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不和,只出現於中國嗎?為什麼外國婆媳關係沒有那麼多呢?

2020-12-19 森暘媽咪

在國內婆媳關係,不僅在農村欲演欲烈,在城市裡婆媳關係也是鬧得家庭不睦,這個問題始終解不開。這種矛盾世世代代都在流傳,什麼時候才能制止。我們來看一下國內的矛盾和外國的家庭關係是怎樣處理的吧?

外國家庭之一:這是一個兩個孩子的家庭,都已經成家立業,孩子們結婚的時候都搬出去住。所以家裡只剩下了兩位老人,他們在享受著晚年生活,對子女的事情也不過於幹涉。就連他們的孫子孫女出生,他們表示祝賀了一下,沒有停留便回來。兒子媳婦也沒有挽留父母,讓其幫忙照顧子女。他們只會在節假日或特定的日子帶著孩子和老人團聚,一塊兒聚餐或者度假。

外國家庭之二:這是一對情侶結婚前和父母住過一段時間,雖然關係很不錯,但結婚後他們立馬就搬離了父母住的地方,離父母遠遠的過自己的兩人生活,他們既不幹涉老人的生活,老人也不在幹涉他們年輕人的生活,雙方非常自在。年輕夫妻說:「我們的新家離婆婆的家有三個多小時的路程」婆婆要是上來的話,也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到達。這樣不會影響我們的個人隱私,婆婆也不可能經常出現幹擾他們的生活。

外國家庭之三:這是一對一直和父母住在一起的夫妻結婚十幾年裡,婆媳之間並沒有多大的意見,就拿一次聚餐來說,媳婦想吃烤魚,婆婆卻想吃牛排。結果是婆婆為媳婦準備了烤魚,而媳婦協助婆婆做了牛排,一家人其樂融融地享受著聚餐。如果在中國免不了出現爭執,還會把兒子扯進來當擋箭牌。

外國的母親對兒子沒有佔有欲,兒子婚後不會跟父母共同生活

在國內婆婆都希望和兒子兒媳待在一起,一來方便照顧兒子,兒媳二來也約束媳婦的一些行為,時間久了就摩擦出了矛盾。比喻:剛養大的雞,該下蛋了,結果讓兒媳婦給抱走了,心理不平衡。看媳婦老是不順眼,開始了爭奪兒子的大戰。

外國父母從不幹預子女的新生活,他們認為兒子在18歲以後就成年了,對兒子沒有佔有欲, 掌控的心態。不與媳婦住在一起也減少了家庭矛盾的機率。

外國對婚姻觀念開放,結婚、離婚對他們來說很正常

中國把婚姻看得比較重,尤其是結婚的時候,非常隆重。如果兩人感情出現危機,雙方父母都會幹預在其中,阻止年輕人的離婚。有的父母想把自己的觀念強加於自己的子女身上,認為離婚是比較丟人的事,杜絕離婚。

外國把婚姻看得比較開放,他們認為結婚離婚都是正常的,不合適就沒有必要強求在一起,雖然這樣造成家庭的氣氛不濃厚,但這也避免了很多問題如:婆媳關係。

外國老人注重生活的品質

中國人只要能動就不停地幹,想把更多的財富留給子孫,所以不捨得去享受。如:照顧月子,帶孩子。整個大家庭中好幾代人,難免不會出現摩擦,這也是導致婆媳關係的原因之一。

外國老人當子女成家立業之後,他們會拿著自己的退休金積蓄去旅遊。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在生活品質上,他們要求極高。這時他們不會幹部子女的私生活,也不會為他們操心受累。

結論:外國人當子女到了合法年齡,他們不再幹預子女的,生活及婚姻的狀況。他們會高質量的過老年生活,享受著夕陽之福。

中國老人無論子女有多大,只要活著就有操不完的心,扯不完的事。尤其愛摻與在媳婦和兒子之間也是造成婆媳矛盾的原因。最終得不到媳婦和兒子的理解,甚至抱怨,娶了媳婦忘了娘的這樣的話。

