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中草藥會造成肝損傷,慎用!

2020-12-17 騰訊網

▼本文作者▼

如今,中草藥的使用、植物製劑等的使用無論國內外都相當普遍,因而中草藥的使用較既往也有明顯增加趨勢。

由於人們對中草藥的認識相當不夠,較多片面強調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另一方面,中草藥很多是非處方藥物及保健品,大約2/3的患者沒有在內科醫生的指導下用藥,因而常忽略了其存在或者潛在的毒性作用。

中草藥和植物藥的肝臟毒性

中草藥和植物類藥物引起的肝損害在臨床上越來越常見。中草藥應用時往往有效成分不夠清楚。

肝臟損害可以表現為轉氨酶輕度升高、急慢性肝炎、肝臟脂肪變性、膽汁淤積、肝臟帶狀或瀰漫性壞死、肝纖維化或硬化、肝靜脈閉塞性疾病(肝竇阻塞症候群),甚至急性肝功能衰竭。

此外,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也可以影響藥物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常見中草藥及植物藥的肝臟毒性

許多草藥如野百合、千裡光、天芥菜、康復力、巴拉圭茶、狗舌草和紫草科植物等、中藥小柴胡湯、麻黃和金不換等含有吡咯雙烷生物鹼,可以引起肝臟小靜脈閉塞性疾病和肝竇阻塞症候群。

以門脈高壓和非肝硬化腹水為特徵,臨床表現為腹痛、腹水、肝腫大及轉氨酶升高。

根據肝臟損害的臨床類型,中草藥及植物藥的肝損害包括:

自身免疫性肝炎:小柴胡湯、麻黃

慢性肝炎/肝纖維化:大白屈菜、石蠶屬植物、金不換、小柴胡湯

肝硬化:闊葉灌從葉、大白屈菜、石蠶屬植物、金不換

膽汁淤積/膽管損傷:鼠李糖、闊葉灌叢葉、大白屈菜、金不換、小柴胡湯

爆發性肝功能衰竭:薊膠、蒼朮苷、闊葉灌叢葉、中草藥、石蠶屬植物、薄荷

巨塊型肝壞死:大白屈菜、石蠶屬植物、薄荷

小靜脈狹窄(常導致線粒體損傷):小柴胡湯、柬子油

血管損傷:肝靜脈閉塞性疾病:小柴胡湯、中國藥茶、吡咯雙烷生物鹼、並頭草屬植物

局灶性損傷,壞死/狹窄:薊膠、蒼朮苷、石蠶屬植物、金不換、薄荷、小柴胡湯

綜上所述,中草藥及植物藥可能對肝臟造成一定的損傷。

但是,人們普遍存在中草藥無害及自然植物無毒的錯誤觀念。因此,對於公眾的用藥健康教育至關重要。

正確認識,合理使用中草藥

某些中草藥具有藥理作用和毒理作用的雙重性,甚至其有效成分就是其毒性成分,所以並非所有中草藥都是十分安全的。

為預防和減少肝臟損傷的發生,建議公眾注意以下幾點:

1. 必須遵照醫囑服用中草藥製劑,避免超過規定劑量以及長期服用,不要誤將外用的中草藥或植物藥內服。

2.要形成對中草藥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正確認識,不偏信偏方、秘方、廣告和傳言等。尤其是要避免肝病患者使用已經報導的可能損害肝臟的中草藥或其他植物藥。

3.建議服用由專業中醫師根據患者病情辨證論治所開出的中草藥,不隨意服用其他途徑獲得的中草藥,也不要隨意聯合應用中西藥。

4.建議在服用中草藥期間,應定期至醫院監測肝腎功能。一旦發現肝損傷,應及時向醫生報告,對治療進行相應的調整。

最後,必須再次強調的是,合理應用中草藥在臨床上可以取得相應的療效,這一點不可否認;但公眾對中草藥的毒性,包括肝毒性,也應保持足夠清醒的認識。因此,必須避免違背中醫藥理論和實踐規範,長時間、大劑量隨意應用藥證不符的中草藥。

作者介紹

蔣衛民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

博士 主任醫師 教授 碩導

華山北院感染科 執行主任

簡介: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第十一屆委員會愛滋病學組成員;上海市醫師協會感染病分會委員;上海市醫院協會感染病分會委員;上海市中西醫結合肝病學會委員;中華醫學會熱帶病與寄生蟲學會愛滋病學委員;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學會骨傷科專業委員會骨結核組成員;上海市愛滋病治療專家組成員

擅 長:各種病毒性肝炎、肝功能異常、各種發熱性疾病、寄生蟲疾病、感染性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華山總院門診時間:周一下午(肝病門診)、周四上午(特需門診)

