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野草是製作服裝的上等原料,還是客家人喜愛的美食,全身都是寶

2020-12-12 農看農

這野草是製作服裝的上等原料,還是客家人獨愛的美食,全身都是寶

人們的日常生活離不開衣食住行。衣服也由古代的遮蔽身體、給身體保暖不斷的演變,到如今人們對衣服的要求,已經不再只是這些最為基本的了。人們跟潮流、趕時尚,更追求服裝的舒適性。冬天人們選擇羽絨服、皮草大衣等,不僅保暖還顯得端莊大氣。到了夏天就更注重涼爽了,T恤和襯衫是普通的選擇。或許人們已經習慣了純棉面料的舒適,常常作為夏天的首選。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很多夏裝的面料略微帶點粗糙,紗線比普通棉類粗,但是透氣涼爽,它就是很多人常說的麻布做的。

其實這種野草叫薴麻,是服裝中用的最普遍的上等麻類纖維,與棉同樣是天然纖維。服裝用的薴麻是取自薴麻莖部,是莖部的韌皮纖維。由於它具有光澤、不易發黴、容易被染色,所以常被用於紡織,做成上等服裝,也被當成是造紙的上等原料。在我國已經有幾千年歷史使用歷史,由於常被用於製作夏天穿著的服裝,所以用它織成的布也被叫做夏布,具有抑菌、透氣、涼爽、防腐、防黴、吸汗等功能。用它做成的枕套能有效抑制枕套上的細菌滋生,不過薴麻纖維不夠柔軟,具有一點的刺癢感,我們才很少見到用它做成的枕套。

薴麻可謂全身是寶,它的根和葉子都能入藥。根具有清熱解毒,利尿,安胎的功效。葉子有止血的作用,將它搗碎,敷在傷口上可以治創傷出血,此外還能作為飼料用於養蠶。若是葉子和根一起使用還能治療尿道炎出血。葉子還能榨油,用於製作肥皂或食用。

用鮮嫩的薴麻葉子與粳米、糯米做成的薴葉粄,想必客家人一定非常熟悉。它具有濃鬱的鄉土氣息,是客家人喜愛的美食。常吃薴葉粄能耐饑渴、長力氣,強身健骨,由於它具有一定的抗菌特性,還能祛除皮膚病,是備受喜愛的天然食品。

各位看官認識薴麻嗎?選購夏天的衣服時,可以考慮買吊牌上標識有薴麻的哦!

