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喝咖啡沒那麼貴 綠瘦、同仁堂都出咖啡了

2020-12-16 中華網

在絕大部分韓劇裡,都有喝咖啡的場景。

女主角拿著看起來廉價的紙質杯,眨巴著卡姿蘭大眼睛問男主角:歐巴,要喝co-pi麼?(不是筆者要槓,韓國人的咖啡發音真的是「co-pi」)

圖片來源:韓劇「奶酪陷阱」劇照

 

而在國劇裡,更多的是「老張,來喝茶。」換作年輕一點的角色,則是「我要和『兩點點』波霸奶茶。」

咖啡在國劇的身影,少之又少。

是中國的咖啡市場不行嗎?

中國諮詢投資網發布的《2017-2021年中國咖啡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指出,中國的咖啡消費量每年增長幅度在15%-20%。而全球平均咖啡消費增速只有2%,顯然不是的。

這是為什麼?可能很多人會說:咖啡太貴了。

 

1 焦慮的年輕人   昂貴的咖啡

你對咖啡價格的接受空間是多少?

 

圖片來源於網絡

 

某巴克動輒30起的價格,恐怕北上廣一般的打工人也未必能做到「某巴克自由」。而以前靠著補貼,喝上10元以內的小藍杯時代,已經不復存在。

據歐睿報告指出,2016年中國即飲咖啡的銷量增長19%。隨著咖啡文化的普及、城市化的加速發展和生活節奏的加速,人們對咖啡的需求越來越大。據歐睿預測,2021年中國即飲咖啡的市場份額將達到149億人民幣。

巨大的市場份額,吸引巨頭們紛紛入駐,娃哈哈、可口可樂、康師傅均推出了咖啡,而一些大健康行業巨頭,如體重管理巨頭綠瘦推出綠茶咖啡固體飲料,藥業巨頭北京同仁堂旗下新零售企業知嘛健康推出咖啡與中藥特色飲品,更是讓咖啡賽道熱鬧起來。

而與咖啡市場對應的年輕客戶群體,又怎麼樣?

日前,鬧得沸沸揚揚的「辛巴燕窩」事件,可以看出年輕客戶群體的「焦慮。」來自「螳螂財經」易不二的文章就指出,盯緊那群養生的年輕人,他們的焦慮值300億 。

據「螳螂財經」易不二的文章,引用《2019年中國大健康消費發展白皮書》,在滋補養生類目中,燕窩獨佔鰲頭,成交額佔比近三成。從消費群體來看,佔比接近40%的90後、00後已經成為絕對的消費主力軍。

今年雙十一更猛。天貓數據顯示,今年雙十一預售期間,燕窩滋補品同比增長168%。而整個雙十一期間,在人參、海參、燕窩等健康補品類目中,鮮燉燕窩增長率達到300%,遠超其他滋補品。其中,鮮燉燕窩的購買群體絕大多數都是90後年輕人。

如果說燕窩等補品緩解年輕人的養生焦慮,那麼緩解他們的工作、職場焦慮,從社交、提神屬性來看,就是咖啡了。

 

2苦咖啡可能不適合大部分中國人

提起咖啡,絕大部分國民的印象是苦和澀。

據「十億消費者」公眾號作者格根坦娜的文章提到,連咖啡聯合創始人張洪基表示「咖啡就應該當成飲料來做。

文章裡,張洪基認為,當成飲料來做,意味著產品要味道適口、價格不貴。

他拿隔壁茶飲賽道舉例:「喜茶、奈雪的茶等新茶飲品牌做得最好的一點便是把茶做成了飲料,讓更多的年輕人開始喝茶了。」新茶飲產品通過加入水果、鮮奶等輔料進行味道調和,讓茶這個在年輕人看來「又苦又澀又麻煩」的過氣飲品變得時髦、好喝。

喜茶門店。圖片來源於網絡

 

他認為,和茶飲賽道相比,中國咖啡消費市場的邏輯是相反的——強調豆子的產地、強調精品咖啡館的調性,賣咖啡的時候還在不斷地教育消費者:喝某種咖啡是更專業的,某種單品豆是更好的。

在他看來,這顯然不利於咖啡在中國普及。

 

