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環島十五天記錄:一段愛的練習曲(將近200張圖8000 字的超長篇讀本)

2021-01-14 七月娃娃


文圖:七月娃娃

第三次臺灣之旅,比上兩次都來得辛苦得多,為了完成剛與出版社籤訂的新書而去,帶著任務的旅行,總有點身心疲憊。第一次到臺灣,在臺北小住了一周,第二次到臺灣,在臺南小住了一周,落腳之後是無所事事的休閒和亂逛,舒服得很。這次相機帶了兩部(好像也沒拍到什麼驚人之作),每天拖著行李在各個城市之間奔波,期間幸好包車請當地人做導遊,也免去了一些勞累,但總體來說是比較匆忙的,原本打算這次之後會至少暫別臺灣一段時間,但是卻發現了幾個讓人戀戀不捨的地方,實在不敢再做「最後一次」的打算。

臺灣留給我的印象也總是溫暖的,就像一首愛的練習曲,演奏完之後,心裡充滿了力量,這是一個到處有人情味的地方,這裡的老百姓都非常愛自己的家,正因為這種愛的教養,而讓他們呈現出來的總是一種熱情自豪又大度的表情,與他們的接觸,大概會原諒整個世界吧。

回到家裡迫不及待想把這段溫暖的記憶記錄下來,臺灣的遊記攻略很多,我只記錄我自己的感受吧,對於我來說,十五天的旅行是一個底線,通常超過這個時間的旅行,總會讓我感到侷促和厭倦,但是臺灣沒有,十五天遠遠不夠,所到之處也只能蜻蜓點水,所以我把這次旅行稱為「練習曲」還是挺形象的,這只能算是局部踩點吧。

關於路線:臺北——宜蘭——花蓮——臺東——高雄——嘉義——臺南——臺中——臺北(此路線有一段並非按順序進行,僅作參考,另外墾丁、日月潭、阿里山、綠島等熱門景點未曾安排前往,有一點點遺憾,路途總是有得有失,莽莽撞撞中,增加的是旅行的經驗罷)

關於交通:我預定的是從廣州出發臺北的長榮航空的往返,只提前了一周預定,經濟艙價格在1800左右。在臺灣,基本使用的是計程車加火車的旅行,途中有幾天在「你來出境遊」APP預定了當地人的包車服務。

關於證件:大陸居民往來臺灣通行證是前兩年在所在地公安局辦理的,辦理入臺證之前,需要在公安局辦理臺灣籤注(半年有效),而入臺證的辦理則稍微複雜一些,我幾次都是交由旅行社辦理,只需要提供在職薪金證明及相關戶籍材料即可。

關於住宿:以前一提到去臺灣,想到的都是那些可愛文藝清新的民宿,但是最近兩年愈發不習慣住民宿了,大多數民宿在硬體設施上不能滿足我這種懶人的標準,這次在臺灣全程入住酒店(臺灣人們稱為飯店,但我覺得不管飯店酒店都名不副實,倒是旅館叫得實在),唯一的一次住民宿便是在宜蘭入住的禾風竹露生態民宿,那天正好下大雨,住在小木屋裡是很浪漫,感覺整個晚上都泡在水裡一樣潮溼,第二天主人做的有機早餐很合我胃口。


第一天:廣州—臺北。


不得不抱怨一下,明明預定的是中午起飛下午兩點左右抵達的機票,結果到最後入住酒店安頓好,已經是日暮降臨。所以大家都很理解我為什麼喜歡坐火車進城,都源於此。在臺灣的通信是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抵達桃園機場之後第一件事就是購買當地的電話卡,我購買的是大哥大,因為之前給它做過相關的宣傳,知道它的資費標準,而正好一出來就看見它的櫃檯,毫不猶豫地買了一張15天任由上網以及包含相應話費的4G卡,這絕對比隨身帶著一個信號不穩定又要隨時充電的wifi方便多了。


從桃園機場到火車站,可以坐大巴前往,只是這大巴停停靠靠,竟然折騰了將近一個半小時的時間,預定的君品酒店就在火車站旁邊,這五星級的享受算是犒勞自己一天下來的舟車勞頓了吧。在房間裡躺著就不想出門了,但這樣怎麼對得起自己一大早坐飛機折騰到傍晚才安頓下來?趕緊收拾東西跟好友小歐會面,地點是中山路,從君品酒店坐捷運,也就一個站的路程。