相關焦點

  • 這種味道很難聞的野草,是製作滷料的上等配料,多吃還能清熱解毒
    夏天馬上就要到了,裝有滷料的小推車又要滿大街都是了。在炎炎夏季,很多人喜歡邀上幾位朋友去路邊的小吃攤上喝著涼爽啤酒,就著美味的滷料小菜,來一場聚會。據說市面上的滷料素菜價格大致在7-10元之間,葷菜價格大致在15-35元之間,因此稱的上是經濟實惠。
  • 客家娘酒雞娘具有暖身,驅寒補血的功效,客家人對娘酒雞尤其喜愛
    客家娘酒雞客家娘酒雞娘具有暖身,驅寒,補血的功效,客家人對娘酒雞尤其喜愛。在客家人的習俗裡,產婦一般都是用吃娘酒雞來進補。在冬至時,客家人家家戶戶基本上都會做娘雞酒。在結婚做壽等喜慶的宴席中把娘酒雞作為一道重要的美味佳餚來款待客人。原料:雞、釀酒、黃姜、水、油。
  • 客家人的冬季美食,看完口水止不住……
    在舊時,農耕為主的客家人整年忙碌,只有在冬季農歇時才得以休息.對客家人而言,冬天是一年中難得的進補時期。那客家人在冬季吃什麼呢?接下來就為你揭曉客家人都愛吃的冬季佳餚!娘酒、煎蛋、艾草都是富有營養的美食,三合一的搭配溫補效果非常好,非常適合給坐月子和身體虛弱的人進補。艾草蛋由內而外的散發娘酒的醇香,一口咬下去,有艾草的清香,雞蛋的營養、娘酒的香甜,一小口便能口齒留香,欲罷不能。客家豬肚雞客家豬肚雞是客家地區很傳統的一道菜,歷史非常悠久。
  • 世界三寶之一,「吃貨們」的美食,愛美人士的化妝品原料,價值大
    而化妝品第一個要求,就是安全,不刺激皮膚,有一種植物,它就可以提煉出製作化妝品的原材料來,看到化妝品成分中有它,準錯不了,是好東西。這種植物有個名稱,人稱——辣木,辣木雖然名稱帶有辣字,但是製作的化妝品卻不辣皮膚,更不辣眼睛,是愛美人士的化妝品原料之一。
  • 農村常見野草,被稱作「神草」,不僅能驅邪還能製成美食
    隨著氣溫的回升,那些在冬季枯萎的野草不知不覺中又重新煥發了生機,這些野草看似都不起眼,但是每種野草都有其獨特的作用,與我們的生活都是息息相關的。下面筆者就給大家介紹一種常見的野草,它不僅能夠起到驅邪避禍的作用,而且還能製作成多種美食,甚至還有好多保健功效,這種野草常被農民們稱作「神草」。
  • 梅州這些特色的美食小吃,味道就是不一般
    梅州是全世界最有代表性的客家人聚居地之一,是客家人南遷的最後一個落腳點和衍播四海的出發地之一,與贛南、閩西等並稱閩粵贛邊區客家大本營。所以呀,梅州這些特色的美食小吃,味道就是不一般!梅江醋溜魚:這個是廣東梅州市梅江區的一道特色美食,是當地的名優特產,是佐灑佳餚。鯇魚作原料,用生薑、大蒜、酸醋、白糖、白鹽、蘿蔔絲作佐料。其再將特製佐料澆覆在魚上,食之魚肉酸甜,炸香,令人齒頰留香,回味無窮。
  • 廣西客家人美食,獨具特色,來感受不一樣的美味
    ,究竟廣西客家人有哪些美食值得我們去品嘗呢?為什麼在客家人心目當中有這麼高的地位呢?是因為馬齒筧吃入身體之後對身體健康有非常大的幫助,並且長時間飲用之後對胃也有一定的保護功效,所以說這道涼拌馬齒筧在當地非常的有名,雖然它的製作方式非常簡單但是吃起來的時候酸酸滑滑的,主要也是因為馬齒筧本身有一些滑膩的口感,再加上當地獨特的配料所以吃起來的時候非常的爽口。
  • 秋分後,要多吃「地下三寶」,價格便宜營養豐富,客家人都愛吃!
    有人說:時間就像一把殺豬刀,誰都逃脫不了。轉眼間秋分已過,下了幾場雨,天氣瞬間轉涼了,前一天還是火熱的夏天,到今天就徹底轉入了秋天模式,早晚變涼,中午燥熱。秋分的到來後,大部分地區白天變得更短,黑夜開始變長,晝夜溫差開始加大,不管是南方和北方都能夠感受到這種溫差的變化。位於江西贛南,廣東粵東粵北,福建西北的客家人而言更是如此,贛南客家人講究秋分後要多吃「地下三寶」,客家人從小吃到大,大家都很愛吃。
  • 「卷仔粿」是客家人的美食?
    本人親自吃過的地方有(1)福建省的閩西南所有含有客家人的縣份都有,以平和大溪九峰、永定、長汀、為最,北至永安(永安叫扎扎粿,大概他們把捲成為扎);(2)廣東潮汕梅州揭陽廣州(廣州叫河粉,可卷可不捲);(3)廣西的柳州玉林桂林,特別是柳州和玉林;(4)臺灣部分地區,也是客家人帶去的,主要是平和大溪客家人帶去的(這點不夠確定);(5)湖南局部地區(好像株洲,也是客家人)(6)越南,分布地不詳,但我在美國遇到過一個越南華人
  • 客家人中秋美食「白切糕」,一般用刀切成片來食用,糕餅香味濃厚
    那您是否還記得客家人的這款中秋特色美食啊?中秋節那天,豬腸糕、白切糕、月光糕基本上都是每家每戶必不可少的應節食品,除了月餅之外。瓜片、白糖、花生、芝麻、蔥油,這些都是做白切糕時必不可少的原料。因為如今人們都講求清淡、養生,所以現在的白切糕在糖分配置上會有所調整,較為清淡。糕點做成磚樣,一般用刀切成片或者塊來食用,糕餅香味很厚,非常純粹。
  • 這東西是個寶,全身都是膠原蛋白!女人多吃點,面膜都省了!