華山北院門診時間:周二上午、周三上午

相關焦點

  • 長期服用中草藥可能引發肝損傷
    原標題:長期服用中草藥可能引發肝損傷 華龍網7月30日訊 「是藥三分毒」,而保健品不是藥品,有些人就認為保健品「想吃就吃」,無需擔心副作用。其實,不少保健品含有中草藥提取物,其中例如何首烏等一些中草藥長期服用會導致藥物性肝炎、肝損害甚至發展為肝衰竭等嚴重疾病,需引起重視。 近年來,含何首烏等中草藥的保健品所引起的肝損害案例屢見不鮮。
  • 83種中草藥會引起肝損傷,常用的何首烏、大黃包含在內
    中草藥相關肝損傷(HILI)是由中藥、天然藥物及其相關製劑引起的肝損傷。近年來,隨著中草藥在全球的廣泛應用及藥品不良反應監測體系的不斷完善,HILI報導呈升高趨勢,中草藥相關因素引起的藥物性肝損(DILI)越來越受到關注。
  • 83種中草藥會引起肝損傷,常用的何首烏、大黃包含在內
    中草藥相關肝損傷(HILI)是由中藥、天然藥物及其相關製劑引起的肝損傷。近年來,隨著中草藥在全球的廣泛應用及藥品不良反應監測體系的不斷完善,HILI報導呈升高趨勢,中草藥相關因素引起的藥物性肝損(DILI)越來越受到關注。
  • 研究證實:死亡率很高的急性肝衰竭,多數由中草藥引起,慎用!
    孩子為何會突發肝衰竭?醫生回應了 陳國兵主任解釋:「蒼耳子是中草藥的一種,對鼻炎確實有一定的作用,但用法用量都是有講究的,規範使用才能起到效果,用錯可能帶來嚴重後果。
  • 真的可能吃出肝損傷
    它分析了全國308家醫學中心在2012年至2014年間接收的25927名藥物性肝損傷患者的病例,發現了一個驚人的事實:其中有26.81%的患者,其致病原因是服用中草藥或保健品!事實上,根據這項研究的結果, 中草藥和保健品已然是導致中國人藥物性肝損傷的首要原因!
  • ...避免引起肝損傷!|肝損傷|保健品|藥物性|感冒藥|肝硬化|肝臟|...
    目前陳女士正積極接受系統治療,專家組為她制定了修復肝損傷,降門脈高壓,和軟肝縮脾的治療方案,並建議她平時一定要吃細軟的食物,避免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特別是人們服用的藥物,包括保健品進入人體後,大都需通過肝臟代謝和「解毒」,也最易導致肝損傷,即為藥物性肝損傷。  藥物性肝損傷常見症狀較輕微,不易察覺,停藥後可自行恢復,但也有一部分患者會表現為轉氨酶升高的慢性肝炎、肝硬化等,重者可致急性肝衰竭甚至死亡。
  • 又一常用藥修訂說明書:孕婦禁用,這類孩子要慎用!
    但是,我們都知道「是藥三分毒」的道理,那麼,為什麼使用如此廣泛的蒲地藍,會如此「安全」,讓那麼多人對它的功效如此信賴?   再次劃重點:孕婦慎用!過敏體質者慎用!脾胃虛寒者慎用!   蒲地藍藥物的主要成分是蒲公英、黃芩、苦地丁、板藍根。而這四大中藥主要性狀和功效主要是苦寒、清熱、解毒:   蒲公英:苦、甘、寒。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溼通淋。   黃芩:苦、寒。
  • 全家集體喝青汁「排毒護肝」 結果姐妹倆紛紛肝損傷
    和調查結果一致,她在臨床上最常遇到的也是吃保健品和中草藥導致肝損傷的患者,「尤其是一些中小城市和農村,保健品、中草藥土方泛濫,是藥物性肝損傷的重災區。」 讓白雪莉印象最深的是一位40多歲的中年患者李女士。她是個保健品銷售員,主推一款青汁類的產品,號稱可以排毒、養顏,甚至有護肝的功效。
  • 「中藥含馬兜鈴酸致肝癌」論文引爭議,專家:警惕藥物肝損傷
    10月18日,科學雜誌旗下轉化醫學子刊《科學轉化醫學》(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以封面故事的形式,發布一篇研究論文,通過病理標本測序的方法,證明在亞洲(特別是中國大陸、臺灣地區),肝癌的發生與馬兜鈴酸導致的基因突變密切相關,一些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草藥有造成肝癌的風險。
