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這些不起眼的行為,容易養出自控能力差的孩子,中了趕緊改

2020-11-27 小屁孩兒

文|文兒

記得我上學的時候,班級的後面有一張紅色的條幅,上面寫著「自控能力宛若受到控制的火焰,正是他造就了天才」。學校目的是鼓勵我們學會自我約束,專心學業,不要被雜事打擾。可惜當時還不太懂得「自控能力」的重要性,現在發現它對人,尤其是成長中的孩子來說,多麼重要。


我朋友最近因為家裡孩子自控能力差而苦惱。據她說,家裡孩子自控能力能力極差,上課東張西望,吃東西邊吃邊玩,寫作業不停地吃零食。為此,學校的老師三天兩頭打電話,讓朋友好好約束孩子。可是,朋友也很無奈,自己平時要上班,晚上回家要做家務,還要打理孩子的衣食,處理家庭瑣事,很難顧及到,該怎麼辦?所以,朋友時常感到惆悵,問我為什麼自控力好的孩子,總是別人家的孩子?

▶自控力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

自控力,指的是人對外界誘惑以及自身行為習慣的一種控制。它究竟有多重要呢?心理學家教授米歇爾曾做過一個著名的棉花糖實驗。他找來幾十名年齡段在3-5歲的孩子,承諾他們擺在面前的棉花糖,如果在我離開15分鐘回來以後還在,就再獎勵你們一塊兒。結果,每3個孩子中,就有2個人吃了糖。

此後,教授對這些孩子進行了跟蹤研究,最後發現那些抵得住誘惑的孩子在SAT考試中比其他的孩子高出了200多分,可見將來孩子想變得優秀自控能力必不可少,它可以幫助孩子在以後的人生裡,更好地掌握自己的方向。


家長的錯誤行為,會導致孩子自控力差

可是,家長也發現了,有的孩子自控力比較強,有的孩子自控力就比較弱。像我朋友家的孩子,自控力差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剛買回來的零食,非要一口氣吃完,同齡人家的孩子,卻能經得起誘惑,把買來的零食攢起來一點點吃。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其實,孩子自控力差,和家長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①家長缺少對孩子行為的約束,平時對孩子過於縱容

家長在生活中,應該培養孩子的邊界意識,要求孩子懂得約束自己的言行。比如,如果孩子需要寫作業,家長就要告訴他,提前把想要做的事情做完,一旦開始寫作業,像吃東西、玩玩具、看電視等行為就都不能做了,不然將會受到懲罰。

可是,有的家長完全指望孩子自覺,缺少對孩子行為的約束,孩子寫作業跑神、吃東西、上廁所,家長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算過去了。時間久了,孩子就會變得沒有邊界感。缺乏邊界感的孩子,容易養成無法無天的性格,缺乏自控能力。


②家長自己缺乏控制力,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孩子

家長想要培養出自控力強的孩子,仔細想想自己的自控能力怎麼樣,是不是每晚到了睡覺時間,又忍不住刷了一個小時的手機;想要看書,翻了兩頁就不自覺地拿起手機;到了吃飯的時間,還在玩手機遊戲等等。

家長的一言一行,孩子都是看在眼裡的。如果家長對自己的行為不加控制,毫無節制地休閒娛樂,孩子也會理直氣壯地有樣學樣。

③家長平時對孩子的生活幹涉太多

現在,很多家長都是「直升機父母」,不管孩子需不需要,都為孩子安排好生活中的一切。比如,孩子在外面犯錯了,家長就主動出面幫忙收拾爛攤子,孩子吃飯睡覺學習,家長都細緻入微地幫助孩子安排好。

家長愛孩子,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家長對孩子的生活幹涉太多,其實也會束縛住孩子的手腳,導致孩子失去管理自己的能力,變得自控能力差。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控力?

心理學家凱利·麥格尼爾博士曾在《自控力》一書中寫到,自控能力是可以通過訓練得來的。所以,家長想要自控力強的孩子,也是有機會的:

①鼓勵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獨立完成自己的事情,他會在自控中獲得積極的評價,孩子對自我有更加正面的認識,他的自控能力就會提高。所以,家長不要幫孩子做太多的事情。


②以身作則,在孩子面前要表現出超強的自控力。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會模仿和學習家長的行為。想要孩子自控力強,家長也要做一個自控力強的人。

【話題討論:你家孩子自控力強嗎?】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小屁孩兒】,你想了解的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兒童發展,時尚教育,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