今日說法,你對國內和外國的生活方式有何看法?歡迎在留言區留言。

我是森暘媽咪,兩個孩子的專職媽媽,關注育兒從我做起,從小做起能為大家分享的育兒知識,幫助到大家了解更多育兒方面的知識,請關注我!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中國有解決不了的「婆媳矛盾」,外國卻沒有?女人都該看看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導語婆媳之間的矛盾是自古以來的難題,很少有家庭是不存在婆媳之間的問題的,那麼為什麼中國有解決不了的"婆媳矛盾",外國卻沒有,女人都該看看案例呂女士是一個傳統的中國女人,結婚後就和丈夫一家人住在一起,一般現在很多年輕女性都會要求不和父母住一起,但呂女士並沒有這樣和丈夫要求過。
  • 婆媳關係導致的離婚率有多高,婆媳應該看看這些
    #婆媳關係導致的離婚率有多高,婆媳應該看看這些情人節的那天陪同表哥表嫂去領結婚證,令我大吃一驚的是情人節的這天離婚的竟然和結婚的所差無幾。為什麼現在年輕人離婚率比結婚率還要高呢?表哥一語道破「因為婆婆唄」雖說每對離婚的夫妻不一定全部因為婆媳關係而離,但大部分的夫妻都是婚後婆媳相處不和諧引起的。婆媳關係對於一個家庭而言真的有這麼重要嗎?那是當然了,對於男人而言,將來如果媳婦和媽鬧到了不可開交的地步,必須選擇一個的話。大多數男人還是會選擇放棄媳婦選擇媽的。
  • 婆媳不和,作為男人的你,該怎麼辦呢
    那麼婆媳不和,作為男人的你,該怎麼辦呢?我看過這樣一個故事,夫妻倆結婚的時候是買的步梯樓,沒有買電梯的,買的是五樓,沒有電梯,我們走上去也很累,更別說手裡再拿點東西了,他們倆口子之間感情也不錯,但是吧,他們家裡也存在著一個千古難題,就是婆媳不和,有一次周末,夫妻倆一起超市買東西,東西買的挺多的,拎著東西上樓也怪費勁的,到了家門口的時候,因為女生要掏鑰匙開門,所以把他們買的東西都給了男的,一開門進去,
  • 中國式婆媳關係不和的幾大原因,你中了幾條?
    幸福的家庭總是那麼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現在擇婚都成了一個「高危」選擇,一旦失足,後半生無望又無助。今天,小編就來屢屢中國式婆媳關係不和的幾大原因:一、性格強勢一般婆媳關係不好的婚後女生,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大概就是:我遇到了強勢的婆婆!家裡戾氣沖天、一地雞毛。
  • 婆媳關係:同樣的婆媳關係,美國和中國一樣嗎?
    似乎婆媳關係這個話題一說起來,我們就不由自主想到了各種不好的婆媳關係,比如婆媳之間的冷戰啦,再比如互相看不順眼啦。在我們常常感嘆國內的婆媳關係不好的時候,有一部分人就不由自主地說起來一個話題,為什麼國內的婆媳關係總是不好,而國外的,像美國那樣的國家婆媳關係常常都是很好呢?
  • 婆媳不和,為什麼在農村比較突出
    聽說過好多婆媳不和的例子,也見過不少的婆媳不和,這樣的情況,人們總是感覺在農村比較突出,個人認為,其實不然。也許有人會問,可是在城市裡聽說的很少啊。這麼跟你說吧,城市裡的人,沒準住在對門都不認識,他們的家長裡短,你們知道嗎?
