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安樂死的前一秒,2歲蘿莉說了一句話,徹底改變了牠的命運

2020-12-14 lnstagram優選

你還記得擁有人生第一隻寵物時的心情嗎?

在美國俄亥俄州,有一個2歲的小女孩G。從她擁有第一隻小狗開始,天使與天使相互救贖的故事就開始了。

小女孩G從小就很喜歡小動物,某天,媽媽Audra帶著G去到當地的動物收養所。

以為小女孩會偏愛長相甜美的狗狗,她卻指向了一隻蜷縮在角落的比特犬

狗狗沒有名字,縮在一旁,看起來畏首畏尾的。走進一看,它腳掌發腫,全身散發著臭味,鼻子上還掛著鼻涕。樣子如此不討喜,難怪沒有人來領養。

而且,近年來有人特意訓練比特犬的攻擊性,導致傷人事件時有發生。久而久之比特犬成為了兇猛的代名詞。大家都對它敬而遠之,所以動物收容所剩下來,也很多是比特犬。

G卻像被它吸引了一樣,比起其他更漂亮的狗狗,她更喜歡跟這隻一起玩。隨後她又說了一遍:媽媽,那隻。此時比特犬在籠子裡來回踱步,尾巴搖得無比歡快。

在場的工作人員聽到G的話也吃了一驚。事實上,由於長期無人問津,這隻狗狗已經被放在了安樂死的名單上。沒有名字,即將以編號的形式離開世界。

小女孩G說:讓它出來吧,它需要幫助。也許是在籠子裡待久了,小狗剛出來有些不適應,G就拿著狗繩耐心等它。小狗停下來,小女孩也停下來。像說好要出去玩的好夥伴,鞋帶掉了等等你,一個也不準少。

到了陽光充足的戶外,小狗逐漸變得放鬆起來。用鼻頭磨蹭這個救它出籠子的女孩;

在草地上跟著她拔腿奔跑,一掃陰霾。

跟十幾分鐘前困在籠子裡喪喪的樣子相比,簡直是判若兩狗。就像旁觀的Audra說的那樣,這隻害怕的小狗在我女兒的手下融化了

G一點兒也不害怕它,反而抱抱小狗,親親小狗,還給它的小肚肚按摩,人小鬼大的。

也不嫌它髒,用嬌嫩的雙手擦掉它的鼻涕。

G和小狗愈發親密,小女孩去哪,狗狗就跟去哪,寸步不離。

「嚇你一跳!」「好啦沒事,只是想逗你玩兒。」

「其實你很可愛呀,為什麼沒人把你領回家呢?」

歡樂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是時候要送小狗回籠子了。它開始失控地顫抖起來,或許是不想分離,或許是害怕自己還是難逃厄運。

G沒有離開,站在籠子門口,用著2歲小孩還不流暢的語法說:「生病的小狗,需要幫助,回家。」

天真的童言,也是最純真的感情,Audra沒有拒絕。故事的最後,小女孩將小狗從死神的手下救了回來。

並給了它一個新的名字:Scarlett從此,它便以一種更有尊嚴的方式活下去。

不僅如此,Scarlett還迎來了新的憨憨小夥伴——Roger。兩隻狗狗,護在小女孩兩側做她的騎士。

G在和小狗的相處中也學會了什麼是愛與付出。兩個小天使的邂逅,沒有什麼驚天動地,只有細水長流的溫暖

G給Scarlett穿上跟自己花色相似的狗狗衣服;「咱們Scarlett也是個女孩子,也是要愛美一下下的啦。」

給它洗白白,衝掉身上的蝨子,再也不是髒兮兮的狗寶寶了。因為從此之後,它有家了。

小女孩一個無心的舉動,讓傷痕累累的它在這世上重新有了依歸。相似的故事還不止發生在Scarlett身上。曾經有一張照片,拍下了兩隻狗狗被安樂死的前一秒它們緊緊相擁,眼裡泛著憂愁不已的目光。像在哀求:「我們還捨不得離開...」