相關焦點

  • 孩子自控能力差,多半和父母這4種行為有關,不改影響孩子一生
    對青少年犯罪心理深有研究的李玫瑾教授說過:「教育孩子要趁早。」,很多現實生活中的例子,都會給我們敲響警鐘,孩子自控能力差,不僅會影響孩子學習成績,還對他未來的生活產生嚴重影響。如果不及時做好教育孩子學會有自律行為,那麼孩子就會放肆無比,愈來愈嚴重了,對身心健康有嚴重影響,建議家長們看看以下幾點,有助提升孩子自我控制能力,改善學習成績。孩子自控能力差,多半和父母這4種行為有關!
  • 慣子如殺子,父母的這些行為容易養出「白眼狼」,現在改還來得及
    在現實生活中,「慣子如殺子」的案例比比皆是。,他喜歡的東西,父母會盡最大的能力幫他爭取。慣子如殺子,父母的這些行為容易養出「白眼狼」,現在改還來得及孩子是家庭的焦點,看見孩子天真的笑臉自己也會十分開心,父母總想把最好的給孩子,儘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寵愛他們,但寵愛並非溺愛,這幾件事情做得太多,對孩子只有傷害:第一件:事事都順著孩子,對他們過度縱容
  • 孩子總經不住誘惑,自控能力弱怎麼辦?三步提升寶寶的「自制力」
    第一:沒有原則性自控能力差的人總是因為一點蠅頭小利便放棄了能對自己有更大好處的選擇,長久以往,孩子會沒有自己的原則,也不懂為人的道理,只是關注著眼前的利益,這樣就容易變成一個自私自利的人,對孩子的成長是不利的。
  • 3種父母容易養出叛逆娃,不管哪種對孩子都有影響,中了趕緊改
    孩子叛逆就是孩子的問題,這個想法似乎已經成了部分父母腦海裡的"思維定式",孩子不好肯定是孩子的問題,自己作為家長,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又怎麼會有錯呢?真的是這樣嗎?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自身言行不得當,更容易使得孩子走上錯誤的道路。
  • 這4種父母,養不出孝順孩子,有的趕緊改
    孩子們,成績有好有壞,智商有高有低,這都屬於正常現象,也正是這些因素才讓孩子們各有優勢,各有特點。但是有一個品質,是所有孩子都必須有的——那就是孝順!父母辛苦養育,孩子要知道孝順!不過,下邊這7種父母可要當心,小心你養出一個不孝順的娃!
  • 這四種家庭,最容易養出「窩裡橫、外面慫」的娃,中了的要趕緊改
    導讀:這四種家庭,最容易養出「窩裡橫、外面慫」的娃,中了的要趕緊改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這四種家庭,最容易養出「窩裡橫、外面慫」的娃,中了的要趕緊改!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上網課缺乏專注力,怎麼辦?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
    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在163.8萬的入學新生中,75%的孩子存在著專注力不足的現象,94%的老師認為孩子的注意力需要重點培養。看來,孩子學習注意力不好 ,真的是很大的問題,成了很多父母和孩子的困擾。
  • 家長做好這幾點,讓孩子在自由成長中,學會自控的能力
    其實父母應該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是不是出了錯,孩子這樣會不會是因為家長管的太嚴!在教育孩子時,家長給孩子適度的自由成長的空間,學會自己管理自己,孩子才能學會自立和自控。讓雛鷹自由成長才能學會翱翔!每個人對自由都充滿著渴望,沒有人喜歡自已的行為被人限制!
  • 孩子自控能力差怎麼辦?
    媽媽講述:孩子自控能力差   兒子5歲多了,自控能力很差,做什麼事情都沒有定性,難以堅持下來。老師也反映,在和小朋友們活動時,兒子經常出現違規行為;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經常與旁邊的小朋友講話或擺弄自己帶來的小玩具,有時甚至會從椅子上跑出來;吃飯時經常邊吃邊講,還會擅自亂走亂跑。
  • 以下父母養出「不孝子」的概率高,不想晚年悽涼,中了要儘早改
    所以,作為父母要懂得透過現象看本質,別總抱怨現在子女靠不住,養老還是要攢錢靠自己。而是要知道,什麼因種下什麼果,早做預防才是正事。一般來說,以下父母養出「不孝子」的概率高,不想晚年悽涼,中了要儘早改。家有兩個或多個孩子,父母總是偏心如今,隨著二胎的開放,越來越多家庭裡有了兩個孩子。當然,還有不少有三個或者四個孩子的。
  • 做到這些,你也能培養出孩子的自律自控
