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溫州市統計局概況
(一)部門職責
1.承擔組織領導、協調和指導全市統計工作,確保統計數據真實、準確、及時。貫徹執行國家統計法律法規和規劃,組織起草統計規範性文件。
2.建立健全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組織實施全市國民經濟核算制度和投入產出調查,核算全市及各縣(市、區)生產總值,監督管理各縣(市、區)國民經濟核算工作。
3.組織開展普查。牽頭組織人口、經濟和農業等重大國情國力、市情市力普查和大型調查。匯總、整理和提供有關市情市力方面的統計數據。
4.組織實施統計調查制度。組織實施全市第一、二、三產業以及能源、環境、投資、科技、社會、人口、勞動和就業、消費等統計調查。
5.執行國家統計標準。依法審批統計調查項目。指導專業統計基礎工作、統計基層業務基礎建設。
6.統一核定、管理、公布全市性基本統計資料,定期發布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的統計信息,組織建立統計信息共享制度和發布制度。
7.負責統計分析、統計預測和統計監督。對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和資源環境等情況進行統計分析、統計預測和統計監督,向市委、市政府及有關部門提供統計信息和諮詢建議。開展社會經濟發展綜合評價和民生民意調查工作。
8.建立健全全市統計信息自動化系統和統計資料庫體系,指導各縣(市、區)、各部門的統計信息計算機網絡建設和資料庫建設。
9.負責統計執法監督。建立和完善防範統計造假、弄虛作假工作體系。建立健全統計數據質量審核、監控和評估制度,開展對重要統計數據的審核、監控和評估。組織開展全市統計工作的監督檢查,查處統計違法行為。
10.協助各縣(市、區)黨委管理統計局正副局長、總統計師。組織指導全市統計科學研究、統計教育培訓。開展統計工作和統計科學的市外交流與合作。配合做好統計專業資格考試和職稱評審工作。統一管理省統計局分配給縣級政府統計部門的統計事業經費。
11.完成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任務。
(二)機構設置
從預算單位構成看,溫州市統計局部門預算包括:局本級預算、局屬數據管理中心和局屬社會經濟調查隊預算。
局屬兩個事業單位均納入局本級統一核算。
二、溫州市統計局2019年度部門決算公開表
詳見附表。
三、溫州市統計局2019年度部門決算情況說明
(一)收入支出決算總體情況說明
2019年度收、支總計2,432.19萬元,與度相比,收、支總計各增加135.12萬元,增長5.88%。主要原因是:一般公用財政撥款增加178.45萬元。
(二)收入決算情況說明
本年收入合計2,432.19萬元;包括財政撥款收入2,432.19萬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2,184.90萬元,政府性基金預算247.29萬元),佔收入合計100.00%;上級補助收入0萬元,佔收入合計0%;事業收入0萬元,佔收入合計0%;經營收入0萬元,佔收入合計0%。附屬單位上繳收入0萬元,佔收入合計0%。其他收入0萬元,佔收入合計0%。
(三)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本年支出合計2,432.19萬元,其中基本支出2,161.44萬元,佔88.87%;項目支出270.74萬元,佔11.13%;上繳上級支出0萬元,佔0%;經營支出0萬元,佔0%;對附屬單位補助支出0萬元,佔0%。
(四)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總體情況說明
2019年度財政撥款收、支總計2,432.19萬元,與相比,財政撥款收、支總計各增加139.42萬元,增長6.08%。主要原因是:一般公共服務支出增加。
(五)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1.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總體情況。
2019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2,184.90萬元,佔本年支出合計的89.83%。與相比,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增加178.45萬元,增長8.89%。主要原因是:基本支出-人員經費增加186.32萬元。
2.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結構情況。