到中山路一邊逛街一邊等人的感覺非常良好,臺北的機車真是多啊,而且綠燈一亮便從身邊飛過,真羨慕有機車的城市,這樣的城市都很適合生活吧。半路還是忍不住現在巷子裡的都教授炸雞吃了一個炸雞翅,因為那酸蘿蔔的味道,實在太像咱們萬綠湖的客家做法了。小歐預定的大排檔也在中山路的巷子裡,果然是我的菜,一看那燈火昏暗的去處,就知道那裡肯定有好吃的,一盤簡單的炒飯就拯救了飢腸轆轆的胃,小歐說這裡他曾醉倒過。飯後仍然不休止,到對面的龍井四神湯,四個人喝了一碗傳說中加了料酒的湯,果然,不好喝。


想到晚上能在君品的大房間裡好好泡個澡舒緩一下壓力,就特別有歸屬感。


第二天,下雨的宜蘭


早晨在君品用自助餐,然後等待當地嚮導的到來。


宜蘭的行程是在「你來出境遊」預定的,來臺灣之前朋友介紹這個App,說可以預定包車加導遊,宜蘭一天的行程是人民幣800元,在出發前便聯繫好了當地人小孫,一個很不錯的小夥子。讓我感動的是小孫來酒店接我的時候,還帶來了臺北據說要排隊很久的早點,阜杭豆漿,也不知道他多早便去排隊了。



車子路過礁溪,原本沒有這個行程,小孫說正好去宜蘭的路上經過,於是便在這裡休息,脫了鞋子泡了一下腳,不枉來過這著名的溫泉之地。


沿途經過羅東番割田翁缸雞,原本是為了避雨而來的,沒想到這正好是小孫平時跑馬拉松最愛來的一家食店,店中的招牌是翁缸雞,但是讓我長見識的卻不是這個,而是旁邊的「嫩筍」,其實這是擯榔樹的嫩芽,小孫說在這裡要點筍吃的話,上來的大多數是這個,不知道是不是宜蘭的特點,反正我在其他地方點筍的時候,上來的就是竹筍。


烏石港因為天氣陰而沒有看到特別的景象,倒是海邊吹了一陣子海風,像要把人吹倒的樣子。最後去到南方澳漁港的時候已經是傾盆大雨,在附近的媽祖廟避雨,正好遇到一些信徒來請神,正在進行請神儀式,媽祖廟裡供奉著一尊用紅珊瑚製成的媽祖神像,栩栩如生。


下雨天確實很影響行程,在媽祖廟出來原本打算回民宿休息,宣告一天結束,卻又在南方澳市場找到了一些動力,當然逛魚市場本身已經沒有什麼新奇,但是對於一個大於滂沱的下午來說,已經足夠亮點,魚市也不夠熱鬧,再加上下雨,客人明顯減少,唯有看著那些在籮筐裡的各種魚類嘆氣,感覺自己現在的窘況跟它們多少有點相似,魚市外面的港口,雨下的急,停靠在船沿上的白鷺卻還在拼命覓食。


宜蘭的夜市也因為下雨而空蕩蕩的,原本熱鬧的街市找了半天才找到一家吃飯的地方,點了一碗油麵和一碗魚丸湯。禾風竹露原本是那麼美好,生態循環系統構造的一個後花園,給民宿老闆增加了不少自豪的話題,只是這一晚潮溼的睡眠,讓人有點難受,還好第二天吃到老闆親自做的有機早餐,心情又緩和溫暖了起來。



第三天,從宜蘭到花蓮,花蓮縣城走走逛逛


從民宿出發到宜蘭火車站,聽到了壞消息,大多數火車因為暴雨道路坍塌而停止了行駛,最後只好上了宜蘭到花蓮的區間車,一路停靠將近20個站,搖搖晃晃來到了傳說中的花蓮。抵達花蓮入住的是統帥大飯店,這家老飯店,怎麼說呢,就類似於咱們的廣州賓館,是老牌的旅館,花蓮的老爺爺們從小就見證著它變化。


計程車司機介紹的當地人最愛的美食店鋪「鵝先生」,一直被我們誤以為是「雞先生」,第一次去吃的時候理所當然地點了雞肉,直到傍晚再次光臨,才糾正過來,原來店鋪裡的招牌是鵝肉,能讓我們一天去兩次不厭其煩的,當然是好味道。


走到路的盡頭才找到松山別館,建造於日本傳統時期,當時的用途是用來作為軍事指揮中心與高級軍官的休息所。我們在旁邊買了根冰棒休息,就沒買票進去,有時候心理就是特別奇怪,凡是覺得要買門票的都不會物超所值,不知是不是錯過了好多東西。紅磚建築結構的房子,因周圍上百棵松樹而得名。


