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得了溼疹,那叫一個折磨
這裡抓,那裡摳的
白天玩不好,晚上睡不著
有時候還哭鬧不停
大人和寶寶都遭罪
沒幾天下來
眼睜睜看著寶寶「毀了容」
喏,白白嫩嫩的肌膚上
長了這麼些紅疹子,誰不心疼吶
關鍵是,溼疹還是個磨人精
不論怎麼小心翼翼,塗了藥
一不小心它又反反覆覆地來了
為啥寶寶容易被溼疹「盯上」?
為啥寶寶會反覆得溼疹呢?
今天奶叔就來聊聊寶寶溼疹!
溼疹是寶寶常見的皮膚病,發病原因複雜,與遺傳、氣候、免疫、皮膚屏障功能異常等有關。
寶寶溼疹一般分為3種類型▼
❶、溢出型
3-6個月寶寶多發,表現為水瘡和紅斑,伴有皮膚組織腫脹現象,抓撓後有黃色漿液滲出和出血。
❷、脂溢型
1-3個月寶寶多發,寶寶的前額、囟門、眉際、臉頰等處皮膚潮紅、覆蓋有黃色油膩的痂。
❸、乾燥型
6個月-1歲寶寶多發,表現為紅色丘疹,一般無水瘡和明顯滲出,常因反覆搔抓而使皮膚增厚,變得又厚又硬的感覺,容易蛻皮或出現皮屑。
每個兒童的溼疹症都是不同的,常見症狀包括乾燥、發紅、搔癢、出現皮疹等,疹子可能會有滲出物或非常乾燥,溼疹可能全身都長或是出現在身體某些部位。
很多人認為,溼疹反覆發作、治不好的原因是因為皮膚太溼,但恰恰相反,而是太!幹!了!
正常人的皮膚
像緊密的磚牆結構,能鎖住水分,避免水分過度丟失。
溼疹患兒的皮膚
皮膚乾癟癟,細胞喝不到水,容易釋放損傷皮膚屏障的相關分子,當屏障受損,外界有害/刺激物質就能進入皮膚中,誘發和加重溼疹。
一旦得了溼疹,抓起癢來
那簡直是個死循環:
越癢越撓,越撓越癢~~
所以我們要
日常做好寶寶皮膚的潤膚保溼工作!
具體怎麼做?一起來看看吧▼
√正確給寶寶洗澡
很多媽媽都不敢給寶寶洗澡
認為洗了澡皮膚會變乾燥
但其實,寶寶患了溼疹是可以正常洗澡的
只是不要過度清潔,適當即可
水溫控制在37°C左右
洗澡時間控制在5到10分鐘之內
出浴後應該用毛巾輕拍皮膚至幹
並塗抹潤膚乳液或治療的藥物
√勤塗、厚塗保溼霜
保溼真的太重要了!!
對於已經有溼疹的寶寶
寶媽們記得選擇
油脂含量高、油酸低、不易過敏
符合皮膚護理使用標準的護理產品
另外,在給寶寶日常的保溼護理中
還要記得足量塗抹才行
給溼疹寶寶塗大量潤膚保溼霜,能保持皮膚滋潤,修復異常皮膚屏障、減少經皮膚水分丟失,從而緩解溼疹病情、減少溼疹復發。
這些年,家長們為了寶寶預防和治療溼疹,踩過的「坑」真不少,一起來探究下真相!
1.溼疹寶寶要忌口、斷母乳嗎?
溼疹的發生是多因素的,大多數輕度溼疹與食物無關,不需要過度忌口。
除非溼疹寶寶明確對於某種食物過敏,那就應短期避免接觸或進食該食物,以免加重溼疹或者誘發嚴重過敏反應。如果是母乳餵養,那麼媽媽則也要適當忌口。
還有些老人認為寶寶斷奶後溼疹就會好,但目前沒有證據顯示母乳會加重溼疹,母乳是最適合寶寶也是最好的食物,別輕易斷奶。
2.溼疹能自愈,還要治療嗎?
目前,沒有任何一種藥物能夠根治溼疹。大多數患兒隨著年齡增長,溼疹可以自行緩解。
但這不意味著可以不治療!
一來,寶寶難受,睡不好覺,影響生長發育,並且容易脾氣變得暴躁;
二來,溼疹是特應性皮炎,和過敏性鼻炎、哮喘密切相關,溼疹出現越早,持續時間越久,越是容易發生相關疾病。
3.寶寶太小,不能用潤膚產品?
研究表明,對於有溼疹家族史的患兒,建議從新生兒時期開始潤膚,可延緩或減少溼疹發作,只需選擇合適的、安全的潤膚保溼產品。
並且,不僅是在秋冬空氣乾燥的季節,應該需常年進行潤膚保溼。
如果已經做了保溼,溼疹還是不好,那說明保溼得還不夠,請大坨大坨的塗!
4.治療溼疹,只用藥不潤膚?
如果寶寶溼疹嚴重,比如轉變為小水泡,或是大面積黃色結痂,反反覆覆發作,要及時看醫生。
溼疹用藥期間,也需要堅持潤膚,但建議分開使用。
潤膚霜在塗抹藥膏前、後都可以使用,但建議間隔半小時以上時間。通常建議先抹潤膚霜,間隔半小時以上再用藥。
但是,當局部皮膚有紅腫、破潰、糜爛,這些部位就要暫停潤膚。這時需在醫生指導下藥物治療,好轉後再繼續潤膚。
5.藥店或網購藥品靠譜嗎?
網絡上的產品質量良莠不齊,可能含有強效激素。
寶寶得了溼疹,一定要堅持正規治療,家長也應學會觀察孩子的病情變化,及時向專業人士及醫生反饋,不隨意停藥或減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