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發明:被人發明出來的5個非常糟糕的可穿戴設備

2020-12-22 騰訊網

科技技術一直都在以驚人的速度發展著。曾經擁有一個房間那麼大的電腦如今已經可以放在我們的手掌上作為可穿戴設備使用了,這樣的技術進步無疑是相當驚人的。但是僅僅是為了將一個設備綁在身上,而不去考慮它的實用性,著實是有一些愚蠢的。而在人類科技的發展道路上,這種情況不止發生過一次。此次,V哥就要為你帶來,被人發明出來的5個非常糟糕的可穿戴設備。

1、任天堂的「Virtual Boy」

一款可顯示3D圖形的可攜式遊戲機,這無疑是令遊戲愛好者心儀的產品。任天堂的「Virtual Boy」就是這樣一款產品。發布於1995年的「Virtual Boy」被譽為遊戲界的「遊戲改變者」,因為它使用了3D圖形,而不是其他主機使用的主流2D圖形。然而,由於一些原因,它失敗了。最明顯的缺點就在於它太笨重了。但它失敗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它的圖像跟蹤能力差和主要使用的紅色,對健康會造成危害。

這導致玩家長時間玩遊戲後出現偏頭痛甚至罕見的癲癇發作。這些原因,再加上這款遊戲機高達180美元(相當於現在的300美元)的高昂價格,導致它在發布6個月後停產。

儘管這是一次巨大的失敗,但Virtual Boy為更新更好的3D和VR設備鋪平了道路,減少了它帶來的一些健康問題。

2、LogBar戒指

正如它的創造者所說,它的設計目的是「簡化一切」。用它做一些簡單的手勢,你就可以在瞬間完成接電話、發簡訊、付帳單等事情。然而,這款「創新的」設備最終成為了一款無用的設備,一些人甚至稱它為「史上最糟糕的可穿戴設備」。要知道,他們在海外眾籌網站Kickstarter上籌集了近100萬美元,結果卻只創造了一個完全沒用的設備。首先,這枚戒指相當大,給人的感覺就像是在手指上戴著一顆巨大的金屬螺母。

然而,讓它成為「最糟糕」產品的理由是,它使用起來非常不方便。你不僅要一直打開配套的應用,在這個過程中會消耗寶貴的電池電量,你還得面對這個應用只有5-10%的操作時間的事實。這會讓你花在讓你的設備識別你的手勢上的時間比你正常使用設備時要長得多。

3、 "美女與極客"的鍵盤褲

早在2012年,就有人認為將褲子設計成內置無線鍵盤、滑鼠和小喇叭是明智之舉。

雖然這一概念確實值得稱讚,但將技術和時尚潮流結合在一起只會帶來災難。這條褲子看起來似乎挺漂亮的。但鍵盤在褲子裡的位置有點讓人感到尷尬。相信沒有一個正常的人會願意在公共場合被人看到直接把手放在胯部的鍵盤上打字。

另一個問題是這條褲子售價400美元,而且這只是一個估計價格。還有一個問題是如何在不損壞所有電子設備的情況下對其進行清洗。總之,這條褲子看起來非常無用。

4、Xybernaut Poma

在谷歌眼鏡出現之前,2002年發布的「Xybernaut Poma」是類似它的一款可穿戴設備,它允許用戶在行進中執行電腦任務。

但這個設備存在一個非常明顯的問題,使用者必須隨身攜帶大量設備才能正常工作。例如頭戴式屏幕、光學滑鼠、可攜式鍵盤以及容納RAM、CPU和硬碟驅動器的機箱。

對於一個「可攜式」設備來說,這真的太不方便了。不僅如此,它的運行速度比普通電腦要慢,所以你無法用它來完成複雜的任務。更重要的是,這個設備售價高達1500美元。

5、Kreyos和Neptune Pine智能手錶

智能手錶是很棒的設備,但早期出現的智能手錶並不總是像iWatch這樣的產品那樣精緻。比如,2013年,Kreyos智能手錶的發明者就曾吹噓它是最先進的智能手錶,配有語音和手勢控制功能。

然而,當這款眾籌150萬美元的最終產品實現時,所有這些承諾都沒有兌現。消費者得到的是一塊有缺陷的智能手錶,失去了公司承諾的所有功能。雖然110美元的價格並不是很高,但人們還是後悔買了它,因為這玩意一點都不好用。

第二款失敗的智能手錶是Neptune Pine,它在2015年發布時其實是一款不錯的科技產品。

它幾乎可以做智慧型手機能做的所有事情。但問題是,它基本上是一個微型智慧型手機。這就會讓人們發現自己無法穿上正式的西裝,因為它會從袖子裡露出來了。而且,其售價也達到了350美元。

科技進步的發展,難免會帶來一些失敗的作品,但這並不會阻礙人們對於科技的探索與鑽研。你是否也曾經見過一些看起來有些愚蠢的可穿戴設備呢?

