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於投資界(微信公眾號ID:PEdaily2012),作者:楊莉,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
富士康iDPBG事業群深圳廠區推出了「我要聘」招募激勵政策,火爆社交網絡——凡是在 3 月 31 日前入職的新員工均可獲得獎金,其中最多可拿 7110 元,堪稱富士康史上最高入職獎勵。
富士康瘋狂搶人,只是眼下勞動密集型企業用工荒的一縷縮影。受到疫情的影響,眾多員工被困在家鄉出不來,還有部分員工考慮到安全問題,乾脆辭職不幹了。「我們服裝廠工人 300 元一天,還是嚴重缺人。」深圳某服裝廠老闆在社交媒體上訴苦。無奈之下,有的工廠甚至要求辦公室員工到車間生產線頂上。
與此同時,一場搶人大戰拉開帷幕:包車包高鐵包飛機,免費接員工返崗;給予新入職員工 500 至 7000 元的補貼和獎金;同時,新員工推薦人也可享受金額不等的獎勵……可謂下血本招人。不少工廠老闆感嘆,「今年春天,可能是史上最難最貴的招工季」。
復工後,富士康瘋狂搶人:
最高可拿 7110 元入職獎勵,史上最高
巨無霸「工廠」富士康,急眼了。
這幾日,一則勁爆的招聘信息刷屏社交網絡。富士康iDPBG事業群深圳廠區推出了「我要聘」招募激勵政策,即無論是通過內部招聘、離職返聘,還是普工報名,只要在 3 月 31 日前入職,均可獲得獎金——入職滿 60 天獎勵 4250 元,滿 90 天獎勵 2500 元,合計 6750 元。
與此同時,首次入職的新員工還將額外獲得 360 元。換而言之,新員工可獲得 7110 元入職獎金,而這也是富士康史上最高入職獎勵。值得注意的是,通過內部推薦渠道招募到的員工,如若入職滿 90 天,其推薦人也可獲得 3600 元獎金。
一石激起千層浪。不少網友調侃道,「大家一起組團去富士康」,「又想騙我去富士康上班」。
事實上,招聘獎勵並不是個例。早在 2 月 13 日,鄭州FOXCONN招募中心就發布消息啟動招聘,預先報名,被推薦人可獲得 3000 元獎勵。 3 月 5 日,鄭州FOXCONN招募中心更是官宣——內部推薦,獎金加碼。即日起,鄭州富士康招聘不限制區域,河南省外人員,均可參加面試,獎勵高達 5250 元。
隨著疫情好轉,復產復工迫在眉睫,富士康除開重金招聘外,還聘請聘請鍾南山院士坐鎮。 2 月 25 日,富士康科技集團宣布,已經聘請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擔當集團新冠肺炎防疫及復工總顧問。針對新冠肺炎防疫及復產復工,鍾南山院士及團隊將無償對富士康進行一系列顧問及指導。
雙管齊下,這場緊急招聘已經初見成效。據鄭州發布最新消息,自 2 月 10 日獲批覆工復產後,富士康鄭州園區目前復產率已超過80%,生產秩序已基本恢復正常。截至 3 月 6 日,富士康河南各廠區到崗總人數規模已達 18 萬,復工復產率超過80%。
剛剛做完核酸檢測的富士康生產線員工劉俊告訴投資界,「這次疫情確實耽誤事兒,我都快 2 個月沒上班了,好多同事直接不來了。」當然,真金白銀堆起來的招募激勵政策確實吸引力十足。「因為獎金高,好多人來應聘。」
史上最貴招工季
300 元一天,我還是招不到工人
出乎意料,相對比 874 萬前途茫茫的高校畢業生,普通流水線工人成了香餑餑。
在此之前,各地曾輪番上演一幕幕復工難的場景:令人頭疼不已的防護物資;令人眼花繚亂的申請表格;令人焦急萬分的審批流程……真可謂是過五關斬六將,如今各大工廠終於盼到了復工復產。
然而,一個更大的問題出現了——員工緊缺,公司開工卻招不到人幹活。受到疫情的影響,眾多員工被困在家鄉出不來,還有部分員工考慮到安全問題,乾脆辭職不幹了。「我準備等疫情過去再找工作,畢竟身體健康最重要。」疫情期間辭職的王浩告訴投資界,「一旦感染新型肺炎,工作賺錢又有什麼用呢?」
