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救災食品出現發黴麵包 紅會不會停止發棉被

2020-12-22 騰訊網

圖為村民領到發黴的麵包。

海南省民政廳廳長承認工作失誤 視頻截圖

7月21日,廣西防城港全力開展災後自救,當地群眾在防城港市垃圾填埋場覆蓋塑料膜。 新華社發

據新華社電 有網友發文稱,在超強颱風「威馬遜」中受災的海南省文昌市翁田鎮群眾,收到了民政部門發送的發黴食品。海南省民政廳廳長苗建中在21日下午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證實了這一說法,並表示將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20日,網友「剛峰」在博客裡發表一篇文章說,20日13時,遭受超強颱風重創的海南省文昌市翁田鎮茂山村委會寶宵村200多位村民接到通知,去鎮政府領取了7箱礦泉水和2箱麵包,但打開後發現是發黴食品,食品的生產日期明顯寫著2014年7月1日,保鮮半年,標稱廠家為福建漳州龍海市一家名為金旺達的食品公司。

在21日13時召開的海南省政府抗風救災新聞發布會上,苗建中表示,網友和村民反映的救災食品有發黴情況的問題,經核查屬實。民政廳經過調查後,已經封存了該批食品,並派出專案組前往文昌調查。他同時表示,在查清責任後,將啟動問責機制,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並把調查結果公之於眾。苗建中說:「此次事件實在令人痛心,責任在民政廳,我們向受災群眾表示歉意。」

【事件追問】

查查有沒有「人心黴變」

屢屢發生的救災食品黴變事件,讓我們不禁感嘆:救災麵包發黴背後,恐怕是「人心黴變」。

從2014年4月曝出的「5·12」四川救災物資擱置黴變事件,到這次海南文昌翁田鎮政府發放發黴食品事件,短短幾個月時間,各地發生的救災物資黴變、過期事件已非一起兩起。食品發黴,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質量問題,背後可能是「人心黴變」的問題,而「人心黴變」不管是責任心不強,還是存在貪賄可能,暴露出的又是「救災監管機制黴變」。

面對發黴的食品,我們一定要查清這些環節是如何出的問題。更應該引起重視的是,此次事件暴露出來的食品問題,是否只是冰山一角,背後會不會涉及腐敗?

救災不能添災。我們也希望相關部門的反思不要停留在口頭上,調查也不要停留在口頭上,一定要拿出實際行動,找出問題,給公眾一個交代。

【回應質疑】

紅會:不會停止發放棉被

針對瓊粵桂「威馬遜」颱風災情,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緊急調撥棉被運抵正處於三伏天的災區受到質疑。昨日,中國紅會賑濟救護部相關負責人回應稱,棉被作為生活必備品,即使是夏季救災中也是常備物資。據紅十字總會稱,目前,已有部分災民用上了棉被,紅會方面的救災也不會因為質疑受到影響。

來自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的消息,截至19日,總會已向海南省紅十字會調撥家庭包2500個、夾克衫5000件,向廣東省紅十字會調撥家庭包1500個、棉被3500床。在受災地區普遍高溫的情況下,中國紅十字會總會調撥包括夾克衫、棉被在內的禦寒物資引發質疑。對此,中國紅十字會賑濟救護部副部長楊緒生昨日回應稱,輿論出現這些質疑,實際上是對一些救災知識的不了解,儘管受災的三個省份屬於亞熱帶氣候,目前天氣比較炎熱,但也不能忽略災區局部的小氣候變化,特別是夜間的低溫氣候,包括夾克衫在內的物資可以在夜間防寒,也可以用作抵擋蚊蟲叮咬等。對於因災情導致房屋受損的災民,楊緒生表示,很多災民甚至還沒有領到帳篷,只能住在臨時搭起的簡易棚裡,而棉被作為生活必備物品,不僅可以鋪可以蓋,可以墊在身下做臨時床鋪,還可以為一些老人、小孩、孕婦等人群提供方便。在救災物資中,始終是很受歡迎的物品。

記者注意到,國家民政部網站發布的消息顯示,在這次救災中,民政部門已調撥棉被。此外,海南紅十字會三亞救援隊長陳銳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介紹,現在海南白天氣溫28攝氏度左右,而晚上為18攝氏度多一點,如果不在室內或者在帳篷內,溼氣很重,挺冷的。另外,重災區房屋大量倒塌,受災群眾家中及身上幾乎沒有什麼乾衣服,「沒有衣服和棉被防寒是絕對不行的。」