2019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2,184.90萬元,主要用於以下方面:一般公共服務(類)支出1,780.39萬元,佔81.49%;國防(類)支出0萬元,佔0%;公共安全(類)支出0萬元,佔0%;教育(類)支出0萬元,佔0%;科學技術(類)支出0萬元,佔0%;文化旅遊體育與傳媒(類)支出0萬元,佔0%;社會保障和就業(類)支出180.10萬元,佔8.24%;衛生健康(類)支出78.31萬元,佔3.58%;節能環保(類)支出0萬元,佔0%;城鄉社區(類)支出0萬元,佔0%;農林水(類)支出0萬元,佔0%;交通運輸(類)支出0萬元,佔0%;資源勘探信息等(類)支出0萬元,佔0%;商業服務業等(類)支出0萬元,佔0%;金融(類)支出0萬元,佔0%;援助其他地區(類)支出0萬元,佔0%;自然資源海洋氣象等(類)支出0萬元,佔0%;住房保障(類)支出146.10萬元,佔6.69%;糧油物資儲備(類)支出0萬元,佔0%;災害防治及應急管理(類)支出0萬元,佔0%;其他(類)支出0萬元,佔0%;債務還本(類)支出0萬元,佔0%;債務付息(類)支出0萬元,佔0%。
3.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具體情況。
2019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年初預算為2,303.12萬元,支出決算為2,184.90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94.87%,主要原因是嚴格按照財政主管部門要求,努力做到精準預算,並在預算執行過程中嚴密跟進預算執行進度。其中:
一般公共服務支出(類)統計信息事務(款)行政運行(項)。年初預算為1422.31萬元,支出決算為1509.65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106.14%,決算數大於預算數的主要原因薪資調整,追加了基本支出-人員經費71.34萬元。
一般公共服務支出(類)統計信息事務(款)一般行政管理事務(項)。年初預算為13.3萬元,支出決算為11.54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86.67%,決算數小於預算數的主要原因:由於設備國產化要求,部分設備採購在財政局912專項經費中開支。
一般公共服務支出(類)統計信息事務(款)專項統計業務(項)。年初預算為132.10萬元,支出決算為123.22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93.28%,決算數小於預算數的主要原因是根據財政部門相關規定,厲行節約。
一般公共服務支出(類)統計信息事務(款)統計管理(項)。年初預算為41.03萬元,支出決算為38.9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94.81%,決算數小於預算數的主要原因厲行節約,節省了一些費用。
一般公共服務支出(類)統計信息事務(款)專項普查活動(項)。年初預算為165.62萬元,支出決算為87.01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52.54%,決算數小於預算數的主要原因是按照財政部門統一部署,壓減第四次人口普查項目經費74.67。
一般公共服務支出(類)統計信息事務(款)統計抽樣調查(項)。年初預算為99.8萬元,支出決算為0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0%,決算數小於預算數的主要原因是貿易服務業抽樣調查、"三新」統計抽樣調查(壓減34萬元)、規下工業抽樣調查項目通過與財政聯合發文直接以轉移支付的形式下撥各縣(市、區)63.26萬元,未反映在決算中。
一般公共服務支出(類)統計信息事務(款)其他統計抽樣調查(項)。年初預算為14.8萬元,支出決算為12.36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83.51%,決算數小於預算數的主要原因厲行節約,節省了統計年鑑印刷部分費用。
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類)行政事業單位離退休(款)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支出(項)。年初預算為137.6萬元,支出決算為121.52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88.31%。決算數小於預算數的主要原因調整部分經費到行政單位醫療項目中。
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類)行政事業單位離退休(款)機關事業單位職工年金繳費支出(項)。年初預算為51.6萬元,支出決算為58.57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113.51%。決算數大於預算數的主要原因增人增資追加了該項目經費。
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類)行政事業單位醫療(款)行政單位醫療(項)。年初預算為81.6萬元,支出決算為78.31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95.97%。
住房保障支出(類)住房改革支出(款)住房公積金(項)。年初預算為119.6萬元,支出決算為121.18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101.32%。決算數大於預算數的主要原因增人增資追加了該項目經費。