  • 論論婆媳關係
    前幾天寫了一篇《為什麼說,產後第一年特別難》得到了很多寶媽們的共鳴,其中不乏一些寶媽談到婆媳關係,甚至有名寶媽說:只要不見公婆,帶孩子再難都可以接受,並且很多人給她評論點讚。 那為什麼四五十年代的時候,很少出現婆媳關係不和呢?第一、那時候信息不發達,有什麼事,一般都是鄰裡街坊知道,不像現在,動不動上熱搜。第二、那時候的人,一般都是以勞作果腹為主,只要吃飽穿暖就是最大的幸福。第三、那時候的人,文化程度都差不多,分歧也會少一些。
  • 婆媳有矛盾,誰的錯?婆媳不和的家庭,一般都有這3種根源
    提到婚姻,除了愛情關係,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關係:婆媳關係。這個讓眾多未婚女人感到惶恐,已婚女人感到頭疼的一段關係。婆媳關係一直是結婚家庭中熱門的話題,很多人都經常和於老師抱怨和婆婆相處的問題,尤其是生了孩子以後矛盾點越來越多,朋友結婚之後也是天天跟暖暖抱怨很多婆媳問題:婆婆給孩子餵奶不對,婆婆太寵孩子....說到最後就只剩下嘆氣。那婆媳矛盾,究竟是誰的錯呢?
  • 為什麼婆媳關係導致的離婚率很高?如何處理好婆媳關係
    中國的家庭結構有一種非常典型的家庭結構,就是婆婆圍著孩子長大的,長大以後孩子娶了媳婦,有些是婆婆認為媳婦來搶兒子了,會有各種小矛盾導致婆婆跟媳婦吵架、打架的。最後離婚,然後媳婦把所有的專注點放在孩子身上,然後孩子長大了,孩子娶了媳婦又重複婆婆的生活,就是一代一代傳下去。
  • 為什麼中國的婆媳關係難相處?歸根結底是這5種原因,很現實
    現代社會的婆媳關係已經升級了很多,兒媳也相對過上了「好」日子,但還是有些婆媳關係真的是讓人苦不堪言。還記得漳州的「石春梅事件」嗎?就因為跟公婆長時間處不來,石春梅帶著兩個孩子走了極端。這是長期婆媳關係不和所導致的家庭悲劇。
  • 外國人有「婆媳矛盾」嗎?看完外國兒媳的做法,中國婆婆羨慕了
    ——「婆媳矛盾」!「婆媳矛盾」已經是遺留千年的亙古難題,婆婆和兒媳婦本是兩個毫無關係的女性,但卻總能產生矛盾,不單單是爭奪同一個男人,生活中的瑣碎小事也能冷戰幾天。可是,「婆媳矛盾」只發生在中國,外國人很少會有類似的情況出現,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婆媳關係為什麼總是很難處理?
    可是,後來我們漸漸發現,其實這種事不僅僅出現在虛構的影視作品當中,還出現在我們的生活當中。 究竟,為什麼婆婆和兒媳總是會發生衝突? 直到後來,有一次婆婆和別人發生了衝突,兒媳聽聞後,二話不說就去替自己婆婆出氣,那次之後,婆婆才明白,兒媳不是不喜歡自己,只是不善於處理婆媳關係。 年輕人和老人在一起的時候,意見不和是常事。最關鍵的就是坐下來好好談,有什麼問題,說開了其實就沒事了。但是,總有人喜歡靠暴力解決。
  • 婆媳關係有妙招:五個解決婆媳關係的方法!
    中國有句老話叫"十對婆媳九不和",婆媳關係的微妙性、特殊性和難處理性眾所周知。婆媳問題,一直是婚姻關係中的首要難題,常常使得家庭煙硝瀰漫。因為婆媳關係不和導致婚姻破裂的而離婚的家庭,佔據我國離婚總人數的三成。那麼婆媳之間應該怎麼相處呢?
