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穩妥推進壯漢雙語教育

2020-12-15 廣西新聞網

2017年11月28日 10:10 來源: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 編輯:許乾雷

壯漢雙語課堂。

 

學生正在上壯文課。

 

學前教育《快樂壯文》課堂。

全區小學生講標準壯語故事比賽。

今年是《壯文方案》(草案)頒布60周年。1957年11月29日,國務院第63次全體會議討論通過《關於討論壯文方案和少數民族文字方案中設計字母的幾項原則的報告》,批准了《壯文方案》(草案),同意在壯族地區推行使用。

隨著現代拼音壯文的推廣使用,廣西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開展壯漢雙語教育。尤其是「十二五」以來,我區加強壯漢雙語教育工作,壯漢雙語教育改革發展取得顯著成績,積極推動了壯族地區農村基礎教育發展,促進壯族教育和文化事業的繁榮,為提高壯族人民素質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從壯文進校到雙語教育

按照自治區黨委提出的「積極穩步,有計劃、有步驟地在壯族地區的農村、學校、機關推行使用壯文」的方針和「搞好重點,逐步鋪開」的原則,1981年秋季學期,武鳴、德保兩縣(區)率先在8所小學舉辦壯文教學試點班。到1990年,全區壯文進校已發展到45個縣(市),共有小學306所、1071個班、學生30879人,初中26所、72個班、學生3749人。

1990年,自治區人民政府將壯文進校工作,由自治區民語委管理劃歸到自治區教育部門管理,並同意調整壓縮規模,保留23個縣(市)開展壯文進校工作。2009年,全區共有壯文小學69所、壯文初中23所。

為貫徹落實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加快發展民族教育,從2010年起我區進一步改革創新壯漢雙語教育工作,壯文進校向壯漢雙語教育發展轉型,少數民族雙語教育取得重大進展。截至2017年10月,我區開展壯漢雙語教育工作已增加到36個縣(市、區),壯漢雙語學校261所,比2009年92所增加169所,增長184%,其中小學224所、初中32所、高中5所,在校學生總數12萬多人。

同時,近年來經費投入不斷加大,有力推動了壯漢雙語教育的健康發展。「十二五」期間,自治區共投入壯漢雙語教育經費4670萬元, 2011年安排600萬元,並逐年增長,到2015年達到1200萬元,比2011年增加600萬元,增長100%。2017年,自治區安排壯漢雙語教育專項經費達到了1300萬元。

完善政策措施擴大辦學規模

2010年,自治區印發《廣西壯族自治區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廣西教育發展重點工程和體制改革試點總體方案》,提出「民族教育特色建設工程」等10個重點建設工程,將「加強壯漢雙語教育」作為全區48個教育重點建設項目之一予以實施。

2012年,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教育廳等部門《關於進一步加強壯漢雙語教育工作的意見》。隨後,教育廳印發《關於加強壯漢雙語教學工作的通知》《壯漢雙語教育二類模式實施辦法》。2014年,教育、財政、人社、編辦等部門印發《關於實施小學壯漢雙語教師定向培養計劃的通知》等政策文件,壯漢雙語教育政策措施得到進一步完善。

2016年4月,召開全區民族教育工作會議,自治區人民政府印發《關於加快發展民族教育的實施意見》,提出「積極穩妥開展民族雙語教育」。同時,經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自治區教育廳等六部門聯合印發《廣西壯族自治區壯漢雙語教育發展規劃(2016—2020年)》,對未來五年壯漢雙語學校的布局、雙語教育改革發展、雙語學校標準化和信息化建設、壯漢雙語教育體系構建等進行全面部署。這也是廣西進行壯文進校、開展雙語教育以來,第一次制定並頒布了壯漢雙語教育發展規劃。

自治區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相繼出臺政策措施,得到各地、各學校的歡迎和支持,有部分縣級學校紛紛自願要求開展壯漢雙語教育教學工作,雙語教育辦學規模不斷擴大。

《廣西壯族自治區壯漢雙語教育發展規劃(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全區實施壯漢雙語教育的中小學校達到300所以上,在校學生達到15萬人以上。」

創新教學模式傳承民族文化

我區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創建「壯漢雙語同步教學模式」並在全區雙語學校推廣運用。「壯漢雙語同步教學模式」是在「以壯為主、壯漢結合、以壯促漢、壯漢兼通」的辦學經驗基礎上建立起來的,適用於以壯語為主要交際語、不通行或基本不通行漢語的壯族農村地區小學。

