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
2016-05-21 11:21 來源:澎湃新聞
一雙漂亮的大眼睛,笑起來露出一排白色的牙齒,9歲的於可欣是蘇孟小學二年級學生。最近她幹了一件「大事」,不但把爸爸和弟弟管得服服帖帖,還把媽媽感動得一塌糊塗,直呼女兒是上天派來的小救星。
原來,於可欣做了小冊子,上面都是《家規》,一共19條規矩,一家四口需要改掉的壞毛病和要遵守的規矩都在裡面。
不想看到爸爸媽媽吵架 她決定給家庭成員立規矩於可欣要給家裡立家規,最初的動力是爸爸媽媽的一次爭吵。
有一天,她和弟弟在小房間玩耍,突然聽到外面很大的爭吵聲。在她印象中,爸爸媽媽關係很好,很少吵架,那次爭吵讓她印象深刻。
「如果他們不吵架就好了。」於可欣的想法很簡單,學校牆上掛著紀律,大家都要遵守,家裡也可以有。
就這樣,她花了一個小時,從畫到寫,做起了《家規》小冊子。冊子的封面有四人漫畫,圍繞著「家庭規則記錄本」幾個字,她還特意畫了邊框,看起來頗有古風。
說是小冊子,其實只有兩頁。打開後有「共建幸福,美麗家庭」8個紅色大字,醒目地寫在正中間。成員的全身漫畫像邊上還有本人籤字以及紅手印。
條條規矩都有道理 閒散慣的爸爸被治住了在於可欣的《家規》中,爸爸和弟弟「毛病」最多,有6條規矩需要遵守;可欣自己有4條,媽媽最少,只有3條,因為媽媽最辛苦,所以在她看來,媽媽可以「任性」一點。
這次女兒的表現,媽媽張蘭蘭簡直驚呆了,尤其對於家人的各種缺點,沒想到小小年紀的她看問題一針見血。
比如爸爸於業軍有個壞習慣,吃完晚飯就躺在床上看電視、玩手機。家裡人和他說話半天才回答,時間長了,其他家庭成員都有意見了。
更要命的是,有時候玩《西洋棋》手機遊戲,6歲的兒子也湊過去圍觀,結果兩人不到晚上11~12點鐘不結束。
為了徹徹底底「治治」爸爸,於可欣針制定了六條規矩。條條屬實,讓於業軍無言以對,只能「言聽計從」。
現在,於業軍每晚只玩一個小時手機,早早上床睡覺,第二天確實精神都好很多。
孩子眼中的家規●爸爸的要求每天晚上只能玩1小時手機
多幫媽媽做家務,不要惹媽媽生氣
到大伯家玩,只能3~4個小時
●媽媽的要求多做點家務,少罵人
●自己的要求一周可以兩天睡大房間,其餘5天睡小房間
不能和弟弟打架
●弟弟的要求不能老是要吃的
不能尿床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玩手機,家務,父母,陪伴,家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