  • 為何還會造成近八成的「婆媳不和」呢?
    俗話說:「婆媳親,全家和」。婆媳關係可以說是中國家庭內部人際關係中的一個傳統難題。隨著上世紀70年代出生的第一代獨生子女步入結婚組建小家庭高峰期,儘管目前婆媳受教育程度和素質均比以前高,婆媳同住的比例比以前低,但是依然有相當部分的已婚獨生女覺得「婆媳關係」很難處。
  • 凡是婆媳關係不和的家庭,婆婆都有這些表現
    不管怎麼樣,婆媳關係的起因終究是一個男人的瓜葛和牽連,若不是這個男人,兩個沒有血緣關係的不同年齡的女人,又怎麼會相處在一起?又怎麼會從親近到疏遠,再從疏遠到憎恨呢?其實,想處理好一份婆媳關係,也不是世界級難題,保持住一個距離,但凡涉及到兩人共處的事情,儘量讓這個男人在場,儘量別滋生不必要的麻煩和誤解,總之,保證兩人相處的分寸感,別太親近,也別太疏遠,基本就可以了。
  • 中國家庭的婆媳關係怎麼就處不好呢?
    在如今中國國民眼裡和心裡這婆媳關係的爆發在中國是個老大難問題。是個歷史悠久的問題。其實:老大難倒是認同,歷史悠久卻談不上。大家從歷史書上看近代史以前很少有關於婆媳關係大矛盾的描述。這又是什麼原因呢?但在婆媳關係中,婆婆卻又絕對的話語權。媳婦只有服從。就這種標準自然也就沒有表現出對立的婆媳關係。至少變面上不能有。否則不但家法伺候,口水都得把你這當兒媳婦淹死。「多年媳婦熬成婆」這句話可以足夠說明婆婆的權威。兒媳婦的隱忍沒有讓矛盾公開化。所以有在民國以前中國婆媳是沒有矛盾的說法!
  • 為什麼中國的婆媳難相處?歸根結底,還是和婆婆有很大關係
    自古以來,婆媳關係就有著極高的話題度,但同時也是一個非常難解的話題,很多人用「天敵」來形容 婆媳關係。對於很多人來說,婆媳就是兩個女人相互看不上眼,又不得不在一起相處,整天為了自己心裡的小九九而算計或者是爭吵。不論是以前還是現在,婆媳關係都是一個難題,很多家庭都會出現婆媳矛盾,而婆媳之間的矛盾也影響著一個家庭之間的和諧。
  • 婆媳關係不好到底是誰的問題?
    90後的年輕人為什麼越來越不願意結婚了呢?是她們不想結婚嗎?我個人覺得當代年輕人不願意結婚的原因是因為害怕。害怕結婚後的柴米油鹽醬醋茶,也害怕對方不再像以前那樣對自己好了,但是我感覺更多的還是害怕婚後的婆媳關係吧。在中國婆媳關係不好的家庭佔了大部分不是嗎?因為婆媳關係離婚的人大有人在。
  • 普遍的「婆媳矛盾」國外為啥沒有?第一個原因,中國婆媳就做不到
    但時代變了,很多姑娘都不屑於再問出這種問題,也覺得自己文化程度高,處理好婆媳關係不在話下,可現實總是那麼打臉。像小劉這樣的婆媳關係,不是個例,中國的家庭結構就是婆婆帶孩子,這人與人之間難免會有矛盾,這吃飯都有上門牙和下門牙打架呢,何況是兩個來自不同原生家庭的人,要生活在一起。為啥沒聽說國外有「婆媳矛盾」?
  • 為什麼外國沒有婆媳矛盾?這幾個點,中國媳婦要懂,對自己有利
    一直以來,婆媳矛盾都是許多家庭渴求解決的重點問題之一。作為一家之主的妻子與母親,這二者之間一旦發生矛盾,那麼男方難免會處在兩難的境地而煩惱不已。然而在國外的絕大多數家庭當中,婆媳關係其實並不存在,遠嫁美國陳小姐就有切身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