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認吧,95%的中國人都喝不慣苦咖啡

2021-01-09 騰訊網

在咖啡杯裡,爆發和衰敗幾乎同時發生。

一方面,2020年雙11戰火燃盡,咖啡成為了最亮眼的品類之一。另一方面,部分線下咖啡館正在撤退,特別是連鎖咖啡館。

中國的咖啡市場,正朝著更為兩極化的方向發展:

精品的歸精品,大眾的歸大眾,前者是金字塔尖的精準客群,後者則是由那95%構成的金字塔基座。

中國到底有沒有「國民咖啡」?

在瑞幸與連咖啡瘋狂燒錢搶奪門店點位的兩年(2018~2019)結束後,中國咖啡行業的發展進入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在外界看來,行業已經跑出一個18個月閃電上市傳奇的國產品牌,用低價搖撼了市場。

直到瑞幸自爆,泡泡被戳破。

一位咖啡行業資深從業者說,「如果你身在這個品類裡面,這個品類一定會因為這件事而受傷,每個從業者都會被影響。」

瑞幸神話的破滅,給過熱的咖啡消費市場降了降溫。適度冷卻後的市場分化出兩條新路徑:

1、以「精品速溶」為代表的可攜式咖啡:目前精品速溶賽道已經擁有好幾家新銳品牌,並且頗受資本喜愛。三頓半已完成四輪融資,最新的過億元B輪融資的領投方為紅杉資本;時萃SECRE從去年年底到今年相繼完成天使輪與A輪融資,永璞和鷹集也都在今年完成了數千萬元的首輪融資。

2、新式連鎖精品咖啡館:以發軔於一線城市的Manner、魚眼咖啡Fisheye、Seesaw等品牌為代表,豆子與衝煮方式都更細分。相比星巴克,它們價格較便宜、店內空間較小,有的甚至不提供座位,只有一個門臉。

上海網紅咖啡館Manner,圖源CFP

兩條細分賽道的崛起,都說明中國的咖啡消費正在從門店型消費轉向場景型、功能型消費——門店環境的重要性降低,咖啡本身的提神功能、豐富口味成為最重要的消費理由。

中國到底還會不會有「國民咖啡品牌」?

作為「外送咖啡」和「網際網路咖啡」的最早期玩家,連咖啡起家於2014年,當時的中國咖啡市場還完全沒有線上化。

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2017年底,瑞幸入場,兩者之間以門店數和杯數搶佔規模的戰爭正式打響。在硝煙散去後,一方閃電上市、業績卻最終被證偽,另一方則關店沉寂、在沉默的2019年裡做了多種商業模式探索,徹底調整了方向,從一個咖啡連鎖品牌徹底轉型為了咖啡飲料零售公司。

一個品牌在咖啡行業中歷經起落後,開始擁抱「反門店」、「反精品咖啡」的邏輯——這樣的轉變本身,就代表了行業正在發生的、某種不易察覺的變化。

精品與反精品:哪條路更適合中國咖啡?

用張洪基的話來說,「咖啡就應該當成飲料來做,為什麼在中國要做得像中藥似的呢?」

當成飲料來做,意味著產品要味道適口、價格不貴。他拿隔壁茶飲賽道舉例:「喜茶、奈雪的茶等新茶飲品牌做得最好的一點便是把茶做成了飲料,讓更多的年輕人開始喝茶了。」

新茶飲產品通過加入水果、鮮奶等輔料進行味道調和,讓茶這個在年輕人看來「又苦又澀又麻煩」的過氣飲品變得時髦、好喝。

他認為,和茶飲賽道相比,中國咖啡消費市場的邏輯是相反的——強調豆子的產地、強調精品咖啡館的調性,賣咖啡的時候還在不斷地教育消費者:喝某種咖啡是更專業的,某種單品豆是更好的。

中國咖啡市場的發展與行業理念與美國市場是極為相似的,同樣經歷了三次重要的浪潮:

第一次咖啡浪潮的代表品牌是雀巢、麥斯威爾等,它們將咖啡速食化,將咖啡豆從農產品變為標準化的商品,讓消費者更方便飲用咖啡;

第二次咖啡浪潮由星巴克引導,它為咖啡行業帶來了三樣東西,意式咖啡機、奶咖、咖啡館,讓咖啡變得更醇厚好喝、讓消費者真正體驗到「第三空間」的魅力。

第三次咖啡浪潮便屬於精品咖啡。這一概念由美國精品咖啡協會創始人在1974年首次提出,指在特定自然條件下培育出的帶有地方特色風味的咖啡豆,後來這個概念慢慢變得豐富,對豆子的運輸、烘焙與萃取方式都有更進一步的要求。