不過一些災區基層幹部和群眾也表示,當務之急迫切需要涼蓆、飲用水、糧食、急救防疫藥品。昨日,北京晨報記者從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工作人員處了解到,目前,棉被會準時送到各個災區,不會受到輿論的影響。據介紹,海南一些地方的災區民眾已經開始使用上了棉被。

【關注災情】

海南24人死亡失蹤 多地仍停水停電

7月18日,「威馬遜」,這個自1973年以來華南地區最強颱風來勢洶洶,幾天以來,重創了瓊粵桂三省區。

記者21日從海南省政府獲悉,截至7月20日21時,「威馬遜」已造成海南省24人死亡或失蹤。據介紹,風災造成海口市死亡8人,文昌市死亡7人、失蹤1人,昌江黎族自治縣因公殉職2人,五指山市失蹤2人,白沙黎族自治縣死亡2人、失蹤2人。超強颱風「威馬遜」目前已造成海南18市縣216個鄉鎮300多萬人受災。

「威馬遜」走後,海口大面積停水停電,通訊中斷。截至21日上午,該市水電、通訊仍未恢復。無奈之下,不少市民只好入住賓館酒店,導致有水有電的酒店「一房難求」。

廣西南寧市西鄉塘區壇洛鎮是「中國最大的香蕉之鄉」。據不完全統計,「威馬遜」造成當地16萬畝香蕉園不同程度損失。崇左市是我國甘蔗最大的生產基地,這次颱風讓數萬畝甘蔗出現倒伏。記者20日在欽州市欽南區沿海地帶看到,不少漁民在打撈養殖場的海產品。養殖大戶嚴和章告訴記者,颱風把養魚設施全部吹壞,大約5萬斤的魚只剩幾百斤,僅此一項就至少損失60萬元。

超強颱風「威馬遜」給廣東造成的受災人口已超過250萬人。記者在災區採訪了解到,受災地區正積極投入救災復產當中,交通、水電等供應逐步恢復,但重災區徐聞縣一些地方水電依舊不通。因通信嚴重受阻,很多鄉鎮的具體災情仍在調查。

【權威發布】

民政部官微:救災物資品種不夠豐富

民政部新聞辦官方微博「@ 民政微語」21日稱,民政部目前正在制定《國家自然災害救助物資儲備規劃》,希望通過規劃的制定實施,進一步健全救災物資管理相應政策法規,構建多元參與儲備的救災物資儲備體系,建立上下協同、標準統一、覆蓋全國的物資儲備網絡管理平臺,有效保障受災群眾的基本生活。

根據「@ 民政微語」發布的信息,目前在物資品種上,各級民政部門按照保障受災群眾「有安全住所、有飯吃、有衣穿、有潔淨水喝」的要求進行儲備。民政部物資儲備包括帳篷類、被服類、裝具類3大類14個品種,涵蓋帳篷、棉衣被、睡袋、摺疊床、場地照明燈等。

「@ 民政微語」發布的信息顯示,在救災物資儲備布局上,目前民政部在北京、天津、瀋陽、哈爾濱、合肥、福州等18個城市設立了中央救災物資儲備庫點。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地市和多數多災易災的縣都設立了救災物資儲備庫點,全國救災物資儲備網絡基本形成。

根據「@ 民政微語」發布的信息,從近年的救災實踐看,與現階段救災需要和群眾期待相比,救災物資儲備不足、方式單一、品種不夠豐富、布局不夠合理、管理手段落後等問題仍較突出,且市場在救災物資儲備中發揮的作用還較薄弱,全社會參與減災救災的認識和協同性有待進一步提高。

