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排店比快餐店開得多!路邊的小店有多賺錢,最大贏家不是店主

2021-01-15 騰訊網

前段時間,在「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之後,各大城市的奶茶店迎來了一波「福利」,奶茶的銷量大大增加。而在入冬之後,「初雪前的第一塊雞排」也在醞釀著,這可把路邊的雞排店給高興壞了。

可能很多人都能發現,現在大街小巷不僅奶茶店泛濫,雞排店同樣也是兩三步就能看見一家。不僅各種新的雞排店品牌越來越多了,而且那些知名品牌的門店數量也在不斷增加。

就拿正新雞排來說,其今年年中的門店數量已經達到了22030家,是肯德基中國的3倍,是麥當勞中國的7倍。由此可見,現在的雞排店開得比快餐店要多得多。

除此以外,口水雞排今年以來全國新增了300多家門店,擴店速度是去年同期的150%。包括動力雞車也在其官微上表示,今年門店數量超過了2500家。

無論是老牌的雞排品牌還是新生的品牌,近幾年這些雞排店的身影幾乎遍布了全國,無論是在大城市還是在小城市都越開越多。

雞排店數量能擴張得這麼大,很多人都能猜到:雞排店一定很賺錢。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

對此,有開雞排店的店主透露,一個獨立經營的門店,如果雞排賣13元的話,毛利就能達到65%左右。也有一些雞排品牌在賣雞排的時候會把雞排定在10元左右,甚至還會搭一杯飲料,這樣的話毛利也能保持在50%左右,但其銷量會出現明顯的增長。

如此高的毛利,再加上不斷攀升的銷量,可見雞排店的營收是十分可觀的。拿第1佳大雞排來說,有數據顯示,該品牌門店每天的銷量達500份以上,單日營業額約為5000-7000元,這樣一來其月營業額能達到20萬左右。

小小的雞排店,每個月能有這麼高的營收,這可能是很多人都想不到的。但讓人更想不到的是,其實雞排店的暴利並不體現在店主身上,品牌商賺得要更多。

對於雞排店的店主來說,生意好的話他們每個月的營收確實很可觀,但是他們是要向品牌商繳納加盟費的。除此以外,還會有租店面的成本、雞排的貨料費用等等

就拿正新雞排來說,從加盟商加入正新雞排開始,按面積等因素需要繳納各種費用15.8萬元~111.3萬元不等,此後每年還要再向總部繳納1.08萬元的品牌使用費,而且每3年就需要交一筆加盟費。

再拿雞排的原料來說,本身雞排的成本是很低的,用料180克的散裝雞排每片約為2.2-2.5元。同樣的原料,店主要是自己拿貨的話要5000元,但是在正新拿貨往往就要8000元。因為是加盟了人家的品牌,所以拿貨這件事店主自己也決定不了。

由此可見,大街上雞排店越開越多,店主確實很賺錢,但真正賺錢的是那些品牌商,無論是加盟的費用還是雞排的原材料費用,品牌商在一家店就能賺很多錢,更別提在全國有成千上萬家店了。