3 好的咖啡 可以不那麼貴

 

關於國內咖啡的「前世今生」,虎嗅網錢德虎的文章有詳細的介紹。

在很長時間之內,國人眼中的咖啡都是一種高端消費象徵。

改革開放之後,由於國內沒有咖啡產區,物流不發達。作為一種口味特殊的外來飲品,國人對咖啡的消費為的更多是面子。一些老外來了中國以後發現,速溶咖啡在這裡可以裝在一個精美的禮盒裡賣。

轉眼到了最近十餘年,咖啡的普及伴隨著「第三空間」概念的流行,這類店面通常選址在熱門商圈且房租不菲,無形抬高了客單價。對很多人來說,去咖啡廳拍照是固定項目,知乎上還有:「如何去某咖啡店才能表現得不像第一次去」等一類提問。

無論是禮盒裝的速溶還是空間舒適的咖啡廳,這樣的商業模式都無可厚非。但隨著時間的演進,當國人的咖啡口味逐漸成型,消費者對咖啡的需求正逐漸回歸到咖啡本身時,情況往往是:想要喝一杯咖啡,卻要為商品額外的屬性買單。對個人而言,錢包難受。對咖啡行業來說,也不利於向更多群體普及。

如果說此前的咖啡的「高端消費」是一種培養國人口味的方式,那麼對更加便捷且優質的咖啡的需求,正推動新咖啡產品浮出水面。

文章特別指出,輕資產的模式可以大幅減少前期的投入,節省下來的成本則可以用來提升咖啡的品質、並降低售價。提升產品競爭力的同時,咖啡額外的附加屬性更低,消費者花得冤枉錢更少。

關於這種輕資產嘗試,不少巨頭早已嗅到商機。

麥當勞依靠豐富的店面鋪開「麥咖啡」,連咖啡進駐加油站打造「易捷」咖啡,綠瘦基於龐大女性、有瘦身需求的白領用戶群體推出「綠茶咖啡固體飲料」,同仁堂的「中藥+咖啡」。輕資產之下,這些咖啡可以賣得不貴,麥咖啡、易捷咖啡、綠瘦咖啡均在十元以內可以買到,但出品也不賴。

易捷咖啡。來源:CFP

 

引用張洪基的話,對沒有深厚、長久的咖啡文化積澱的中國市場來說,優秀的單品豆與專業的衝煮方法,註定只能鎖定金字塔尖的消費者;咖啡因+小甜水,才是收割市場的最大公約數。

 

 