住房保障支出(類)住房改革支出(款)購房補貼(項)。年初預算為23.76萬元,支出決算為24.91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104.84%。決算數大於預算數的主要原因增人增資追加了該項目經費。
(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2019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1,914.16萬元,其中:人員經費1,685.73萬元,主要包括:基本工資、津貼補貼、獎金、夥食補助費、績效工資、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繳費、職業年金繳費、公務員醫療補助繳費、其他社會保障繳費、住房公積金、醫療費、其他工資福利支出、離休費、退休費、撫恤金、生活補助、其他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支出等。
公用經費228.43萬元,主要包括:辦公費、印刷費、郵電費、差旅費、因公出國(境)費用、維修(護)費、會議費、培訓費、公務接待費、勞務費、委託業務費、工會經費、福利費、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其他交通費用、其他商品和服務支出等。
(七)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總體情況
1.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總體情況。
2019年度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支出247.29萬元,佔本年支出合計的10.17%。與相比,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支出增加6.23萬元,增長2.59%。主要原因是:基本支出-人員經費增加。
2.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結構情況。
2019年度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支出247.29萬元,主要用於以下方面:科學技術(類)支出0萬元,佔0%;文化旅遊體育與傳媒(類)支出0萬元,佔0%;社會保障和就業(類)支出0萬元,佔0%;節能環保(類)支出0萬元,佔0%;城鄉社區(類)支出0萬元,佔0%;農林水(類)支出0萬元,佔0%;交通運輸(類)支出0萬元,佔0%;資源勘探信息等(類)支出0萬元,佔0%;金融(類)支出0萬元,佔0%;其他(類)支出247.29萬元,佔100.00%;債務付息(類)支出0萬元,佔0%。
3.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具體情況。
2019年度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支出年初預算為0萬元,支出決算為247.29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0%,主要原因是年初預算中未安排政府性基金來源,追加人員經費時安排了政府性基金。其中:
其他支出(類)其他政府性基金及對應專項債務收入安排的支出(款)其他政府性基金安排的支出(項)。年初預算為247.29萬元,支出決算為247.29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100%。
(八)2019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1.「三公」經費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總體情況說明。
2019年度「三公」經費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預算為8萬元,支出決算為1.95萬元,完成預算的24.38%,2019年度「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數小於預算數的主要原因是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厲行節約,嚴格控制三公經費開支。
2.「三公」經費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具體情況說明。
2019年度「三公」經費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中,因公出國(境)費用支出決算為0萬元,佔0%,與2018度相比,增加0萬元,增長0%,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支出決算為0萬元,佔0%,與度相比,增加0萬元,增長0%;公務接待費支出決算為1.95萬元,佔100.00%,與2018度相比,減少0.8萬元,增長/下降29.09%,主要原因是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厲行節約,嚴格控制三公經費開支。具體情況如下:
