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金淼編輯 | 許悅1
據《北京商報》消息,美中宜和已經收購北京寶島婦產醫院,美中宜和執行長胡瀾在《北京商報》採訪中表示,寶島醫院擁有輔助生殖牌照,這也是公司收購該醫院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美中宜和主要業務是為中國中高端家庭提供產科、婦科、兒科、生殖健康、產後康復、綜合門診等醫療服務。官網信息顯示,美中宜和醫療集團擁有6家婦兒醫院、1家全科門診及3家月子中心,已覆蓋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三大區域。
隨著近年來國內新生兒數量持續走低,美中宜和也不斷在圍繞核心領域擴張,從最初的產科、婦科,逐漸增加了輔助生殖、全科等領域,以試圖尋求新的利潤來源。
胡瀾2019年接受《北京商報》採訪時表示,2018年是美中宜和生殖領域發展的開局之年,公司已經完成該領域平臺的搭建。
由於此次收購正值疫情期間,有聲音表示或由於疫情導致民營醫院人流減少,民營醫療機構直接面臨生存問題,故藉此機會收購。
但一醫療領域投資人對界面新聞表示,即使疫情導致醫療服務行業2020年Q1業務萎縮,目前還未有出讓醫院的情況。但在疫情疊加醫保控費的整體趨勢情況下,「未來對醫療服務行業確實將恢復公立主導、公益性和非營利性的趨勢」,民營醫療將夾縫求生。
硬幣的另一面是,寶島婦產醫院雖然屬民營醫療,但其細分為輔助生殖領域。不同於其他一直試圖努力納入醫保報銷的民營醫療機構,輔助生殖的診治費用在國內一直未被納入到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全部為患者自費。雖然對於患者而言,幾萬乃至十幾萬的費用高昂,但是對醫療機構而言,低頻自付的屬性,也意味著此領域受醫保控費政策影響有限,市場需求的進一步增長及患者消費能力的提高,國內輔助生殖市場將進一步放量。
而此次美中宜和的擴張之路,尤其是在輔助生殖領域的布局被認為是為上市做準備。《北京商報》報導中援引民營醫院管理人士觀點表示,「資本對輔助生殖領域需求關注度非常高,相較於普通的婦產醫院,資本對擁有輔助生殖牌照的機構會更加青睞。」
有據可循的例子是2019年成都錦欣醫療投資管理集團拆分的錦欣生殖醫療赴港上市,前者也是從婦產科醫院發展而來,而錦欣生殖頂著非公「輔助生殖第一股」的光環,在2019年6月25日開盤首日,股價一度較招股價上漲25.06%。
但並不是所有的非公醫療都能夠複製錦欣生殖,上述醫療領域投資人對界面新聞表示,有康寧醫院的例子在前,醫院類項目IPO整體都相對比較困難。「而上市困難,就意味著資本化渠道逐漸縮小。」
2018年,溫州康寧醫院股份有限公司試圖衝刺A股「精神專科第一股」,但該首發申請未獲發審委通過,發審委對康寧醫院通過管理輸出方式向多家精神專科醫院、以精神康復為主的綜合性醫院和精神科科室提供管理服務進行了重點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