據新華社

相關焦點

  • 紅會回應"三伏天送棉被":棉被能鋪能蓋 用途廣泛
    【質疑】 酷暑救災紅十字會為何送棉被? 「威馬遜」過後,瓊粵桂三省區數十萬受災群眾在高溫炎熱、水電中斷的情況下等待應急救助。而此時運往災區的物資中,赫然出現了紅十字會調撥的幾千條棉被和夾克衫。據新華社 【回應】 「夏天發棉被是救災常態」 昨日,救災志願者趙曉發現國家減災委、民政部、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的應急響應裡都有「被褥/棉被」這種救災物資,大熱天發棉被,這是為啥?
  • 紅十字會送棉被遭質疑:紅會捐的棉被一床多少錢
    逢紅必反,有它的理由,但如此標籤化認知,會不會也遮蔽了事實?」災區到底需不需要棉被?誰說了算?紅會又「舊病復發」了嗎?為什麼不發蓆子?有網友根據公開資料和報導,梳理幾大疑惑,觀察者網特此轉載,以供讀者參閱。
  • 紅十字會捐贈棉被遭吐槽 海南災民:晚上需要禦寒
    7月19日,紅十字會啟動應急預案,向海南重災區捐贈棉被一事遭吐槽,不少網友表示「三伏天送棉被」是否真合適宜?7月20日,南海網記者深入文昌災區,災民反映海南的晚上還是很涼,的確需要棉被,尤其是老人和小孩。  紅十字會捐贈棉被遭吐槽  根據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官方微博消息,紅會針對瓊粵桂「威馬遜」颱風災情啟動救災應急響應。
  • 那發黴的棉被是我的
    根據學校的安排找到了我的宿舍,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宿舍的模樣,大理石砌的地板,粉刷均勻的牆壁,四張完整的床,不會漏水,不會透風,也不用擔心晚上睡覺會摔下床。從沒有想過,自己能住上這麼好的地方。我輕輕地用手拂過牆壁,來到了貼著我名字的床鋪。
  • 吃了發黴的麵包會怎樣?
    你發了瘋的想吃花生醬和果醬三明治——或者是想吃烤芝士三明治。結果你剛打開麵包袋,卻發現麵包的邊緣上已經出現了藍綠色的黴菌。就在你琢磨要不要把長了毛的麵包扔掉的時候,你這個小機靈鬼突然就想到了,「誒?青黴素不也是黴菌做的?」所以吃發黴的麵包也沒問題,對吧?再好好想想吧。吃完發黴的麵包會發生什麼?在這兒給你透露點內幕消息。黴菌和蘑菇來自於同一科。
  • 買到發黴麵包 商家賠了千元 保質期內食品也需留意
    在長興縣泗安市場監管平臺食品安全工作群中,日前有網格監管信息員反映其所在村一村民趙某,在泗安鎮一家超市中購買的「億航」牌麵包有發黴變質情況,並附有疑似變質麵包的圖片。  聞訊後,泗安鎮市場監管所執法人員於海浪和厲涵第一時間來到該超市,對涉事品牌的麵包進行逐個檢查,發現該麵包都還在保質期內。
  • 網紅店食品安全問題頻發怎麼破?
    不久前,廣州所謂網紅餐廳摩打食堂也出現沙門氏菌中毒事件、全國現象級火鍋品牌「大龍燚」被曝火鍋底料使用地溝油……一段時間內,眾多知名品牌深陷重大食品安全問題中。南都記者採訪專家指出,品牌知名度高並不代表企業就一定會把食品安全放首位,並強調,新餐飲環境下,食品安全沒做好,其他終將是空中樓閣。
  • 麵包發黴可以扔,良心發黴怎麼辦?
    27 16:29:28 | 來源:光明網 | 作者:郭元鵬   25日,網曝「雲南富源縣十八連山鎮雨汪小學給學生供應發黴麵包做營養餐
  • 超市買到發黴麵包獲賠償 保質期內食品變質可維權
    原標題:超市買到發黴麵包獲賠償 保質期內食品變質可維權   產品還在保質期內,但是已經變質,消費者能獲得賠償嗎?近日,市民朱女士買麵包就遇到了這樣的事,距離保質期期限還有三天,麵包卻已經黴變,找超市理論,超市只同意更換,不願賠償。後來,朱女士投訴到工商部門,獲得了十倍賠償。
  • 卜蜂蓮花超市被曝售賣發黴麵包 營業員:可以吃
    周先生拍到的疑似有問題的麵包  「確實太氣人。」周先生說,自己7月30日下午兩三點的時候去卜蜂蓮花超市購物,正好和鄒姓母女一起買麵包,卻在三輝麥風牌麵包貨架上發現一個疑似發黑髮黴的麵包。周先生說,「那批麵包是7月9日的,保質期40天,是還沒過期。」當時鄒媽媽就質問營業員為什麼超市銷售變質麵包,營業員卻告訴她,只要沒過保質期的麵包都可以吃。  三人當場就準備拍照,超市工作人員立馬阻攔,「幸好我動作快,拍下來兩張。」周先生說,拍照後,超市馬上就把那個麵包收了起來。記者隨後聯繫到鄒姓母女,她們也給出了一樣的說法。
  • 保質期內的麵包發黴,誰之責?