  • 全家集體喝青汁「排毒護肝」,結果姐妹倆紛紛肝損傷 ……
    調查在300家醫院展開,這是中國學者首次在世界頂級醫學期刊發表反映中國大陸藥物性肝損傷流行病學、病因學、臨床特徵等整體現狀的研究論文。 白雪莉解釋說,藥物本身及其代謝產物容易破壞肝細胞,導致肝臟損傷,藥物性肝損傷是臨床上最常見的藥物不良反應之一。
  • 保健品和中藥是導致肝損傷的最主要藥物?專家回應五大疑問
    茅益民進一步解釋稱,對於70%以上的藥物性肝損傷是由各類西藥造成的,媒體和網絡上很少有爭議,也很少看到有人去「黑」西藥,這說明公眾對西藥引起肝損傷的認知度相對較高,很多人都知道西藥會有不良反應,而且說明書上也都標識清楚,以提醒用藥者需注意、需定期監測相關的不良反應。
  • 孕期用藥那些事(之五):一文收藏孕期禁用慎用的中草藥名單
    很多孕媽媽都知道西藥有不良反應,容易導致胎兒畸形、流產和早產等,但是對於中草藥的認識不深。有的孕媽媽認為,中藥都是自然界存在的動植物,不會有什麼不良反應;而且孕期也有很多中藥養生的方子,所以中藥應該是絕對安全的。這是一種錯誤且危險的想法。
  • 小夥為治白髮狂吃何首烏致全身蠟黃,研究表明:保健品、中草藥導致...
    保健品、中草藥導致的肝損傷排名第一 據報導,深圳這名26歲的小夥子早早長出了白頭髮,聽朋友說何首烏有黑髮功效,便服用了20多天,不料出現了各種不適,身體也開始變黃,最終被診斷為何首烏導致的藥物性肝損傷。
  • 中藥不合理使用,當心肝損傷!醫生提醒:尤其這幾種
    在大多數人的認知中,往往認為中草藥是天然的,就沒有毒副作用,很多中藥打著「有病治病、無病強身」的旗號,於是出現了一系列亂用、久服、誤用一些中草藥或中成藥的現象,而且近幾年,因服用中藥引起的藥物性肝損害的情況不斷發生,那麼,哪些中藥可能會導致肝損傷呢?
  • 保健品系藥物性肝損傷發病主因?對此研究團隊解答疑問
    保健食品及中草藥為何成為DILI主要誘因,這是近期國際醫學期刊《胃腸病學(Gastroenterology)》在線刊登的《中國大陸藥物性肝損傷發生率及病因學》的研究結果所衍生出來的多則討論。華南地區藥物肝損傷發病比例高?專家:數據比例高不一定等於發生率真的高「華南地區藥物性肝損傷發生率相對更高」,自《中國大陸藥物性肝損傷發生率及病因學》的研究結果公布後,這是部分人士基於研究數據所得出的解讀。
  • 喝青汁「排毒護肝」,結果兩人雙雙肝損傷!想護肝別這樣做……
    近日,一篇發布在消化疾病領域頂級期刊《胃腸病學》上的學術論文《中國大陸藥物性肝損傷發生率及病因學》顯示,我國普通人群中每年藥物性肝損傷的發生率至少為23.80/10萬人,高於歐美國家。其中,在我國引起肝損傷的最主要藥物為各類保健品和傳統中藥(佔26.81%)、抗結核藥(佔21.99%)和抗腫瘤藥或免疫調整劑(佔8.34%)。
  • 母親自製中藥為兒補身體 25歲碩士藥補過剩肝損傷
    醫生逐一排除了常見肝損傷因素後,得知他最近一直在吃補藥,判定是藥物性肝損傷。  該院消化內科主任張金華說,補益類中藥也是藥,不要認為這些補藥藥性溫和,是保健品,對身體有益無害,其實不然;這些藥在代謝過程中,其本身或代謝產物可直接對肝有毒性作用,盲目進補中草藥,很容易導致藥物性肝損傷。
  • 專家:這83種中草藥別瞎吃
    不少人認為,常見的中藥既然可以食療,就算吃不好,那也吃不壞,於是很多人會買些人參、黃芪之類的中藥,自己平時泡泡茶、熬熬湯,調理身體。其實,再常見的中藥也不能自己亂吃。中藥養生半年,有人查出肝損傷浙江省海寧市人民醫院在微信公號發布了最近接診的一個病例,一位熱愛養生的患者周先生(化名)最近在體檢中查出了肝臟瀰漫性腫塊。
  • 專家:這83種中草藥別瞎吃
    中藥養生半年,有人查出肝損傷浙江省海寧市人民醫院在微信公號發布了最近接診的一個病例,一位熱愛養生的患者周先生(化名)最近在體檢中查出了肝臟瀰漫性腫塊。患者周先生告訴醫生,半年前聽說「三七、決明子」這類中草藥對身體有保健作用,所以自己從網上買了一些,一直在服用這些中草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