這張照片是決定兩隻狗狗是否還留在這個世界上的最後一次機會如果在社交媒體上發出後依舊沒人領養,天國就會給它們下最後通牒,被注射下安樂死。幸好照片發布後,一名好心的小哥馬上趕來,救下了命懸一線的它們。「簡直是奇蹟!」收容所的人說。

普通人的一生可以有很多際遇;但狗狗一旦被選擇了,便會押上一切來對你好。

所以說哪有什麼奇蹟呢?要說有,互相忠誠的陪伴,便是這世上最偉大的奇蹟了......

圖片來源 /YouTube、Twitter@Audra Spurio

撰文、編輯 /臘鴨

責任編輯 / 蜜糖

關注我,更多有趣有價值的資訊分享,帶你發現更酷的世界。

相關焦點

  • 104歲科學家瑞士安樂死 古德爾表示其他國家應該將安樂死程序合法化
    2018年5月10日訊,中國日報網5月10日電(妮思娜) 據美聯社9日報導,澳大利亞104歲科學家大衛·古德爾10日將在瑞士一家輔助死亡機構結束自己漫長的一生,完成他的安樂死計劃。他告訴記者,如果能選擇臨終音樂,他會選擇《貝多芬第九交響曲》,並且對著鏡頭用德語哼上幾句。
  • 瑪瑞克拿到世界冠軍後,在40歲安樂死,人生殘酷,縱情活過就好
    死亡,口上言談這般輕易,但當一個人勇於慷慨赴死,是包含多大的勇氣,是經過幾許的深思,才對自己的命運所下定的最終判決。 費福爾特很早之前便開始籌備自己的葬禮了,並且曾在媒體採訪時說過:「我有一個遺願清單,比如在死前進行一次特技飛行。」 她很早之前就公布過遺囑的期望 「我的葬禮不會在教堂舉行,也不會有什麼咖啡和蛋糕。但是我想讓每個人舉起香檳對我說,『乾杯,瑪瑞克!祝你一路順風,你有一個美好的生活。
  • 中國首例"安樂死":為母安樂死被抓,19年後自己安樂死被拒!
    漢中市檢察院於同年9月以故意殺人罪將蒲連升、王明成批准逮捕,並於1988年2月8日向漢中市人民法院提起公訴,對另外兩人則免於起訴。此案經媒體披露後,當時在全國形成了第一次「安樂死」討論的高潮。當時擔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的任建新同志批示:此案要公開審理。
  • 為什麼安樂死,難以實行?2個問題給你解釋
    視頻中的傅達仁當時85歲,正處於胰腺癌晚期,飽受病痛折磨,身高186釐米的他,體重不到50公斤。他不願意過被藥物包圍的人生,決定花掉畢生積蓄(大約65萬新臺幣),去瑞士實施安樂死(瑞士是目前唯一接受外籍人士安樂死的國家)。何謂安樂死?
  • 一個"命運多舛"的17歲少女的死 震動了整個歐洲
    荷蘭17歲少女實施安樂死?相關不實報導受到多國媒體的跟進與轉載。據官方證實,這位命運多舛的少女並未接受過安樂死。請讓她的靈魂得到安息!因罹患嚴重抑鬱症,荷蘭17歲少女諾亞·波託芬前不久主動選擇與世訣別,而她的死因卻遭到個別媒體的瘋狂炒作。
  • 英高位截癱病人尋求安樂死被拒 家人慾改變法律
    他和家人提起訴訟,希望改變相關法律,讓他能夠自由選擇死亡,且不殃及他人。  這起案例在英國社會再次掀起關於安樂死的討論。反對者認為,「犧牲」尼克林遜一個人的權利,會換來大部分老年人和殘疾者的「安全」;支持者認為,選擇死亡的權利,與生存權同樣重要。  中風致癱活著比死更痛苦  現年58歲的尼克林遜曾經過得很精彩。
  • 「我的貓15歲了,我想給它安樂死」