沿路返回酒店途中經過花蓮將軍府,這座被譽為花蓮小京都的建築,看起來有點荒寂,設施也過於陳舊,除了房子建築保持了當初模樣,沒有什麼可看的價值,倒是在那裡被蚊子咬的不可開交。


傍晚閒逛到文化創意園,這裡是舊花蓮酒廠,建築懷舊,不定期會舉辦展覽,入夜時在這裡喝杯茶,找個地方坐坐,看看周圍的創意市集,是結束一天疲憊旅行生活的好所在。


花蓮的夜色正濃。



第四天,花蓮,蘇花公路探險記


這一天的行程非常豐富,在「你來出境遊」app預定的當地包車導遊,這次遇到花蓮的帥大哥Kevin。第一站來到了七星潭,這是一個海岸線綿長的美麗海灣,海水清澈,岸邊的石頭讓人忍不住想帶回家,只可惜沒有辦法,撿了一堆丟在Kevin的車上,最後留給了Kevin。


徒步砂卡礑步道也許是這次臺灣環島之行最辛苦的一段,步道不算太長,但當日天氣炎熱,再加上休息不好,走得快要虛脫,幸虧一路的風景優美,也不枉走這一次,權當鍛鍊身體,這段步道大概是當地人最熱愛的徒步路線,因為沿途很美,再加上步道修繕完好,很適合一家大小來散步行走。


隨後的清水斷崖,看到了太平洋最清澈的藍。


午餐是在一家據說是土著人開的餐廳用餐,菜品多樣,但還是比不上大排檔更親切和體貼。


下午的主要行走路線是太魯閣的長春祠和燕子口,中西橫貫臺灣的蘇花公路行經太魯閣國家公園,因為陡峭的懸崖而出名,行走在山洞裡,感嘆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回來的路上途徑天祥的梅園,可以想像當梅花盛開的時候,這裡會有多美。


傍晚時分回到七星潭,早晨清澈的藍變成了深藍的魅影。


晚上入住的是雲朗集團旗下的花蓮翰品酒店,幾米風格的設計讓我和同伴的童心大動,在這樣的氣氛下入眠,會夢回小時候嗎?


第五天,花蓮,光復糖廠,林田山,瑞穗牧場,一路到臺東


感受到了包車的便捷之後,繼續在「你來出境遊」預定了花東縱谷的行程,也想Kevin再多陪我們一天。

來到慕谷慕魚水利發電廠,這裡的木瓜牛奶非常出名,但是我卻吃到了龍澗冰棒。


立川漁場如今專門設立了給孩子們尋找當年「摸蜆兼洗褲」的體驗,據說裡面收藏的一座玉石非常有名,但是我更感興趣的還是工人挑蜆的場面。


水雲間儼然是一個親子樂園,在臺灣旅行的時候還有朋友在網上問我,臺灣有沒有適合親子旅行的地方,在我看來,整個臺灣的旅遊景點,都是為孩子們設計的。


中午的午餐在滿妹豬腳,這個已經發展為旅遊景點的餐館,做的豬腳確實讓人驚豔,據說沒吃過滿妹豬腳就不算到過太魯閣。


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是昔日曾因木材而繁榮一時的小山城,舊稱摩裡沙卡,即日語中森坂之意,意指森林茂密的山坡。40年代開始,林場的伐木事業快速成長,至50年代進入全盛時期,拖運木材的蹦蹦車每天川流不息,林田山成為臺灣四大林場之一,共有2千多人居住在這山中小鎮。


光復糖廠原本是我這次花蓮的重點,沒想到一個舊糖廠就改造成了一個兒童遊樂場兼售賣各種小吃,還好最後我們潛入到糖廠舊廠區,看到了工人在用香茅熬製精油,糖廠裡蚊子狠毒,用香茅油擦到傷口,立即緩和了許多。


瑞穗牧場也沒有得到太多的收穫,因為散養的奶牛都不讓遊客觀賞,唯有摘了草喂喂柵欄裡的牛,望了望遠處湛藍的天,但這裡喝的一杯純牛奶,奶味醇厚,必須點個讚。


最後Kevin開車把我們送到了池上的日暉國際度假村,他要立即返程回花蓮,明日參加太魯閣的馬拉松長跑,這麼折騰的行程他竟然毫無怨言。晚上入住的日暉度假村,在池上的名氣非常大,住在田野中的別墅裡,直到第二天騎車去逛了一遍池上鄉,才知道住在這裡有多美好。



