響我們的個人隱私,婆婆也不可能經常出現幹擾他們的生活。
外國家庭之三:這是一對一直和父母住在一起的夫妻結婚十幾年裡,婆媳之間並沒有多大的意見,就拿一次聚餐來說,媳婦想吃烤魚,婆婆卻想吃牛排。結果是婆婆為媳婦準備了烤魚,而媳婦協助婆婆做了牛排,一家人其樂融融地享受著聚餐。如果在中國免不了出現爭執,還會把兒子扯進來當擋箭牌。
外國的母親對兒子沒有佔有欲,兒子婚後不會跟父母共同生活
在國內婆婆都希望和兒子兒媳待在一起,一來方便照顧兒子,兒媳二來也約束媳婦的一些行為,時間久了就摩擦出了矛盾。比喻:剛養大的雞,該下蛋了,結果讓兒媳婦給抱走了,心理不平衡。看媳婦老是不順眼,開始了爭奪兒子的大戰。
外國父母從不幹預子女的新生活,他們認為兒子在18歲以後就成年了,對兒子沒有佔有欲, 掌控的心態。不與媳婦住在一起也減少了家庭矛盾的機率。
外國對婚姻觀念開放,結婚、離婚對他們來說很正常
中國把婚姻看得比較重,尤其是結婚的時候,非常隆重。如果兩人感情出現危機,雙方父母都會幹預在其中,阻止年輕人的離婚。有的父母想把自己的觀念強加於自己的子女身上,認為離婚是比較丟人的事,杜絕離婚。
外國把婚姻看得比較開放,他們認為結婚離婚都是正常的,不合適就沒有必要強求在一起,雖然這樣造成家庭的氣氛不濃厚,但這也避免了很多問題如:婆媳關係。
外國老人注重生活的品質
中國人只要能動就不停地幹,想把更多的財富留給子孫,所以不捨得去享受。如:照顧月子,帶孩子。整個大家庭中好幾代人,難免不會出現摩擦,這也是導致婆媳關係的原因之一。
外國老人當子女成家立業之後,他們會拿著自己的退休金積蓄去旅遊。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在生活品質上,他們要求極高。這時他們不會幹部子女的私生活,也不會為他們操心受累。
結論:外國人當子女到了合法年齡,他們不再幹預子女的,生活及婚姻的狀況。他們會高質量的過老年生活,享受著夕陽之福。
中國老人無論子女有多大,只要活著就有操不完的心,扯不完的事。尤其愛摻與在媳婦和兒子之間也是造成婆媳矛盾的原因。最終得不到媳婦和兒子的理解,甚至抱怨,娶了媳婦忘了娘的這樣的話。
今日說法,你對國內和外國的生活方式有何看法?歡迎在留言區留言。
我是森暘媽咪,兩個孩子的專職媽媽,關注育兒從我做起,從小做起能為大家分享的育兒知識,幫助到大家了解更多育兒方面的知識,請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