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西方發展主義開始受到質疑,歐美對中國傳統越來越重視,我們才願意好好端詳自己祖宗留下的衣缽,原來這也可以是寶貝?
《易經》很多人認為很玄很神秘,然而它講的是人謀,不是神謀、鬼謀。它始終貫穿著人的因素起決定作用的思想觀念,認為人的品德修養,人的主觀努力可以逢兇化吉,促使事物發生變化,相信人謀在改造環境,促使事物轉化時所起到的作用。現在看來就是人對待自然的態度和發展過程中應當遵循的法則。
千百年來,《易經》對中華農耕文明和中醫理論的傳承和發展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一個是保證著人與環境的和諧,另一個保證著人體本身的健康。接下來的兩周,我們將邀請兩位老師從這兩個角度與大家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本周讓我們聽聽左淑珍老師心中的「易經與生態農耕」。
主題:易經和生態農耕
時間:11月13日(周六)下午2:00-4:00
地點:達爾問自然求知社一樓會議室
主講人:左淑珍(中國農業大學工學院副教授,對傳統農耕、保護性耕作有長期的實踐,對《易經》理論和中國本土涉農文獻有較多的研究和思考,可從此連結了解她對生態農耕的一些看法:http://hist.cersp.com/kczy/xwss/200709/7510.html)
點評人:遲仁立(中國農業大學工學院教授,中國農大農村發展研究會名譽主席,退休後一直關注農業人才的培養和生態農業項目的發展)
主持人:張 玉(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
聯繫人:張蕾(達爾問自然求知社)010-82847827, 1371 608 2804, zhangleiyn@gmail.com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辰西路69號院,北四環盤古大廈附近北辰西路向南150米,路西邊兩層灰色小樓內),亞丁灣商務酒店對面(地圖
公交:地鐵10號線至北土城下,D2出口,乘坐82路、81路到北辰西橋南下(路對面即是),或乘坐113路到民族園西路下,向北100米。
活動說明:
1.本活動無需報名,直接到指定地點參加。
2.本活動對所有人開放,不收取任何費用。參與活動者可獲得免費環保書籍與資料。
3.活動現場提供桶裝水和水杯,建議少用瓶裝水。
主辦方:達爾問自然求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