這讓急需用工的企業老闆憂心忡忡。「我們服裝廠工人 300 元一天,還是嚴重缺人。」深圳市某服裝廠老闆在社交媒體上感嘆到,「招不到工人,客戶不停的補單,電商欠貨一大堆,每天的布料需要支付貨款,在繁忙中憂愁,在失眠中等待天亮。」原本客戶補單是求之不得的好事,眼下卻苦於沒有工人,糾結不已。
事實上,往年開年的時候本就是招工旺季,各個工廠都使盡十八般武藝,招攬工人。如今再加上疫情的影響,企業用工荒更是凸顯得淋漓盡致。
珠三角一位小工廠老闆在社交平臺上坦言,「眼下這個時候,絕對不能得罪工人。往長遠點想,一旦疫情結束,企業紛紛復工,工人最難招,各個廠子幾乎是在搶工人。」這位老闆的憂心不無道理,「往年開年,就有不少小廠因為工人不到位,導致訂單無法完成。」
招不到人,是擺在眾多勞動密集型企業面前的一道坎。「我們內衣行業都還沒真正開工,核心原因就是因為工人招不到。往年招人就難,更何況是疫情期間,更是難上加難。」
無奈之下,工廠老闆開始自尋出路。「因為招不到工人,我們公司把業績差的業務和職能部門人員下放到車間『體驗生活』。」無獨有偶,知乎上也有員工提問稱,「工廠招不到員工,打人情牌,要求辦公室員工無條件去生產線上班,合理嘛?」
這是魔幻又心酸的一幕:工人緊缺,企業只好讓辦公室員工下到車間生產線上班。這一無奈之舉也直接反映了企業用工荒的困境。「今年可能是史上最難且最貴的招工季」,這是眾多工廠老闆內心深處共同的感慨。
返工復產迫在眉睫
包機包車真金白銀砸錢獎勵
真金白銀的大手筆獎勵,正成為招攬工人的終極神器。
一位工廠老闆曾分享自己創業的體會,「當小老闆這兩年,我知道幾乎所有問題,最高效的解決方案就是報酬。」他表示,「為了請工廠的工人返崗復工,我直接開出三倍工資,工人們連磕絆都沒打,就同意了。」
作為老闆,他很理解工人們的現實:廠區裡的工人多是家裡的頂梁柱,通常都是依靠自己的勞動力換取一份薪水,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弱。如果不多掙點錢,很可能會影響一家人的生計。
無論老闆還是工人,都不容易。為此,各省市及企業雙方紛紛推出雙贏的招聘政策,用真金白銀補貼工人,同時也救自身於水火之中。
當務之急是穩住老員工,支持其返崗復工。這些日子,各省市聯合企業一起掏腰包,包車包高鐵包飛機接員工返崗。比如,杭州市向鐵路部門申請開行外地復工人員專列;嘉興市政府和企業一起出錢出力,包機接員工返崗;福州市也開通了返榕復工就業的飛機和高鐵專列,全部免費;深圳龍華區也表示, 3 月 1 日至 3 月 31 日期間,按照省外每輛大巴 5000 元、省內每輛大巴 2000 元、專列按實際租賃費用二分之一的標準予以補貼……
除了打消老員工的安全顧慮之外,各地還推出了返工補貼政策。比如海南省三亞市出臺的復工政策就指出,支持一線建築工人返工——如在 2 月返工,則該市財政給予項目業主單位每位施工人員補貼 1000 元, 3 月份返工的補貼 700 元等等。
與此同時,招納新員工也迫在眉睫。義烏全力支持復產復工,對企業招錄的新員工每人補助 1000 元;湖州市更是大手筆,直接拿出 1 億元,對企業新招員工給予 1000 元/人的一次性生活補助,對帶超 20 個外市人員前來就業的人,給予 200 元/人的一次性獎勵……諸如此類的花式入職大禮包簡直不勝枚舉。
這波返工入職紅利,正帶動復工復產率數據的躥升。以製造業聚集地廣東來說,截至 3 月 2 日,廣東務工人員返崗率已經超過80%,大大緩解了珠三角地區製造業用工荒的困境。與此同時,廣州市中小企業局局長葉華東也表示,截至 3 月 4 日,廣州市已有 5523 家製造業企業復工,復工率為99.3%。用工荒的難題,正逐漸被破解。
時代的起承轉合,總是牽連著數以萬計的家庭,每一個遮風擋雨的屋簷下都有堅守的頂梁柱。這場疫情,只不過是將這些平凡家庭中的普通人畫像呈到了檯面上——雖然疫情未散,但是生活總歸還得繼續,總要有人負重前行。
(文中受訪對象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