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基金觀察網
最近在瀏覽興全商業模式的天天基金網頁面時,底部基金吧用戶的言論引起了筆者的興趣。基金吧、螞蟻基金(支付寶)的基金投資初學者有很多,據觀察,如果一個普通投資者不能通過系統的學習,掌握金融市場基礎知識、基金投資基礎知識、證券投資基本常識、初段的基金研究方法論、成熟的投資哲學,那麼他在基金投資中浸淫的時間再長可能也是進步甚微的。
基金投資對於普通人保持財務健康,助力價值人生十分重要,我們要嚴肅對待基金投資,要像在大學求學那般持續學習,豐富完善自己的知識、能力與智慧。
為什麼統計數據中的公募基金很賺錢,知名基金經理很牛,但到了投資者這裡我們看到的又是另一番景象——投資者收益寥寥,長期投資收益率遠遜於指數回報,甚至不如長期持有固收+類基金呢?錯誤的認知催生錯誤的投資行為,這是阻礙普通投資者獲取良好投資收益率的攔路虎。
下面,筆者列舉了一些看到的錯誤基金投資認知,願各位讀者朋友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錯誤一:賭博式買入,隨手滿倉
圖示,這位投資者在3個交易日裡,在基金淨值波動甚微的情況下揚言滿倉,視A股市場的投資風險如無物。投資之前可曾想過跌了怎麼辦?隨手滿倉的投資者,大概率是把基金當做賭具,賭未來幾天的A股好行情。
舊圖中有過去10年,滬深300日漲跌概率統計
抱著這樣的投資觀,投資者只能是得到賭徒的結局——因為從日漲跌概率看,短期內,每個交易日漲跌的概率基本是五五開,非常隨機的。短期市場走勢不可預測,應該是投資常識。
錯誤二:以幾天的超短期視角審視基金
興全商業模式基金距離歷史最高值僅相差不到0.1元,基金自今年3月下旬以來幾乎一直走在創新高的路上。
以周為單位,再怎麼優秀的基金都有起伏
從階段性基金投資回報來看,除卻近一個周收益率為負,近一個月收益率排名中下遊(但近一個月是微漲的)之外,各階段的百分位排名都極為優秀。這位投資者說「持有了這麼久還是負的」,您的投資長久難道就是幾天?
在這裡想再次引用李傑老師(微博@水晶蒼蠅拍,著有《股市進階之道》)的話:「以天為單位看待收益的人,相信的是奇蹟和運氣;以年為單位瞄準收益的人,相信的是天賦和能力;以10為單位思考財富的人,相信的是複利和常識;以更長周期看待財富的人,相信的是時代和命運。很多事情,不是從學識智商分野,而是從格局開始的。」這裡的格局,就包含了投資觀與投資哲學。幸福的人生要有正確的三觀引領,成功的投資缺失了正確的觀念引領怎麼能行呢?
類似的還有這位以天為單位進行補倉的投資者,1%、2%的跌幅根本就是不值一提的,以年為單位來進行思考,偏股混合型基金一個自然年內,從最高點回撤15%左右是常有的事情。喜歡以天為單位進行補倉的投資者,遇到了15%以上的大跌,後面還能有勇氣和資金來補倉嗎?如果真的有那麼多閒錢來補倉,基金大漲之前,A股估值低的區間,您又在幹什麼呢?
錯誤三:缺失基金的基礎研究能力
喬遷經理主管的興全商業模式從來就不是押注某個行業的主題基金,這位投資者不僅對基金毫無了解,對於基金的股票持倉、個股行業分布可能也毫無了解。長牛型基金少有大起大落,天天想著大漲有什麼意義呢?難道大漲一天就贖回嗎?
喬遷的持股行業分布探究
很多投資者每日關注那些無意義的噪音多,比如今天有XX政策,明天有XX消息,利好、利空XX板塊……這些噪音對於投資精進幾無意義,有盯盤、聽消息的時間,不如認真閱讀基礎教材、閱讀投資名家的著述、潛心看一看自己投資的基金到底投資了什麼。
錯誤四:認為漲得多就是風險
這位投資者說自己看著興全商業模式不敢進,買了興全滬港深基金。不知道這位投資者是否清楚興全滬港深基金寫著的「兩年持有期」是什麼意思,他是否知道自己申購了興全滬港深之後,兩年內基金無法贖回。或許真的把這位投資者關兩年小黑屋,所獲取的投資回報要好於追漲殺跌。
漲得多未必是風險,早早享受漲得多的基金,還能形成很大的投資安全墊,能讓你在下一輪熊市裡,基金淨值不會跌回原地。我們能夠看到,最近一周、一個月、三個月、六個月、一年、兩年、三年、五年百分位都是良好和優秀的基金有很多,難道這些基金過去上漲多就很危險?過去運作不濟,漲幅小的基金就是低風險?(我認可林翠萍經理的投資,絕無貶低興全滬港深基金的意思)
如果基金堅持的是全市場多行業均衡選股,基金會表現出與市場指數相似的系統性風險——一個下跌周期裡,基金的淨值最低點與指數最低點的日子相仿;一個上漲周期裡,基金的淨值最高點與指數創新高的日子相距不遠。大家可以審視一下,2015年6月12日,2019年1月3日是不是我們投資的主動型基金的階段性淨值高點與低點,而這些高點與低點基本與指數高點和低點的日期相差無幾?
我們如何才能做到基金投資比較成功?如果這個問題不好回答,那就先想一想,我怎麼做一定會把基金投資搞得很失敗。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不明真相又不理性的散戶群體留給了我們太多的經驗教訓。如果我們能控制住自己的投資情緒,每當自己狂喜或十分沮喪時,去基金吧和螞蟻基金評論區看一看,或許我們就不難逆向而為,保持住自己已有的理性了。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願各位讀者朋友樂學、好學,把基金投資當做一門嚴肅的學問去進行學習和探究,在此過程中看到自己的成長與進步,讓自己的為人、為學境界因投資榜樣而變得大不同!
基金有風險,過往業績不預示未來表現,投資需謹慎。以上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基金公司立場,也不構成對閱讀者的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