責任編輯:kj005

文章投訴熱線:156 0057 2229 投訴郵箱:29132 36@qq.com

相關焦點

  • 嗅到年輕人價值300億的焦慮 綠瘦、同仁堂都出咖啡了
    嗅到年輕人價值300億的焦慮 綠瘦、同仁堂都出咖啡了在絕大部分韓劇裡,都有喝咖啡的場景。女主角拿著看起來廉價的紙質杯,眨巴著卡姿蘭大眼睛問男主角:歐巴,要喝co-pi麼?
  • 綠瘦、同仁堂推出咖啡飲料 大健康也布局咖啡市場了
    在絕大部分韓劇裡,都有喝咖啡的場景。 女主角拿著看起來廉價的紙質杯,眨巴著卡姿蘭大眼睛問男主角:歐巴,要喝co-pi麼?(不是筆者要槓,韓國人的咖啡發音真的是「co-pi」)
  • 枸杞拿鐵、山楂陳皮美式……職場人,同仁堂中藥咖啡你喝嗎?
    人們驚訝於具有現代因素的咖啡居然可以與中醫藥傳統文化有這麼深厚的碰撞,同時也猜測這杯「養生咖啡」是否能起到療效作用。同仁堂的中藥咖啡,又將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改變呢?中藥咖啡成潮流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
  • 喝「枸杞咖啡」,熬最養生的夜!351歲的同仁堂推出中藥咖啡
    它的功效是滋肝益腎,經常熬夜的人群,喝一些枸杞拿鐵還是比較不錯的。」同仁堂咖啡店的咖啡師李勝利介紹,自己做咖啡師多年,來到同仁堂後,他意識到可以從中醫角度理解咖啡,息風止痛的咖啡配上枸杞、陳皮、肉桂等中草藥,提神又養生。
  • 枸杞拿鐵、肉桂卡布奇諾……同仁堂推中藥咖啡,你喝得慣嗎?
    枸杞拿鐵、肉桂卡布奇諾…同仁堂推中藥咖啡衝上熱搜,爆款每天能賣上千杯!你喝得慣嗎?中藥和咖啡,看起來八竿子打不著的兩個東西,最近卻大火了一把,「同仁堂推出中藥咖啡」就衝上了微博熱搜。枸杞拿鐵、益母草玫瑰拿鐵、山楂陳皮美式、肉桂卡布奇諾……百年老字號同仁堂開設了一家中醫健康餐飲體驗店,推出添加了中草藥的咖啡,成了「網紅」咖啡店,這家咖啡店的爆款每天都能賣出上千杯。
  • 喝防彈咖啡可以減肥嗎?南京同仁堂生酮太能SO代餐咖啡市場反饋
    近年來隨著生酮飲食被廣泛推廣,防彈咖啡這一新型代餐飲品走進了大眾視野。那么喝防彈咖啡可以減肥嗎?它的減肥原理是什麼?為什麼生酮太能SO代餐咖啡可以減肥?今天小編帶你了解防彈咖啡這一減肥黑科技的前世今生。
  • 貓屎咖啡為什麼那麼貴?
    幾百塊一杯,貓屎咖啡為什麼那麼貴?很多咖啡愛好者都知道,世界上最貴的咖啡莫過於是貓屎咖啡。那麼,究竟貓屎咖啡為什麼會這麼貴呢?世界上最貴的咖啡也是源自印度尼西亞。它是一種極為稀有的咖啡,每年只出產五百磅,比藍山咖啡身價高出很多倍。一杯4安士的貓屎咖啡可以賣到168美元 (約人民幣1400元)!這種咖啡的稀有之處在於,它源自一種印尼野生麝香貓的糞便。
  • 同仁堂賣咖啡,只有枸杞沒有保溫杯?
    但是,站在年輕人的角度,本身喝過羅漢果的人都不多,讓他們去理解羅漢果的提純,與咖啡文化的結合是否有些晦澀難懂呢?類似的咖啡品類還有枸杞拿鐵、西洋參冷萃、益母草玫瑰拿鐵等草本咖啡,這些帶有「養生朋克」意味的飲品顯然是想從中醫藥的角度重新詮釋傳統咖啡的功效價值,為用戶帶來新奇體驗。
  • 喝到「假」咖啡,後果絕不僅是變胖,中國人真的那麼需要咖啡嗎?
    這一擔憂印證了,目前,咖啡已然成為中國人的最新飲食體驗。對此,我們也不得不發出疑問:咖啡真有這麼好喝?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愛上了咖啡?入坑咖啡,僅僅在一瞬間自從第一棵咖啡樹在衣索比亞發現後,咖啡就開始走進了人的日常生活。
  • 張仲景賣奶茶,同仁堂出咖啡:90後「朋克養生」的錢好賺嗎?
    比如張仲景和同仁堂。「朋克養生」食品層出不窮同仁堂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它成立於1669年,主要業務範圍包括現代製藥工業、零售醫藥商業、醫療服務等。值得一提的是,同仁堂是中國第一個馳名商標,也是醫藥領域名副其實的百年老字號品牌,影響力不俗。