    由此不難發現,因為前額葉皮層的發育周期較長,與此相對應的,孩子的自控能力自然也就較弱,它需要有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自控力的死敵:壓力正面管教課堂上藉助手掌大腦模型,運用大腦蓋子打開的動作,形象而生動地展示了人類在壓力情況下失控的表現。
  • 這2種類型家庭難養出幸福滿滿的孩子,尤其最後一種,趕緊改!
    一直以來都有不少家長說自己的孩子內向,沉默寡言,整天見不到笑臉。但是這些家長從沒有想過,孩子的所有表現與父母的教育密不可分。父母教養比較民主,則孩子獨立、大膽、機靈、善於與別人交往協作,有分析思考能力;下面將列舉出2類「不合格」的家長類型,這2類家長會很難養出幸福滿滿的孩子,尤其是第二種,趕緊改!
  • 情緒型的父母 容易養出習慣壓抑的孩子
    要談情緒型父母的議題,首先要了解自己或雙親是否屬於情緒型家長。情緒型父母會有的特徵1、情緒管理能力差常常將自己的情緒加在孩子身上。2、喜歡指責和抱怨他們總是對世界不滿,誰都對不起他。更是看孩子不順眼,總是批評孩子的表現。
  • 這6種父母,養不出孝順孩子!有的趕緊改,前兩種很常見
    下面6種行為,最容易養出不孝順的孩子,你們有類似的行為嗎?經常打罵孩子 有句老話說:棍棒底下出孝子。 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 著名女明星陳喬恩曾說過,自己在媽媽的打罵中長大,一點小錯誤就會被媽媽扇耳光。 曾經被媽媽用枯樹枝打得渾身是血,那時候的她,每日都活在恐懼中。
  • 「延遲滿足」可以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錯誤的方式傷害了多少孩子
    延遲滿足,這個時髦的心理學理論,近幾年來受到很多父母的追捧,越來越多的父母把它奉為圭臬,它事關孩子的自控能力,延遲滿足能力越強的孩子,越容易成功。為了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認真地從點滴小事做起,小寶寶渴了想喝水需要延遲滿足,孩子想吃零食需要延遲滿足,孩子喜歡的玩具需要延遲滿足。
  • 自控能力差?幾個小遊戲提升孩子注意力
    順義婦兒醫院兒童早期綜合發展服務中心劉曉傑介紹,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動指向和集中於某種事物的能力,是智力的五個基本因素之一,也是記憶力、觀察力、想像力、思維力的前提和基礎。注意力集中,才能有精力去感知周圍的事物,深入地思考問題,如果沒有注意力,人的觀察、記憶、想像和思維等能力將失去控制。
  • 有三種父母,容易養出不孝順的孩子,責任在家長
    導讀:有三種父母,容易養出不孝順的孩子,責任在家長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有三種父母,容易養出不孝順的孩子,責任在家長!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俗話說,孝心至上。
  • 關於孩子的自律能力差,父母把這些東西教好,孩子就會變得優秀
    很多父母都經常抱怨孩子自律性太差,有嚴重拖延症,每天不管上學還是假期都表現得非常懶散,上學喜歡遲到,做作業也拖拖拉拉的,指定的計劃表也完成不了,越來越管不住孩子。不過度溺愛孩子 很多父母總是覺得自己孩子年齡太小,很多事情都不懂得解決,不給孩子一個自我探索的機會,也不給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父母包辦了孩子的一切。讓孩子失去了獨立的能力,當孩子長大了開始失去了父母的監督和幫助的時候,他們就會表現得無所適從。因為無法獨立完成一件事情,也無法解決任何問題。孩子就會表現的沒有自信,自甘墮落,失去自律,什麼事情都拖延著再解決。
  • 常說這三個字的媽媽,容易養出「軟柿子」,不想孩子被欺負早點改
    導讀:常說這三個字的媽媽,容易養出「軟柿子」,不想孩子被欺負早點改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常說這三個字的媽媽,容易養出「軟柿子」,不想孩子被欺負早點改!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邋遢媽媽養出的孩子,大多有這些特徵,孩子長大後容易被排擠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從孩子身上就能夠看出來父母是什麼樣的,就能知道家庭教育是什麼樣的。一個愛乾淨、講衛生的媽媽能夠無形中影響到孩子,也會讓孩子變得講衛生,懂得收拾自己的東西。同理,一個邋遢媽媽養出來的孩子,也會有這樣的壞習慣,大多數還會有下面的這些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