隨著改革開放深化和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廣西全區基本上通行國家通用語言,民族地區各民族能說漢語的現象已相當普遍,壯族地區社會使用語言和教育改革發展形勢發生巨大變化。因此,我區壯漢雙語教育由「過渡型」向「保留型」轉變,壯族雙語教育主要是傳承民族語言文化,壯漢雙語教學模式也隨著語言使用環境變化而創新。2012年秋季學期,廣西開始實施「壯漢雙語教育二類教學模式」實驗,主要做法是壯漢雙語小學全部開設國家漢語課程,另開設一門壯語文必修課程。

2013年,廣西民族高中招收兩個壯漢雙語班,探索創建高中壯語文選修課教學模式。選修壯語文課程的學生普遍認為,壯語文課程是傳承壯族文化的有效途徑,能讓壯族學生具備用標準壯語進行日常會話,增強語言交際能力,強化壯語的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又有利於了解壯族的歷史發展、風俗習慣與傳統文化,從而傳承結合弘揚民族傳統文化,彰顯民族文化特色,培養對標準壯語的認同感,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時,還促進對英語、漢語的學習,促進對漢語的正音,有效地糾正了民族語和漢語方言對漢語學習的影響,漢語普通話發音更加準確,語法更加規範;也有效地幫助學生對英語單詞的讀音和語法知識的學習。

加強培訓提升師資水平

堅持「定向培養、增量補充,在職培訓、存量提升」的原則,加大力度培養培訓壯漢雙語教師。

通過舉辦壯漢雙語教育管理人員培訓班、壯語文教師培訓班、學前雙語教師集中培訓班,採取「培訓+學歷」培養模式,實施「百名雙語名師培養工程」「壯漢雙語學校教師全員培訓計劃」「壯漢雙語小學校長培訓計劃」等培訓壯漢雙語教師。「十二五」期間,廣西對壯漢雙語教師的培訓工作強化力度是史無前例的,雙語教師培訓數量、形式、層次、質量和特色等都是空前的。2011—2015年,自治區舉辦了124期壯漢雙語教師培訓班,培訓雙語學校教師9380人次。

自治區教育廳、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自治區財政廳、自治區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等部門組織實施「小學壯漢雙語教師定向培養計劃」,從2014年起,每年面向壯漢雙語教育實驗縣(市、區)的鄉鎮定向招收100名壯漢雙語教育專業免費師範生,為雙語小學定向培養雙語教師,保障雙語師資來源,補充雙語教師隊伍。目前已有兩屆定向培養雙語教師畢業到崗任教。

加強課程建設豐富教研活動

2012年,自治區教育廳印發《壯語文課程標準(試行)》,結束了我區壯漢雙語教育30多年來沒有壯語文課程標準的歷史,使雙語教育工作提高到了一個新水平。目前正研製《初中壯語文課程標準(零起點)》《高中壯語文選修課程標準》。

近年來,我區編寫編譯、審查和出版學前班、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及教師培訓教材(教師參考書、學生練習冊)共100多種,每年發行近40萬冊,編寫壯文版課外讀物近百種,每年發行約3萬冊,初步構建了壯漢雙語教育課程教材體系。

每年開展壯漢雙語教學現場觀摩活動和雙語學校小學生壯語文學業水平測試,定期舉辦小學生講標準壯語故事比賽、壯文作文現場比賽、壯語才藝表演賽,以及雙語教師說課、課件製作和教研論文比賽等。自治區財政每年安排雙語教研專項經費,下達各縣教育行政部門和雙語學校,支持縣級教育部門組織雙語教研活動和校本教研,形成了自治區、縣、學校教研新格局,建立「以賽促研,以研促教,賽、研、教相結合」的壯漢雙語教研新常態機制。

