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農學院講座:易經和生態農耕

2020-12-13 騰訊網

  當西方發展主義開始受到質疑,歐美對中國傳統越來越重視,我們才願意好好端詳自己祖宗留下的衣缽,原來這也可以是寶貝?

  《易經》很多人認為很玄很神秘,然而它講的是人謀,不是神謀、鬼謀。它始終貫穿著人的因素起決定作用的思想觀念,認為人的品德修養,人的主觀努力可以逢兇化吉,促使事物發生變化,相信人謀在改造環境,促使事物轉化時所起到的作用。現在看來就是人對待自然的態度和發展過程中應當遵循的法則。

  千百年來,《易經》對中華農耕文明和中醫理論的傳承和發展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一個是保證著人與環境的和諧,另一個保證著人體本身的健康。接下來的兩周,我們將邀請兩位老師從這兩個角度與大家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本周讓我們聽聽左淑珍老師心中的「易經與生態農耕」。

  主題:易經和生態農耕

  時間:11月13日(周六)下午2:00-4:00

  地點:達爾問自然求知社一樓會議室

  主講人:左淑珍(中國農業大學工學院副教授,對傳統農耕、保護性耕作有長期的實踐,對《易經》理論和中國本土涉農文獻有較多的研究和思考,可從此連結了解她對生態農耕的一些看法:http://hist.cersp.com/kczy/xwss/200709/7510.html)

  點評人:遲仁立(中國農業大學工學院教授,中國農大農村發展研究會名譽主席,退休後一直關注農業人才的培養和生態農業項目的發展)

  主持人:張 玉(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

  聯繫人:張蕾(達爾問自然求知社)010-82847827, 1371 608 2804, zhangleiyn@gmail.com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辰西路69號院,北四環盤古大廈附近北辰西路向南150米,路西邊兩層灰色小樓內),亞丁灣商務酒店對面(地圖

  公交:地鐵10號線至北土城下,D2出口,乘坐82路、81路到北辰西橋南下(路對面即是),或乘坐113路到民族園西路下,向北100米。

  活動說明:

  1.本活動無需報名,直接到指定地點參加。

  2.本活動對所有人開放,不收取任何費用。參與活動者可獲得免費環保書籍與資料。

  3.活動現場提供桶裝水和水杯,建議少用瓶裝水。

  主辦方:達爾問自然求知社

相關焦點

  • 傅佩榮 易經講座大全
    歷代以來多少人想學好《易經》卻不得其門而入;傅教授詳解易經64卦系列講座是一把普通人學習《易經》的金鑰匙,一個人一生中若肯花上48小時,即可了解易經,輕鬆入門,為自己以後的生活處世,以及未來的事業發展,打下一個很好的根基。傅佩榮:1950年生,祖籍上海。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曾任臺灣大學哲學系主任兼哲學研究所所長。
  • 大道知行講堂《<易經>智慧與卓越領導力》講座成功舉辦
    2018年3月18日,農曆二月初二龍頭節,由國際儒學聯合會儒學與企業管理委員會組織舉辦的《<易經>智慧與卓越領導力》講座在北京德爾康尼骨科醫院報告廳成功舉辦。北京師範大學張濤教授受邀為現場聽眾做了精彩的演講,三個小時的講座,張濤教授旁徵博引,風趣幽默,使聽眾對《易經》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和了解。國際儒學聯合會副會長、儒學與企業管理委員會主任、北京納通醫療集團董事長趙毅武先生等參加了此次講座。在講座正式開講之前,現場所有聽眾齊誦了《周易·繫辭上》經典選段,並共敬教授「敬師茶」以示感謝和尊重。
  • 高山攜手生態 「阿郎自然農耕」種植示範園落戶松陽
    2016-04-13 15:46 |浙江新聞客戶端見習編輯
  • 煙臺清谷田園生態農場致力發展農耕文化 免費配送蔬菜
    煙臺清谷田園生態農場致力發展農耕文化 免費配送蔬菜 2014-09-18 17:34:13
  • 11月7-13日語言文學雲端講座/會議/論壇(第26期)
    語言科學按時間順序整理了11月7—13日語言文學類線上公益講座,歡迎識別下方二維碼了解,講座詳情以官方推送為準。歡迎註明出處轉載。
  • 北京高校講座一周預告(11.7-11.13)82場
    李方悅女士作為奧雅設計董事總經理和「美麗鄉村.烏鎮橫港國際藝術村」的操盤人,在新常態下的美麗鄉村產業發展、旅遊規劃、生態治理、兒童友好、創意經濟等多個方面做出了積極地探索和大量的實踐工作。)【地點】青春驛站咖啡廳(清華大學照瀾院郵局二樓)
  • 推廣自然農耕法 打造生態環保示範基地
    自然農耕推廣者馬淑華(右2)為蔬菜大戶和村民組長講解環保酵素在自然農耕中的運用。本報訊(記者鄧公平文/圖)日前,龍鳳橋街道、北碚社區教育學院在槽上片區組織開展自然農耕培訓,倡導生態環保,助力鄉村振興。4月24日,本勳農業公園內,綠草抽芽,鮮花綻放。數十名當地的蔬菜大戶和村民組長,圍著自然農耕推廣者馬淑華,向她請教環保酵素在自然農耕中的運用。環保酵素有什麼功能,怎樣製作和使用等,馬淑華教得認真細緻,村民們聽得連連點頭。「昨天是室內授課,今天是實地操作。」
  • 11月廣州圖書館「名師教你學英語」系列講座第11期講座時間
    11月廣州圖書館「名師教你學英語」系列講座第11期講座時間【導語】: 學了那麼久的英語,在哪兒有用處?當然是旅行啦!可是怎麼才能在旅途上更好的使用英語呢?讓我們跟著「名師教你學英語」系列講座第11期一起來學一學:如何背上英語去旅行。「名師教你學英語」系列講座第11期講座時間。
  • 李居明易經風水講座視頻老鼠人的命運
    下面是課程截圖       李居明易經風水講座視頻          由於課程都是內部課程價值將近萬元,僅有100個名額免費領取,希望大家理解。       李居明易經風水講座視頻          可以掃碼或者長按識別,加的時候一定要備註:課程,否則不通過,請理解!
  • 傳統農耕文化大地藝術攝影展在京開幕
    12月19日,傳統農耕文化大地藝術攝影展開幕儀式暨《種子:全球挑戰與中國現實》報告發布會在京舉行。本次活動在《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執委會辦公室指導下開展,由聯合國環境署國際生態系統管理夥伴計劃(UNEP-IEMP)和南寧市綠種扶貧服務中心(農民種子網絡)主辦,得到樂施會(香港)北京辦事處的支持。
  • 什麼技術和信念讓這群中國農民相互拜訪、共同學習|食農講座報名