相關焦點

  • 路邊的雞排店有多暴利?最賺錢的不是店主,難怪開得比快餐店還多
    前段時間,在「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之後,各大城市的奶茶店迎來了一波「福利」,奶茶的銷量大大增加。而在入冬之後,「初雪前的第一塊雞排」也在醞釀著,這可把路邊的雞排店給高興壞了。可能很多人都能發現,現在大街小巷不僅奶茶店泛濫,雞排店同樣也是兩三步就能看見一家。不僅各種新的雞排店品牌越來越多了,而且那些知名品牌的門店數量也在不斷增加。就拿正新雞排來說,其今年年中的門店數量已經達到了22030家,是肯德基中國的3倍,是麥當勞中國的7倍。由此可見,現在的雞排店開得比快餐店要多得多。
  • 街邊的雞排店真的賺錢嗎?全國的門店越開越多,靠的是什麼?
    在各大城市中,雞排店可以說是隨處可見,而且除了幾個比較知名的品牌之外,這些年還多了很多剛出現不久的品牌。據統計,在短短5年的時間裡,全國多了超過5萬家雞排店。在很多人眼裡,雞排店的利潤並不高,因為現在一塊不小的雞排只賣十塊錢,甚至還會送一瓶飲料。
  • 奶茶過後,雞排也來「割韭菜」了?
    36Kr報導顯示,路邊炸雞排的小店中,一個叫做正新雞排的品牌於年中達到22030家。門店數量是肯德基中國的3倍,麥當勞中國的7倍。而在全國,數以萬計個不知名的品牌商正以每小時開1家店的速度擴張,它們一年內賣出的產品可繞地球N圈。雞排店的再度走俏。
  • 門店是麥當勞7倍、肯德基3倍:奶茶過後,雞排也來割韭菜了?
    36Kr報導顯示,路邊炸雞排的小店中,一個叫做正新雞排的品牌於年中達到22030家。門店數量是肯德基中國的3倍,麥當勞中國的7倍。而在全國,數以萬計個不知名的品牌商正以每小時開1家店的速度擴張,它們一年內賣出的產品可繞地球N圈。雞排店的再度走俏。
  • 蘇寧小店50多家、果唯伊近60家……三五天一家店,新零售擴張兇猛
    齊魯晚報記者了解到,果唯伊進入濟南以來,已經開設了近60家店,蘇寧小店今年已經開了50多家,倍全也開了50多家。這打破了老百姓印象中對傳統零售店的印象:他們不再單打獨鬥,也不再擠牙膏式地鋪店。在資本的加持下,新零售越來越趨向於「快銷快打」的網際網路模式,迅速開店、迅速佔領市場,快速形成品牌效應。
  • 同樣是雞排,肯德基雞排,正新雞排,到底有啥區別?很多人不知道
    隨著我們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們生活中的美食也是越來越多了,而且我們走到大街上的時候也能夠看見各種各樣的餐館也是開的越來越多了,而且也是經常能夠看到一些快餐店,就比如說肯德基麥當勞或者是正新雞排,這樣的快餐店對於很多人來說他們是禁不住快餐店的一些美食誘惑的,而且快餐店裡邊的雞肉對很多人來說也是不可拒絕的
  • 開間小店,過幸福簡單日子:小店運營之父揭秘開店賺錢的秘密
    開店容易守店難,短期開店容易,長期維持難。但對於懂得其中奧妙的人來說,這些就不是問題了。有這樣一個人,10年裡開過16間小店,每一間都活得很不錯。他在網上發布這些開店的經驗,吸引了大批的粉絲去取經。在能力範圍內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這樣才有動力把事情繼續下去。作者舉了一個例子,說早在20多年前,他在武漢開了全市最大的酒吧,花掉所有的積蓄。一開始生意還不錯,但是費用也高,算下來利潤並不是很可觀。
  • 「一店多餐」的快餐店類型有哪些?
    「一店多餐」的快餐店類型有哪些?直觀地講中式快餐店增加利潤無非是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提高快餐店顧客的人均消費額,另一方面則是提高快餐店的客流量。對於中式快餐店來說,顧客的人均消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是既定的,但快餐店的客流量卻可以因餐廳有意識的疏導而大大提高---提高餐廳顧客的翻臺率。顧客到快餐店用餐的整個過程具體包括:排隊時間、選餐時間、用餐時間。從客人進入餐廳到離開餐廳的每一個環節,只要縮短一點時間,就意味著翻臺時間的縮短。
  • 開雞排店怎麼選址?這幾個「雷區」不要碰
    雞排店好賺錢已經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情了,畢竟成本低利潤高,想不賺錢都難。 雞排店怎麼選址?要開在哪裡,今天就來說說雞排店最好不要選擇的一些地段。開雞排店怎麼選址第一種我們總說在小區附近開餐飲店是個好選擇,但是要注意其中一種小區,那就是「空巢小區」,隨著住宅小區越來越多,許多小區的入住率並不高,而這些就是所謂的「空巢小區」,
  • 開餃子館的大忌,注意5點,偏僻小店也能成就大事業