其中的代表品牌「Blue Bottle」就被稱為咖啡界的蘋果、咖啡界的奢侈品。在Blue Bottle的店中,除了意式咖啡機,你還能看到手衝、虹吸、冰滴的設備,根據它們自己的說法,Blue Bottle只選用48小時以內烘焙的新鮮咖啡豆,走精品品質路線。

Blue Bottle店內,圖源Unsplash

不過顯而易見的是,相比美國人,中國消費者對咖啡的偏好遠遠低於茶。

對初級、中級的消費者來說,那些把「厭氧水洗」「肯亞2A」等專業術語寫進菜單的精品咖啡館一定是難以理解的、門檻極高的。對致力於做「小而美」的品牌來說,這種門檻可能能夠保障其與目標客群精準溝通,但也意味著,自己從此告別更大的市場。

變化正在悄悄發生。

目前的咖啡賽道中,幾乎所有頭部選手都在拓展咖啡產品的邊界。

三頓半於10月推出了新的產品線——即溶燕麥拿鐵,將燕麥奶與冷萃咖啡液結合後通過凍幹技術製成超即溶系列,產品同樣以瓶裝形式呈現,加水搖勻後即可飲用一杯燕麥拿鐵。

三頓半強調,此次發售的產品為Demo版,未來還將繼續更新迭代。鷹集、永璞等品牌則都推出了融入茶風味的「茶咖」凍乾粉。

已在全國範圍內擁有超1萬家奶茶門店的蜜雪冰城,也在今年開始做自己的咖啡業務線——名為「Lucky Cup幸運咖」的咖啡品牌,主打平價現磨咖啡,價格非常便宜,美式5元、拿鐵6元。

菜單有點像瑞幸咖啡+小鹿茶:除了傳統的咖啡類型,還有非常多咖啡飲品,包括檸檬、椰子風味的果咖,加了珍珠、奶凍的奶咖等等。

試想一下,在咖啡裡喝到珍珠,恐怕會讓不少「咖啡原教旨主義者」皺起眉頭。不過,越來越多的新式精品咖啡館也開始往店裡引入咖啡以外的SKU。

魚眼咖啡的創始人孫瑜曾在GGV《創業內幕》中表示,咖啡店只賣咖啡是不可能大規模破圈和發展的。因此魚眼的核心菜單是十幾個傳統咖啡SKU+咖啡飲品SKU,每個月有兩三款不同的新品,比如立秋後就會推出只賣一個月左右的季節性產品「桂花髒髒冰拿鐵」。

在國內咖啡消費力最強勁的一線城市,也湧現出了更多的「花式咖啡」。

在上海擁有17家直營店的DoubleWin Cafe採用茶飲店的模式賣咖啡,店裡的爆款產品叫做「檸檬葉爆爆珠冰拿鐵」;

在北京的BERRY BEANS則推出了鮮榨椰子冰拿鐵、泥煤威士忌冰摩卡等創意式特調咖啡。

從業者正逐漸明白:一味追求豆子的產地與衝煮的工藝,不利於咖啡品牌的規模發展。向新茶飲學習,或許才是破圈之道。

一個咖啡大眾化的嘗試樣本

關於咖啡的大眾化飲用場景,張洪基分享了更多「接地氣」的經驗。

關掉所有線下門店,是連咖啡2019年1月份做的決定。

他認為,瑞幸的模式已經徹底摧毀了現磨咖啡的價格帶,消費者喝慣了10塊錢一杯的現磨咖啡,很難再回到原先的高價格帶。

在這樣的價格壓力下,想要保持門店擴張、穩定經營,是一件非常難的事。張洪基堅定地認為,在現在的中國市場中,除了星巴克與中石化易捷咖啡這種已有廣大門店基礎的品牌以外,後來者想要再做一個大規模的連鎖品牌,「基本沒戲」。

連咖啡在對新商業模式的找尋過程中,也完全拋棄了自己獨立開店的想法。

下半年,連咖啡與中石化開始合作「易捷咖啡」項目。依靠加油站,中石化在全國擁有超過27000家易捷便利店。加油站給連咖啡提供了很多新的消費場景。根據加油站的位置(城市中、高速公路入口、偏遠郊區等),易捷咖啡在試運營階段跑出了ABC三種單店模型,設備、人手配置、SKU設置都有差別。

