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開心果媽媽(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懷孕生子,這是人類繁衍生存的基本需求,也是大多數人必經的一個人生歷程。但是只有在對的時間,和對的人,這件事才是最正確的。
為了防止意外「驚喜」的突然出現,很多還沒有做好準備要孩子的小情侶或者是夫妻,都會選擇做安全措施,而避孕藥也因為其便捷性受到很多人的追捧。
寶媽吃了避孕藥又懷上?種種原因,只能選擇流產
周倩在去年剖腹產生下女兒以後,夫妻倆決定根據醫生的建議,休養兩年左右再考慮要二胎,於是在日常的生活當中,都十分注重安全措施。可是在上個月和丈夫出去旅遊的途中,因為安全套用完了,就去藥店買了避孕藥,覺得反正都一樣,就沒往心裡去。
誰曾想到了這個月,周倩發現自己的大姨媽久久未來,再加上有些小腹疼痛,想到自己莫不是懷孕了?她連忙找出去年剩下的驗孕棒,一檢查看到了清晰可見的兩條槓。
這下子她可慌了神:明明吃了避孕藥,怎麼還會懷孕呢?考慮到吃了藥,擔心對胎兒有影響,再加上剖腹產才1年左右,所以周倩和丈夫決定去醫院,把這個意外的小生命打掉。
但在醫院,周倩還是問出了自己的疑慮,而醫生也很耐心地對周倩進行了解答:為啥吃了避孕藥,還能再懷孕。
為什麼吃了藥還會懷孕?看完動畫模擬圖,受精卵:卵生何其艱難
1、抑制卵子發育
想要達到避孕的效果,服用緊急避孕藥後,女性的身體就可以釋放出大量的孕激素,這能夠有效地抑制卵子的發育。這樣,就能避免卵子在精子有效存活期(3-4天)內排出,和精子相遇結合。
2、阻止「精卵相遇」
還有一種緊急避孕藥,可以迅速的在卵子的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像「金鐘罩」一樣,將卵子牢牢地保護在其中,避免精子與其接觸,這樣就能很好地防止精卵相遇,出現受孕的情況。
3、妨礙「受精卵」著床
對於已經形成了受精卵的情況,避孕藥也能夠改變子宮內的環境,和子宮內膜的結構,可以讓受精卵無法正常地進行著床工作,進一步的確保女性不會受孕成功。
避孕藥的主要「工作原理」便是如此,受精卵也是實在不容易,哪怕都已經成功了,也會被迫離開,實在是「卵生何其艱難」。
但其實,避孕藥也有避孕失敗的時候,也就是受精卵就是很堅強地著床了,不受避孕藥的任何影響。此時,很多女性便容易進入誤區了。
對於緊急避孕藥,寶媽們這幾個誤區不要進
1、避孕藥不傷身體,錯
服用避孕藥後,會出現身體激素紊亂的情況,容易導致女性雌性激素分泌過多,從而發生噁心嘔吐等一系列的類懷孕反應。偶爾一次服用,對女性身體的影響並不會很大。但如果短期內連續服用的話,還是會使得自身的月經紊亂,甚至出現閉經的情況。
2、避孕藥成功率100%,錯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報告後發現,緊急避孕藥雖然使用便捷,但是避孕成功率只能達到80%-90%。而且當服用時間晚於48小時的話,避孕成功率還不到50%。和物理避孕的成功率相比,這樣的避孕方式其實還是存在著很大的風險性。
3、避孕藥避孕失敗,胎兒決不能留下,錯
有部分人吃了避孕藥又懷孕後,總認為孩子不能要,因為避孕藥可能讓孩子出現畸形的問題。其實這樣的擔心是多餘的,避孕藥主要作用於受精卵形成前,或者是著床階段,只要能夠正常的著床,之後對胎兒的健康發育幾乎沒有任何的影響。
孕媽最主要的,還是做好後期的產檢工作,確認寶寶發育無誤。
今日話題:你在以前,是否知道避孕藥的「工作原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