    如果你家貓的生命已經走到了盡頭,年齡來到了十幾歲的高齡,並且貓咪已經失去了行動力,吃飯喝水都成問題了,你會選擇給貓咪進行安樂死嗎?最近從網上看到了一個帖子,帖子是一個女網友發出。網友家裡養了一隻田園貓,貓咪已經15歲,幾天前還是好好的,但忽然之間貓咪的身體狀態越來越差;不能吃飯,不能喝水,帶去寵物醫院給貓咪檢查一遍後才被告知,貓咪的年齡到了盡頭,生命差不多就到這個年齡了。
  • 臺灣名嘴50歲愛上17歲少女,懷孕後由妻子悉心照料,85歲安樂死
    傅達仁的這2.5段婚姻在坊間也讓外界感到新奇。陳小姐的出現不但沒有影響傅達仁的原本家庭,在她加入之後反而其樂融融。她成了傅達仁一生的紅顏知己,並在他身邊陪伴了38年的時間。然而在2016年,年邁的傅達仁被查出膽管阻塞,後又被確診胰臟癌。
  • 51歲老太被安樂死,全家看她喝下老鼠藥!安樂死合法真的好嗎?
    隨著中國人的平均壽命提高到77歲(2019年數據),身邊越來越多人老去,我們忌諱談「死」的觀念似乎正在改變。死亡,成為每個人都要面對的問題——無論是患者自己,還是身邊的親人。 談論「生老病死」,總有件事是無法繞開的,那便是「患者能否決定自己的去留」。
  • 著名主持人不忍病痛選擇安樂死,生前最後畫面曝光
    當病人長期遭受病痛折磨的時候,部分國家已容許安樂死這種離開方式的存在。但病人在真正執行安樂死的那一瞬間,他們是什麼樣的狀態?主持人安樂死全過程曝光 最後在兒子懷中睡去2月24日,臺灣著名節目主持人傅達仁的家人公開了他去年6月份在瑞士執行安樂死的最後服藥畫面,令人心碎。對於即將來臨的死亡,傅達仁顯得非常平靜,跟家人開心道別。
  • 安樂死在我國合法嗎?回顧中國安樂死第一案
    積極安樂死指主動採取促使病人死亡的措施,結束其生命;消極的安樂死,即對搶救中的病人如垂危病人不給予或撤除治療措施,任其死亡。02案件回顧1986年6月,王明成59歲的母親夏素文因肝硬變腹水昏迷,經醫院多方搶救仍不見好轉,院方表示已無回天之力。
  • 這位104歲的科學家,正在直播自己安樂死的過程
    我想有決定自己死亡的權利就在今天,一位104歲的科學家將離開這個世界,他自願選擇了安樂死,用一根針劑向所有人告別。「活這麼久我很後悔」,他說:「我不快樂。」5月2日,古德爾在機場告別家人,前往瑞士。今天,他將正式完成注射,完成他所嚮往的仍然有尊嚴的死亡。那些選擇安樂死的人41歲的貝絲·戴維斯曾是一名畫家和演員,患肌萎縮側索硬化症三年,全身肌肉萎縮,逐漸不能自理,當她所在的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通過了安樂死法案後,她成了第一批申請者。
  • 一塊銀牌或讓比利時女子輪椅短跑選手放棄安樂死
    信息 一塊銀牌或讓比利時女子輪椅短跑選手放棄安樂死 2016比利時女子輪椅短跑選手馬利克·福沃特以一番驚人的言論成為焦點人物——「我希望在裡約的領獎臺上結束運動生涯,然後接受安樂死,離開這個世界。」
  • 荷蘭將允許12歲以下絕症兒童安樂死,引發爭議
    據今日俄羅斯電視臺(RT) 14日報導,荷蘭政府將允許醫生對1至12歲的絕症兒童實施安樂死,使荷蘭成為世界上第二個允許對兒童實施安樂死的國家。這一決定引發極大爭議。俄羅斯RT網站報導截圖荷蘭衛生部長雨果·德容格(Hugo de Jonge)13日在給議會的一封信中宣布了這一改變,聲稱這一規則的改變對於幫助「一些處於絕望和無法忍受的痛苦中的絕症兒童」是必要的。