第六天,跟著春美老師去天堂走走


在池上鄉,日暉度假村的位置讓人實在太驚豔,也超出了我想像,這座位於花東縱谷的別墅度假村,在兩邊山脈襯託下,在田園風光的簇擁下,就如一座坐落在仙境中的白色宮殿。預定的是伯爵別墅,旁邊是金城武拍攝廣告片時入住的606房。天然的溫泉,室內泳池,聞著稻穀香入睡,恨不能在這裡住上十天半月。


在日暉度假村租用單車或者電動車,可以環繞整個池上鄉騎行。跟我同行的春美老師,是度假村專門派來的義務講解員,也是當地的農民,她花了一個上午的時間帶著我把池上鄉一些有意思的地方轉了一遍。上午的陽光非常好,日照很強,雖然已經入秋,但是臺東的天氣依然酷熱,但這個時候的陽光已經溫和許多,正是享受秋光的好時機。


日暉度假村每日定時提供池上捷運天牛號小列車,坐上傍晚四點出發的小列車,又回到了早上春美老師帶我騎行的那段路,想到是相同的行程,趕緊半路下車,回到度假村對面的單車租用處,再租了一部電動車,準備去看看黃昏的池上鄉,是不是也如天堂般美麗。



第七天,從臺東帶著遺憾回到池上


可能是因為池上先入為主的緣故,第二天到臺東的行程非常糟糕,也可能是因為作業做的不好,沒有看到更理想的地方。基本上是坐火車來到臺東,打車到鐵花村,被這個村子忽悠了一番之後決定把時間花在對面的成品書店上,結果是,大家都已經心思全無,想著還是早點回去池上過鄉村的日子。


當我從臺東市區失望而歸,坐上列車又重新回到池上的時候,心裡突然有種歸家的感覺,依舊是租了自行車,在太陽還未落山之前,沿著度假村後面的一條騎行馬路,來到了一座牧場,又繞回了伯朗大道,此時遊人早已經散去,村子就像一個安靜的美人,披著藍色的紗巾,挑逗著異鄉人的各種情愫。



第八天,高雄匆匆一瞥


終於能在早晨睡個懶懶的覺,然後在日暉吃一頓美滿的早餐,再逛逛拍拍這個在田野中的度假村。


中午的火車前往高雄,已經不是第一次把高雄當做一個中轉站了。臨走時自然要再吃一遍池上便當,不辜負曾經在這裡心動過。


抵達高雄的翰品酒店,入住行政房,很喜歡酒店的位置就在捷運附近,放下行李之後趕緊去西子灣等待晚霞,只是這晚霞並沒有期待中那麼美好,在池上的歲月太美好了,已經無法超越,沿著西子灣畔的打狗山前行,經過後山諸多寺廟,穿過夕陽中的大橋,慢慢走回酒店。


晚上自然是又去了一趟美麗島,這個捷運站是全臺灣最美的捷運站,裡面的設計果然夢幻,走出美麗島便是六合夜市了,這家夜市曾經去過,終於能坐下來小吃一頓,原本被我認為不值得去的六合夜市,竟然吃到了這次臺灣之行排名第一的魚湯麵線(我心裡仍然認定第一應該是花蓮的鵝先生)。



第九天,嘉義城裡的火車派對


一大早趕到嘉義,原來預計的阿里山行程,因一天無法來回而取消。酒店尚不能入住,只有在嘉義城裡亂逛了,拿了一張誤導人的地圖,但迷路總有迷路的驚喜,該去的地方一個也沒落下。

暴走的好處有很多,也能隨時停下來拍攝,只是這一天真的起得太早了,在太陽下昏昏沉沉。從文化路走到中山路,從中山路到林森西路北路,中央公園,森林之歌、儈(音)意生活村、阿里山森林鐵路車庫園區,途中在一家古早雞肉飯用餐,邂逅的美味。


中午入住兆品酒店,沒想到房間是日式的榻榻米,有一年多沒去日本了,突然情緒高漲,還好能在這裡體驗回味一番,先嘗一碗酒店奉上的紅豆糖水,然後開始借用酒店的自行車,準備騎行嘉義。一路從城隍廟,嘉義公園走來,還雄心壯志想要騎到蘭潭水庫,結果半路已經天黑。


晚上的嘉義夜市就在兆品酒店所在的文化路,走過去不過十分鐘的路程,林聰明砂鍋魚頭確實不怎麼樣,還不如不知名的一碗粿條湯。


第十天,回臺南


早晨被服務生端來的日食早餐叫醒。


從嘉義坐火車回臺南,如今,真的能擔當這個「回」字。

從火車站出來便打車去了窄門咖啡,沒想到咖啡店還沒開門,原以為只是時間問題,中午過來仍然吃了閉門羹,主人家是去旅行了嗎?