(1)因公出國(境)費預算數為0萬元,支出決算為0萬元。主要用於機關及下屬預算單位人員的公務出國(境)的住宿費、國際旅費、培訓費、公雜費等支出。
其中,全年使用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本單位組織因公出國(境)團組0個;本單位全年因公出國(境)累計0人次。
(2)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預算數為0萬元,支出決算為0萬元。
公務用車購置支出0萬元(含購置稅等附加費用),主要用於經批准購置的0輛公務用車;
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支出0萬元,主要用於公務、執法等所需的公務用車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安全獎勵費用等支出;2019年度,本級及所屬單位開支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的公務用車保有量為0輛。
(3)公務接待費預算數為8萬元,支出決算為1.95萬元,完成預算的24.38%。主要用於接待相關部門公務活動等支出。決算數小於預算數的主要原因是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厲行節約,嚴格控制三公經費開支。全年使用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國內公務接待44批次,累計225人次。
外賓接待支出0萬元,主要用於外賓來訪;接待0人次,0批次。
其他國內公務接待支出1.95萬元,主要用於相關部門公務活動。接待225人次,44批次。
(九)部門預算績效情況說明
1.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開展情況。
根據預算績效管理要求,市統計局組織對2019年度一般公共預算項目支出全面開展績效自評,其中,一級項目0個,二級項目11個,共涉及資金466.65萬元,佔一般公共預算項目支出總額的100%。組織對2019年度0個政府性基金預算項目支出開展績效自評,共涉及資金0萬元,佔政府性基金預算項目支出總額的0%。
我局未組織開展項目部門評價工作。
我局未組織開展部門(單位)整體支出績效評價試點工作。
2.部門決算中項目績效自評結果
我局在2019年度部門決算中反映市直部門社會評價調查及滿意度調查的項目績效自評結果。
市直部門社會評價調查項目績效自評綜述:根據年初設定的績效目標,項目自評得分99分,自評結論為「優秀」。項目全年預算數為37.75萬元,預算調整數-7萬元,執行數為30.5萬元,完成預算的99.19%。項目績效目標完成情況:一是對100多名調查員、督導員進行培訓、業務指導、任務分配、質量監督以及工作考核等;二是2020年1月底之前將市直單位、縣(市、區)和功能區社會評價結果上報給市考績辦。三是完成市直部門郵寄問卷1272份、現場調查問卷3498份、企業問卷1965份;縣市區電話問卷5191份、企業問卷1185份。發現的問題及原因:一是項目組織管理有待提高;二是項目預算及預期績效目標編制量化程度不高。下一步改進措施:一是提高項目預算及預期績效目標編制水平;二是提升項目組織管理水平。
2019年度溫州市財政支出項目績效評分表
金額單位:萬元
項目單位 名稱 | (蓋章) | 項目名稱 | 社會評價調查 | |||||
項目 責任部門 | 綜合統計處 | 項目負責人 | 林亞敏 | 聯繫電話 | 88965090 | |||
項目 基本 情況 | 上年 結轉 | 年初預算安排數 | 預算調整數 | 財政支付數 | 預算結餘數 | |||
0 | 37.75 | -7 | 30.5 | 0.25 | ||||
評價內容 | 分值 | 自評說明 | 自評得分 | |||||
項目預算及預期績效目標編制水平 | 10 | 本項目預算(即投入目標)編制科學、規範、合理,預期績效目標申報完整,產出、效果類關鍵性指標清晰、明確、量化,投入與項目產出、效果目標匹配。 | 10 | |||||
預算執行率 | 10 | 該項目實際支出30.5萬元,預算執行率為99%。 | 10 | |||||
項目組織管理水平 | 15 | 本項目根據《2019年社會評價操作手冊》及《溫州市公共服務成效社會滿意度調查方案》組織實施。 | 15 | |||||
資金支出 合理合規 | 15 | 本年項目支出明細內容包括辦公費5.19萬元、印刷費2.48萬元、郵電費4.34萬元、培訓費0.34萬元、勞務費1.28萬元、委託業務費16.36萬元、其他商品服務0.54萬元。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財務管理制度等規定,且均在預算範圍內,無與本項目預算不相符或無關的資金支出。 | 14 | |||||
項目產出 | 30 | 項目績效產出目標為「對100多名調查員、督導員進行培訓、業務指導、任務分配、質量監督以及工作考核等;次年1月底之前將市直單位、縣(市、區)和功能區社會評價結果上報給市考績辦」,實際已全部完成,評價結果已於2020年1月中旬上報市考績辦。 | 30 | |||||