  • 枸杞拿鐵、羅漢果美式……百年同仁堂賣咖啡了 老中醫藏的什麼藥
    本文共1843字喝枸杞泡的咖啡,熬最養生的夜~萬萬沒想到,那些調侃90後朋克養生的段子居然被賣中藥的同仁堂變成現實!據悉,同仁堂旗下的知嘛健康開新零售門店開始賣枸杞拿鐵、羅漢果美式咖啡、肉桂卡布奇諾等咖啡飲品。
  • 美女專家告訴你:為什麼中國人平日裡更愛喝茶,而不愛喝咖啡
    美女專家告訴你:為什麼中國人平日裡更愛喝茶,而不愛喝咖啡大家都知道,茶葉起源於我國,是我國古代非常常見的飲品,傳至今日,仍有很多人痴迷於飲茶品茶,並且茶葉品種也是越來越豐富多樣。千百年來,茶已經在我國形成一種文化,仍然是很多人平日最喜歡喝的,但是近些年來國外的一些飲品逐漸傳到了國內。其中發展最快的就非咖啡莫屬了,街邊的咖啡店越來越多,很多快餐店西餐廳也都會提供咖啡,但是咖啡店店員表示咖啡店的顧客還是以大學生和白領為主,有很多人表示喝不慣咖啡的味道,還是比較喜歡喝茶,那麼為什麼中國有這麼多人是喜歡喝茶而不喜歡喝咖啡呢?
  • 星巴克咖啡貴嗎 一杯咖啡需要多少錢?
    對於星巴克,其實這是大家最熟知的品牌之一了,畢竟中國有很多城市都有星巴克門店的,許多人在空閒的時候去星巴克喝一杯咖啡的。可是現在,大家對於星巴克咖啡價格是很關注的,那麼你知道星巴克咖啡貴嗎?你有喝過星巴克嗎?
  • 後浪們,同仁堂喊你喝枸杞咖啡,熬最養生的夜
    喝枸杞的咖啡,熬最養生的夜 Drink Goji Berry Coffee,Stay up ▲同仁堂知嘛健康頭牌-枸杞咖啡
  • 95%中國人都喝不來苦咖啡 頭部選手拓展咖啡產品邊界
    至於咖啡館裡頭坐著的人,大部分都瞄準了環境,不是商務會面就是自習辦公。   於是,當咖啡真正變成日常飲用品,什麼樣的路徑才能讓從前不愛喝咖啡的中國人接受這杯帶著明顯酸苦風味的「中藥」?張洪基透露了一個業內數據:把目光放到全國市場的話,大約有95%的中國人喝不來完全不加奶不加糖的「黑咖啡」。
  • 同仁堂憑中藥咖啡成功出圈
    近日,百年老字號藥店同仁堂因為賣中藥味的咖啡衝上微博熱搜,枸杞拿鐵、益母草玫瑰拿鐵、山楂陳皮美式、肉桂卡布奇諾……看起來八竿子打不著的中藥和咖啡,每天都能賣出上千杯,引得不少人前去同仁堂新開的「咖啡店」一探究竟。
  • 承認吧,95%的中國人都喝不慣苦咖啡
    第三次咖啡浪潮便屬於精品咖啡。這一概念由美國精品咖啡協會創始人在1974年首次提出,指在特定自然條件下培育出的帶有地方特色風味的咖啡豆,後來這個概念慢慢變得豐富,對豆子的運輸、烘焙與萃取方式都有更進一步的要求。 其中的代表品牌「Blue Bottle」就被稱為咖啡界的蘋果、咖啡界的奢侈品。
  • 承認吧,95%的中國人都喝不來苦咖啡
    於是,當咖啡真正變成日常飲用品,什麼樣的路徑才能讓從前不愛喝咖啡的中國人接受這杯帶著明顯酸苦風味的「中藥」?張洪基透露了一個業內數據:把目光放到全國市場的話,大約有95%的中國人喝不來完全不加奶不加糖的「黑咖啡」。
  • 論騷操作,賣咖啡的同仁堂比不過這家洋品牌
    作者:副所長 上一期,所長跟大家介紹了一款很「獨特」的咖啡,屬於咖啡界的混搭,這個品牌就是同仁堂,而產品則是類似「枸杞+咖啡」,東西方文化融合
  • 這些年,咖啡害了多少中國人?
    01 喝咖啡也能喝出鄙視鏈? 第一個把咖啡和階級扯關係的人,不是瘋子就是天才。四年前,在我剛畢業時,我問漂亮的同事:「你為什麼一定要留在上海?」前幾天,我還收到一名簡族女孩 Tina 發給我的瑞幸連結,可以免單喝的那種。瑞幸成功將門店咖啡的價格,拉低了不少。為此,我在網上搜瑞幸的相關信息時,搜到不少咖啡愛好者的負面評價:「破壞咖啡的口感,沒品位的窮人才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