相關焦點

  • 自治區教育廳壯漢雙語教育專家組到南寧市興寧區九曲灣小學開展調研工作
    7月16日下午,廣西民族教育發展中心譯審李一鳴、南寧師範大學初等教育學院副院長、副教授羅聿言,南寧師範大學初等教育學院教授鄒循東,南寧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員項目班主任、副教授朱昆,組成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壯漢雙語教育調研專家組,來到九曲灣小學指導壯漢雙語教學工作。
  • 吐拉洪:積極推進少數民族雙語教育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原標題:積極推進少數民族雙語教育 功在當代 利在千秋 6.上雙語幼兒園的幼兒都享受那些優惠政策?此外,從2013年起,中央還將比照農村義務教育保障經費機制,建立新疆學前雙語教育經費保障長效機制。簡單講,在農村雙語幼兒園實行的是免費教育,極大減輕了農民負擔。 7.國家和自治區對中小學雙語教育發展方面給予了哪些資金投入? 答: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後,國家和自治區在新疆中小學雙語教育發展方面實施了一系列改善辦學條件的工程項目。
  • 民族地區雙語教育
    民族地區雙語教育 2012-09-03 來源:教育部   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除漢族外,已確定民族成分的有55個少數民族。民族地區雙語教育是指依據《憲法》和有關法律規定,國家在少數民族地區學校和民族學校中,對少數民族學生進行以少數民族語言和國家通用語言作為教學語言的教育教學活動。實施雙語教育的目的是不斷提高少數民族教育質量,切實增強少數民族學生適應社會發展的能力,為國家和少數民族地區培養雙語兼通人才。
  • 商務部:積極穩妥推進對港澳臺地區經貿合作
    中新經緯客戶端1月6日電 據商務部網站6日消息,商務部發布【2019年商務工作年終綜述之十六】砥礪奮進,積極穩妥推進對港澳臺地區經貿合作。商務部指出,通過CEPA,進一步擴大對港澳開放;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支持港澳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落實中葡論壇第五屆部長級會議成果,啟動第六屆部長級會議籌備,支持澳門中葡平臺建設;港澳臺地區企業參加第二屆進博會積極踴躍。商務部表示,通過CEPA,進一步擴大對港澳開放。
  • ——新疆加強雙語教育推進民族教育跨越式發展紀實
    自治區還印發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少數民族學前和中小學雙語教育發展規劃(2010—2020年)》和「十二五」雙語幼兒園建設規劃,提出因地制宜、加快推進雙語教育的一系列重大措施。  為將這些重大措施落到實處,新疆啟動實施了雙語幼兒園建設規劃和學前雙語教育發展保障工程,總投資40.2億元,其中基建20.95億元,共計建設雙語幼兒園2237所。
  • 覃塘區:以「教育」為統領 助推民族團結髮展
    重視民族工作  覃塘區委、區政府把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同其他工作同部署同推進。加強民族文化研究。開展壯漢雙語教學研究,撰寫教學論文,編寫壯漢雙語鄉土教材。發表16篇教育教學論文、100多篇學生文章,80多篇教學論文獲得市級和縣(區)級獎勵,申報市、自治區級課題研究共6個。
  • 新疆推進雙語教育出實招
    原標題:新疆推進雙語教育出實招 「全鄉15個村幾乎每個村都有幼兒園,學校、幼兒園成為村裡最漂亮的建築,從學前教育到高中都免費,家長們對黨和國家的教育惠民政策十分擁護,充滿了感恩。」
  • 央行副行長劉桂平:積極穩妥推進金融業自主開放;① 11月28日, 2020...
    央行副行長劉桂平:積極穩妥推進金融業自主開放;① 11月28日, 2020中國金融學會學術年會暨中國金融論壇年會在北京舉行。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桂平在年會上表示,人民銀行將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繼續會同相關部門,遵循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原則,積極穩妥推進金融業自主開放;② 一是推動金融業系統化、制度化開放;③ 二是推進金融市場開放和基礎設施互聯互通;④ 三是穩慎推進人民幣國際化;⑤ 四是促進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⑥ 五是完善與全面開放相適應的風險防控體系 (證券時報)
  • 新疆教育政策解讀:讓更多孩子享受良好雙語教育
    雙語教育事關中華民族整體利益,事關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進步,一直是新疆自治區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自治區在總結近年實踐的基礎上,提出雙語教育發展目標:到2012年,基本普及少數民族學前兩年雙語教育,接受學前兩年雙語教育的少數民族幼兒達85%以上。  在今年實施的22項重點民生實事工程中,學前雙語教育工程單獨列項,引人矚目。
