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最牛地主,我軍三十次突圍彈盡糧絕,他從家裡拉出十箱彈藥

2021-02-07 愛逗俱樂部

感謝大家的閱讀!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喜歡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文章嗎?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


抗戰是足以讓我國歷史永遠記載的一場衛國戰役,也是我國近代以來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的一場戰役,在39年的時候,我軍115師遭受到了日本的襲擊,這一場戰鬥十分的慘烈,但我我軍戰士們卻不是那麼容易服輸,在頑強的抗戰下也讓日本人付出了不小代價,連他們的大作都被一顆手榴彈給炸死,這讓日本人陷入了慌亂,但是在調整之後很快就恢復了狀態,這樣的局面對我軍戰士們來說很是不利。

連警衛連和通訊隊都被安排到了前線,把火力都擊中了起來想要進行突圍,可以聯想的到當時的情況有多麼險惡了,面對人數和火力都比我軍強大很多的情況,突圍哪有那麼容易,我軍依靠著對地形的熟悉,和敵人一直進行抗爭,兩支軍隊各有長處,打的也是難分難解。

日本人的目標非常明確,一個是支隊機關,另一個就是我軍的指揮部了,這兩處地方對於我軍來說都是不能放棄的,為了能守衛住陣地,前線的戰士們甚至連喝一口水耳朵時間都沒,就更別說休息了。

戰士們為了能夠早點突破敵人包圍圈,一共組織了三十多次突圍,這樣頑強的隊伍讓日本人感到了震撼,但是這樣高強度的戰鬥之下,犧牲是不會少的,單雙公式敵軍甚至和我軍開始刺刀拼殺,可能只是為了搶下來一間房子。

在戰爭中每一顆子彈都是飛速,可能隨時都會有人犧牲,但是戰爭的時間卻十分的漫長,一直打了五個小時都沒有讓我軍看到突圍的希望,並且日本的大炮已經在遠方慢慢的推進了,如果這個時候依然沒有支援,出現轉機的話,那麼這支部隊恐怕就會在包圍圈內被殲滅了,所以在這個時候就算我軍戰士們都抱著必死的決心,但還是在積極的尋找著突圍的辦法。

戰士們在村裡找了個防守建築,一個地主用磚頭把家裡給壘了起來,還有角樓,非常適合打防守戰,這個地主也是有一顆愛國心,不但把大院給貢獻了出來,並且還在我軍彈藥季度短缺的時候,地主把自己家裡的十多箱彈藥全都貢獻了出來,藉助防禦工事和彈藥,成功拖到了我軍支援到位,贏得了這場戰士的勝利。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後語:希望大家閱讀後在右下方「在看」處點個讚,以示鼓勵!堅持是一種信仰,專注是一種態度!感謝!