窄門咖啡對面的孔廟,上午的光影非常美。


從孔廟出來去了對面的府中街,都是沒開門的模樣,安靜的街道又另一種美。


赤坎樓是臺南的標誌,這次沒有再買票進去,而是去對面吃了一碗花枝羹。


林百貨是帶朋友來看這裡的創意設計,去年在臺南的時候已經在這裡花了不少時間,很多擺設如故。


中午在水仙宮市場吃一碗牛肉湯,慰藉一下飢餓的胃。


下午的行程是神農街,兌悅門和十八卯茶屋,看到的都是回憶。


臨走時還回到了去年的衛民街,找到了當時入住的1967會館,當時一個人在臺南的心情撲面而來。


回到嘉義兆品酒店,回到寬敞的房間裡,吃一塊羊肉羹。這樣的夜只想躺著看電視。


第十一天,「你來出境遊」包車逛鹿港小鎮


一大早從嘉義出發,坐火車抵達臺中正好上午九點,在「你來出境遊」預定的鹿港小鎮之行,當地導遊司機阿默已經在火車站對面等候。

鹿港小鎮商業化濃鬱,沿著老街行走,到處是販賣商品的店鋪。雖如此但還是有不少收穫,其中天后宮保存的完整讓我驚豔,其次便是辜家祖宅的建築特色和規模讓人驚嘆。


廟宇周圍總是有好吃的小吃,碰巧阿默又是一個吃貨,帶著我們在小鎮上尋找各種吃,中午在天后宮吃的炸年糕,也讓我小小震撼了一下。


傍晚驅車來到高美溼地,坐在小船咖啡等待日落的到來,這等待是完全值得的,沒想到溼地的落日這麼完美,遠處的風車和走在灘涂中的遊人,就像一幅油畫。


回到臺中,入住的是逢甲夜市旁邊的星享道酒店,這是一家新造的酒店,設施很完善,晚上在星享道的餐廳享用懷石料理。


第十二天,清境農場一天遊


我發現自己起題目越來越像旅行社。從臺中前往清境農場,需要耗時將近三個小時,走的還是讓人眩暈的山路,繼續在「你來出境遊」包車,點名讓可愛的阿默陪我們遊玩。

出發前去看了傳說中的彩虹眷村,原來低矮的平房在彩虹爺爺細心的繪製之下,變成了童話的世界。


清境農場並沒有我想像中那麼美,這個被稱為小瑞士的農場目前遊客非常多,周末更甚。農場裡有供觀賞的羊群,楓葉正紅,沿著山路行走,是度假的休閒和愜意。


雖然覺得花一整天的時間去清境農場並不值得,但是沒去過又怎麼比較哪裡好不好呢,日月潭也屬於臺中,但是這個從小學就學到的著名旅遊景點,估計更加人滿為患商業氛圍濃厚。回到臺中阿默帶我們去嘗了她平時最喜歡的藥膳排骨店,果然味道正中下懷,對於一天在山中轉暈的人來說是一味解藥。


前一天星享道提供的逢甲夜市代金券,這一天終於派上用場,雖說逢甲夜市夜市大陸觀光客佔領之地,但其中也不乏好吃的小吃。


晚上入住的是臺中的兆品酒店。



第十三天,從臺中回到臺北,尋找龍山寺


在兆品酒店醒來,雲朗集團的朋友SHIAN便開車松我們去火車站,順便帶我們去沿途幾個臺中的購物景點。我對臺中城市的印象卻是不太深刻,可能跟兩日來都包車離開城市去郊區有很大關係。

日出的鳳梨酥很出名,但是我更感興趣這種停車購物的方式,想起了美國的快餐。火車站附近的宮原眼科名氣很大,經過的時候遊客也非常多,建築是日式的,但阿默說這裡的冰激凌早已經沒有當初的好吃。


回到臺北之後直奔龍山寺,印象中這是臺北香火最旺盛的寺廟,又因地處艋胛地區,引起了我無數嚮往。寺廟裡進香的人太多,但寺廟的規模和建築都不錯,臺灣在這傳統的保留和傳承上做的非常好。