    這東西是個寶,一口咬下去,滿嘴的膠原蛋白。既是男人的下酒菜,又是女人的美容菜。話說,女人吃了它,面膜都不用買了,皮膚又滑又嫩!最最最關鍵的是,它的成本超低,1元1斤,幾元錢就做兩大盤,全家都搶著吃。而且豬肉皮對人體皮膚、筋腱、骨骼、毛髮都有非常重要的生理保健作用。豬肉皮富含大量的膠原蛋白質,烹飪時,膠原蛋白可轉化成明膠。這種東東能有效改善機體生理功能和皮膚組織細胞的儲水功能,使細胞得到滋潤,防止皮膚過早褶皺,延緩皮膚的衰老過程。
  • 這六種遂寧美食,每種都色香味俱全,你吃過幾種?
    它具有脆、香、脆、嫩的特點,深受人們的喜愛。2船山豆腐皮是四川省遂寧市船山區的特產。主要原料有優質大豆、芝麻、芝麻油、辣椒油、白芷、九葉青椒、中伏椒、紫蘇、茴香等。成品豆腐皮光滑細膩,柔軟有彈性。食物的味道柔軟芳香,回味悠長。
  • 客家人常見的天然草藥,你都認識嗎?
    客家人喜歡喝用各式草藥煲的湯水調理身子和治病,也大多都懂得一些草藥的知識,常常是屋前屋後,路邊地頭的野草就是一味藥。對於草藥,老人們常說:不知的當是草,知道的就是寶。那麼,哪些是客家人常見或是常用的草藥呢?小編簡單選取了十來個做為例子。藥用價值:木棉的根、莖抽取物可用做收斂劑、鎮痛劑等,它的汁液可用以治療痢疾,它的根皮、莖皮和刺,磨成粉製成藥膏可用來治療粉刺。木棉花曬乾,可以用來泡茶、煲湯、入藥。
  • 農村的「惡草」,全身是寶,現在價值30元一斤,成了「稀罕貨」
    在農村裡不少的野生植物都被當成「害草」,主要是因為它們總是生長在菜地裡,搶奪農作物的養分,被農民們所不喜。其實很多野草都有自己的價值,不少是可以當成野菜食用的,營養價值豐富,綠色天然,現在受到了不少人的喜愛。
  • 「山東美食」舌尖上的濱州!這36種美食小吃,你都吃過嗎?
    製作選用上等白芝麻和純正白蔗糖為原料,經手工工藝精心加工,拉伸成每塊為兩千餘條銀絲麻花狀,以其製作工藝精細、造型美觀、營養豐富、香酥甜脆、食之不膩、芝麻濃香而聞名於世,獨具地方古色風味,堪稱美食界一絕,深受廣大消費者和國際友人的喜愛。8.麻大湖蓮藕博興縣麻大湖物產豐富,素有「聚寶盆」之稱。
  • 廣西客家人獨特製作手法,普通的雞也變成人間美味,讓人難以忘懷
    可是廣西客家人針對雞的製作方式又有非常多的不同,不僅僅如此他們針對雞的製作甚至有不低於五種的製作方式,並且每一種都是不重樣的而且非常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情,究竟客家人製作雞的時候有哪些非同一般的方法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甜粄」,客家人的特色美食,韌味十足,讓人讚不絕口
    年糕,客家人叫甜粄,味甜柔韌,嚼出生活的香甜味道!客家春節的「年味小吃」很多,像煎粄、釀粄、蘿蔔粄等小吃,這些粄類在客家人地區平時也是比較常見的。然而有一種粄類在過年時候才出現,它就是甜粄。它是最具年味的粄類代表,或許因為只在過年的時候才有的獨特,相比於其他粄類有著更特殊的含義。
  • 椰鄉海南椰香情 椰子粉椰子飯椰子全身都是寶
    原標題:椰鄉海南椰香情 椰子粉椰子飯椰子全身都是寶   ■本報記者 羅霞 實習生 黃琦  在海南,椰影婆娑,海風徐徐,那份椰風海韻想必給不少初始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談起海南的寶貝——椰子,當地人最愛提的便是「椰子全身都是寶」,他們將其做成了各種食品、工藝品等,最大程度地展示椰子的風採。
  • 梅州客家人有種相當有特色的美食叫黃粄,是怎麼製作的?
    黃粄是梅州客家人的傳統小吃,在梅州平遠、興寧以及福建武平等客家地區最常見,當地人每年春節家家戶戶都做黃粄來招待親朋好友。目前黃粄的製作技藝已經作為傳統技藝被列入梅州市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據說,製作黃粄只在「交春」(立春)以前進行,這是因為「交春」以後水質會發生變化,用這種變化以後的水做出來的黃粄口感欠佳。「黃粄」中的「黃」,在普通話裡常用來形容事情失敗或計劃落空,但在客家人卻從不這樣認為,「黃」與「王」、「旺」諧音,黃色也代表貴族,同時會讓人想到黃金,因而象徵著王者風範以及榮華富貴。
  • 獨具風味的贛南客家美食
    獨具風味的贛南客家美食贛南客家飲食具有深厚濃鬱的文化底蘊與別具風味的地域特色,體現出客家人獨特的風土人情,這些都與贛南客家人的生活起居和精神文化息息相關。贛南是客家人較集中的聚居地,極具代表性。客家傳統飲食大致分為主食、一般家常菜、名菜小吃、茶酒這幾類。贛南飲食的原料有兩個大的來源。一是農作物(包括稻、豆、薯與蔬菜),二是肉類(包括家禽家畜), 多為地方土特產品。贛南人以稻米為主食,不同種類的稻米製成的小吃,不僅外觀不同,味道也有別。贛南的稻米基本是粳米與糯米,還有一種大禾米。粳米製作米餈,糯米一般可以製作麻餈,大禾米製作黃餈(黃元米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