    開餃子館的大忌,注意5點,偏僻小店也能成就大事業!我開了10年餃子餛飩店,許多朋友問我為什麼不開一家大點的店?為什麼不多開一家店?這兩個問題是許多餐飲人的正常發展思維。開了一家店,生意不錯,就想著往大了做,當然人往高處走,這種想法也很正常。
  • 肯德基和正新的雞排有啥差別?用剪刀剪開,瞬間真相大白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起來,經濟條件變得越來越好,大多數吃貨朋友們吃完正餐後,還是會買上其他東西來吃,而現在最受歡迎的東西,其實就是這個雞排,滿滿都是雞肉,一口咬下去太過癮啦。大街上有著非常多家快餐廳都在賣這種食物,當中做得比較火的就是肯德基和正新雞排啦。這兩家快餐店從出現到現在,可以說一直在競爭呢。
  • 18㎡小店預計年賺46萬?這個雞排品牌宣布全國擴張!
    據紅餐網(ID:hongcan18)了解,激力雞排創立於2019年,是何勇集團旗下的品牌之一,也就是阿香米線的姐妹品牌。  疫情期間,激力雞排是少數逆勢開店的品牌之一,在山東、北京都開出了新的直營門店。其中,4月底開業的北京大紅門銀泰店,面積不過18㎡,日均營業額目前已經做到了5000-6000元,坪效之高令人驚訝。
  • 正新雞排全國開出萬家門店!這家企業有怎樣的故事?
    12年開出800多家門店19年前,徐桂芬在江西南昌開出「煌上煌」烤禽店,三個月前登陸A股。16年前,潘慰在香港銅鑼灣開出「味千拉麵」店,五年前登陸港交所。12年前,溫州人陳傳武、金堅等一起在瑞安城區開出「正新」的第一家店,如今在全國各地已經開出800多家直營店,它是否也有上市的可能呢?今年下半年「正新」最新的動作是推出「正新雞排」店,嘗試以加盟的形式,加大擴張步伐,謀求成為「中國小吃第一股」。
  • 黃渤代言,曾一年開7000家店,比肯德基還火的正新雞排為何冷清了
    在一、二、三、四線城市的商圈、社區、學校,甚至城鄉結合部,隨處可見一家正新雞排店。據了解,正新雞排的門店數量將近2萬家,是中國餐飲品牌中門店數量最多的,比麥當勞肯德基,絕味鴨脖,華萊士,甚至是沙縣小吃都要多。曾經在2016年,一口氣就開出了7000家門店,可以說是「火箭式」擴張。
  • 從路邊攤到品牌化,小吃到底有多賺錢?
    來源:紅餐網 作者:陳漠 什麼樣的餐飲才賺錢?做正餐?門店開得大?其實只要肯幹,路邊的小吃就很賺錢。文和友、灣仔碼頭創始人最開始就是從小吃「練攤」開始。
  • 北京:老顧客扎堆告別「童年記憶」快餐店
    位於西四路口的秋雲萍快餐店,從1989年開業至今,用便宜的價格和豐富的味道,滿足了周邊幾代市民的味蕾。這裡的蓋飯套餐一份在11元到15元之間,有老顧客表示,這家小店「100塊錢可以買8道菜,在二環內可能僅此一家了。」10月8日,秋雲萍快餐店迎來了營業的最後一天,門口長長的隊伍中,不少食客都表示希望趕上這裡的「最後一頓飯」。店主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目前她還沒計劃好以後是否開店。
  • 內江連鎖雞排店加盟選擇哪個品牌靠譜?
    雞排本身就是人們休閒時候的美味,進店能讓消費者感受到休閒溫馨感覺才能為加盟店吸引來更多消費者的光顧,吸引無數的回頭客。服務消費者進店消費,做好服務能讓消費者有一個愉悅的消費體驗,這樣對加盟店的印象就會好,下次消費的時候也會繼續選擇加盟店。做雞排生意,正新雞排店的服務好了,消費者對店面的印象分高了,也會推薦給身邊的朋友,這樣一來加盟店內客流量自然也就增加了。
  • 夫妻店、7-11、無人售貨店......開一家便利店到底賺不賺錢?
    2、房租成本低:很多開在社區的店,直接在住宅區一樓開牆打洞,相比商鋪租金便宜。有的店主甚至自家就住一樓,零租金。 3、不用開發票,不用繳稅,賺的錢全裝自己兜裡。 但要賺錢,大多數夫妻是靠省出來的。目前,7-11在中國7000多家門店中,但臺灣地區就佔到了5000多家,內地的門店只有2000多家!從開店數量來看,7-11在國內發展得並不好。2011年,7-11雄心壯志進成都,計劃5年開250家店。
  • 博士碩士海歸組團街頭開小店 賣炸排骨
    不過這份工作和他的專業毫不相干——在繁華的西安路道邊開家面積僅10平方米的炸排骨店。這是個由3人「高知團隊」開起的小店。除了張漓之外,另外兩名「店主」是海商法的碩士生和畢業於新加坡的「海歸」。  仨「高知」組團賣炸排骨  昨日上午,張漓三人開在西安路道邊的小店熱鬧非凡,店門臉不大人手不多,但挺乾淨,運轉得也順暢。
  • 商超店0客流,社區店成最大贏家,疫情過後,母嬰連鎖開店陷入兩難地步
    文 | 中童傳媒記者 宇豪大店還是小店?在母嬰行業,一直存在這麼一個爭論:到底應該開大店還是開小店?開大店,做體驗,費用高,但是消費者黏性高,有利於打造品牌影響力;開小店,成本低,但是開店,畢竟不能在賺錢減少的基礎上,一味地壓縮成本……母嬰實體零售商在不斷探索中逐漸形成兩種模式——「阿卡佳大店模式」和「西松屋小店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