龍山寺附近的剝皮寮,是保留下來的紅磚厝,現在休整一新,供遊客欣賞,偶爾還能看到來拍戲的劇組。


原本要在太陽下山之前到西門町看紅樓,結果半路被牛肉大王攔路打劫,遇見美食走不動,而且這美食足足讓人等了大半個鐘,結果當然是,值得等待。


夜幕中的紅樓。


第十四天,桃園半日


從臺北到桃園,坐火車。火車站裡非常熱鬧。


入住桃園的翰品酒店,是為了第二天一大早回程的航班,酒店就在市中心,交通非常方便。


在酒店所見範圍遊走,隔壁就是關帝廟。


沿著小巷暴走,舊街區裡仍然有老房子出沒。中午尋到了一家吃鴨肉的店,叫鴨肉榮,毫無例外地又在鴨肉店點了麻油雞,上來的是一碗加了藥材和料酒的雞湯,看來我的思維太過單一了。



第十五天,離開


長達半個月的臺灣之行終於結束,從兆品酒店坐計程車到機場,半個小時的路程。即將離開,又開始不舍,這一段旅途算是比較久的一次,路途中有開心也有迷惘,有驚喜也有失望,旅行跟過日子並無太多差異。環島之旅結束,又開始進入暫時忙碌的工作中。跟臺灣人民學到的溫文爾雅,讓我至今在跟人說話的時候還是略降聲調提高語調,帶著一身人情味回到家裡,看人待事似乎眼光都有了變化,這一段環島的愛的練習曲,耳濡目染後,會不會變成生活的主題曲呢。


說好了要春天回臺東池上,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這次的禮品是從桃園藥妝店帶回來的蝸牛補水黑面膜,一盒十片。在文末留下評論的朋友中,選評論點讚最多的贈送,截止到2015年11月23日,在下一篇文章中公布名單。另外上次參與問答的朋友,小禮物很快就會寄出,四枚超有感覺的菊花書籤,希望愛書的你們也常來這裡坐坐看看,跟我聊會天吧。