圖源CFP

一個有趣的例子是,該怎麼把咖啡賣給在高速公路入口加油站經停的貨車司機們?張洪基從需求端分析:雖然他們以前並沒有飲用咖啡的習慣,但他們喜歡物美價廉的東西,有較強的提神和充飢需求,最關鍵的是產品得足夠好喝。

最終他想到了東南亞的「菜場咖啡」——把那些咖啡因特別重的、質量「相對沒那麼好」的南洋咖啡豆,用糖焙炒,然後大鍋煮製,可以加煉乳、加糖,最終出來一杯甜絲絲的咖啡。

這種咖啡特別受貨車司機的歡迎,6塊錢能給一大杯。又因為貨車司機都是兩個人一組來的,那麼2杯就只賣10塊錢,再提供一些炸雞塊之類的菜品,滿足他們充飢的需求。最好的時候,這種咖啡在單個加油站一天能賣幾百杯。

張洪基從貨車司機這得到的靈感是,任何人都是有可能喝咖啡的,但不能拿固定的邏輯、用固定的產品賣給所有人,比如這種「菜場咖啡」,就往往會被部分消費者認為比較「low」。

「經歷了2019年一整年的飽和測試、看到了那麼多消費場景以後,我覺得我開始真正接地氣了,」張洪基提到,絕大多數中國人還是只賺幾千塊錢的,他們的消費決策可能在幾塊錢之間就會發生變化。

他總結:「我還是希望我們提供的產品與服務是適合中國普羅大眾的。」

我們無從判斷瑞幸之後會出現什麼樣的「國民咖啡」品牌。

但可預見的是,純粹的、高價的「精品咖啡」難以規模化,未來將會有更多適合於咖啡調和的原料進入咖啡,調製成更好喝、更容易讓大眾接受的飲品。

對沒有深厚、長久的咖啡文化積澱的中國市場來說,優秀的單品豆與專業的衝煮方法,註定只能鎖定金字塔尖的消費者;咖啡因+小甜水,或許才是收割市場的最大公約數。

統籌|妮可 編輯|金語 視覺|江飛

1月5日,上海見!咖門2021萬有飲力大會開啟!穩住,能贏!

長按下圖二維碼了解詳情:

商務諮詢

相關焦點

  • 承認吧,95%的中國人都喝不來苦咖啡
    咖啡正在逃出咖啡館,以一種更無孔不入的方式滲透進人們的日常生活:速溶粉被升級,豆子被更嚴格地挑選,更精品化的咖啡零售品保證睏倦的人隨時隨地能喝上一杯來提神。至於咖啡館裡頭坐著的人,大部分都瞄準了環境,不是商務會面就是自習辦公。
  • 承認吧,95%的中國人都喝不來苦咖啡-虎嗅網
    咖啡正在逃出咖啡館,以一種更無孔不入的方式滲透進人們的日常生活:速溶粉被升級,豆子被更嚴格地挑選,更精品化的咖啡零售品保證睏倦的人隨時隨地能喝上一杯來提神。至於咖啡館裡頭坐著的人,大部分都瞄準了環境,不是商務會面就是自習辦公。
  • 95%中國人都喝不來苦咖啡 頭部選手拓展咖啡產品邊界
    至於咖啡館裡頭坐著的人,大部分都瞄準了環境,不是商務會面就是自習辦公。   於是,當咖啡真正變成日常飲用品,什麼樣的路徑才能讓從前不愛喝咖啡的中國人接受這杯帶著明顯酸苦風味的「中藥」?張洪基透露了一個業內數據:把目光放到全國市場的話,大約有95%的中國人喝不來完全不加奶不加糖的「黑咖啡」。
  • 美國人不喝熱水,不認識保溫杯,中國人:他們不喝咖啡嗎?
    很多人是到了當地酒店和旅館才發現,原來找杯熱水喝比找個會說漢語的嚮導還難,所以他們會提醒你的是,出發前一定分別帶上一個電熱水壺和保溫杯。有人會問了,即使他們不喝熱水,那熱咖啡總會喝吧?答案是,美國人真的不喝熱水,而且大多剛接觸中國人的美國人,認為中國人最不可思議的一個生活習慣就是喝熱水。
  • 中國人喝咖啡沒那麼貴 綠瘦、同仁堂都出咖啡了
    在絕大部分韓劇裡,都有喝咖啡的場景。女主角拿著看起來廉價的紙質杯,眨巴著卡姿蘭大眼睛問男主角:歐巴,要喝co-pi麼?其中,鮮燉燕窩的購買群體絕大多數都是90後年輕人。如果說燕窩等補品緩解年輕人的養生焦慮,那麼緩解他們的工作、職場焦慮,從社交、提神屬性來看,就是咖啡了。 2苦咖啡可能不適合大部分中國人提起咖啡,絕大部分國民的印象是苦和澀。
  • 空腹喝咖啡,傷胃還是養胃?怎么喝咖啡,提神又減肥?
    咖啡在外國人眼中,就像我們中國人的茶,但是由於我們中國的茶道實在是博大精深,大部分學生黨和上班族,往往更傾向於選擇喝咖啡來提神醒腦、活躍身心。自然而然,濃鬱的香氣、醇厚的口感,使得咖啡在短時間內收穫了一大批狂熱粉絲,不愧是全世界最受歡迎的飲料之一。
  • 只愛喝拿鐵的中國人,如何許咖啡一個未來?
    彼時,越南已經成為亞洲最大的咖啡種植地,而咖啡在中國還極為稀罕。如今,117年過去了,中國已經躋身全球第六大咖啡產地,但咖啡文化在中國仍難言紮根。 在咖啡的世界叢林裡,中國依然是一頭沉睡的猛獅。儘管咖啡也被資本寵幸、吹上了網際網路的風口,推出過許多款蓋澆飯的肯德基也推出了現磨咖啡,喝杯咖啡在北上廣深的職場收穫了比吃頓飯更高的答覆率。
  • 只愛喝拿鐵的中國人,如何許咖啡一個未來-虎嗅網
    彼時,越南已經成為亞洲最大的咖啡種植地,而咖啡在中國還極為稀罕。如今,117年過去了,中國已經躋身全球第六大咖啡產地,但咖啡文化在中國仍難言紮根。在咖啡的世界叢林裡,中國依然是一頭沉睡的猛獅。儘管咖啡也被資本寵幸、吹上了網際網路的風口,推出過許多款蓋澆飯的肯德基也推出了現磨咖啡,喝杯咖啡在北上廣深的職場收穫了比吃頓飯更高的答覆率。
  • 連咖啡都自帶魔法!
    咖啡的香味跟果味組成cp顯得剛剛好,誰也不壓誰的風頭。想要咖啡風味更重的,還可以去加1shot哦~清新爽口的橙子味道伴著咖啡香,夏天喝絕對再好不過了,瞬間活力滿滿~提拉米蘇腦洞開的有點大,夏天吃蛋糕有點膩,那麼就把提拉米蘇喝進嘴裡!
  • 美女專家告訴你:為什麼中國人平日裡更愛喝茶,而不愛喝咖啡
    美女專家告訴你:為什麼中國人平日裡更愛喝茶,而不愛喝咖啡大家都知道,茶葉起源於我國,是我國古代非常常見的飲品,傳至今日,仍有很多人痴迷於飲茶品茶,並且茶葉品種也是越來越豐富多樣。千百年來,茶已經在我國形成一種文化,仍然是很多人平日最喜歡喝的,但是近些年來國外的一些飲品逐漸傳到了國內。其中發展最快的就非咖啡莫屬了,街邊的咖啡店越來越多,很多快餐店西餐廳也都會提供咖啡,但是咖啡店店員表示咖啡店的顧客還是以大學生和白領為主,有很多人表示喝不慣咖啡的味道,還是比較喜歡喝茶,那麼為什麼中國有這麼多人是喜歡喝茶而不喜歡喝咖啡呢?
  • 喝到「假」咖啡,後果絕不僅是變胖,中國人真的那麼需要咖啡嗎?
    王芮告訴39深呼吸,現在的經理有獨立的辦公司,喝咖啡喜歡用咖啡壺自煮,煮完的咖啡特別香,坐在辦公室外的人都能聞到香味;與自己關係較好的女同事在辦公室經常喝速溶咖啡,在工作之餘偶爾會下樓買一杯星巴克;另一位男同事則是每天都會去樓下便利店買咖啡,一日三餐,一天買三杯,從不停歇。
