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新藥獲巨頭認可,輝瑞宣布與Insilico Medicine達成合作

2020-12-10 手機鳳凰網

本文源自「36氪」。

AI新藥研發商Insilico Medicine,宣布與輝瑞公司(PFE.US)達成研究合作。合作細節是 —— 利用Insilico Medicine的機器學習技術和專有的Pandomics平臺,為多種疾病尋找潛在的治療靶點,以及找到真實世界證據。

Pandomics是Insilico Medicine推出的藥物發現工具,應用於治療衰老和腫瘤。

Insilico Medicine是利用新一代人工智慧技術進行藥物發現的企業。該公司在美國、英國、中國、俄羅斯、韓國、奈及利亞均設有分部。其核心人工智慧技術在於生成對抗網絡(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 「GAN」)和強化學習(Reinforcement Learning, 「RL」)。

去年9月,Insilico Medicine在Nature Biotechnology期刊發表論文,來證實AI加速藥物發現的能力。利用生成性張力強化學習GENTRL的系統幫助下,從靶點到候選分子包含動物實驗驗證僅需46天。

「Insilico正在利用機器學習、生成生物方法和合成數據生成管道,推進其最新的靶點識別系統。我們很高興與輝瑞進行靶點識別的合作」,Insilico Medicine創始人兼執行長Alex Zhavoronkov博士說。

輝瑞也表達了對新技術的開放態度,輝瑞公司靶點科學部副總裁Morten Sogaard博士說:「輝瑞將繼續探索新技術,我們期待著與Insilico合作,本次合作可能有助於識別靶點和生物標誌物,未來可能為未得到治療的患者帶來突破性療法。」

Insilico Medicine成立以來,累計募資了超過5200萬美元的融資,發表70篇以上的開創性論文,申請專利達20餘項。

根據36氪的統計,2019年,AI新藥研發賽道共披露了6筆融資,發展穩定。對於這個賽道而言,高額融資並不能帶給行業足夠的信心,企業和投資人更想看到的,是平臺AI能力的驗證。驗證方式可以是研發管線被藥企買單,也可以是積極臨床結果。