相關焦點

  • 最牛地主戴洪昌:散盡家產,帶6個兒子抗日,自己和兒子全部犧牲
    數十年前,中國一直存在一個群體——地主,是指家庭擁有土地,其家屬不用參加勞動的人。在封建社會中,皇帝是最大的地主,手裡掌握著全國的土地。其他的根據級別之類的劃分,從大地主到小地主,最後劃到級別最低的農民手中。低級別的必須定期向上級交稅,沒有土地的僱傭農工直接聽地主的指令,為他們幹活。
  • 二十二、餓著肚子而且極度疲憊,以最後一點彈藥堅守的八路軍
    這次日軍指揮官吸取了我軍在中央村突圍的教訓,他先是一直不即不離地跟在我軍的後面等我軍疲勞,然後還派出了傳令兵,不斷去沿途各個據點徵調援兵。等我部隊在高家莊停了下來,他也沒有立刻發動進攻。而是耐心的把手裡充足的部隊,分別迂迴到了高家莊四面,佔領了附近要點以後,才一聲令下,四面的部隊肩並肩開始前進,對高家莊進行了向心式的鐵桶合圍!
  • 我軍勸降敵人故意拖延時間,聲東擊西半夜突圍,導致地道白挖了
    日偽軍這堅固的防禦體系,以及充足的糧食彈藥,企圖長期堅守。在這種情況下,我軍直接派了褚德臣的熟人,同時也是他與我軍的中間人進保店據點對其進行勸降。▲我軍攻擊敵軍據點偽大隊長褚德臣在會談中見我軍要攻下保店據點的意志非常堅定,而且也做好了強攻的準備,為了拖延時間,另覓脫身的方法,他便假意應酬,同時提出條件,要求寬限時間,以便他「
  • 信宜籍一抗日愛國將領,曾三次參加長沙會戰
    他參加大小戰役數十次,其中比較著名的有:蘇皖間流洞橋金雞嶺擊潰日軍戰役,江西修水河以北克服麒麟峰戰役,第一、二、三次長沙會戰,常寧守城戰役,贛南追敵戰役,遂川保衛飛機場戰役等,戰果輝煌,馳譽中外。(一) 流垌橋金雞嶺戰役1937年抗日戰爭開始後,謝日暘擔任上校參謀處長的六十師(師長陳沛),固守凇瀘楊涇河、羅店一線,迭次乘黑夜出擊日軍,殺敵甚多。
  • 五井戰鬥:我軍全數擊斃日軍,為何戰後日方反而留信表示感謝
    沒想到,這事很快傳開了,當時的《大眾日報》發表了《慶祝臨朐大勝利》的文章,將五井戰鬥稱為:山東抗日兩年來最模範的勝利戰鬥。關於錢鈞,雖然只是個中將,但一生的經歷足以載入史冊對錢鈞將軍,我們似乎並不是很熟悉,但他卻是個有故事的人,因為他打過的漂亮仗,絕不只是五井戰鬥這一場。
  • 他頗具傳奇色彩,當過土匪、有段戲劇性的姻緣,打仗屢立奇功
    馬子聰性情剛強,他想闖一條生路,掙錢養活父母。聽說一個本家哥哥在關外發了財,就想闖關東。馬子聰上路了,全部的行裝便是一隻破碗,一根打狗棍和一身粗布衣。40天後,他終於找到了本家哥哥。當他看到哥哥開的糧店排場的門臉兒,耀眼的字號後,心說,這回我謀個差事還成問題?他哪裡知道「窮在街頭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哥哥不肯收留,三十個銅子打發他走了。
  • 民國歷史人物——方先覺,抗日愛國將領
    抗日愛國將領,國民革命軍二級上將。方先覺蕭縣第四高等小學畢業後,就讀於江蘇省立徐州中學。之後,入讀南京第一工業學校,考入國立中央大學工學院電機系。以後,轉學軍事,先後就讀於黃埔軍校第3期步兵科、黃埔軍校高教班第2期、陸軍大學乙級將官班第4期受訓。此後,他相繼參加北伐戰爭、中原大戰、臺兒莊會戰、長沙會戰、衡陽保衛戰等軍事行動。
  • 抗日英雄肖萬世:一生獲10次一等功,12次二等功,但很少向家人說
    一時間,中華大地狼煙四起,到處都是殘垣斷壁,但與此同時,中華大地上也湧現出一個個英雄人物。然而,肖萬世就是其中一個,他是真正的抗日英雄,一生獲得十次一等功,十二次二等功。肖萬世何許人也?為何可以獲得這麼多的榮譽?在他身上又有什麼英雄事跡?
  • 抗日戰爭故事:他違抗蔣介石命令,堅持破釜沉舟的抗日決心
    最了解蔣光鼐、蔡廷錯兩人性格的陳銘樞,曾在他的回憶錄中寫道:「蔣光鼐對政治向不熱心,唯對於抗戰救亡則無比積極。」「蔡廷鍇富於民族思想,有強烈的愛國主義。」這兩位職業軍人出生入死,對國民黨政客們的爭權奪利非常鄙夷。有一次,蔡廷錯針對現狀抱怨說:「我軍雖然在國內打敗過一些精銳隊伍但還不曾同外國作戰過一次。現在想起,都是罪過。我們過去的苦是白受了,精力是白費了。」
  • 國民黨為抗日擴張部隊,費心拉攏此悍匪,為何我軍要堅持除掉他?
    上個世紀中期的時候,因為常年的戰爭所累,社會動亂不堪,社會上出現了很多的土匪和強盜乘機作亂,他們為禍一方,對於國家的安定和人們生活的平靜都產生了非常嚴重的影響和幹擾,更有嚴重者直接威脅到了百姓的財產和生命安全,讓人十分的頭疼,郭清是上個世紀的十一後河北一帶最猖獗的土匪之一。