    首席記者 夏燕 通訊員 沈冬明/文「買到的袋裝小麵包竟然是變質發黴的,我去和超市理論,他們百般推脫,該怎麼辦?」近日,憋了一肚子氣的劉女士向長興縣泗安市場監管所投訴自己買到了變質食品。原來,之前劉女士在當地某超市購買了一堆零食。「小麵包、薯片、牛奶,當時買了很多,因為孩子周末在家,我又有事要出去,所以提前買點零食給備著。」劉女士說。
  • 床上棉被怎麼消毒 棉被怎麼保養才不會潮溼
    ,給自己一個溫暖的睡眠,而棉被使用久了,是需要進行消毒,殺死棉被上的細菌,否則易對個人的健康造成影響。那麼床上棉被怎麼消毒,以及棉被怎麼保養才不會潮溼,各位是否了解呢。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一、床上棉被怎麼消毒床上棉被想要消毒,最簡單的辦法就是使用紫外線燈,將紫外線燈對準棉被照射一段時間,就能有效的殺死病菌。如果還是不放心的話,則可以將棉被拿到太陽底下去曬,通過陽光中的紫外線,將棉被上的細菌殺死。
  • 三伏天捐棉被,紅會你能再專業點嗎
    原標題:紅會,你能再專業點嗎  紅會又紅了。  「威馬遜」過後,急急調運災區的2000條棉被,還沒來得及讓災後氣溫普遍高達35攝氏度的災區群眾哭笑不得,紅會就在輿論的一片譏笑聲中輕鬆上了頭條。
  • 武漢市應急管理局向各區緊急調撥帳篷3060頂、棉被8400床等救災物資
    長江日報-長江網2月5日訊2月5日,武漢市應急管理局第三次向省應急管理廳協調調撥棉被、棉衣、帳篷、摺疊床等救災物資發往各區,確保「方艙醫院」建設和城鄉基層應急值守點工作順利進行。新洲區潘塘街疫情防控卡點 此次,調撥的物資包括8400張床、棉衣5800件、帳篷3060頂、摺疊床6100張,此前,該局已調撥救災棉被4695床、棉衣4695件用於冬春因災生活困難群眾救助;調撥棉被150床,帳篷210頂用於疫情防控。
  • 過期麵包還沒有發黴,到底能不能吃?營養師告訴你哪些可以吃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關注食品安全問題,對於絕大多數食物來說,有人一看到食物過期便會扔掉。去超市購買食物時,即便看到臨近過期食物也不會花錢,畢竟小心駛得萬年船,然而向來以節約為傳統美德的老年人並不這麼認為。
  • 「棉被當褥子」能否鋪平紅會的缺陷?
    而當這是紅會向災區調撥的救災物質,引發的就不僅是一個笑話,而洶洶輿情了。其中,不僅是三伏天裡送棉被給人的「鬱悶」感覺,而且這種不知冷熱的事情發生在紅會身上,就如一個本來就不招人待見的人,又幹了一件再次證明其沒心沒肺的事。    誠然,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相關負責人對此的回應,也不是毫無道理。
  • 麵包已經不新鮮了?髒髒包被市場淘汰後,又出現新式網紅食品
    去年在網上大火的「髒髒包」如今好像也無人問津了,其實它也沒什麼特別的,就是一款滿是巧克力的法國可頌麵包,有的可能還會做成「毛巾卷」的形狀。淑女是不適合吃這種甜品的,因為即便你用刀叉切得非常整齊,還是會讓你的牙齒和舌頭變得髒髒的。
  • 棉被收納別直接放柜子裡,多做「這一步」,不用擔心會受潮發黴!
    棉被收納別直接放柜子裡,多做「這一步」,不用擔心會受潮發黴!隨著夏天的到來,棉被完成了它的使命,也就不得不被裝進柜子裡了,但是不是簡單的說收進柜子裡就行了的,否則等你明年再拿出來用的時候就可能會發現棉被已經受潮發黴了。
  • 荊楚網:「棉被當褥子」能否鋪平紅會的缺陷?
    對此,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相關負責人回應稱,3500床棉被是應當地需求而調撥,絕不是一拍腦袋就決定的事,很多災民住在臨時安置點,棉被可鋪可蓋,老人、婦女、兒童等都可能會用到棉被。(7月21日《京華時報》)   三伏天裡送棉被,可以當做一個笑話。而當這是紅會向災區調撥的救災物質,引發的就不僅是一個笑話,而洶洶輿情了。
  • 還在保質期內 麵包變質發黴
    N海都記者 陳小芳 陳麗明 實習生 張曉燕 海都訊 兒子肚子餓去便利店買麵包,不想還在保質期內的麵包居然發黴了。近日,家住莆田市區壺山西路的陳女士帶著麵包去易太便利店討說法,可店員稱麵包還在保質期內,出現變質與店鋪無關。福建易太連鎖公司表示,夏季陽光直射麵包,可能導致保質期變化,會與顧客協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