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在「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之後,各大城市的奶茶店迎來了一波「福利」,奶茶的銷量大大增加。而在入冬之後,「初雪前的第一塊雞排」也在醞釀著,這可把路邊的雞排店給高興壞了。
可能很多人都能發現,現在大街小巷不僅奶茶店泛濫,雞排店同樣也是兩三步就能看見一家。不僅各種新的雞排店品牌越來越多了,而且那些知名品牌的門店數量也在不斷增加。
就拿正新雞排來說,其今年年中的門店數量已經達到了22030家,是肯德基中國的3倍,是麥當勞中國的7倍。由此可見,現在的雞排店開得比快餐店要多得多。
除此以外,口水雞排今年以來全國新增了300多家門店,擴店速度是去年同期的150%。包括動力雞車也在其官微上表示,今年門店數量超過了2500家。
無論是老牌的雞排品牌還是新生的品牌,近幾年這些雞排店的身影幾乎遍布了全國,無論是在大城市還是在小城市都越開越多。
雞排店數量能擴張得這麼大,很多人都能猜到:雞排店一定很賺錢。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
對此,有開雞排店的店主透露,一個獨立經營的門店,如果雞排賣13元的話,毛利就能達到65%左右。也有一些雞排品牌在賣雞排的時候會把雞排定在10元左右,甚至還會搭一杯飲料,這樣的話毛利也能保持在50%左右,但其銷量會出現明顯的增長。
如此高的毛利,再加上不斷攀升的銷量,可見雞排店的營收是十分可觀的。拿第1佳大雞排來說,有數據顯示,該品牌門店每天的銷量達500份以上,單日營業額約為5000-7000元,這樣一來其月營業額能達到20萬左右。
小小的雞排店,每個月能有這麼高的營收,這可能是很多人都想不到的。但讓人更想不到的是,其實雞排店的暴利並不體現在店主身上,品牌商賺得要更多。
對於雞排店的店主來說,生意好的話他們每個月的營收確實很可觀,但是他們是要向品牌商繳納加盟費的。除此以外,還會有租店面的成本、雞排的貨料費用等等
就拿正新雞排來說,從加盟商加入正新雞排開始,按面積等因素需要繳納各種費用15.8萬元~111.3萬元不等,此後每年還要再向總部繳納1.08萬元的品牌使用費,而且每3年就需要交一筆加盟費。
再拿雞排的原料來說,本身雞排的成本是很低的,用料180克的散裝雞排每片約為2.2-2.5元。同樣的原料,店主要是自己拿貨的話要5000元,但是在正新拿貨往往就要8000元。因為是加盟了人家的品牌,所以拿貨這件事店主自己也決定不了。
由此可見,大街上雞排店越開越多,店主確實很賺錢,但真正賺錢的是那些品牌商,無論是加盟的費用還是雞排的原材料費用,品牌商在一家店就能賺很多錢,更別提在全國有成千上萬家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