  • 百望山上的抗日奇兵:平西抗日遊擊隊黑山扈戰鬥
    平西抗日遊擊隊部分領導人合影黑山扈戰鬥遺址紀念雕塑百望山位於北京市頤和園北3公裡處,古名望兒山,因是太行山脈最東端的山峰,故又有「太行前哨第一峰」之稱。發起這場戰鬥的,是著名的平西抗日遊擊隊。平西抗日遊擊隊,又稱國民抗日軍,1937年在中共東北工作特別委員會領導和支持下,由原東北義勇軍部分部隊、第二十九軍部分失散人員、冀東保安隊、中共北平地下黨員和大批抗日救亡運動積極分子組成。平西抗日遊擊隊主要在北京西郊西山一帶活動,因遊擊隊員臂戴紅藍兩色袖章,被當地人稱為「紅藍箍」。
  • 抗日英雄鄧遂良:屢立戰功成《壯士出川》人物原型
    戰爭劇《壯士出川》講述的是抗日戰爭時期,一群出身背景截然不同的將士一起浴血奮戰的故事,堪稱中國版《兄弟連》。該劇根據川軍抗戰的真實史實編寫,將抗戰八年川軍經歷的各個重大節點以故事的方式加以演繹,劇中所有戰例、地點、人物均有真實原型,對歷史做了儘可能的還原。
  • 敵後抗日有多艱苦?我軍戰將毀家紓難,賣田產籌槍與敵人死戰
    1938年2月中旬,洪麟閣接到上級的命令回到家鄉遵化縣,去動員熱血青年和愛國人士參加抵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戰爭中,在他的影響和帶動下,很快拉起了一支抗日隊伍。
  • 他是打響抗日第一槍的人,和日本鬼子以死相拼,最終壯烈殉國
    他是打響抗日第一槍的人,和日本鬼子以死相拼,最終壯烈殉國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有一個影視片段,「二營長,你他娘的義大利炮呢?給我拉來」,這是電視劇亮劍中李雲龍在救老婆秀芹的時候說的話,劇中李幼斌把李雲龍這個任務表演的淋漓盡致。
  • 孫永勤:打響華北民眾抗日第一槍
    讀過幾年私塾的孫永勤愛看書,最喜歡的是《說嶽全傳》和《水滸傳》。孫團營說,孫永勤對嶽飛抗金救國的精神非常敬仰,對水滸義士們的行為也特別欣賞,「這也許是他抗日救國、除暴安良的思想來源」。 午後的陽光穿過山谷,為山林撒上一抹金色,幽靜安詳。大約孫永勤的童年也是這般歲月靜好。然而,1933年3月日軍侵佔熱河,打碎了黃花川的平靜。
  • 用生命捍衛國家和民族尊嚴——華北軍第五十九軍抗日陣亡將士公墓...
    但這種最悲壯的犧牲,終於不能抵抗敵人最新最猛烈的武器。五月十二日以後,東路我軍都退卻了。北路我軍苦戰三晝夜之後,也退到了密雲。五月二十一、二兩日,北平以北的中央軍隊都退到古都附近集中。二十二日夜,北平政務整理委員會委員長黃郛開始與敵方商議停戰。五月二十三日的早晨四時,當我國代表接受了一個城下之盟的早晨,離當時的北平六十來裡的懷柔縣附近正開始一場最壯烈的血戰。
  • 我軍一位上將做了8次開胸手術,醫生認為活不長,他卻活了100歲
    抗日戰爭開始後,我軍後來的開國少將張中如奉命前往山西前線的文水,動員百姓,宣傳我軍先進的愛國抗日情懷,秘密組建抗日遊擊縱隊,在敵後積極開展武裝抗日的工作。1943年,張中如接到上級指令,執行一次伏擊任務,但沒想到的是,戰鬥剛開始,他就因衝的太靠前,不幸被敵軍的子彈擊中左胸,陷入昏迷。
  • 朝鮮戰場我軍最高級別俘虜,回國後被免職下放,28年後終於平反
    1949年,新中國成立,吳成德任180師的政治部主任,這也是他一直以來最擅長的工作。作為教員的他對於戰士們的思想意識非常重視,他明白一個人的信仰出了問題,即使刀槍不入也沒有戰鬥力。入朝作戰如果按照這種發展程度,等到1955年的開國元勳授勳時,他也會最低被授予大校軍銜,可是事不遂人願,他從來沒想過幾年後的自己成為另一類人,一種自己最唾棄的人。
  • 閩北「雜牌軍」抗日:大刀敢死隊突圍幾乎全部陣亡
    慘烈戰役  大刀敢死隊突圍蘇州河幾乎全部陣亡  1937年11月,時任國民革命軍第五十二師312團的團長楊作源接到上級命令,需率部突圍蘇州河畔,向南京方向撤退。他以家國之論,觸動士兵,但這也是312團在淞滬戰場上的最後一次動員令。  時年35歲的楊忠國也參加了那次戰前動員令,當時所有士兵,除執武器以外,背上還綁著一把大砍刀。  部隊開拔到蘇州河畔作戰時,離前線10公裡開外的後勤部裡,楊忠國仍能聽到刺耳的槍炮聲,以及日本軍隊不停誘降的高音喇叭。不久,從蘇州河畔附近逃難而來的居民告訴楊忠國,312團幾乎全部陣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