  • 中國人能喜歡喝咖啡,外國人為什麼不能愛喝茶?
    這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我們有沒有真正藉由著那一杯茶湯,實現一些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我理解的茶,它就是一個介體,會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拉近民族與民族之間的距離,拉近國家與國家的距離。你看這幾天美國的學生瑪麗,她在跟著我學茶,她就和我分享,她說老師,其實有人問我,你是美國人,為什麼可以喜歡喝茶呢?我說那你怎麼講?她說我就是喜歡喝。我說其實你可以跟他講,你是中國人,為什麼有些中國人喜歡喝咖啡呢?
  • 義大利LAVAZZA拉瓦薩咖啡豆,讓你時刻品嘗傳統義大利風味的咖啡
    說起好喝又美味的咖啡,許多都人會想起義大利咖啡(簡稱意式咖啡)而在義大利文中是「特別快」的意思,其特徵乃是利用蒸汽壓力,瞬間將咖啡液抽出。世界上幾乎上好的咖啡都是通過咖啡機煮出來的,對於一般在家泡咖啡的朋友來說,買一臺幾千塊的咖啡機也不是非常必要,而最基本的咖啡機和一臺磨豆機和一袋優質的咖啡豆就很能很讓享受美好的休息日。
  • 這些年,咖啡害了多少中國人?
    這些年來,有關咖啡的鄙視鏈,害了多少人?02 然而,大多數中國人不喝咖啡 有一個數據,我想讓你知道。事實上,數據統計,90% 的中國人沒有喝過星巴克。就好比,你在網絡上總看到有人在罵《戰狼2》,但最後用腳投票的中國人,大多數都踏進了電影院。沉默的大多數,才是主流。
  • 夏天無精打採,4款好喝的咖啡推薦,讓這個季節的睏倦一掃而光!
    現代人越來越喜歡咖啡,喝咖啡現如今是一種時尚,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的青睞和追捧。咖啡也成為不少家庭,休閒,交際的必備飲品。而咖啡就是一種非常好的提神飲品。講到咖啡,今天就要給大家推薦幾款無敵好喝的coffee,讓這個季節的睏倦一掃而光!
  • 吃「苦」百年的中國人,為何沒有喝出一個國產知名咖啡品牌
    其實不僅是福山咖啡,在改革開放後的在神州大地上成立的國產咖啡品牌都普遍面臨品牌邊緣化問題,至今仍未誕生一個如雀巢、星巴克這樣的國際知名咖啡品牌。《2018中國咖啡行業洞察》的數據顯示,雖然中國已經是世界第六大咖啡產地,但目前咖啡暢銷TOP10中,卻無國產咖啡品牌的身影。吃「苦」百年的中國人,喝了百餘年咖啡還是沒有喝出一個國產知名咖啡品牌。
  • 美國人不喝美式咖啡?
    原來美國人是不喝美式咖啡的。最近的咖啡界,每天都是頭條。前不久可口可樂公司就宣布以51億美元收購連鎖咖啡品牌Costa公司達成最終協議,還有雀巢也以71.5億美元收購星巴克部分產品營銷權。為什麼說美國人不喝美式咖啡呢?話說,一直以來美式咖啡和意式咖啡,是咖啡界最難調和的兩個勢力。比如說,美國人不喜歡美式咖啡,他們更喜歡喝的是滴濾咖啡。
  • 咖啡師取笑顧客不會喝咖啡?該不該堅持喝「正宗」的「苦咖啡」?
    咖啡很早就被傳入國內了,而且喝過的人都有一個心得,就像歌裡唱的那樣,就是「苦」!不知道老外是習慣了苦,還是喜歡苦,反正小東子覺得國人是受不了的,試問有沒有人出來反對小東子的?那麼問題就來了,咖啡在國內該怎麼做?該不該堅持喝「苦咖啡」呢?
  • 常喝咖啡好嗎 喝咖啡的誤區
    原標題:常喝咖啡好嗎 喝咖啡的誤區   生活中很多的年輕朋友都喜歡喝咖啡,可以讓你的大腦瞬間清醒,緩解大腦的疲勞狀態,但是喝咖啡也有吸血注意事項。   喝過多含咖啡因飲料易患腎結石?   新的研究發現,喝含咖啡因的飲料過多,易患腎結石。
  • 「奔跑的美式」:中國人真的喝咖啡嗎?
    咖啡行業正在迎來新一輪新零售紅利,加上了外賣翅膀的星巴克,會讓中國人愛上喝咖啡嗎? 截止到2017年,全球咖啡豆的生產總量有950萬噸,而且這個市場每年都在穩定增加。但是中國的咖啡豆產量增長率每年超過15%,也就是說中國咖啡豆的產量增長率高於世界平均水平。主要原因就是因為中國以星巴克為代表的連鎖咖啡品牌在深耕中國市場,它們都在雲南建立咖啡豆生產基地。 雲南的茶葉非常有名,最著名的是普洱茶,但實際上那片土地也非常適合種植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