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嚴眼看天下。寫好玩文章,交天下朋友。
10月12日17時03分左右,江蘇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一學生從主A樓6樓衛生間墜樓。隨後,120救護車趕到現場,確認學生已死亡。根據警方的調查結論為「高空墜樓,排除他殺」。
這段話來自於江蘇大學的通報,從這裡面看不出細節,反而是孩子的父親,由於不相信孩子是無緣無故的自殺,在微博上提供了一些更多的細節。
(一)
這名同學本來是2017級的,由於學習困難留了一級,他的母親從2018年9月起開始在校外租房陪讀,這事一直持續到2019年底。
今年9月,學校建議他搬到2018級的宿舍,特別是10月10日,他的母親得到通知,孩子已經5天沒有上課了,為此她專門趕到了學校當面問孩子。
這名學生給出的理由是鞋子破了、腳疼,事發當天12日上午的時候,他告訴母親,今天下午前,他需要向學校遞交學習計劃書。
事發前約4點的時候,他和母親一起到學院,提交了自己的學習計劃書並作了介紹,同時專門說明,自己手機上的遊戲已經刪除了。
結果,他母親剛一轉身離開,他開始在手機上編輯信息,留下了一句「不知道為啥搬宿舍能好好學習」和銀行卡密碼,隨後從教學樓6樓的衛生間跳下身亡。
而這個時候,學校的操作奇怪了起來,第一時間不通知孩子父母、特別是就在學校附近的孩子母親,假裝什麼事沒有發生。
等孩子母親知道自己的孩子出事以後,又不讓他母親去見最後一面,強制她在賓館待著,限制人身自由。
最終,事情就演變成了這樣。
(二)
首先我們要對這位學生的逝去表示深深的惋惜,不管是出於什麼原因,尤其是從我們了解的新聞背景來看,這位已經大學的學生,選擇輕生都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
他的父母,從小就為他付出了那麼多的心血,特別是他的母親,即使上大學了,在孩子不適應大學學習的時候,放下工作選擇陪讀,可謂嘔心瀝血。
結果換來了什麼?換來了一個剛還承諾要好好學習、不玩遊戲的兒子,轉頭就因為一個小小的換宿舍的原因,在21歲就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所以做家長的,對孩子的抗挫折能力,一定要加強教育,大家都是成年人,現在或多或少的都明白生活真的是太不容易了,如果不能接受生命中的各種挫折,哪能活到今天啊!
(三)
其次學校要改進一下他的工作方法了,其實從孩子父親的微博中,我們能大概知道孩子的基本情況了,死之前就是一個沉迷手機遊戲的大學生而已。
在現在的大學中,這樣的學生絕對不是少數,這個孩子為什麼選擇了自殺這條極端的道路呢?換宿舍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或者說是導火索的作用。
他本來就不是那種怎麼適應集體生活和大學節奏的學生,要不然也不至於上了大學,還需要母親來陪讀了,經過2、3年的大學,已經基本適應了現在的宿舍和大學。
結果學校純粹為了管理方便,就要求他更換宿舍,說句不好聽的,他就如同我們買的一些怕生的小寵物一樣,換環境肯定會有各種焦躁的反應,所以走了極端。
(四)
說白了,都2020年的學校了,更人性化一些不行嗎?哪怕讓他自己選擇是換到同級宿舍還是搬到學校附近租房住也行啊!
包括這名學生墜亡以後學校的操作也是如此,完全抱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處理態度,不去從人性關懷的角度想想,換你的孩子沒了,你願意連孩子最後一面都見不上?
本來能正常處理、好好處理的事,非要搞得學校自己狼狽不堪,還被推上輿論討伐的風口浪尖,怪誰呢?
聊到最後,我說明一點,以上信息,都是我根據已有的媒體信息,結合合理的分析推斷得出的,但是不用想,雙方都有刻意隱瞞的內容。
這也是熱點新聞為什麼屢屢反轉的原因,至於後續有什麼新的情況出來,我們再說後面的話,但是目前只能分析到這個程度了。
如果我的文章有年輕的朋友讀到,我真的希望這些弟弟妹妹們想清楚一點,你目前所面臨的一切困難,只要你熬過去,回來再看,那只是人生的一段經歷而已,沒必要尋死覓活,切記切記!
關於江蘇大學學生墜亡,你有什麼想說的嗎?歡迎關注留言。