    他們翻譯出版了有關活力農耕的指導書籍,改造並供應適合的農機與土壤改良劑,組織培訓並開展農場巡訪。幾年來,越來越多的農場開始用活力農耕的方式改良土壤,修復土地,種出健康美味的食物。這些年,食通社在走訪全國各地生態農場的時候,發現有不少農夫在鑽研種植技術的路上選擇了活力農耕,有的已經參加過培訓,正在學習和實踐,有的讀了活力農耕的相關文章,躍躍欲試打算一試身手。
  • 陳明德老師講授「易經與管理」
    陳明德教授發表近四十篇英文學術期刊論文,並有中文書著作如下:1.陳明德,《易經與管理》,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5年8月。2.愛新覺羅毓鋆講述,陳明德、沙平頤、劉昊筆記,《毓老師講莊子1978-1979》,臺北:中華奉元學會,2015年。3.
  • 南寧市江南區富寧小學踐行勞動教育 傳承農耕文化
    南寧市江南區富寧小學踐行勞動教育 傳承農耕文化 【時間:2020年11月18日】【來源:南寧日報】【作者:】【編輯:鄧達】南寧日報訊(記者陳媚 通訊員蔡雅芳)為拓展同學們的視野,保護、傳承好傳統的農耕文化,改善和保護生態環境,11月13日上午,江南區富寧小學組織全校師生前往八桂田園開展
  • 劉君祖老師公益講座回顧:易經智慧正解 ──解密現代人生困惑
    易學作為中國的傳統文化受到越來越多的國人,尤其是一些企業家的關注。本次講座由中華奉元學會理事長、臺灣周易文化研究會創會理事長劉君祖先生主講,由天府嘉元書院主辦、尚才人力資本承辦,邀請了百餘名川內知名的企業家一起認識《易經》,從本質上探討易學。劉君祖老師現場針對如何將易經智慧運用於企業經營及銷售中,如何將易經理念實踐到人生態度中等重點問題做了詳細的講解。講座現場學術氛圍濃厚,本次講座不僅是對《易經》的智慧正解,也為川內知名企業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交流平臺。
  • 講座︱馬瑞詩:用GIS研究黃河流域的生態變遷
    「黃河流域的生態演變」作為中國一個老生常談且經久不衰的研究方向,古今中外的學者有不同的看法和答案。2018年6月13日,美國匹茲堡大學歷史系世界史研究中心主任Ruth Mostern(馬瑞詩)應邀來到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在思勉人文樓5303學術報告廳進行關於「黃河」的一個主題報告。
  • 冬能滑雪夏滑草,還能體驗田園農耕風情丨亞布力生態農業觀光滑雪...
    「冬天玩冰滑雪,夏天滑草觀光,還能感受抗聯精神,體驗田園農耕」,這是尚志市亞布力正在打造的生態農業觀光滑雪旅遊建設項目。5日,尚志市亞布力鎮青山村的建設現場,塔吊聳立,機器轟鳴,工人正在進行建築基礎部分的水泥澆築,工人們忙著鋼筋搭建,塔吊在忙著吊裝材料,現場一片繁忙。
  • 【活動】5月13日,本報舉行思維導圖和腦力訓練講座!
    5月13日為您現場揭秘!有的孩子學習起來毫不費勁,學習效率高,主動性強,還擁有很多興趣愛好…他們是怎麼做到的?想要深入了解學習的秘訣,不妨來思維導圖和腦力訓練專場講座聽一聽。5月13日(周日),半島都市報將特邀第25、26屆世界記憶力錦標賽青島組委會委員、英國博贊思維導圖認證導師、世界記憶大師指導教練欒燕燕舉辦思維導圖和腦力訓練講座,現場將免費為孩子進行學習能力測試。
  • 346 一號農場自然農耕體驗之旅
    活動內容簡介:  1、常規:有機課堂+農耕體驗  ①、一號農場園區參觀 (上午60分鐘)  一號農場位於金壇市茅山風景名勝區,佔地面積1500畝,以有機農場為核心,堅持「充分發揮農業資源優勢,把科普活動創辦成品牌活動」的工作思想,因地制宜地開展形式多樣、注重成效的農業科普教育活動促進和倡導健康的有機生活方式
  • 8月與你相約平溪河畔 共享農耕風情
    記者 黃蘭平 攝 河魚鄉第二屆農耕文化旅遊節將開幕 相約平溪河畔 共享農耕風情     7月31日,記者從河魚鄉政府獲悉,河魚鄉第二屆農耕文化旅遊節,8月上旬將在河魚鄉平溪村民俗文化廣場開幕。
  • 農耕勞動助教育回歸本真
    整體、綜合的系統思維和感知是生態素養的重要基礎,如何培育這些素養和特質也是建設生態文明亟待解決的問題。 食育首先是一種生命教育 開展農耕勞動教育,食育(食物教育)是另一個密切相關、不能迴避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