我是@七月娃娃,一個有理想的吃貨和旅行者。

微信公眾號:bbe_wa



相關焦點

  • 臺灣最全騎行地圖,圓你環島夢!
    有部電影叫《練習曲》,一個大學畢業的男主人公,一個人,一把吉他和一輛單車,沿著太平洋逆時針環島騎行,穿越東岸與西岸滑過浮雲。環島方向分為順逆兩種  逆時針方向-由西向東  先平順南下西岸,下坡路段多  可以練習掌握騎乘節奏與調適體能
  • 浮遊臺灣 「單車騎士」的環島日誌
    13天,1060公裡,臺灣環島一圈。08年開始的念想,終於在30歲前的2013年實現了。電影《練習曲》裡的這句話,是一直支撐我騎行環島的座右銘,如今終於有底氣對自己說了。此前有非常多的朋友以各種方式環島遊臺灣,我偏偏選擇騎自行車這一方式,是為了苦行,鍛鍊身體意志,也是為了能更貼近臺灣,親歷絕美風光。
  • 臺灣90歲「不老騎士」 揪團騎行環島10天(圖)
    原標題:臺灣90歲「不老騎士」 揪團騎行環島10天(圖) 90歲郭深森(右)由兒子郭天峰陪騎展開10天環島旅程。臺灣聯合報圖   中新網9月27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26日上午,4名平均年齡82歲的不老騎士,從臺灣彰化市南瑤宮騎機車(注釋,大陸稱摩託車)出發展開10天1000公裡環島旅行,年紀最大的90歲郭深森很少到外縣市旅行,想趁體力還能負荷完成騎車環島夢想,郭深森小兒子郭天峰決定請假陪爸爸環臺,守護這群不老騎士。
  • 臺灣機車環島全攻略 環島達人「17度C的黑夜」的Q&A
    臺灣雖然不大,但是每個城市有著自己的風情,但也所幸臺灣不大,我們可以用不同的方式環島,認識這塊美麗的寶島。機車環島沒有太嚴格的體能、年齡限制,花費也不算高,在臺灣環島算是經典入門款。捨棄快速的高速公路,繞進交織在臺灣土地上的省道、縣道,發掘每個城鎮的有趣故事和風景。
  • 畢業就去臺灣騎行環島遊吧
    其實,臺灣是最適合騎行環島遊的,每天,都有不計其數的人,一輛單車,一個背囊,就開始環島旅行。從臺北出發,經新竹,到臺中、臺南,最後到達臺灣最南部—高雄,然後再遊高雄出發,經屏東、花蓮、宜蘭,最後回到臺北。
  • 臺灣環島騎行攻略(完整14天)
    喜歡低碳環保,鍛鍊身體,提倡在不辭職的情況下周末騎行和10天以內的旅遊地觀光騎行,健康生活。廢話不多說,開始吧。準 備 篇首先,當然你得有一輛車。山地車可以,公路車可以,28圈的大自行車也是小雨的愛。小雨和鬍子叔叔運氣很好,只用了十五天就辦好了入臺證。但是大家不要存僥倖心理哦,一定要有計劃預留辦理的時間。最後就是要收拾行裝啦。小雨是個規劃狂人,可是鬍子叔叔說這次小雨只要腦袋空空就好,所以小雨根本不知道路線規劃~額,相信鬍子叔叔的旅行經驗。小雨只要負責打包行裝了。
  • 臺灣慢 戀愛ing
    臺灣留給人印象總是清新溫暖的,就像一首愛的練習曲,演奏之後,充滿力量。臺灣,一個民風淳樸之地,這裡的人過著寧靜平淡得日子。他們的性格大多是熱情豪爽且大度的,不管多大的的煩惱,在他們看來是如此輕描淡寫,除了莞爾一笑,就是忘卻。
  • 臺灣自由行,100張圖看臺灣之看海篇
    【原創】第434篇2019年,臺灣將註定成為一個熱點,所以,我決定趁熱度還沒起來之前,到臺灣做一個環島遊。因為春節得閒,我從手機中找出了100張照片,和大家聊一聊這裡的風土人情。臺灣四面環海,來臺灣少不了看海。臺灣的海西邊平靜,東邊洶湧,南北皆良港。走了一圈,臺灣的海十分乾淨清澈,遊人也不允許從海裡帶走石頭和貝殼的,如果被人舉報,是要重罰的。臺灣最美的海景在蘇花公路,是臺灣島東部海岸一條南北走向的幹線公路。
  • 臺灣自由行,100張圖看臺灣之珊瑚篇(情人節禮物)
    【原創】第435篇2019年,臺灣將註定成為一個熱點,所以,我決定趁熱度還沒起來之前,到臺灣做一個環島遊。因為春節得閒,我從手機中找出了100張照片,和大家聊一聊這裡的風土人情。來到臺灣,不能不看珊瑚,看了你一定想買,特別今天是情人節。這是因為臺灣是世界紅珊瑚的主要產地,蘊藏豐富,且品質高雅,人稱「紅色黃金」的阿卡珊瑚就出產於臺灣海域。臺灣紅珊瑚產量最盛時期曾居全球之冠,因而臺灣又有「珊瑚王國」的美譽。不過,到臺灣買不買珊瑚飾品,卻是需要你自己決定。
  • 臺灣女大學生環島追日 用鏡頭捕捉曙光美景(圖)
    臺灣女大學生環島追日 用鏡頭捕捉曙光美景(圖) 2015-10-12 15:15:27今年剛從大學畢業的王嬿茱和李璦穎,環島追日捕捉曙光美景。來源:臺灣「中央社」  今年剛從臺灣景文科技大學畢業的李璦穎和從元智大學畢業的王嬿茱同是宜蘭人,也是初中同窗好友。兩人初中時常半夜跑到對方家頂樓看日出,兩人也希望利用今年大學畢業前的時間,環島捕捉日出美景,一圓年少夢想。