項目效益(效果) | 20 | 項目績效效果目標為「提供各縣(市、區)、功能區及市直各單位2019年社會評價結果給市考績辦,為各單位年度考績提供依據。」,實際已於2020年1月中旬上報市考績辦。 | 20 | |||||
合計 | 100 | - | 99 | |||||
自評結果 | - | ■優秀 90分≤得分≤100分; □良好 80分≤得分<90分; □一般 60分≤得分<80分; □較差 得分<60分 |
滿意度調查項目績效自評綜述:根據年初設定的績效目標,項目自評得分99.75分,自評結論為「優秀」。項目全年預算數為43.9萬元,執行數為41.67萬元,完成預算的94.92%。項目績效目標完成情況:完成了12項民意調查,主要包括:社會經濟熱點問題調查、市區道路綜合整治行動市民評價調查、國家衛生城市群眾滿意率調查、村和社區換屆紀律民意調查、溫州市社會信用狀況調查、「最多跑一次」改革滿意度調查、全國文明城市民意調查、市區交通亂象整治行動市民評價調查、企業人才發展抽樣調查、社會道德環境和社會公眾文化生活滿意度調查、民生改善滿意度模擬調查和市基層組織建設調查等,調查結果主要通過《溫州統計》專報形式反饋給相關部門。發現的問題及原因:一是預算不夠準確,執行率不高,二是效果目標無法體現和量化。下一步改進措施:一是進一步細化預算編制;二是要求相關責任處室量化項目效果目標。
2019年度溫州市財政支出項目績效評分表
金額單位:萬元
項目單位 名稱 | (蓋章) | 項目名稱 | 滿意度調查 | |||||
項目 責任部門 | 市社會經濟調查隊 | 項目負責人 | 呂步獎 | 聯繫電話 | 88966776 | |||
項目 基本 情況 | 上年 結轉 | 年初預算安排數 | 預算調整數 | 財政支付數 | 預算結餘數 | |||
0 | 43.9 | 0 | 41.67 | 2.23 | ||||
評價內容 | 分值 | 自評說明 | 自評得分 | |||||
項目預算及預期績效目標編制水平 | 10 | 本項目預算(即投入目標)編制科學、規範、合理,預期績效目標申報完整,產出、效果類關鍵性指標清晰、明確、量化,投入與項目產出、效果目標匹配。 | 10 | |||||
預算執行率 | 10 | 該項目實際支出41.67萬元,預算執行率為94.93%。 | 9.75 | |||||
項目組織管理水平 | 15 | 項目單位制定了督導工作條例、項目外包管理辦法、CATI系統管理規定和機房管理規定等系列工作管理制度;項目經費支出按照《溫州市統計局財務管理制度》的規定執行。 | 15 | |||||
資金支出 合理合規 | 15 | 本年項目支出明細內容包括委託業務費35.93萬元、銀湖薩菲1.32萬元、郵電費2.26萬元、物業費2.17萬元、。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財務管理制度等規定,且均在預算範圍內,無與本項目預算不相符或無關的資金支出。 | 15 | |||||
項目產出 | 30 | 完成了多項民意調查,主要包括:社會經濟熱點問題調查、市區道路綜合整治行動市民評價調查、國家衛生城市群眾滿意率調查、村和社區換屆紀律民意調查、溫州市社會信用狀況調查、「最多跑一次」改革滿意度調查、全國文明城市民意調查、市區交通亂象整治行動市民評價調查、企業人才發展抽樣調查、社會道德環境和社會公眾文化生活滿意度調查、民生改善滿意度模擬調查和市基層組織建設調查等,調查結果主要通過《溫州統計》專報形式反饋給相關部門。 | 30 | |||||
項目效益(效果) | 20 | 通過該項目的實施,形成了多項民意調查結果,調查結果一定程度上為領導決策提供了基礎服務保障。 | 20 | |||||
合計 | 100 | - | 99.75 |
3.財政評價項目績效評價結果。
2019年度我局由財政部門組織開展的績效評價項目1個,預算金額共計37.75萬元。其中:評價結果等次為優秀的項目1個;評價等次為良好的項目0個,是市直部門社會評價調查項目, 預算金額37.75萬元,預算調整數-7萬元,執行數為30.5萬元,完成預算的99.19%。項目根據溫州市考績辦法的要求,對全市88家市直單位、縣(市、區)及功能區開展社會評價。評價內容包括各單位工作實績、工作效率、服務態度、社會影響等方面的情況。評價結果作為對市直單位、縣(市、區)和功能區年度績效考核的重要組成部分。據此,設立「市直部門社會評價調查」項目,確保調查工作正常有序開展。項目資金主要用於調查員勞務費、問卷郵寄費、電話調查費等;評價結果等次為一般的項目0個;評價結果等次為較差的項目0個。
4.部門評價項目績效評價結果。
我局未組織開展部門評價。
(十)其他重要事項的情況說明
1.機關運行經費支出情況。
2019年度機關運行經費支出228.43萬元,比年初預算數減少251.48萬元,下降9.17%,主要原因是厲行節約,壓縮一般性支出,降低機關運行成本。
2.政府採購支出情況。
2019年度政府採購支出總額9.25萬元,其中:政府採購貨物支出9.25萬元、政府採購工程支出0萬元、政府採購服務支出0萬元。授予中小企業合同金額9.25萬元,佔政府採購支出總額的100.00%。其中,授予小微企業合同金額0萬元,佔政府採購支出總額的0%。
3.國有資產佔有使用情況。
