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是大學新學期開學後的報課熱潮。在杭師大,有一門通識課擠爆了,短短的10分鐘之內,原本只能容納90人左右的課,報名人數一下飆升至160人,最後課程容量擴充到了100人。這是杭師大教育學院葉林老師開設的《當代國際教育改革動態》。
一門看似枯燥的教育理論課,為什麼居然那麼火?走進課堂馬上就明白了,原來,這門課上,學生居然可以發彈幕和老師互動!
《當代國際教育改革動態》新學期第一課,課堂上,學生可以發彈幕提問,在APP上寫反饋意見,還有小遊戲,贏的人還能得到小禮物!看了簡直想要回爐重造去選修這門課。
上課可以發彈幕,老師圈粉無數
成功打破「理論課必睡」定律
《當代國際教育改革動態》第一課,帥氣的葉林老師上來就用PPT和同學們「約法三章」,展示在這個課上能使用的「道具」,每樣都是年輕人喜愛的:課堂QQ群,互動APP,發彈幕小程序,漫畫表現的課後反饋意見,還有小遊戲,贏的人有小禮物!
這哪裡是上課,分明是葉老師的圈粉直播,學生一下子來勁了。
正式上課前,葉老師還給學生做了「現場採訪」,讓同學做自我介紹,講述選課理由,以及「希望聽到哪些內容」。這門通識課,全校大一到大三的學生都能報名。一些踴躍接受採訪的學生,在此之前就已經上過葉老師的《日本文化教育課》,早已被圈粉,做完自我介紹以後就開始「實力吹愛豆」,表達對老師「滔滔不絕的敬仰」。
「葉老師的課成功打破了我『教育理論課必睡』思維。」一位大二學生告訴記者,「彈幕很好玩,PPT也做得很便民。葉老師的課不給人壓迫感,老師為人幽默,平易近人,我們平時也會在微信裡溝通聊天。」
這麼好玩的上課模式,葉林老師是怎麼開發出來的呢?
原來,在日本國立東北大學做博士後時,葉林就被高科技的新式課堂所吸引,充分感受到信息技術給課堂帶來的極大便利。
回國後,他一邊繼續致力於高等教育學研究,一邊時刻關注各國教育改革動態。「把信息技術運用到課堂教學已經成為一種必然趨勢,教學需要革新,需要融合傳統理論與新媒體技術。」葉林說。
他的課堂改革試驗,本身就體現了《當代國際教育改革動態》這門課的內容,讓學生有感性認識。
葉林的課堂,可以在APP上籤到,APP還提供投票、分組、課堂反饋等功能,通過簡單的操作就能起到輔助課堂、節省時間,深受學生歡迎。
對於課堂氣氛不夠活躍的問題,葉林也找到了解決辦法。通過發彈幕的微信小程序,學生們可以編輯問題,文字就能直接呈現在大屏幕上。
只要是和課堂有關的內容都能發在彈幕裡。老師提出的問題能用彈幕回答,學生自由討論時也可用彈幕發表觀點,供大家一起討論。
有些性格內向,不敢直接提問的學生,在彈幕裡提問就毫無心理障礙了,還能得到老師的及時解答。
雖然現如今許多大學生沉溺於電子產品,部分高校也反對學生上課使用手機,以此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但是葉林認為,「大學生上課偷玩手機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教師的課堂沒有吸引力,使得學生走神。我個人認為在這個問題上宜疏不宜堵,讓手機為教學服務,發揮新媒體的功力。」
不止如此,葉林在設計教學的每一個環節時都會充分考慮到學生專注度的問題,有了這些保障措施,學生們自然不會亂用手機。
學生寫上萬字課後反饋
還給老師畫微信頭像
因為大受歡迎,葉林老師和學生之間也建立起特別「鐵」的關係。至今為止,他已經和861位學生互加微信,「而且,還是不屏蔽朋友圈的那種。」葉老師的微信頭像,都是學生給他畫的。
除了發彈幕這種小互動,葉林老師課堂上最大的特色是強大的課後反饋制度。
在每節課結束前幾分鐘,學生回答老師設定的兩個基本問題。
比如:「談談你對今日課堂的看法。」「例舉今天課堂上你抱有疑問,沒有充分理解的內容。」
這些問題都是在教學APP上發布的,學生可以課後填寫反饋。
反饋系統不僅給了一些不好意思當面溝通的同學一個提問的機會,也給了教師反思課堂的機會,學生反響熱烈。在《日本文化與教育》上,葉老師每次課後能收到上萬字的反饋意見。
「吾日三省吾身」,葉林一直堅持根據學生們在課後反饋中給出的建議反省自己,改進課程。
因為和學生關係「鐵」,葉林從2016年起就推出了「重返課堂」活動。結合不同課程的授課內容,邀請上過其課程的優秀學子重返課堂,和學弟學妹們分享各種經驗。
迄今為止,已經邀請過浙江省及全國師範生教學技能競賽一等獎、二等獎獲得者,進入復旦大學、四川大學就讀的考研生、留學回國人員、在本市中小學任教的優秀教師重返課堂。
不僅如此,葉林還邀請國外專家、有留學經歷的人士錄製視頻或音頻,介紹外國教育動態、或邀請優秀在職教師解答同學們提出的問題,或邀請杭師大留學生來課堂和學生直接互動。在葉林看來,通識課是重要的,可以為學生日後的發展提供極強的助力,他願意為此付出努力。很多同學表示,連續六年教學業績考核優秀,獲得第四屆「教師卓越獎」提名獎的葉老師的確是實至名歸。
杭師大教育學院的一位老師說:「非常佩服葉老師與學生間建立『親密關係』的能力,即便一個學期任教六七個班級,他也總能和學生熟悉起來。每到畢業季,葉老師往往是『約拍』不斷。」面對學生們給出的一致好評,葉林坦言:「學生們給我的評價,是激勵我堅持教學改革的動力。通過我的課,我希望學生們可以學會持之以恆的精神,能夠將愛與感動傳遞下去。成為一個真正有趣、有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