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特斯拉是智能時代的新物種,因為他有完整的智能閉環。
我們都知道特斯拉,很多造車新勢力企業,也都在談一個詞叫「自動駕駛」。許多人覺得自動駕駛不現實。那特斯拉這麼努力,想要建設自動駕駛的意義究竟在哪?
其實,特斯拉在自動駕駛方面的努力,就是在建設它的智能閉環。它的目標是什麼?讓用戶上癮,讓用戶離不開。
一輛特斯拉上路,它每分每秒都在收集數據,做動態數據化的事情。什麼數據?精細路況數據,車主開車時候的動作習慣,車自身配件的協同數據,這是閉環第一步,動態數據化。
第二步,場景系統化。特斯拉駕車這個場景的目標是什麼?我說了,讓用戶上癮。達成這個目標至少有1個指標,讓開車的人更省力。那這個目標達成了嗎?你問問那些買了特斯拉的人,是不是就回不到傳統汽車了。為什麼,因為這是一臺學習了你的駕車習慣的車。你省力,是因為他在適應你。這個是會上癮的。
第三步,邏輯算法化,我們看到這麼多車主上癮了,算法當然是成功的。
最後的第四步,就是交付服務化。特斯拉自動駕駛的一個升級包,要4萬多人民幣。買了,你就在特斯拉的服務裡了,你不需要知道它每分每秒都在收集和處理什麼數據,你也不同知道特斯拉用什麼邏輯,什麼算法讓它的3萬個零部件協同起來,你只知道你開得省勁了。這個就是服務。
你買一個智能手錶,得到的是數據。你買一個特斯拉,得到的是服務。
閉環和不閉環的用戶體驗,差別就是這個。
你可能要問,你把特斯拉說得很強大,街上開特斯拉的人還是很少啊。
這就是我們用思維框架來識別新物種的價值所在。
我們看一組數據,2020年6月,北京、深圳、上海的汽車銷量數據。
北京汽車銷售第一名,特斯拉Model3,賣了1876臺。第二名是奔馳GLC級,賣了910臺,差一倍。
深圳汽車銷售第一名,特斯拉Model3,賣了1717臺。第二名是卡羅拉,賣了813臺,差一倍多。
上海汽車銷售第一名,特斯拉Model3,賣了3171臺。第二名是科沃茲,賣了1274臺,差將近兩倍。
這就是特斯拉在擁有了智能閉環之後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