相關焦點

  • 漫威初代「蟻人」漢克皮姆的3個最佳發明,以及最糟糕的3個
    當然,漢克皮姆的發明遠遠不止這些,有些發明有助於社會發展,而有些恰恰相反,下面就來看看初代「蟻人」漢克皮姆的3個最佳發明,以及最糟糕的3個。糟糕:監獄這座大房子第一次出現在《女浩克》第5刊連載中,是一座擁有最高安全級別的監獄,由漢克·皮姆設計。
  • 5款可穿戴設備的反面教材
    文/搜狐IT 硬體再發明 編譯  在可穿戴技術的發展歷程當中,我們看到過不少讓人眼前一亮的產品,而失敗的例子也不在少數。不過話說回來,有意義的失敗對於技術發展的貢獻並不比那些舉世矚目的產品要小,因此我們也有進行回顧的必要。
  • 可穿戴設備的專利保護指引
    設想一下,一個渾身都配有高科技「裝備」的人,其可能無所不能,成為真正的「超人」。儘管對可穿戴設備或可穿戴技術還沒有完全一致的權威定義,但基本有一個共識,即穿戴設備或可穿戴技術是指可以佩戴在人身上,能夠實現一種或多種功能的智能化產品或系統。隨著5G、6G技術、大數據技術和人工智慧(AI)的發展,可穿戴設備作為便捷的終端,具有重大的發展前景和市場,也可能成為智能終端的「大結局」。
  • 科學家發明可穿戴體熱發電機:可為智能穿戴設備充電
    據外媒報導,科學家研究出一種可以從體熱中獲取電力的非插入型可穿戴設備,該設備的底座無毒且無過敏物質,由普通的舊棉織物製成。而在這種棉織物腕帶上,塗有一種特殊塗層,可收集體溫「發電」,理論上面料的一端接觸人的皮膚,而另一端暴露於空氣中,兩端之間溫差越大則電輸出越大。研究人員美國麻薩諸塞大學安姆斯特分校的化學副教授Trisha Andrew稱:「塗層是該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團隊之前曾用其它成分製成同樣原理的能量收集裝置,可惜具有毒性。
  • 史上最奇怪的發明,一樣有用的都沒有,還全申請了專利
    不斷湧現的發明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但是並不是所有的發明都是有用的。每個人都會時不時的冒出些不切實際的想法,大部分時候我們都會一笑置之,因為我們知道這不過是憑空妄想而已,但有一少部分的人卻不這麼認為,他們熱衷於自己的奇思怪想並為它申請了專利。以下是有史以來出現的最奇怪的發明專利,這裡面的腦洞到底有多大,大家快來看看吧。
  • 世界十大奇怪發明 有人居然給鞋裝上了傘
    目前世界人口已經達到70億,我們必須承認,有一些瘋狂的人生活在我們中間,而其中一些人正在發明真正有用的東西。雖然瘋狂和天才之間的界限很薄,但不是每個瘋子都是天才。你看,你們中的一些人可能會覺得這些項目很有用,但事實上這些創新真的很奇怪。下面讓我們來看看十個最奇怪和最瘋狂的發明吧。
  • 舒適的發明:可以讓生活更加舒適的8個偉大的發明
    創作者們從來不會停止用他們那些新穎而又方便的設計和發明來帶給我們驚喜。例如,可以讓你躺在床上就享受觀影效果的床,又或者是可以讓女性在例假到來之時,不再為痛經而煩惱的小設備。各種各樣的小設備的出現,可以幫到很多人,並讓人感到非常舒適。
  • 可穿戴技術發展史回顧
    硬體再發明(公眾號:newhard) 編譯整理  可穿戴技術可能是當今科技產業裡最為多產的潮流。從動作追蹤健身腕帶,到谷歌眼鏡,再到Oculus Rift,許多業界知名的廠商都紛紛加入到了這個曾經非常小眾的領域。可穿戴技術是如何發展至今的呢?科技網站Mashable日前就對該領域的發展史進行了回顧:  你或許不會知道,可穿戴計算設備背後的技術可以說是為了在賭場裡作弊而誕生的。在上世紀60到70年代,一些發明家製作出了一些最早的可穿戴設備,來增加在賭桌旁的勝率。
  • 最糟糕的發明家:兩項發明危害人類幾十年,曾一度被人們崇拜
    在人類歷史上有兩項發明非常特殊,起初他對我們的生活有著很大的幫助,我們每一個人都從中受益,但這兩項發明卻無時無刻不危害著人類。可以這麼說,如果我們一直將這兩項發明沿用下去,估計人類都已經滅絕了。他就是小託馬斯·米基利,曾經差點毀滅整個人類的人,他也被認為是人類歷史上對地球環境造成破壞最大的單一生物體。因為他在有生之年發明了兩樣你耳熟能詳的東西:汽油抗爆劑(四乙基鉛)和製冷劑(氟利昂)。這兩樣東西在當時每年都會導致數千人死亡。
  • 海外20個最佳嬰童智能可穿戴設備大盤點
    隨著可穿戴設備的興起,眾多專門為嬰童打造的專用可穿戴智能設備也備受父母的寵愛。除了最常見的定位功能外,還有一些嬰兒智能可穿戴設備可監測睡眠、體溫、測量陽光攝入量等。下面將為大家介紹海外備受關注的20個最佳嬰童智能可穿戴設備。1. MimoMimo由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生發明,適合嬰兒穿戴。
