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網6月3日電(肖曼)一年一度的高考很快就要到了,隨著時間的臨近,在唐山市中醫醫院的心理諮詢門診也多了不少高三的學生,他們反映自己壓力很大。有的擔心自己因為緊張不能在高考中發揮出正常的水平;有的感覺自己在知識的掌握上不夠全、不夠細、不夠紮實,怕考題中偏偏出現自己疏漏的知識點;有的因為基礎不好實在不能複習完全部課程感覺到要火燒眉毛、焦急萬分!有的乾脆認為自己實力太差悲觀失望;也有的考生因為壓力出現了茶飯不思、心情煩燥、失眠等身心病症狀……中醫醫院心理治療師克彩君就高考臨近考生如何消除考前心理壓力為家有考生的市民支支招。
一、做好自己可以控制的、放下自己不能控制的因素。
一般來講,壓力較大的學生都是平時成績較好,對自己要求嚴格的學生,他們平日裡學習非常努力,也特別希望自己的努力能換來理想的成績,但由於過分在意成績,往往會難以承受自己認為的「不夠理想」的結果,也就更容易出現提前預支的焦慮。
其實,「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我們不是神仙,誰又能保證高考一定能萬無一失呢?但我們努力了,就會降低不成功的機率,為這並不高的失敗率,賠上自己很高的焦慮實水平,在是虧大發了!咱能控制自己盡最大的努力做好準備,但結果不由我們主宰,為一些不可控的事情焦心,實在是白廢力氣。你擔心也好,不擔心也罷,該發生的總要發生,不該發生的盼它也沒用,只要努力了,結果就交給老天吧,這樣可能讓自己輕鬆一些。
二、客觀評價自己,量力而行。
對一些自認為臨考狀態不佳的學生來講,客觀的評價自己非常重要,有的學生胸懷大志,想考上自己喜歡的重點院校,這個想法值得肯定,但這應建立在實力的基礎上,否則可能會讓考生唯恐目標達不到而焦慮萬分。這個問題在解決中可以採用把標準適當降低的做法。一個客觀或適當降低的目標,反而使焦慮水平降低,能讓考生覺得更胸有成竹,從而獲得自信而提升成績甚至超常發揮也不無可能。
當然,這不是說一定要低估自己,對那些成績特別優異,信心滿滿的考生,盡可用保持對自己的正性評價來肯定、鼓勵自己,保持自信,從而獲得滿意的成績。即使有些成績欠佳的學子,也不氣餒絕望,客觀應對,也可能發揮出不錯的成績。
總之,因人而異,有效就是硬道理,適合自己的方法就是最好的。
應對考前緊張心理有技巧。(圖片來源網絡)
三、做好思想準備,應對高考中常見的情況。
任何人在高考中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狀況,如在考試中出現從沒遇到過的難題,如此時出現了慌亂緊張,要告訴自己這是考試中的必然現象,自己不會大部分人也不會,這可以排除一些緊張的情緒。先易後難也是聰明的做法,最後再處理難題,啃的動就啃,啃不動也損失不大。
還有一些考生會出現試題會答,可又一時答不出來的情況,這種情況用轉移法比較奏效,就是先把此難放一放,先往下進行,答著答著可能上面問題的答案是自然冒上來了,這是心理學上的規律,可以一試。
除此之外,考試中各種情況都可能出現,無論遇到何種問題,不去硬碰硬,坦然面對,往往收效更佳。
四、不過高估計自己的緊張。
高考來了,它是每個考生都要面對的問題,對於有關人生大事的高考,能像平時一樣的人少之又少,能做到一點不緊張是天方夜譚,大家都緊張,誰比誰也好不到哪兒去,索性不去關注它可會對考生有利。而且有研究證明,適度的緊張反而可以讓人思維敏捷、提高績效,那就讓它緊張去吧。不然你可能會鑽進緊張的圈套,為緊張而緊張。
五、不過分關注別人的評價。
有些考生平時性格裡有上些過於在乎別人的評價的特點,有時會情不自禁的對別人的評價思前想後,對高考也更擔心自己考不好別人會怎樣看待自己。其實這多少有些自作多情的味道,因為別人就是別人,人家各有各的事情,也許閒暇之餘會對他們遇見的事情閒聊幾句,但不可能會專門對某人時時刻刻「關愛有加」。所以,我們那麼在乎別人的看法,可能一直以來都是我們自己對自己不夠寬容的態度使然,就象那句話所言:「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
六、擴展視野,把高考看做人生一小站。
對考生而言高考是首當其衝的大事,而當我們把視線拉長,考慮整個人生的時候,它只是人生的一小站,此步驟的成敗或許會對以後的日子有影響,但它並不代表著人生的全部,不管成敗,之後的人生路還有很遠,也會有很多變化過程,機會也就蘊藏在其中。不把它當成天大的事情反而使人平和一些,高考也就自然會順暢一些。
七、多與人溝通,尤其是與親人溝通。
人不是萬能的,誰都不能保證自己什麼都能做好,何況高考?把自己化解不了的困惑表達出來,獲得親友的幫助是值得鼓勵的。通過交流可以把自己一些不適的體驗導引出來,又能避免親人不必要的猜測和擔心,又能拉近彼此感情等,可謂一舉多得。
此時,除了要保證考生以最佳的狀態認真複習、迎接考試外,如何讓考生吃得好、吃得科學、保障考生的營養供給也成了家長們最關心的話題。家長首先要保證考生飲食清潔、衛生,不吃易腐爛的食物,同時,注意合理搭配,保證多種營養素的供給,即以穀類、豆類為主,多吃水果、蔬菜和薯類食物,適量地吃魚、禽、蛋、瘦肉等。中醫醫院脾胃病科主任蔡春江介紹說,有的家長擔心孩子用功過度容易造成營養不良,一改孩子平時吃得比較清淡的習慣,大魚大肉給孩子「大補特補」;而有的孩子平時口味吃得比較油膩,高考前家長卻嚴格控制孩子肉類和蛋白質的攝入……這些做法會打亂孩子本身的飲食結構,十分不可取。另外,在餐桌上儘量避免談及學習、考試之類的話題,以免考生因心理負擔過重而降低食慾。家長也可準備一些清熱解毒的綠豆湯,多吃水果、時令蔬菜,還要補充足夠的水分。專家提醒,家長不要給孩子的菜式大變樣,否則孩子的腸胃無法承受,更容易適得其反。考生也不要攝入過多、過飽的飲食,這樣會使更多的血液進入消化系統,影響大腦的血液供應,容易使人犯困,影響考試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