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很早就被傳入國內了,而且喝過的人都有一個心得,就像歌裡唱的那樣,就是「苦」!不知道老外是習慣了苦,還是喜歡苦,反正小東子覺得國人是受不了的,試問有沒有人出來反對小東子的?那麼問題就來了,咖啡在國內該怎麼做?該不該堅持喝「苦咖啡」呢?
咖啡豆經過高溫烘培之後,那苦味是無法避免的,即使再好的咖啡豆,再好的烘培師,都是去不掉苦味的,那麼他們就開始想方設法的讓咖啡的口味更加複雜豐富,研究咖啡主要的「酸」和「苦」的平衡,小東子淺顯的理解這就是咖啡業內人士所謂的「精品咖啡」了。但是咖啡想要在國內落腳,國人喝不慣「苦」又該怎麼辦呢?我們是不是還要堅持喝自己的味蕾不喜歡的「苦咖啡」呢?還是說只要能「提神」,全都豁出去了呢?
之前就經常聽到有咖啡同行私底下取笑顧客「不會喝咖啡」,某某說:剛剛那桌顧客,一點都不會喝咖啡,加了那麼多糖!又有說:這算啥,我昨天遇到桌顧客,點個拿鐵還問我要了兩份奶和糖!那麼小東子想知道什麼才算是「會喝」呢?小東子自己也做過咖啡館生意,來咖啡館消費的顧客,要咖啡的不到一成,九成的顧客都選擇喝一杯果茶或者其他甜的飲品。而且即使是點咖啡的人,要的也是像「拿鐵」、「卡布基諾」這類加入大量牛奶的咖啡。小東子就一直在想,到底還要不要堅持做所謂的「精品咖啡」呢?
小東子算不上咖啡業內高手和大師,我只是做咖啡生意,淺顯的了解咖啡,但是小東子有自己的見解,我們喝不慣比中藥還苦的咖啡,為什麼還是要喝呢?誰說老外製定的咖啡「標準」就是正確的?既然在咱們中國,那就要做成「中國咖啡」,否則咖啡館別想生存下去。標準都是人定的,為什麼我們就要遵從他人的?
我們喜歡咖啡,是喜歡咖啡的效果,沒有人會喜歡咖啡的苦,為什麼要按照老外的喜好來「強迫」自己呢?國外咖啡其實是一種「文化」,就像咱中國人去茶樓喝茶,最主要是做什麼?喝茶嗎?不是!是談生意或者聊天聚友。我從來都不在乎「業內人」怎麼看,我只做自己喜歡的咖啡,怎麼好喝怎麼來,雖然小東子本人也是做咖啡行業的,我覺得在咱們中國的土地上,就應該按照咱們自己的喜好來。
大家是贊同小東子的觀點,還是不贊同呢?大家可以在評論裡留言,咱們一同探討!感謝大家百忙之中的閱讀,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