截至2019年12月31日,XX本級及所屬各單位共有車輛0輛,其中,副部(省)級及以上領導用車0輛、主要領導幹部用車0輛、機要通信用車0輛、應急保障用車0輛、執法執勤用車0輛、特種專業技術用車0輛、離退休幹部用車0輛、其他用車0輛。單價50萬元以上通用設備0臺(套),單價100萬元以上專用設備0臺(套)。
四、名詞解釋
1.財政撥款收入:指本級財政部門當年撥付的財政預算資金,包括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和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
2.事業收入:指事業單位開展專業業務活動及輔助活動所取得的收入。
3.經營收入:指事業單位在專業業務活動及輔助活動之外開展非獨立核算經營活動取得的收入。
4.其他收入:指預算單位在「財政撥款」、「事業收入」、「經營收入」、「上級補助收入」、「附屬單位上繳收入」等之外取得的各項收入。
5.用事業基金彌補收支差額:指事業單位當年的「財政撥款收入」「事業收入」「其他收入」等不足以安排當年支出的情況下,使用以前年度積累的事業基金彌補本年收支缺口的資金。
6.年初結轉和結餘:指預算單位以前年度尚未完成、結轉到本年仍按原規定用途繼續使用的資金。
7.年末結轉和結餘:指單位按有關規定結轉到下年或以後年度繼續使用的資金。
8.基本支出:指預算單位為保障其正常運轉,完成日常工作任務所發生的支出,包括人員經費支出和日常公用經費支出。
9.項目支出:指預算單位為完成其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務或事業發展目標所發生的支出。
10.經營支出:指事業單位在專業業務活動及其輔助活動之外開展非獨立核算經營活動發生的支出。
11.「三公」經費:納入財政預決算管理的「三公」經費,是指部門用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安排的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和公務接待費。其中,因公出國(境)費反映單位公務出國(境)的國際旅費、國外城市間交通費、住宿費、夥食費、培訓費、公雜費等支出,不含教學科研人員學術交流;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反映單位公務用車車輛購置支出(含車輛購置稅)及燃費、維修費、過橋過路費、保險費、安全獎勵費用等支出;公務接待費反映單位按規定開支的各類公務接待(含外賓接待)支出。
12.機關運行經費:指為保障行政單位(含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運行用於購買貨物和服務的各項資金,包括辦公及印刷費、郵電費、差旅費、會議費、福利費、日常維修費、專用材料及一般設備購置費、辦公用房水電費、辦公用房取暖費、辦公用房物業管理費、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以及其他費用。
13.一般公共服務支出(類)統計信息事務(款)行政運行(項)事務,主要用於在職人員工資補貼、社會保障及其他一般公用支出。
14.一般公共服務支出(類)統計信息事務(款)一般行政管理(項)事務,主要用於日常業務支出。
15.一般公共服務支出(類)統計信息事務(款)專項統計業務(項)事務,主要用於滿意度調查、低收入農戶監測調查、糧食生產統計監測調查、省級統計補助經費的項目支出。
16.一般公共服務支出(類)統計信息事務(款)統計管理(項)事務,主要用於統計資格考試及統計執法支出。
17.一般公共服務支出(類)統計信息事務(款)專項普查活動(項)事務,主要用於第四次經濟普查的項目支出。
18.一般公共服務支出(類)統計信息事務(款)統計抽樣調查(項)事務,主要用於規模以下抽樣調查、貿易服務業抽樣調查、大城市月度勞動力調查的項目支出。
19.一般公共服務支出(類)統計信息事務(款)其他統計信息事務支出(項),主要用於統計年鑑的項目支出。
20.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類)行政事業單位離退休(款)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支出(項)事務,主要用於發放在職人員基本養老保險。
21.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類)行政事業單位離退休(款)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繳費支出(項)事務,主要用於在職人員職業年金繳費。
22.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類)醫療保障(款)行政單位醫療(項)事務,主要用於在職及退休人員的醫療補助費用。
23.住房保障支出支出(類)住房改革支出(款)住房公積金(項)事務,主要用於支付在職人員住房公積金單位負擔部分。
24.住房保障支出支出(類)住房改革支出(款)購房補貼(項)事務,主要用於符合發放條件在職人員的購房補貼。
25.其他支出(類)其他政府性基金及對應專項債務收入安排的支出(款)其他政府性基金及對應專項債務收入安排的支出(項),主要用於政府性基金安排的支出,2018年主要是補充基本支出不足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