  • 日本一52歲女子安樂死:過程僅4分鐘,死前說了句謝謝
    日本女子小島美奈就是因為覺得,在病魔的折磨下,沒有尊嚴地活著才是莫大的痛苦,因此主動選擇安樂死。l 美滿前半生1967年,小島美奈出生於日本的一個普通家庭,幼年時父母離異,但在兩位姐姐的疼愛與照顧下,仍然有著非常幸福的生活。
  • 傅達仁選擇安樂死:在家人的陪伴下,服下毒藥,在兒子的懷裡去世
    並不是所有國家都支持安樂死,這個世界上目前只有瑞典支持安樂死,它也是唯一支持安樂死的國家,每年都有很多來自於世界各地的人乘坐飛機,到這裡結束自己的生命,而我國第一個人到瑞典選擇安樂死的是著名主持人傅達仁,那麼為什麼他會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 父親選擇安樂死
    在爸爸還健康的時候,他就知道安樂死這件事,病了之後開始積極打探。差不多從2017年開始,我們陸陸續續聯絡相關機構。 2017年11月,爸爸第一次去瑞士的時候,本來已經決定要執行安樂死了。但很巧,他曾經上書給臺灣高官要求推動安樂死合法化,正好那時候有了回應,官方要接見他,但最終促使他回來的原因是我當時恰好病了一場。
  • 中國首例安樂死案件的始終,至今中國仍未安樂死合法化
    80年代中國首例安樂死案件發生在陝西漢中,曾因倫理問題引發了社會廣泛關注。至今本案已經過去了30年時間,但中國仍沒有進行安樂死合法化工作。其子和妹妹向主管醫生詢問母親病情,主治醫師說治療無望。被害人兒子不忍心讓母親再受病痛折磨,經過多日的心裡掙扎,於6月28日要求主治醫師給被害人實施「安樂死」,醫生當場拒絕不同意。後因其子和其妹一再要求,主治醫師給被害人開了100毫克複方冬眠靈,由值班護士做了注射。在6月29日凌晨5時死去。於1988年2月8日向漢中市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 著名體育主播30字詮釋何為安樂死!面對採訪他用四種語言說再見!
    6月7日,85歲臺灣著名體育主播傅達仁已經在瑞士執行安樂死。傅達仁在健康時盡情綻放自我,心力耗盡後不再貪戀人世間的凡塵,如此方才是傅達仁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這是傅達仁安樂死前最後一晚發的最後一篇文章,在內容中,傅達仁講述到了自己與執行機構的老闆該如何進行安樂死以及自己善後的細節問題!而且傅達仁還明確要求不準媒體介入,因為這是自己的隱私,更是自己一絲的尊嚴。並且在傅達仁的文章最後,他向自己的朋友、親人、以及關心他的一些觀眾說了最後一句話:平安自然,無痛的安樂善終!
  • 荷蘭允許12歲以下絕症兒童安樂死,爭議四起:界限是什麼?
    圖源:Getty 海外網10月15日電 荷蘭政府已批准計劃,允許對1至12歲的絕症兒童實施安樂死。據英國廣播公司14日報導,荷蘭衛生部長雨果·德容格(Hugo de Jonge)13日對此表示,這一規則的改變將幫助一些兒童「免遭絕望和無法忍受的痛苦」。 據悉,目前在荷蘭,12歲以上的患病兒童在本人及其父母的同意下,安樂死是合法的。此外,一歲以下嬰兒在父母同意的情況下,也可以合法被實施安樂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