  • 為推動和見證雙語教育發展而自豪
    中央民族大學教授、中國少數民族雙語教學研究會榮譽會長丁文樓出生於1940年,多年來從事少數民族雙語教育的理論研究和實踐,也親歷和見證了雙語教育的發展歷程。精神矍鑠的丁文樓教授至今仍在為雙語教育事業積極發揮餘熱。
  • 壯漢雙語詩歌朗誦、農業之星直播帶貨……2020廣西書展亮點多多
    壯漢雙語詩歌朗誦、農業之星直播帶貨……2020廣西書展亮點多多 2020-12-20 15: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數字貨幣「立標」以開放包容方式穩妥推進
    金標委相關負責人在會上指出,要聚焦新技術、新業態和新模式,強化監管科技、合規科技等規範指南類行業標準,以開放和包容方式穩妥推進法定數字貨幣標準研製等。聚焦新技術、新業態和新模式,強化監管科技、合規科技等規範指南類行業標準,以開放和包容方式穩妥推進法定數字貨幣標準研製等。三是應用實施方面,持續組織好「金融標準為民利企」主題活動,總結重慶和浙江金融標準創新建設試點的成功經驗,向長三角地區和成渝雙城經濟圈推廣。四是國際治理方面,積極參與數字領域國際標準制定。
  • 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積極穩妥發展金融衍生品市場
    日前,中國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在2020央視財經論壇暨上市公司峰會上致辭時表示,加快探索形成資本市場更好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制度、機制和體系,推進債券市場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積極穩妥發展金融衍生品市場。
  • 姚安縣民政局認真辦理政協提案穩妥推進農村公益性公墓建設
    原標題:姚安縣民政局認真辦理政協提案穩妥推進農村公益性公墓建設農村公益性公墓建設是推進殯葬改革工作的重要舉措,是深化殯葬改革的具體行動,惠及千家萬戶。提案建議:一是在山區鄉(鎮)、村本著「相對集中、方便群眾」的原則,因地制宜地設置公墓,方便農村群眾祭掃;二是進一步加大殯葬改革相關政策的宣傳力度,推進全縣殯葬改革工作健康有序開展。
  • 赤水四舉措推進少數民族「雙語」培訓工作
    近年來,赤水市結合實際,注重從努力建設一支觀念新、能力強、素質高的民漢「雙語」人才隊伍出發,採取積極有效舉措,在加強組織領導、完善「雙語」學習制度、強化監督管理和從嚴把握標準四個方面確保「雙培」工作有序推進,營造了不同民族之間相互學習、共同提高、加強溝通、增進感情的濃厚氛圍。
  • 新疆大力推動雙語教育全覆蓋
    天山網訊(記者劉傑 通訊員王飛報導)6月23日,記者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教育廳獲悉,自治區教育廳緊緊圍繞雙語教育全覆蓋這個核心目標,在工作督導、教材準備和使用、教師隊伍建設、教學質量提升等方面出實招,打出組合拳,大力推進雙語教育全覆蓋。
  • 2004-2016年新疆雙語教育研究統計分析
    雙語教育的推進需要科學理性,而科學理性的前提是廣泛而深入的科學研究。因此,梳理這些年來雙語教育研究的文獻,分析雙語教育研究的成果,總結新疆雙語教育的成就、問題和經驗,有利於進一步推進雙語教育積極、穩妥的發展。本文在搜集2004-2016年間有關新疆雙語教育研究的著作、期刊論文、碩博論文和調研報告的基礎上,分析雙語教育研究的成就和缺失,探討未來雙語教育研究的方向。
  • 上海外國語大學積極推進「四史」學習教育
    上海外國語大學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深入開展「四史」學習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上下聯動、協同推進,通過抓實課堂教學內圈,打造日常教育中圈,用好社會資源外圈,持續推動「四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加強全校上下聯動,促進「四史」教育一體推進。
  • 重視雙語教育 增強民族凝聚力
    重視雙語教育 增強民族凝聚力——訪呼倫貝爾學院民族歷史文獻研究中心科研與項目管理科龔宇我國實行雙語教育已有多年的歷史,取得了巨大的成績,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培養了大批雙語人才,日前,記者就雙語教育問題採訪了呼倫貝爾學院民族歷史文獻研究中心科研與項目管理科科長龔宇。
  • 山南積極探索學前雙語教育新模式
    5月15日至16日,區政協黨組副書記、副主席羅松多吉帶領政協教育界委員到山南地區調研學前雙語教育發展情況,深入山南地區實驗幼兒園和貢嘎縣、扎囊縣、乃東縣7所城鄉雙語幼兒園實地考察,詳細了解基礎設施、師資隊伍、教學方式、教材需求、食品安全等情況,廣泛徵求各方面的意見建議,並聽取山南地區學前雙語教育工作情況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