相關焦點

  • 藥企巨頭牽手AI,德國默克將部署Insilico Medicine生成化學平臺
    雷鋒網消息,近日,德國製藥巨頭默克集團,宣布與AI醫藥研發公司 Insilico Medicine(英矽智能)達成合作,將用於全新分子設計的產品Chemistry42生成化學AI平臺,整合到默克集團的高性能計算(HPC)基礎設施上,提供定製化的服務。
  • ...巨頭與AI公司達成合作,德國默克集團將部署 Insilico Medicine...
    36氪獲悉,德國製藥巨頭默克集團,宣布與AI醫藥研發公司 Insilico Medicine 達成合作,將用於全新分子設計的產品Chemistry42生成化學AI平臺,整合到默克集團的高性能計算(HPC)基礎設施上,提供定製化的服務。
  • 百企大戰AI+新藥研發:全視野透視78家AI創新企業、26家全球製藥巨頭
    而且,部分企業已和羅氏、輝瑞、賽諾菲、默沙東等傳統製藥巨頭合作,共同推進人工智慧在新藥研發領域的應用。從融資情況看,已有53家企業獲得融資,累計融資總額達到13.1億美元。這表明,人工智慧+新藥研發已經進入快速成長期。
  • GSK與輝瑞宣布合併消費者保健業務
    北京商報訊(記者 方彬楠 姚倩)12月19日,根據葛蘭素史克(以下簡稱「GSK「)官網消息,公司已與輝瑞達成協議,雙方將旗下的消費者保健業務合併為一家新的合資公司,合併後的公司在2017年的全球銷售額約合127億美元。根據協議條款,GSK將擁有68%的控股股權,輝瑞將在合資公司擁有32%的股權。
  • 輝瑞宣布關閉阿爾茲海默症和帕金森新藥開發
    (原標題:輝瑞宣布關閉阿爾茲海默症和帕金森新藥開發)
  • 諾華4.5億歐元獲默克在研新藥全球權益 默沙東研發總裁明年退休
    (新康界)武田超10億美元達成開發潛在「first-in-class」RNAi療法合作武田和Arrowhead Pharmaceuticals今天宣布,雙方達成一項研發合作協議,將共同開發潛在「first-in-class」RNAi療法ARO-ATT,用於治療α-1抗胰蛋白酶相關肝病(AATLD)。
  • 速讀社丨吉利德子公司與Teneobio達成合作 人福醫藥換帥
    (衛健委官網) + 產經觀察 未獲FTC批准 山德士終止藥品資產交易 2日,諾華發布簡短聲明稱,山德士美國仿製口服固體和皮膚病業務出售給Aurobindo Pharma USA Inc.的合作協議終止。
  • 盤點:歷史上醫藥巨頭十大併購案,輝瑞獨佔三單
    隨著630億美元的艾伯維(AbbVie)-艾爾建(Allergan)收購案塵埃落定,公眾的注意力再次轉向了國際醫藥巨頭間的洗牌。商業史上,醫藥巨頭歷來是併購案的王者。據統計,在短短20年中,近60家公司通過併購成為全球10大製藥公司。
  • AI+藥物研發是一場世界角逐,頭部玩家「Insilico Medicine」能節省...
    傳統的新藥研發方式,通常需要起碼十年時間,平均花費26.3億美元,在多年的投入之後,失敗率卻高達92%。 而用AI助力研發,則像是打通了技術的「任督二脈」,將長達數年的研發過程(新藥發現、臨床前研究)縮短至幾個月,準確率也提高了,研發費用也下降了。36氪此前對AI+醫藥研發的技術和競爭做過解讀。
  • 輝瑞、羅氏等八家藥企獲評「2019年全球最受讚賞公司」
    2019年1月,施貴寶宣布將以740億美元收購新基,重磅藥來那度胺有望收入囊中,據新基財報,來那度胺2018年銷售額96.85億美元,同比增長18.3%。腫瘤藥Opdivo和抗凝血Eliquis是施貴寶業績增長的主要驅動力,為公司貢獻超過58%的收入,而肝病藥物恩替卡韋等的銷售則大幅下滑。
  • 輝瑞SCD新藥rivipansel三期臨床失敗 合作夥伴股價暴跌!
    編譯:newborn上周末,輝瑞公布了實驗性藥物rivipansel關鍵III期臨床研究RESET的頂線結果。該研究在6歲及以上鐮狀細胞病(SCD)患者中開展,這些患者因SCD相關血管阻塞性危象(VOC)住院且需要靜脈注射阿片類藥物。
  • 雀巢斥資119億美元收購輝瑞旗下惠氏奶粉業務
    惠氏全球最大食品巨頭雀巢宣布同意118.5億美元收購惠氏奶粉-輝瑞嬰兒食品部門,這一收購意味著雀巢將擊敗法國達能的競標,在利潤豐厚的嬰兒奶粉市場上佔據先機。市場此前就認為雀巢收購輝瑞嬰兒奶粉部門的機會更大,這家有深厚財務實力的公司將準備使用現金完成收購,交易尚需得到監管部門批准。惠氏奶粉爭奪大戰一波三折。上周傳出雀巢出價90億美元收購惠氏接近達成協議,周末法媒報導達能為狙擊雀巢競購金額增至110億美元。今日雀巢宣布119億美元收購惠氏。
  • 傳奇生物與「製藥巨頭」達成CAR-T合作
    國內首個按藥物申報的CAR-T療法臨床試驗申請獲受理、擬納入優先審評程序藥品註冊申請,12月「喜事」連連的CAR-T「新秀」傳奇生物又有好消息!21日,製藥巨頭Janssen宣布與傳奇生物達成全球合作與授權協議,雙方將開發、製造和商業化後者的CAR-T藥物候選產品LCAR-B38M。
  • 藥企巨頭狂擲1.2萬億「買藥自救」,欲解專利懸崖、自研回報低困局
    據藍鯨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去年跨國藥企巨頭們用於併購的資金高達1.2萬億人民幣,併購潮背後卻是藥企巨頭飽受專利懸崖和自研回報率低兩大困境困擾。藥企巨頭狂擲萬億併購資金今年1月,日本藥企巨頭武田宣布,已完成了對罕見病藥企夏爾的收購,該併購為使其躋身全球前十大藥企。
  • 羅氏整合賽諾根加速新藥研發 機構預測2026年銷售額破4200億全球登頂
    原研藥的重要性促使近年來製藥巨頭不惜重金併購創新藥企獲得新藥。輝瑞(Pfizer)收購伊敦製藥(Idun Pharmaceuticals)、羅氏收購賽諾根製藥(Seragon Pharmaceuticals)、強生(Johnson & Johnson)收購愛可泰隆(Actelion) 均是代表案例。
  • 溼疹新藥!輝瑞Eucrisa(克立硼羅)軟膏獲美國FDA批准,用於年齡≥3個...
    2020年03月25日/生物谷BIOON/--輝瑞(Pfizer)近日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批准Eucrisa(crisaborole,克立硼羅,2%軟膏劑)的補充新藥申請(sNDA),將治療輕度至中度特應性皮炎(AD,又名「溼疹[eczema]」)兒童患者的最低年齡限制從24個月擴展至3個月。
  • 默沙東宣布裁減8500人 有意購買新藥提高第三方研發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王霞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王霞 發自上海從目前來看,默沙東在走近幾年輝瑞、賽諾菲和阿斯利康的老路——裁員並重組研發部門。
  • 禮來、輝瑞、羅氏紛紛布局,基因療法能否為這種罕見病帶來曙光?
    近日,禮來與基因編輯公司Precision BioSciences達成一項潛在高達27億美元的合作,開啟了對杜氏肌營養不良(DMD)基因療法的布局,成為研究該領域為數不多的藥企之一。
  • 2019全球頂級藥企營收Top10:輝瑞(PFE.US)位列第一
    6月,輝瑞宣布以114億美元收購Array BioPharma,顯示出聚焦創新藥的決心。2019年,輝瑞創新藥業務營收394億美元,同比+5%,是今年唯一有所增長的業務。7月,輝瑞宣布徹底剝離非專利藥業務輝瑞普強。2019年,輝瑞普強營收102.3億美元,同比-18%,佔輝瑞總營收20%,是除創新藥外的第二大業務。
  • 海正藥業兩自主研發新藥獲「準生證」
    海正藥業兩自主研發新藥獲「準生證」 來源:上海證券報 發布時間:2013年07月12日 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