  • 最糟糕的發明家:發明的東西危害人類幾十年,最後死於自己的發明
    但是事實上並不是每一個發明家都為人類帶來了便利,也有一些發明家發明出的東西讓人類的生活變得更差,在歷史上就有這麼一位發明家,被聯合國評為最糟糕的發明家。為什麼這麼說呢?主要的原因是他發明的東西危害人類幾十年,而且最後居然死於自己的發明。
  • 博士發明「預防病毒項鍊」,不小心失手:被4塊磁鐵卡住了鼻子
    據外媒3月30日報導,澳大利亞一名天體物理學家希望發明一種裝置來幫助人們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結果在實驗途中被4塊磁鐵卡住了鼻子,送往了醫院。據了解,丹尼爾·裡爾登是一名天體物理博士,前段時間,丹尼爾有了一個奇特的想法,發明一個可以預防新冠病毒的項鍊和手鍊的組合。據丹尼爾表示,該裝置可以在你的手即將靠近臉時發出警報,這樣就可以提醒你別把手碰到臉上了,能有效避免手上的病毒通過眼睛鼻子傳播到身體中。
  • 高能的軍事發明
    1960年,貝爾航空公司工程師摩爾發明了一個火箭背包飛行器,通過過氧化氫提供動力,在短距離內做快速而安全的飛行和垂直降落。1961年4月20日哈羅德·格雷漢姆穿戴火箭背包在13秒的時間內成功飛行了34米,成為第一位穿戴火箭背包進行飛行演示的人。但火箭背包最多只能飛行30秒,而且必須經過專門的訓練才能真正掌握飛行技能,真是又麻煩又不實用。
  • 可穿戴設備必須時尚,才會被「穿戴」
    而5年後的今天,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全新的萬物互聯的時代。各類物體之間的連接,物與人的連接,人與人之間通過物的連接,我們其實無法想像5年後世界會變成什麼樣。       萬物互聯註定將創造比任何一個時代都要多的全新產品、全新品類和全新商業模式。但就目前而言,儘管有大量的資金投入到這個領域,但多數產品還都屬於概念階段,相對離消費者近的則是可穿戴設備。
  • 13個令人啼笑皆非的另類發明-13個,啼笑皆非,另類,發明 ——快科技...
    在人類推動社會不斷發展的進程中,許許多多偉大的人類發明都富有成效的推動了全球文明以及生產力的發展。然而,在浩如煙海的人類發明史中,也有一些發明僅僅是為了「發明」而生,甚至令人感到有些啼笑皆非。對此,美國知名商業媒體《商業內幕》日前就為我們整理出了「人類近代史上13個最令人啼笑皆非的另類發明」。
  • 外媒:美研究人員發明全新感應設備 通過AI識別手勢
    【TechWeb】12月2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裝置,利用可穿戴傳感器和人工智慧軟體來確定一個人想要做出的手勢。這是一種含有晶片類似薄膜的裝置,包裹在人的胳膊上。
  • 可穿戴設備最全盤點
    1966年麻省理工學院學生索普和香農等人研製出了歷史上第一個智能穿戴設備——一款置於鞋內的用於輪盤賭的計算機。 由此開始,到1997年第一屆國際可穿戴計算機學術會議召開之前的30年間,智能穿戴設備開始了漫長而艱難的探索和發展。
  • 中國古人發明5萬個成語,為何近現代很少發明新成語了?
    大家都知道成語一般都是四個字,其蘊涵的意義非常深厚。據統計,中國古人曾發明了5萬個成語,其中有96%是四字成語,可現代卻很少發明新成語,這是為什麼呢?其原因大概有3點。第一,在古代,由於條件受限制,那些出口成章的人不是名門望族,就是滿腹經綸之人。而這些人非常集中,在古代社會非常少,所以,成語在這些人中的使用率非常高。隨著社會的發展,中國人普遍都會讀書識字,文化也趨向平民化,自然成語發明就少很多。
  • 復旦發明新電池可直接編進衣服,0.1平米能讓手機用十小時
    日前,為期5天的第46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落下帷幕,期間集中展示了來自40個國家和地區的約1000項發明。
  • 《園丁與木匠》:「教養,是一項很糟糕的發明」
    《園丁與木匠》裡說:可惜的是,教養確實是一項糟糕的發明。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孩子天生的學習模式和我們給他們規劃的學習模式完全不一致。因為它們忽略了兩個兒童成長的事實——多樣性和可變性。如果不以這幾個事實為地基,建立起來的方法都是無效的,甚至是有害的。科學家研究證明:「多樣性和可變性,正是人類在如此強大、殘酷的大自然面前沒有滅絕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