  • 皖豫粑粑騎行錄,海峽兩岸大學生齊聚臺灣——15天1198公裡騎行臺灣環島
    而正是這次論壇,讓我們一起聊到了在臺灣交流的事情,而我們想到最好的方式莫過於騎行臺灣環島來的有意義!相信這次難忘的旅程,大家一定能夠在其中找到你想要的!!!想到之前做了將近有半年的攻略,墾丁的海是必去之地。墾丁被稱為是臺灣的「天涯海角」。從前大陸來了一批壯丁到此開墾,這裡便被後人稱為墾丁。其東臨太平洋,西靠臺灣海峽,南望巴士海峽,長著兩隻「鼻子」:貓鼻頭公園和鵝鑾鼻公園。在貓鼻頭公園,看著猶如百褶裙的海岸線,看著成片的珊瑚礁,看著海水在臺灣海峽和巴士海峽之間恣意穿行,思緒也跟著起伏。大海,果真如此壯觀,果真叫人心潮澎湃!
  • 合肥驢友嘗鮮臺灣環島自駕 8天行程1300公裡
    劉超,一位老旅遊人,也是一位愛旅遊的人,成為合肥人臺灣自駕環島的嘗鮮者。  8天,從臺北出發,全程1300公裡左右,一路看美景吃小吃,經過了最艱險,也是臺灣最美的「景觀公路」蘇花公路,最後回到臺北。  劉超告訴記者,他是先在合肥辦好國際駕照,自己坐飛機到臺北,然後和朋友一起在臺北租車,從臺北上阿里山,到關子嶺溫泉,再到高雄、墾丁、花蓮再回到臺北,一路體驗臺灣各地風情和不同的住宿,有汽車旅館有海邊民宿等,並一路吃各具風味的小吃。
  • 臺灣「單車天使」再出發!30位小勇士將挑戰17天環島1000公裡
    7月20日,第八屆臺灣單車天使公益騎行活動將再度起航。今年受到疫情的影響,騎行活動不再前往大陸地區進行。而是以「益騎防疫,為愛啟航「為主題,邀請5所來自臺灣偏鄉學校的小騎手們,在安全範圍內,進行臺灣島內環島騎行。
  • 耿斯漢臺灣環島遇暴雨 全身溼透超商店員「送泡麵」
    記者許逸群/臺北報導曾受邀擔任ETtoday《聲林之王2聲境傳奇》踢館魔王的歌手耿斯漢,他在2019年底第二度於臺灣騎機車環島,只花了5天就輕鬆完成,但提到首次在臺灣環島的經驗,他則苦笑說,當時憑著一股氣與念頭就出發了,沒有特別做規劃,「第一天就騎到臺南
  • 臺灣自由行,100張圖看臺灣之茶雞蛋篇
    【原創】第431篇2019年,臺灣將註定成為一個熱點,所以,我決定趁熱度還沒起來之前,到臺灣做一個環島遊。因為春節得閒,我從手機中找出了100張照片,和大家聊一聊這裡的風土人情。5年前,臺灣的一個教授,在娛樂節目中說大陸人吃不起茶葉蛋。我一直沒有想明白為什麼臺灣人說大陸窮,舉的例子竟然是說大陸人吃不起茶雞蛋,而不說吃不起油條或麵包,在臺灣轉了一圈,我才恍然大悟。臺灣人特別愛吃茶雞蛋,所有的便利超商進門第一眼,都會先看到這個東西。另外,還有關東煮之類的。
  • 清明節有什麼計劃,臺灣的經典環島路線
    好多第一次來臺灣的人會選擇環島,但是每一站與每一站之間的交通通常需要花比較長的時間去做功課,我今天就以逆時針為例,為大家推薦第一次來臺灣的經典環島路線:【臺北-平溪線-九份-臺中-(清境農場/日月潭/阿里山)-高雄-墾丁-花蓮-臺北】。
  • 8000字嘔心瀝血,倫敦華裔媽媽海外學中文 資源經驗全分享
    軒認了250多字後我們就遇到瓶頸了, 因為《四五快讀》裡每一課有8個新字,要認識這些新字後才可以讀這一課的短文,而且每一課的讀短文練習有太多字,圖卻不多。軒總吵著說:「字太多了!」 很不樂意讀短文。相比之下,英國小學的英文讀本有趣多了。圖畫多,字少少。同時,我們也念了首100字和200字的紅蜻蜓幼兒讀本。紅蜻蜓「首100字」讀本共分為8本,」內容以常用字書寫,讓孩子通過閱讀學習認字。
  • 臺灣頂級觀光火車環島遊
    經過一天的遊覽傍晚來到【淡水老街】,若想體驗老街吃喝玩樂樂趣,可前往中正路一帶開始,是年輕朋友的最愛逛街娛樂路線。 第5天:花蓮火車站-乘坐火車(環島之星*頭等艙)-臺東火車站-海之美半日遊(伽路蘭遊憩區-金樽眺望臺-東河橋
  • 《練習曲》熟練地操作了集「美麗,驚嘆,沉思」於一片的觀影感受
    攝影師陳懷恩出任導演執導的第一部長片《練習曲》,運用了風景、歷史、地理、人文和音樂五項元素,組成了臺灣人的原鄉夢。看《練習曲》時,我的心中不時浮想起描寫CHE GAVARA青年時光的《摩託車日記》。2007年的臺灣電影《練習曲》則詮釋失聰青年東明相騎著單車從高雄出發,以七天時間環繞了臺灣一圈,見證了臺灣的美麗,民情、地理、歷史和親情…看完電影,歡喜和嘆息是必然同時夾雜的情感。
  • 《單車遇見臺灣:環島騎行筆記》
    兩條經典線路詳解+最可行的租車環島計劃;帶上最簡單的行囊,遇見臺灣最美的風景;臺灣海峽兩岸觀光旅遊協會推薦閱讀,攜程旅行網、天涯社區、中國臺灣網聯袂推薦。  內容簡介:  本書記錄了作者天天兩次環臺灣島騎行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